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胡"与"羌",蒙古与藏族,中原与西域,一个巨大的民族十字路口在祁连山交错——边界的模糊,暗示着地带的游牧性。只知商旅、不懂驻牧、隔断羌胡的河西走廊,是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遮蔽。筑城,通商,采矿,工业,农夫挤走骑士,阏氏盛妆已是不可再追的梦。匈奴古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藩息",一语成谶?1出兰州几步之遥,挡住西去交通的,是从乌鞘岭开始渐次隆起的、那条黝黑形影勾人哀思的嶙峋山脊。它从古到今,都是一条著名的山。名字古老深奥,叫祁连山。  相似文献   

2.
匈奴的谶歌     
“胡”与“羌”,蒙古与藏族,中原与西域,一个巨大的民族十字路口在祁连山交错一一边界的模糊,暗示着地带的游牧性。只知商旅、不懂驻牧、隔断羌胡的河西走廊,是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的遮蔽。筑城,通商,采石广l工业,农夫挤走骑士,阏氏盛妆已是不可再追的梦。匈奴古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藩息”,一语成谶?  相似文献   

3.
刘书润 《绿叶》2012,(8):116-119
一、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中华、印度、埃及、两河流域,都是伟大、古老、具有深厚积累的农耕文明,但是由于长期封闭,缺乏活力。而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游牧文明常常异军突起,虽较少积累,但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它较多地继承了原始先民的品质,充分发挥人的本能,勇往直前,把一个个封闭的古老文明激活,并串联起来,推动其前进。假如没有游牧民族的冲击,世界将永远各自封闭,陷入没完没了的重复当中。古代人类最大的冲击波,正是来自打开了东西方  相似文献   

4.
草原文化与中华道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岳 《绿叶》2008,(1):1-3
我今天结合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的主题——"草原文化与世界文明",讲十句话。第一句话,大中华文明,是由草原文明、中原文明和江南文明历经几千年的交织、凝练,融汇而成。非哪个单一文明发展而来,不独属于哪个单一  相似文献   

5.
温克刚 《绿叶》2007,(11):12-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要求"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也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升华。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6.
旷为荣  旷新年 《绿叶》2010,(Z1):113-120
中国现代化的课还没补完,又已背负超克现代化的新使命。面对崛起中的中国,左派右派的想象力都显得贫乏,提不出新的远景和方案。20世纪中国以及东亚甚至整个亚洲的中心问题是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而21世纪的中心问题则是提升为一个"文明—国家"。新的文明不是像西方文明(海洋文明)一样把"异"与"不同"作为"恶"和"敌人",而是不同文明的和平共存,这是一种新的大陆文明。  相似文献   

7.
祖祖辈辈在草原上生活的牧民,以最淳朴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古老的游牧文明,游牧文明又以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养育了辽阔的草原和广大草原人民。经历了严酷环境考验的草原植物,阻挡着千万年的风沙,一旦被破坏,内蒙古和北方地区将加快荒漠化,面临更加干旱的威胁。记得在上小学时就学过那首描写大草原的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耳边还经常响起“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草原赞歌。草原的美丽和辽阔,让我无限向往,而在我去过之后,草原又成为印在我心中的一道永远也抹不去的风景。现在回想起那次草原之行,依然是那么清…  相似文献   

8.
正还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跟妈妈发起一项名为"走啥别走狗屎运"的社区倡议活动,通过张贴手绘海报、赠送拾便器等方式,呼吁邻居文明养宠。为此,我被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授予"环保小达人"的荣誉称号。身为"环保小达人",就要承担小卫士的责任和义务。我和妈妈商量后决定,每年为社区环保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称之为"环保小卫士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经济决定了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所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与以工商业经济为基础、以城市为载体的西方文明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同的历史起点,沿着不同的文明之路前行。因此,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必须"记得住乡愁",走出"现代化等同于城市化"的认识误区,避免城市替代乡村的西方单级城市化道路。在生态文明时代,走城市与乡村二元文明共生、循环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0.
钟茂初 《绿叶》2013,(Z1):19-28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因而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当前,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需要予以厘清,以此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宏观政策、微观理念与法律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1.
绿色文明     
人类社会的发展,仿佛一条由文明的兴衰构成的链条,环环相扣,永不终结。而推动文明发展的,则是时代条件的流动与变化。经历了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人类进入了传统工业文明的百年辉煌。在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一个世纪中。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人类的文明,开始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相似文献   

12.
卢风 《绿叶》2013,(6):82-90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提供的生产一生活方式可以概言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考虑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特质,这一方式必然不可持续。而实现可持续的生产一生活方式,则需纠正颠倒的经济与文化关系,构建以生态哲学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似乎已逐渐成为我国政治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但学术界对何谓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若何等重大问题存在很深刻的分歧,甚至仍有很多学者否认建设生态文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将先用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东营市第二中学是东营市人民政府2000年3月批准成立的一所市直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坚持以生态文明观,办"生态教育",把"生态学府、水绿书院"校园规划的理念作为学校教书育人的理念与行动,全员建立和落实"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学以致用、文明言行,生态校园、有序高效,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基本规则和秩序。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幼儿",使幼儿从小树立"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价值观,掌握最基础的生态知识与环保技能,进而培养生态道德与绿色文明的生活行为习惯。幼儿园应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对3-6岁学前儿童进行生态文明启蒙教育,不仅是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基础构成,更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必需。通过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  相似文献   

15.
策划人语:在百度上键入"美丽中国",可以得到两个显目的搜索结果,一是CCTV和BBC联合摄制的一部同名纪录片,其以精美的影像表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自然人文景观,其次就是"十八大"报告中的热点词汇,它承载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总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这组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词汇,对于长春环保人来说尤具深意。建设生态文明,关系群众福祉、关乎城市未来。近年来,长春环保人积极探索,主动谋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针对危害群众健康的服务业烟尘、油烟及噪声污染等问题,扎实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2月15日)过去一年,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有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局良好,生态保护建设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新的一年,希望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三个最大"省情认识,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场  相似文献   

18.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本文论述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四大特征,包括一大突破即"党政干部政绩观制度突破",两个明确即"明确了适应范围与责任清单",三大亮点即"有权必责、党政同责与终身追责",四大追责主体即"党政主要领导、党政分管领导、政府工作部门领导与具有职务影响力的领导"。最后,提出了五个建议包括"编制生态资产负债表,建立追责联动机制,行为追责与后果追责相结合,设定追责情形,制定实施细则"。《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对引导党政领导建立正确的政绩观与推动尽快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梧桐山下、大鹏湾畔、大梅沙内湖公园腹地,背依"梧桐烟云",面向"梅沙踏浪",深圳八景独享其二。学校非常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将其列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游云——生态教育工作室的策划下,学校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由学校领导、相关专业教师、"海之帆"科技环保社成员组成的"自然探索"主题校园生态文明教育课题组,负责组织、指导全校师生开展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14,(12):99-99
正付晓洁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校长。他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了教育管理学硕士学位。付晓洁校长自2004年起任职二外附中的校长一职,这十年间,他一直致力于在青少年学生中推广环境教育,使得二外附中成为了"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学校—社会行动项目示范学校"、"北京市节约型示范学校"、"北京市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示范学校"。作为一名生态文明教育研究者,付晓洁校长关于环境教育方面的研究性文章获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