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WMW—I型微波消解COD快速测定法与K2Cr2O7法测定COD的对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具有对两种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的分析对比,反映了WMX-I型微波消解COD快速沉淀法高效节能的特点,适应监测的需要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选取青岛市2001~2010年环境统计数据,以全市人均GDP为因变量、污染物排放量为变量,进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拟。结果表明:青岛市"三废"污染物排放和工业COD、SO2排放量均不符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通过模拟结果分析可得出,科学的产业结构调整、政府节能减排的大力推进等政策是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和工业COD、SO2排放量呈现的正"N"型曲线特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廊坊市2008年环境统计数据中主要污染物COD、SO2排放规律的科学分析,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屠宰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COD快速测定法和传统的重铬酸钾法所测数据的分析比较,证明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相互替代,并根据BOD5的测定结果得到COD快与BOD5的回归方程式,且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理论COD与重铬酸钾法实测COD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有机化合物理论化学需氧量的涵义,有机物各组成元素氧化达到最高氧化值应是ThOD的计算基础。重铬酸钾法实测化学需氧量,对结构较简单的有机物接近ThOD,对结构复杂的有机物,CODcr只达到ThOD的90%或更低一些。  相似文献   

7.
COD自动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计算机在COD自动检测系统中的应用,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重点分析了微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通过对比测试,结果发现使用自动检测仪器方法与使用重铬酸盐法测定不同水样的COD值时,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H_2O_2/TiO_2氧化法处理氨基丁酸工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2O2/TiO2氧化法处理氨基丁酸工业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当H2O2/CODcr=2.0(g/g),每L废水中加入2gTiO2,在95℃下反应0.5h,废水CODcr和氨基值去除率分别达85.4%和69.8%,且TiO2经高温活化后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9.
10.
水中CO2现场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制一种测试管,能简便、快速的测定水中的CO2。该测试管尤其适宜于现场即时监测。具有快速、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焦炭吸附进行燃煤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一种干法烟气脱硫脱氮工艺方法 ,利用一种非常容易获得炭质吸附材料经过简单的工艺处理后 ,达到燃煤烟气脱硫脱氮效果 ,整个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2.
负载化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气相甲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使用高比表面积的玻璃弹簧为载体,水热合成法制备了TiO2膜光催化剂,并在密闭循环式反应系统中进行甲苯的气相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气体流速、空气相对湿度、污染物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对甲苯降解效率的影响,并采用GC/MS测定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气体组分及其含量,没有发现除甲苯以外的其它气相组分,最后测试了催化剂在高污染物浓度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分别利用重铬酸钾法、重铬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的COD极差分别为2.43mg/L、1.19 mg/L和4.72 mg/L,RE%分别为0.84%、0.53%和1.36%,重铬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280 mg/L和0~400 mg/L.结果表明:重铬酸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最高,简化了用标准溶液进行标定的步骤,缩短了实验时间;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相对差一些,但是快速、操作简单、节省试剂,为广大环境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14.
采用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方法分析了硫化氢储罐区的潜在危险性,对储罐区采取安全措施前后的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进行预测,从硫化氢储罐区的安全管理和消防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现行燃煤SO_2排放总量计算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适合基层环保部门准确计征燃煤SO_2排污费使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光电功能涂层制备方法对粉末薄膜光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喷涂法制备光电材料的FTO薄膜光电极,观察其表面形貌,通过研究光电流和光电位的变化评价光电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与点涂法和电泳法制备的光电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喷涂法制备的二氧化钛FTO薄膜光电极性能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制备的电极,在3.5%氯化钠溶液中,光电位变化更稳定,压降大于500 m V,光电流变化大于60μA/cm~2。结论喷涂法制备光电极能够提高半导体粉末材料的光电化学效率,是一种可推行的薄膜光电极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7.
纳米TiO2的晶相控制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sol gel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物制备纳米TiO2 粉体 ,以TG DTA、XRD、TEM进行表征分析 ,研究了不同煅烧条件对纳米TiO2 粉体的晶相变化、微晶生长、粒径大小的影响 ,并用自制纳米TiO2 光催化降解四氟苯甲酸 ,研究了不同煅烧条件下纳米TiO2 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单个站点甲醛法和脉冲紫外荧光法的SO2实测日均值出发,重点分析了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同时也兼顾了其他多个站点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与已有严格控制实验过程的比对结果不同,各站点SO2两种方法实测数据之间的差异均显著,且相关性差。在此基础上,从采样过程、监测和分析方法以及数据采集和监控手段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纳米TiO_2的溶胶-微波法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溶胶-水热法及溶胶-微波法三种方法合成出纳米TiO2,借助XRD、UV-Vis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物相分析表明,所得样品均为锐钛矿相TiO2,与其它两种方法相比,溶胶-微波法合成的样品衍射峰明显宽化,强度明显降低,说明该法合成出纳米TiO2粒径较小;UV-Vis吸收光谱表明,溶胶-微波法合成的样品在可见光区和紫外光区对光均呈现更强的吸收,说明该法合成的粉末对光具有更高的利用率。光催化实验表明,溶胶-微波法合成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高于另两种方法,紫外灯连续照射5h,甲基橙溶液脱色率为99.06%。此外,将该样品用于延安卷烟厂蒸叶车间废水的光催化氧化处理,效果较好,太阳光照射3d后COD去除率为77.4%。  相似文献   

20.
一种电离层短期预报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电离层短期预报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自相关方法,继承了其简单易实现的优点,但在精度上有了较大提高。利用满洲里、乌鲁木齐、北京和海口电离层观测台站的f0F2数据给出了该方法预报精度的定量估计。该方法对于提前1~Nh的预报(冬季、分季N=1h,夏季N=3h)与自相关方法具有相同的精度,但提前Nh以上预报时则有明显的改善,尤其在冬季,均方根相对误差往往可以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