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UV-Fenton法促进白腐菌处理草浆造纸蒸煮黑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V—Fenton法能够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草浆造纸蒸煮黑液中的有机质,白腐菌能够降解草浆造纸蒸煮黑液中的木质素,降低黑液COD,但是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处理草浆造纸蒸煮黑液,效果都不明显.本研究初步探索了UV—Fenton法作为预处理对白腐菌处理草浆造纸蒸煮黑液体系的影响.与仅采用白腐菌处理黑液的效应相比,UV—Fenton法氧化黑液体系中易氧化的物质,改变了体系中难降解物的特性,降低了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能提高白腐菌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分泌及酶的活性,增强白腐菌降解木质素及去除黑液COD的能力.图5表1参10  相似文献   

2.
碱法造纸黑液木质素生物酸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用产酸微生物对碱法造纸黑液进行产酸发酵,使黑液由碱变酸进而沉淀分离木质素的方法.通过实验确定出最佳条件为:黑液起始pH10,固形物含量75 g/L, 加入适量的碳源,发酵温度35℃,静止厌氧培养48~72 h, 黑液pH 可以降到5 以下, 木质素提取率达到90 % 以上,并能加快沉淀分离的速度.该方法对多种浆种碱法黑液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白腐真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棉浆黑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浆黑液是一类较难处理的工业有机废水,其中含有大量木质素,木质素不仅是化纤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而且也是造纸工业的副产物,由于得不到充分利用,变成环境污染物,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处理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有效处理化纤厂棉浆黑液,采用以白腐真菌糙皮侧耳(Pleutrotus ostreatus)B1为降解菌的鼓泡塔反应器与活性污泥法联合处理棉浆黑液,初步摸索可行的处理工艺并确定相关参数.棉浆黑液经鼓泡塔反应器预处理、活性污泥法后处理,废水COD去除率为94%~97%,出水COD低于国家污水三级排放标准(1 000 mg·L-1).将白腐真菌糙皮侧耳B1投加到活性污泥中,逐渐增加进水负荷,COD去除率为55%~83%,明显好于活性污泥单独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了白腐真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棉浆黑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稻草制浆黑液生物+混凝处理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稻草制浆黑液厌氧、好氧、混凝处理组合工艺的试验研究,探索该工艺的可行性,考察了不同温度、不同有机负荷下,该类废水的生物处理效果以及后续混凝效果。结果表明:中温35℃是厌氧阶段最佳处理温度,好氧阶段不同负荷条件下,CODCr去除率基本相同;经厌氧-好氧处理,黑液CODCr和木质素去除率分别为80%和30%,色度去除不明显;混凝阶段CODCr和木质素去除率分别为70%和90%,色度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七五”期间列入国家科技重点计划的小草浆厂的废液治理实用技术:①简易碱回收,②碱法废液酸析木素并加以综合利用,③石灰法草浆酸液的厌氧消化,④电渗析法回收碱与减法草浆酸析木素后废液的厌氧消化。建议“八五”期间继续开展这方面的生产规模研究,并提出2~3种控制污染的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亚铵法制浆蒸煮黑液直接作农肥施于水稻田的研究,给出了不同施肥方式连续数天田间水和渗滤水中黑液污染物变化情况,定量描述了黑液作肥料直接施于水稻田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碱法蔗渣制浆黑液木质素磺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碱法蔗渣制浆黑液回收木质素的磺化反应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木质素磺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亚硫酸钠用量 5mmol·g- 1 、溶液pH值 1 0 5、反应时间 5h、反应温度 90℃ .一些金属离子盐如FeCl3和CuSO4可作为木质素磺化反应的接触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水华蓝藻厌氧发酵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湖水华蓝藻为底物,用改进的CSTR(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工艺,研究了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蓝藻厌氧发酵相关参数与蓝藻藻毒素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35±1) ℃条件下,逐步提高有机负荷,系统运行稳定,有机负荷最高可达3.53 kg·m-3·d-1,此时最大容积产气率达0.89 m3·m-3·d-1,COD去除率在70%左右,甲烷体积分数达60%以上.不同负荷条件下,出料中藻毒素(MC-RR、MC-LR)检测均为阴性,已达无害化处理要求,表明该工艺可以有效处置水华蓝藻,实现能量回收与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亚铵法制浆黑液作肥料对水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亚铵法制浆蒸煮黑液直接作农肥施于水稻田的研究,给出了不同施肥方式连续数天田间水和渗滤水中黑液污染物变化情况,定量描述了黑液作肥料直接施于水稻田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金沙江渡口段有机污染源利用负荷分担率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和冶金工业废水是金沙江渡口段的有机污染源,有机污染物年排江9700吨。目前,有机污染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入江有机污染负荷仅占总负荷的0.3%。另外,对江水水体从污染指数,水质模式、微量非极性及中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检出情况以及底质有机污染等方面的评价表明,江水水体受有机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1.
造纸黑液的微生物酸化和两相厌氧消化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造纸黑液的微生物酸化和厌氧消化处理过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产酸过程预处理黑液,降低其pH值,使之适合于厌氧处理,是一种简便可行的预处理手段;用两相厌氧系统处理黑液,在水力停留时间.2~2.7天,进水浓度为20890~32144mg/L;有机负荷为7.65~13.46kgCOD/m~3·d时,COD去除率为61.7~69.7%,BOD_5去除率为88.9%~91.0%;每去除1gCOD产气率为0.39~0.55L;沼气中甲烷的含量为61.5%~66.6%,出水pH为7.0~7.4。处理过程运行稳定,受进水的影响小,废水不需要进行中间调节,为造纸黑液的厌氧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文中还研究了厌氧处理过程中有机酸的积累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太师屯镇非点源污染损失估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取密云水库上游太师屯镇为研究区,在利用输出系数法计算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定量估算了非点源污染损失.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养殖污染负荷最高,总氮占全镇总氮污染负荷的53.0%.其中规模化养殖占畜禽排泄污染负荷的66.5%;总磷占全镇总磷污染负荷的73.9%,其中规模化养殖占畜禽排泄污染负荷的66.5%.农村生活污染的总氮负荷占全镇总氮污染负荷的31.3%,总磷占全镇总磷污染负荷的15.8%.土地利用污染负荷最低,总磷和总氮分别占全镇总负荷的15.7%和10.3%.区域非点源污染损失折合人民币约407.57万元,其中畜禽养殖污染损失最大,约占总损失的40.7%;土地利用流失次之,占33.5%,其中63.2%的损失是耕地污染造成的;农村生活污染损失最小,但总氮损失达总损失的25%.氮、磷养分流失是主要的非点源污染形式,损失约占79.5%.土地废弃和泥沙淤积造成的污染对水库存在长期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人体负荷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关于由其污染导致的环境和健康损害的研究是当前环境科学的热点之一.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潜在危害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我国居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人体负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木质素接枝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碱法麦草制浆黑液酸法回收的木质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接枝共聚反应的适宜条件为:丙烯酰胺单体用量1.0mol·1-1,过硫酸钾引发剂浓度1.0×10-2mol·1-1,反应温度70℃,固液比1:50(W/W),反应时间4h.木质素与木质素接枝聚合物以及聚丙烯酰胺的红外光谱表明,木质素与丙烯酰胺之间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效率,同时实现能源物质的回收,采用微生物电解池并结合连续流工艺处理有机废水并同步回收甲烷,系统地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外加电压对微生物电解池内基质浓度的降解、甲烷生产速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有机负荷下,随着外加电压(0.6 V,1.0 V,1.2 V)的升高,微生物电解池COD的去除效率和甲烷生产率也同时提高.在进水COD浓度为1 178 mg L-1、水力停留时间为8 h、外加电压为1.2V的条件下,其COD去除率、甲烷浓度、甲烷产生速率分别为97.7%、96%、1 071 m L L-1 d-1,较普通厌氧发酵(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1.5%、13.6%、123%;当进水COD浓度为4 812 mg L-1、水力停留时间为20 h、外加电压为1.2 V时,甲烷的产生速率达1 888 m L L-1 d-1,达理论产率的98.0%,而此条件下对照组甲烷产生速率仅为理论值的64.9%.说明连续流微生物电解池能够明显提高有机废水的处理效率,并实现处理过程中稳定回收甲烷的目的.高通量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电解池阳极碳毡优势菌群为methanogens与Geobacter sp.,其丰度分别占总菌群的53.3%和7.5%,而对照组碳毡相应丰度仅为25.2%和0.7%.此外,研究发现有机负荷与电解池能量的消耗呈负相关,当外加电压为0.6 V时,有机负荷由3.5 kg m-3d-1提升至5.7 kg m-3d-1时,电解池能量消耗降低了79.3%.据此认为,通过优化水力停留时间和外加电压来处理有机废水并同步生产甲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运用相对简单可行的方法对太湖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初步估算.通过实地监测和调查,获得了土地利用、生活污染、畜禽养殖以及水产养殖等不同类型污染源的产污系数,并与遥感、GIS技术相结合,分别计算了太湖流域农田、生活、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不同类型污染源的污染负荷.计算结果表明,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染是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的TN、TP和COD污染负荷分别占流域总污染负荷的34%、58%和61%,农田污染所占比例并不突出.应将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染作为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龙墩水库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氮磷负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京市高淳区龙墩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模型(USLE)预测氮磷的污染负荷.利用SWAT模型的子流域划分模块进行流域分区,运用等标污染负荷和等标污染强度进行面源污染评价,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完成氮磷污染负荷的分级,从而确定关键源区.结果表明,研究区总磷(TP)污染强度为4.95 t·km-2,污染负荷为124.25 t;总氮(TN)污染强度为10.96t·km-2,污染负荷为274.87 t.整个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为2.76× 109 m3,其中TN为2.75× 108 m3,等标污染负荷比为9.96%;TP为2.48× 109 m3,等标污染负荷比为90.04%,TP为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TP和TN污染负荷和流失模数均以旱地为最高,旱地是流域内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滨海盐生植物是潮滩湿地生长的重要先锋植物和土壤(沉积物)污染修复物种.为了解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根系分泌对重金属Zn(II)胁迫的响应,以室内沙培盆栽试验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Zn(II)胁迫32 d翅碱蓬根系释放分泌物中总有机碳(TOC)和无机碳(I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Zn(II)胁迫24 d内,可采用指数方程描述翅碱蓬根系分泌物中IC含量随Zn(II)胁迫浓度增加呈降低的趋势.除最高Zn(II)胁迫浓度200 mg L-1外,翅碱蓬根系分泌物中IC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增加.并可采用形如米氏方程的数学方程描述较低浓度Zn(II)胁迫的增加趋势(ρZn(II)≤20mg L-1),采用线性方程描述较高浓度Zn(II)胁迫的增加趋势(ρZn(II)=40-100 mg L-1).短时间Zn(II)胁迫时,翅碱蓬根系分泌物中TOC含量随胁迫浓度增加而增加,但较长胁迫时间(16 d)则随胁迫浓度增加而降低.10 mg L-1以上Zn(II)胁迫时,翅碱蓬根系分泌物中TOC含量降低.本研究表明Zn(II)胁迫导致了翅碱蓬根系呼吸作用和有机分泌作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9.
城市降雨径流长期污染负荷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以成都市为例,使用修正的STORM模型计算一次标准降雨的径流污染负荷;使用“降雨负荷法”进行城市径流污染年负荷量的估算.文章指出年负荷中非标准降雨冲刷将起着主导作用,仅用标准降雨来估算一个城市的长期污染负荷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输出系数法,从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径流和畜禽养殖3个来源估算太湖流域跨界区农业面源COD、TN和TP污染负荷,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采用极值标准化法和均方差赋权法,进一步对区域内各地区污染负荷的入水强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跨界区2010—2013年COD、TN和TP入水负荷总体呈下降趋势,4 a间高COD负荷区分布在湖州市和嘉兴市,高TN和TP负荷区分布在苏州市、湖州市和嘉兴市,畜禽养殖是3种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均占3种污染物总负荷量的80%以上。各地区污染负荷的入水强度评价结果显示,2010—2013年跨界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单位GDP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17 6、0.240 2、0.236 4和0.222 2,无明显变化规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单位面积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407 8、0.289 9、0.289 2和0.281 6,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