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它力气大,嗅觉灵,记忆力强,比狗还聪明,更主要的还在于它通人性。在我国西双版纳密体中,栖息着一群30多头野象,象群常常挖取含盐的矿物或泥土来补充体内的盐分,因盐是大象必须的食品。当地居民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常常从集市上带回几包食盐放在象群经常出没的地方。从此大象和人们友好相  相似文献   

2.
河南称为“豫”,含有一个“象”字,这说明河南曾经有过大象,至少在我们的祖先造“豫”这个字的时候,中州大地大概是大象遍地如马牛,不然,古人是不会以象入字的。一部中国史,半部河南史,地处中原的河南出现在史籍里次数可谓是频频更频频。史籍中除了通常的一些帝王将相之外,还有不少的野生动物也伸头露脸,有幸忝列字缝其中。让我们后人也由此窥见:河南除了大象之外,它其实还有更具多样性的野生动物种群。  相似文献   

3.
到泰国旅游,一般都少不了观看大象表演:大象打足球,大象跨人……。大象在泰国不仅是赚取外汇的旅游资源,还是林业生产的主要工具。现在在泰国,大象担负着35%的木材采运任务。成年公象拖拉着2吨重的原木,在林中来回运输;在木材集散场,大象用鼻子滚木、吊装和归楞原木,一次可卷起700公斤重的大木头,被誉为“活拖拉机”。  相似文献   

4.
大象们聚集在产后死亡的幼仔周围,它们反复用长鼻触动死去的幼仔,仿佛要将它唤醒.随后几天里,它们耳朵下垂,站着守护死去的幼仔.平时,象群中一旦有成员生病,或遭到猎人伤害,它的同伴都抚摸它,表示安慰,一直照料到它康复或死去.其他动物似乎也表现出各种情绪.黑猩猩喜欢嬉戏打闹,发出喜悦的声音和欢笑;狗发出吠叫,邀请其他狗一起玩耍.此外,研究人员在狗舍和隐蔽处播放这些声音的录音,发现这些声音能减轻动物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气象条件是人类生存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阴晴冷暖、风霜雨雪,多变的天气条件虽能锻炼人的体质,但也常诱发人体疾病的发生、流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日益提高,天气、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一话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三月份有三次强冷空气入侵广西,其中南宁市的日平均气温降幅达9.1℃到14.3℃,最高气温的降幅高达10.4℃到19.5℃,气温的剧变导致人体抵抗力的下降,成为感冒流行的重要因素,甚至连南宁市动物园的象群也不能幸免,一头名叫“南南” 的成年大象,因患流感引起急性胰腺炎,不治而亡.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境》2022,(1):10-11
<正>“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  相似文献   

7.
由泰国北部的清迈市乘车,3个小时便可到达南奔。这里设有泰国唯一的一家大象医院,约有30头大象在这家医院就医。医院一位51岁的管理人员讲,他小的时候,这一带大象和猴子随处可见,而如今,只有进入深山密林中才能觅得这些野生动物的行踪。尽管这里使一些患病的大象康复,但也有一些大象因医治无效而相继死去。大象医院的院长指出,森林就是大象的家,而它的“家”却在不断地变  相似文献   

8.
关键词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6):I0006-I0006
关键词:会游泳的大象 印度哈弗洛克,61岁大象“拉贾”是哈弗洛克当地仅有的几头会游泳的大象之一,看象人纳兹鲁(59岁)带着它走过丛林游过大海去觅食。纳兹鲁没将它赶到森林去拉木头,而是作为吸引游客的工具。看象人和大象之间的关系往往持续终生,从而让动物和人类建立起一种极为牢固的纽带。  相似文献   

9.
蒹葭 《环境》2004,(11):36
为了整治造纸行业污染,西安市杨广信副市长将39名造纸企业的老板“请”到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落里,让他们轮流“品尝”被污染了的饮用水,直喝得他们抿嘴皱眉,表情各异。  相似文献   

10.
于致远 《环境》2012,(7):37-39
在吉林省的长白山下,松花江畔,有个红石林业局,在红石林业局中有个批洲林场,在批洲林场里有一名伐木工人叫做赵希海.他本是一名普通的伐木工人,但是,退休后,他以年老和病弱之躯义务植树23载,让荒山披上了绿装.如今,已经70多岁的他,唯恐天不假年,完成不了对大山许下的诺言,于是将这份责任传给了儿子,演译了真实版的现代“愚公移山”故事.  相似文献   

11.
记得有一个笑话,很好玩.说长臂猿在森林里玩耍,内急需要方便,就在一棵大树下拉了一堆粪.爽完后就爬到大树上休息.这时候大象路过这里,不小心踩到了粪,非常生气.随即大声叫到:"这是谁,是谁的粪?"长臂猿爬下来,走到大象的面前,握住大象的手说:"大哥,什么是‘缘分’,这就是‘缘分’呀!"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小女孩和动物们在公园里玩。小老鼠眨巴着眼睛问道:"大象哥哥,我能看看你的鼻子吗?""当然可以呀。"大象回答。小老鼠又问:"你的鼻子又长又大,有什么作用呀?"大象说:"我的鼻子可以卷东西吃,可以  相似文献   

13.
近日,又一个发生在旅游景区的大忽悠被揭穿:据报道,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仙女湖区严嵩洞景点的承包老板袁某,从福建买了一只年龄不到15岁的鼋放到严嵩洞里,然后对外谎称自己“发现”了世所罕见的“千年甲鱼”,还要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当地媒体和所谓“专家”的推波助澜下,“千年甲鱼”轰动当地,一时观者云集,门票骤涨.  相似文献   

14.
守望者萧玮     
郑上保 《环境》2011,(1):26-29
作为乐队“麦田守望者”的主唱,萧玮带领乐队屡屡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中国摇滚音乐的一个标杆。而事实上,萧玮不仅仅是一名单纯的音乐人,更是一名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对环保抱着极大的热情,并努力地付诸行动,“雨林守望者”、“大象守望者”是其继“麦田守望者”后一个又一个名副其实的“绿色皇冠”。  相似文献   

15.
刘寄奴     
那天,我买了药转身离开的一瞬,不经意之间发现药店那一排中药柜子其中的一个小抽屉门上,贴着让我既熟悉又讶异的三个字——“刘寄奴”!驻足细细端详思忖,该不会是辛弃疾笔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刘寄奴吧?药店老板拉开抽屉,请我验看,见它色呈棕黄,叶茎俱全,叶缘有锯齿,与艾蒿相仿佛。  相似文献   

16.
动物的葬礼     
动物学家惊奇地发现,一些动物好像具有人的“灵性”。它们对死亡的“长者”或“同伴”怀有“恻隐之心”和“悼念之情”,因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葬礼,一些葬礼还很“庄严”和“隆重”。 1970年12月,美国动物学家尤伯特在非洲密林的深处,亲眼见到大象葬礼的全过程。在密林深处的一块草原上,几十头象围着一雌象,不一会这雌象就倒地死了。它是因病重而死。周围  相似文献   

17.
方磊文 《环境》2003,(8):29-29
以毒致毒癞蛤蟆要了老板的命刚过不惑之年的高老板,在商海中摸爬滚打快20年了,由于饮食无节、烟酒过度,一年前查出自己已到胃癌中期,半年前做了胃癌切除术后,在一次求神许愿时碰上了一位自称是“靠癞蛤蟆‘以毒攻毒’治好了癌症”的妇女,从她那里得到了用癞蛤蟆治癌的偏方。日前,当高老板又感到胃部  相似文献   

18.
解焱 《世界环境》2009,(3):88-89
位于南非的Hluhluwe—Umfolozi(HU)公园建立于1895年,是非洲最古老的狩猎公园,专为保护白犀而建立,并成功防止了白犀的灭绝,也是世界范围内黑犀最集中的地方。在得到正式保护以前,该公园曾长期得到当地Zulu族国王的保护。在这个9.6万公顷的公园里,保护着80多种哺乳类和300多种鸟类,包括“The Big Five”(非洲大象、长颈鹿、犀牛、非洲狮、野牛)。公园每年吸引了无数的国际游客,同时狩猎上千头的动物,包括羚羊、斑马、河马和长颈鹿等。  相似文献   

19.
李剑 《沿海环境》2002,(7):26-26
前不久读到一则关于城市里的树的新闻。由于曼哈顿拥挤,泊车不方便,一家快餐店老板就用自行车送货,并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门口的树上。有位爱树的人给纽约公园管理局写信,指控快餐店虐待树木,信中附有照片为证。不久这位快餐店老板便收到一张公园管理局的罚款通知书,罚款1000美元,罪名是“虐待树木”。管理局局长告诉快餐店老板说,若想免去罚金,就必须向那棵树公开道歉,并且拥抱它。这一行动要让媒体报道,并保证以后再不将车锁在树上,而且经常为树浇水。读完这则新闻,我心想:这可真是一棵幸福的树啊,居然有幸得到人类对它的道…  相似文献   

20.
动物也贪玩     
刘功 《环境》2003,(5):32-33
除了劳动、工作、学习等之外,玩也是人类生活的需要之一。这里的玩,其含义是“玩耍”,即人们所做的使自己肉体和精神得到放松和愉快的活动。但玩并非人类所独有,动物也需要玩,也喜欢玩。在动物园或者动物世界电视片里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动物幼仔,总是喜欢在父母身边戏闹、玩耍。大象用鼻子卷起一根木头,一会儿搬到这,一会搬到那,或者把木头高高举起摔到地上,再举再摔。海豚喜欢成群逐船戏浪,有时还跃出海面。鲸跃可以说是一种最大气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