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基于单体对象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析城市区域内单体对象自身的致灾因素及其制约灭火抢险救援力量发挥的环节入手,基于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单体对象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单体对象火灾风险向量为基础,基于线性加权模型构建了一种新的区域火灾风险评价计算模型,并以树形结构表征了区域火灾风险评价结构.试点地区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价城市区域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2.
提出基于情景的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它通过3个步骤即起火分析、确定未来情景集和确定风险分析结果来计算建筑物火灾风险大小。从一个建筑单体出发,通过过程模拟的手段得到其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景",计算各"情景"中的指标,通过综合分析得到风险分析的结果。并通过算例说明了基于情景的火灾风险分析方法的实现过程。最后通过分析北京市近几年的火灾历史数据、设定影响火灾发展的各种因素和CFAST软件模拟的手段,得到建筑火灾年期望损失率作为风险的度量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信息扩散原理,通过扩散函数对不完备信息进行适当的信息膨胀,建立观测样本和风险概率分布的映射关系,构建了基于信息扩散的城市区域安全生产风险计算模型.并以某市新北区的安全生产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该区域2005-2010年各年度建筑施工事故、火灾事故、工矿商贸事故的死亡人数和地区亿元GDP死亡率作为该区域安全生产风险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分析与管理,以人员、管理、材料与技术、设备及环境5个方面为视角筛选出20个二级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经粗糙集理论优化的层次分析法耦合熵值法的组合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依据五元联系数的各阶偏联系数对评价指标进行集对势分析,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五元联系数建立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长沙市某绿色建筑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较低,评价结果与调研结果一致.评价方法可真实反映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及不确定性,提高了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价的精度;评价模型可实现绿色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静态与动态评价的有效结合,为类似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连片建设的木结构建筑群存在较大的火灾蔓延风险,当前村落建筑群火灾蔓延风险分析存在获取数据困难的问题。针对此问题,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结合现场勘查获取村落建筑的位置、尺寸及单体建筑内部特征等建模数据,运用场-网区域模拟技术模拟单体建筑的火灾蔓延特性并获得建筑群火灾蔓延场景损失。以云南省丽江市大东乡福禄村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村落建筑群的建模信息,极大减少了现场勘察的工作量。结果表明:福禄村存在较大的火灾蔓延风险,最大蔓延损失为18栋建筑,损失面积为1 331.22 m2;对蔓延场景损失值较大的单体建筑进行火灾蔓延改造可显著降低该村落建筑群的火灾蔓延损失。  相似文献   

6.
建筑火灾的计算机模拟是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场模拟是建筑火灾计算机模拟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建筑火灾计算机模拟过程中求解区域的取法将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求解区域的选择涉及边界条件的处理,本文通过对求解区域选取的举例说明和探讨,以求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其在火灾计算机模拟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常用方法有基于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基于性能化设计的性能化评估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原理,把建筑作为一个由若干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组成的系统,通过评估各个区域的火灾风险来确定整个建筑的火灾风险.该方法的优点是便于防火设计和管理人员确定重点防火区域,通过降低重点区域的火灾风险,来降低整个建筑的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8.
虽然工程建造技术和装备在不断更新完善,但施工安全事故仍时常发生.究其原因,建筑施工过程是一个涉及大量人员、机械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行为,风险可能在系统中多个节点同时孕育、传递,并演化出不可预料的结果.为加强工程管理对于安全风险的系统性考虑,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重大安全风险耦合评估方法.首先,基于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事故案例库构建加权的风险耦合复杂网络模型,并对网络的系统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分析计算单事件的演化路径概率和损失,进行风险事件等级判定;最后,利用事故链分析多事件发生情景下的风险等级,综合评估建设工程的安全风险.将该评估方法应用于案例中,并与传统风险等级评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方法对各类风险事件的等级评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更加符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对风险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城市建筑物消防安全风险,提高建筑单体抵御火灾事故的能力,从建筑消防设计、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3方面综合识别消防安全影响因素,构建城市建筑物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采用信息熵和结构熵组合权重-逼近理想解法(TOPSIS)模型综合评估城市各类建筑及各区域的消防安全风险,并以我国西部X市5大区域262个建筑物加以验证;最后得到消防安全指数和综合排序,进而明晰城市建筑物消防现存的薄弱点。结果表明: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排序为商业综合体>中小学>文物古建筑>高层建筑,城中>城北>城东>城西>城南,需重点关注高层建筑和城市边缘区县的消防安全风险;用该模型得到的评估结果与现状概况相符。  相似文献   

10.
区域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在化工园区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区域定量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指标,建立风险计算模型,给出定量风险评价的程序,提出区域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利用开发的个人风险计算软件,对某化工园区中区域风险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该区域的个人风险等值线分布图和社会风险图;结果表明,园区中3家企业的重大危险源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使该化工园区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符合推荐标准的要求。该方法为全面了解化工园区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化工园区装置的布置和科学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火灾后建筑结构加固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加固施工作业过程的 安全,针对我国建筑火灾后加固施工项目的特点,构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基于熵权 -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建筑火灾后加固施工过程风险性评估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五个工 程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是熵权理论、未确知测度理论的 的有机结合,为定量研究建筑火灾后加固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并有效的控制安全风险, 确保施工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process for urban natural gas pipeline networks u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he process incorporates an assessment of failure rates of integrated pipeline network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of accident consequences, and assessments of individual and societal risks. Firstly, the failure rates of the pipeline network are calculated using empirical formulas influenced by parameters such as external interference, corrosion, construction defects, and ground movements. Secondly, the impacts of accidents due to gas leakage, diffusion, fires, and explosions are analyzed by calculating the area influenced by poisoning, burns, and deaths. Lastly, based on the previous analyses, individual risks and social risks are calculated. The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helps strengthen the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QRA) model and allows construction of a QRA system for urban gas pipeline networks that can aid pipeline management staff in demarcating high risk areas requiring more frequent inspections.  相似文献   

13.
WBS-RBS与AHP方法在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结合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WBS-RBS与AHP相结合的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把评估过程分为工程项目资料调研、风险辨识、风险衡量和风险度计算4个步骤,并详细介绍了WBS-RBS风险辨识方法、专家调查风险衡量方法和AHP风险度计算方法在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WBS-RBS与AHP相结合的土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在系统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能够全面的辨识土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典型风险和计算总的风险度,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和为有效防范风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化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动态变化的、相互叠加的、集成化的作业风险。以往的研究缺乏对动态、叠加风险的全面考虑和定量分析,难以满足化工项目施工中特定风险管理的现实要求。为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化工项目施工作业风险,分析施工作业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和叠加现象,以作业风险模型为基础,建立兼顾动态风险和叠加风险的系统性作业风险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某个实例化工项目施工期典型时段各建设单元前后期风险变化值及其相互叠加的风险值,绘制其施工区域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当前主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喷塔楼、2号仓库区域设备集中、人员密集、作业交叉、事故发生风险较高,是安全管理的重点部位。就此,提出具体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电站建设工程涉及的人员多,设备设施多,作业点多,战线长,作业安全风险大,需要系统性的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方案以解决安全问题.对作业要素安全风险、作业过程安全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化的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方案,为水电站建设的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徐振振  袁野  武星昊 《安全》2021,42(3):75-80
CALM单点系泊浮筒建造过程中涉及到的有限空间作业多,危险性大,易发生安全事故。为降低作业风险,本文结合单点系泊浮筒建造实际情况,辨识浮筒建造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风险,并从作业前准备、作业过程控制以及应急救援等方面系统提出安全管控措施。通过监督落实作业方案、工作前安全分析、作业许可、气体检测、通风、应急预案等预防控制措施,可以规范有限空间现场施工,有效降低作业风险,确保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综合评价软土地层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结合软土地层土质特点,选取地质复杂情况、地下水状况、最小覆土厚度、最小曲率半径、掘进长度、与临近周边环境距离和施工管理水平7个风险影响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简单关联函数法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干扰,运用可拓学理论建立了风险可拓评估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宁波轨道交通工程2号线栎社机场站-栎社新村站盾构区间的风险评估,得到该区间盾构施工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评估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工程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为解释工程中各类风险事件间存在的关联机理,将风险事件间的关联关系提炼为链式结构,给出了工程链式风险评估的整套流程和方法。以内罗毕国家公园特大桥施工期生态、灾害、安全风险全过程风险评估为例,阐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并与独立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链式风险评估方法计算量较大,评估步骤较为繁杂,当风险事件数量较大时其可操作性较差;当对某几项风险极为关注时,对其进行小范围的链式风险分析可使评估结果更加真实全面。 工程链式风险评估方法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评估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状态,识别关键风险因素,运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STPA)构建吊装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反馈结构,识别导致危险的不安全控制行为,确定不安全控制行为的致因因素;基于风险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构建贝叶斯网络(BN)模型,推理计算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状态概率,并结合反向诊断推理分析影响安全事故的风险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中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处于低风险状态;起重机械超负荷运行、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和吊索吊具存在缺陷等因素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安全风险的关键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