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我低着头回避所有可能的对视,手足无措,仿佛人们审视的目光会使我体无完肤,逃跑的念头一个劲儿地从脑袋里冒出来,无所适从的寂寞与绝望紧紧地攫住了我。然而独自在树林中行走,我却洒脱而且快意。我就像走在自己的家里,走在亲人们中间。所有的树都对我亲切地颔首致意,有时爱怜地将一两片树叶飘向我的长发和肩膀,生怕弄疼了我,惊扰了我。我仰起头,看见鸟儿幸福地在它们身上做巢、鸣叫,在它们中间飞来飞去。它们就像包容鸟儿一样包容着我,就像宠爱鸟儿一样宠爱着我。我可不可以爬上树去,也做一个“树上的男爵”?我可不可以以…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在为中国的飞速发展而举杯祝贺的时候,当我们还在享受、挥霍着自然资源的时候,孰不知,地球已经被自私的人类折磨得千疮百孔了。几千年来,人类从依赖自然到改造自然。当洪水像疯狂的恶魔肆虐我们的家园时,当风暴像残暴的猛兽一样袭击我们的生命时,唯有自然在承受着灾难。一棵棵大树仰首与倒下的姿势,都显得那么虔诚而又庄严。当自然真正地成为人类的奴隶时,地球就岌  相似文献   

3.
垃圾开会     
同学们,也许你会认为我正在给你们编织一个童话故事,如果是这样,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我能够亲眼目睹这一画面,真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昨天晚上我从奶奶家吃完饭便匆匆往回赶,因为我的家庭作业还没开始"动工"。穿过广场塑像的时候,我隐约听到有人在窃窃私语,"天那,我一定是见鬼了!"我瞬时躲到塑像后面,腿像灌了铅一样一步也迈不开。这时,一个混杂着金属气味的声音气愤地喊道:"呜,那些人类太可恶了,别说我还有利用价值,就  相似文献   

4.
正清晨,垃圾回收站里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原来是回收站里的垃圾们正在为工作人员会用哪种方式处理它们而争论不休!又破又脏的旧书包自信满满地说:"我打赌,工作人员一定会把我们用来火力发电,一看到红红的火焰,就知道在那里面一定很温暖舒适,我的一个哥哥就在火中灼烧过,他说在火里面燃烧就像凤凰涅槃一样,想到过一会就会转化成电能,供千家万户使用,就很激动。如果你们还不信,  相似文献   

5.
刘芳 《绿叶》2014,(5):4-10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将治理污染提高到和反贫困战役同样的高度,彰显出政府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块心、胆略与气魄。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是在于,如何控制和解决污染的速度,使其能够被限制在自然环境消解的闯值之内,既确保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发展的必需,又不至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无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然而却始终难见其效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小鸟的悲述     
许胜柯 《环境教育》2011,(12):76-76
"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呀飞,却飞也飞不高"我悠闲地唱着。我生活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我和兄弟姐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次,我独自去远方大城市的姐姐家玩,飞累了,就在大树上休息。这时下起了一场瓢泼大雨,把我的翅膀淋湿了,我就飞不动了。冻得直打哆嗦。我想躲起来,却被一个  相似文献   

7.
这次和同学一起租车回家时,无意间我问大家:"谁小时候家乡的河与现在一样清澈?可以光着屁股在河里游泳的那种。"第一次问的时候她们都笑了,然后是一阵沉默。然后我又问他们"家乡的河水脏了、消失了的……"还没问完,他们就像一个个的麻雀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小时候家乡的河是脏的,现在干净了,又流淌了吗"不知谁问了一句,突然同伴们又沉默了起来,大家都若有所思起来。水是生命之源,江河是大地的血脉。以往我们总认为:水如果不为人类服务,就是白白地流走了。现在,越  相似文献   

8.
梁鸿 《环境教育》2015,(Z1):86-87
<正>讲述人:梁万立年龄:51岁外出打工时间:19年目前打工城市:西安1991年、1992年的时候在河北、安阳都干过,咱没技术,年龄也大,只能出苦力,挣不来啥钱。小柱(梁万立最小的弟弟)、咱们韩家几个人在河北邢台铁厂那干活,我就去了。是翻砂,环境差得很。一堆堆铁在地上烧,铁末子乱飞,我们用铁铲扒拉,又烧又烤,每个人都像鬼娃儿一样,嗓子成天像被烤糊了一样,受罪的很。我忘了是干一个  相似文献   

9.
张琳 《环境教育》2012,(7):89-89
我们现在的环境教育,不少是停留在说教层面上: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水,会怎样怎样;没有了森林,会怎样怎样;全球变暖了,地球会怎样怎样……各位看官与我一样,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一些环境方面的知识,了解了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并为之大声疾呼身体力行。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让我觉得,在成年人与孩子面前,环境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绿叶》2016,(1)
正大千世界,万物皆有灵性。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石头的生命人类无法解读的另类语言如果你说它是活的,它却没给你任何生命的痕迹;如果你说它是死的,而它却又以自己的方式而存活。它的周期性变化、形成到衰变,就和人类一样。据报道,石头可以呼吸、移动,甚至能对人的健康和运气产生影响。英国地质学家,通过对从世界各地收集而来的岩石标本进行长期研究发现:石头也进行某种生命运动,尽管运动的速度非常慢;石头的结构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蛇岛位于旅顺港西北25海里处,总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远远望去,就像海面上突然冒出一块峥嵘的巨石。这天,我们一行数人乘船到蛇岛跟前,抬头一望,一股寒气顿时袭上心头。眼前的蛇岛。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四周的悬崖峭壁,有许多阴森恐怖的岩洞;岸边千奇百怪的海蚀柱立在浪涛中,像怪兽一样时隐时现;山上嶙峋的怪石,如同一堆堆盘缠在一起的毒蛇;满岛的树枝岩缝,像是密密麻麻的蛇影。我们赶忙穿上了防护服。我们换乘舢板靠岸。我急着拍照,一上岛便带着相机走在前头。没走出几步,定神一瞧,我的腿不由顿时发软。在我的四周,原来以为是枯枝、石缝的,仔细一看却全都是蛇。有一条个头不小的蝮蛇,正不慌不忙地从我的靴面上爬越过去,吓得我毛骨悚然。保护区管理处的  相似文献   

12.
文明的脚步     
如果我们人类有足够的自信,我们就可以说,人类的诞生就宣告了文明的诞生,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明的进步发展史。其实,文明和人类的发展史一样,从初级阶段向高级、更高级阶段进化、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一天晚上,我在灯下看《环境教育》杂志。—篇《雾霾中的马拉松是错误示范》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我。我想,环境污染真的是太严重了!如果空气质量还在持续恶化,那么未来,口罩无疑将成为像衣服一样的日常生活必需品。不知过了多久,我被一股神奇的力量送到了屋顶。我发现我的朋友陈子潇、郭益诚、雷俊翔也在。我刚要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一个巨大的球体便从天而降。  相似文献   

14.
朋友小王,平时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半年也不见他生回病。可这几天看他眼圈乌黑,人也无精打采的,问他怎么了,他说:“我也不知道,就感觉四肢无力,有的时候头晕、容易疲劳,也没有以前那么有活力了。”我说: “你还是去医院看一下吧!检查一下也安心。”小王从医院回来后,一脸紧张地说:“医院能用的仪器都给我用了一遍,也没检查出来,这下麻烦了,心里更闹得慌了。”后来从报纸了解到,原来小王这是一种亚健康状态,是由生活不规律和长期电磁辐射等原因引起的。想想也是,看小王每天的状态,手机就在胸前的口袋里,一个电话能聊半个多小时,进了单位无论天气怎么样一定要把空调打开,整天对着电脑显示器工作,就连发呆也是朝着那玩意儿。回家也好不了多少,34寸的大电视怎么舍得不看?几个小时看过了还要抽空上网灌灌水,最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躺下,然后明天又要开始同样的轮回。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各种各样的电器成了我们身边亲密的朋友,可如果自己没有正确地使用,而电器的设计又不那么尽如人意,就会像《天下无贼》中艳贼小叶出卖黎叔一样,这些亲密的朋友最后可能成为出卖我们身体健康和公共环境的叛徒。如何使这些电器的功用为我们服务又不损害我们的健康和环境呢? 我们将从性能到使用,来细细地为您评说这些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家用电器,希望能为您提个醒,不要等身体已经受到损害,最后不得不像黎叔一样说句“大意了”,而成为别人的笑话和自己的遗憾。  相似文献   

15.
<正>这种追问来自于方方面面,世界的各个角落,历史的某个瞬间,现时的定格与溯回。每个主题,力求展示一个切面的问题意识。我们与自然须臾不离。在被湮埋的人类史前时代,自然唤起的情感已然深沉且久远地埋藏于我们的内心。对自然文学主题好的处理,就像匿藏在记忆中的童年,你以为已经遗忘,但它能以感动我  相似文献   

16.
如果两种生产方式可以满足同样的发展需求,我们当然会选择其中更为环保的那一种,这是毫无疑问的。循环经济如果能够完全实现,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不消耗自然资源的情况下无限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然而,人类迄今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在大多数情况下尚且达不到这个水平。循环经济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当然要努力扩大它的份额,但在现实的  相似文献   

17.
<正>清明假期,我跟随父母一起去商场游玩,这本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却看到了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动物表演。那是一些猕猴,它们像小学生一样端正地坐在椅子上,显得十分乖巧有趣。它们不但会表演各种绝活儿,还会抢救伤员。看似活泼可爱的表演引得台下观众哈哈大笑。可问题是它们真的快乐吗?因为我看到驯兽师手中的小棍在它们的身边敲敲打打,我看到它们的眼中流露出的不是快乐而是恐惧。我看到它们  相似文献   

18.
<正>天蓝、水绿、云儿白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环境。然而,社会进步了,环境污染却日渐严重,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糟糕的环境令人担忧,整治环境迫在眉睫。虽然,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如果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这力量还会渺小吗?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环  相似文献   

19.
正当我们为印度洋大海啸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而惋惜、而奉献、而反思的时候,今年第一期的《环球》杂志竟然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在这篇文章中,著名科学家何祚庥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这篇文章说,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而就我所知,我们人类的早期恰恰是敬畏大自然的。这在我们传说中有很多记载。像二郎神就是守护神,现在去九寨沟的路上有川主寺来敬奉。只是到了我们人类制造了工具,有了一些发明之后,才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了人定胜天,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20.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天总是灰蒙蒙的,沙尘毫无顾忌地随风飘扬,河里的水不仅浑浊,而且散发着恶臭……妈妈严肃地告诉我:"我们生存的环境已被严重污染了!"科学家发明了汽车,却难制止汽车尾气污染空气;有的人伐树卖钱,却忽略了这会破坏植被;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