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湖引水前水体质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85年2月~1986年2月一个水文年杭州西湖水体质量系统调查结果,对引水前西湖原水体质量及西湖水体前期治理工程所取得的效果,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进行评价,既科学地描述了西湖水体质量现状,又为评价钱塘江引水工程效益提供前期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2.
杭州西湖水域管理处等单位承担的《西湖引水工程效益评价和最佳配水方案研究》项目,于1990年10月在杭州通过专家鉴定。研究报告认为引水工程经过三年多的运转,对西湖水源的补充和水质改善作用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3.
西湖自1981年开始引入钱塘江水。1981年引入水量为830万吨,1982年为678万吨,1983年3月止为64万吨。引流的目的,除补给西湖水源不足外,主要在于稀释西湖水质使之更适合风景湖泊的要求。在引水前的1978年19月——1980年12月,我们对西湖水体进行了浮游  相似文献   

4.
在杭州西湖总磷模型及其治理应用(Ⅰ)的研究基础上,再用平面二维水动力方程、对流扩散方程(其中考虑了底泥沉降及底泥释放同时发生的水与底泥双层介质的交换)数值解,对一个进出水口,引水量2000万t/a8个点浓度的平面分布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多个进水、出水口的布局和引水增加后对西湖各水域水质改善程度。又用最新水质资料作了预测验证。  相似文献   

5.
西湖引流钱塘江后浮游动物的年平均数量(1214个/升)比引流前减少了73.4%,即降低了悬浮于水体的生物密度,相应地提高了西湖水体的透明度(比引流前提高了9.1cm)。轮虫类在夏、秋季的密度高于冬、春季,作者认为引流入湖的适时季节应放在夏、秋两季,增加引水量,以冲淡较浓密的生物数量,从而来提高湖水的清晰度。研究表明进水区小南湖的生物量较低(51μg/l),其透明度较高(77.3cm),而出水区少年宫湖区的生物量较高(332μg/l),其透明度则较低(43.7cm),说明各区受益的程度不同。文中建议应多方位的布设引水入湖的湖口,使引入的优质水匀布全湖。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钱塘江水引入西湖后的替换效果,本研究通过典型水质参数跟踪测量,检出钱塘江水的扩散锋面,进而用数学方法计算各子湖区的江水替换率。本研究在评价富营养化湖泊引水替换效果方面具有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杭州西湖总磷模型及其治理应用(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分析流域产磷、底泥释放磷负荷及磷的沉降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用TP质量平衡模型验证了近20年西湖治理前后全湖、全年平均浓度及年内各月浓度。在此基础上,预测了西湖进一步治理(包括截污、引水、配水)的定量效果。  相似文献   

8.
西湖北里湖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及其与间隙水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西湖是典型的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经过环湖截污等工程措施,影响西湖的外污染源得到有效的治理,但西湖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在外污染源得到控制后,富含营养盐的沉积物成为西湖水质改善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研究西湖北里湖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和丰度、间隙水磷含量垂向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沉积物磷形态与间隙水磷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内源磷对西湖北里湖营养盐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北里湖沉积物中活性磷含量较低,不同磷形态及其含量在垂向上呈现一定的波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间隙水总可溶性磷(TDP)和PO34-含量随沉积物深度的变化不明显,但其含量总体在垂向上都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沉积物磷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自一九七八年一月份以来,杭州市卫生防疫站和杭州大学地理系协作,开展了对西湖水体保护的研究。工作重点放在基础研究上。为有计划地开展湖体本身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引水治污工程水质管理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绍兴市引水治污工程的水质管理模型,提出了设计引水流量、水质模拟、引水流量的时间调度、控制最大允许排污量等计算方法,并提出用水环境容量增益系数、COD去除率、引水冲污率和引水自净率指标来反映引水治污工程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杭州西湖系世界闻名的游览湖泊。其流域面积为27.2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为5.6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0米,总蓄水量为1042万立方米。由于近几十年来周围建造了不少旅馆、疗养院、医院、甚至工厂,这些单位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西湖,使西湖水质一年年恶化,整个湖泊都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近年来,由于中央、省、市领导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改善西湖水体富营养化收到一定效果,从1980年以来,水质理化状  相似文献   

12.
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异常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金矿区下游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异常区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异常元素的空间分布和相态组成.通过对土壤、水、农产品、大气沉降物等的采样分析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异常是由于矿山开采,废水排放,下游引水灌溉造成的.对异常元素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土壤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生态风险评价及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对于揭示水文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侧重于探究连通后水文水动力、水质和水生生物等要素的变化,但对于连通工程实施中的生态风险及其防控对策研究较少。因此,针对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结合美国环境保护署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构建了大东湖生态风险概念模型,以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各湖泊为风险小区,选取底泥悬浮、水位变动、引水水质和外来物种入侵作为风险源,水环境、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作为风险受体。利用相对风险模型对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的湖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中,杨春湖和沙湖的相对风险值较大,约为东湖的6倍,主要原因是杨春湖和沙湖的水位变动和底泥悬浮的风险较大。在此基础上,从开展湖泊底泥疏浚、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和优化涵闸工程布局等方面提出风险防控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大东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科学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城市重污染河道不同治理阶段中水质变化和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特征,于2016—2017年对江苏省宜兴市临溪河进行了工程改善和水生植物恢复两个阶段的治理,并对各阶段治理后河流中的水质及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阶段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TN和TP等基本显著降低。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种类、多样性显著提高,轮虫的变化最明显。水生植物恢复后,轮虫优势种由工程治理阶段的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等耐污种转变为了寡污的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同时出现了腔轮虫(Lecane spp.)和鞍甲轮虫(Lepadella spp.)等清洁水体指示种。根据Margalef指数进行评价,水生植物修复后水体更接近寡污水体,这与水生植物能极大提升水体透明度和DO,为浮游动物提供更多生态位有关。因此,虽然重污染河道治理不同阶段均可显著改善水质,但水生植物恢复对提高浮游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构建水生生态系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蕹菜对苏州重污染水体净化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浮床无土栽培技术,在苏州重污染河道上种植水蕹菜以控制重污染水体水质。不仅进行了静态试验,而且在重污染河道苗家河上作了示范应用,效果显著。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在气温35℃、水温30℃以上的条件下,水蕹菜对苏州重污染水体中的CODMn、TN、NH4^+-N、TP等的去除率分别为37.0%、92.9%、93.9%、94.3%;苗家河示范工程水域中水质有明最改善,透明度达90~130cm。由此证明水蕹菜是对苏州熏污染河道净化处理的优良生物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6.
杭州西湖水生高等植物的恢复与水生生态修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过去的50年,西湖一直被富营养化问题所困扰。迄今为止,采用了各种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耗资数亿,但收效不明显。为了进一步解决西湖富营养化问题,提出需要用生态方法去解决生态问题,通过生态学手段,恢复、重建高等水生植物带落,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西湖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控制藻类来修复西湖水生生态系统。科学地选择先锋种类组合、消除草食性鱼类的影响、合理地控制水位是西湖水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多元组合系统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示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西湖上游龙泓涧受到周边茶园面源污染,水体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为解决此问题,基于生物净化技术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思想,开展景观水体的净化处理示范工程研究。该工程根据河道特点,将生态廊道,生物沸石和生态浮床3种技术组合,对水体进行多重净化作用,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多级生态廊道可相对延长水流的流程,尽量减少死水区和短流。生物沸石本身具有物理截留和吸附作用,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污染物能保持长效和稳定的去除作用。以陶粒为载体,悬挂立体弹性填料的多层次立体生态浮床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结果表明,该工程净化效果良好,对水体中的COD、TP、TN、NH_4~+-N、NO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4%、46.24%、31%、24.43%、13.42%,达到示范工程的预期目标,并且夏季的处理效果高于冬季,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北里湖实施了引水与沉水植物恢复相结合的生态修复工程,2013年对北里湖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区域的营养盐和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并与修复前和外湖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与外湖和历史对照数据相比,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北里湖的营养盐浓度和浮游植物密度降低,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加。这表明,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改善了北里湖的水质现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东惠州西湖水质的改善及构建水生生态系统的示范工程研究,即将水位调控、湖底底质处理、水生生物的种植养殖工程、系统优化维护管理等技术进行集成、总结,形成水生生态系统,构建和改善景观水水质的稳定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与对照区比较,浊度下降最高值为80.6mg/L;透明度提高3-6倍;CODcr最大去除率为42.6%;系统对水体上下层溶解氧含量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示范区与对照区上层溶解氧含量最大相差值为1.2mg/L,下层为3.4mg/L;叶绿素a去除率达到80%以上;比较TN、TP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系统对TP的影响更加明显,最高去除率为68.1%,对TN的最高去除率为19.8%。  相似文献   

20.
水体中的生物群落与水质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西湖的水生动物,除养殖鱼类外,大部分为微型或小型的动物。它们分布在水体的上、中、下层,大多行浮游生活,故称浮游动物。它们有浮漂的结构装置,又有游泳的运动器官。经调查,西湖的浮游动物约有二百余种,形态各异,构造特殊,有些肉眼可以看见,有些则得借助于显微镜。按动物分类学原理,可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