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莱比锡———哈雷环境研究中心最近宣布,已研究出利用沼气和细菌制造可降解塑料的新工艺。该研究中心利用的细菌是甲烷单菌。这种细菌可将甲烷经过新陈代谢,在其体内产生细菌微颗粒状的聚合多羟基丁酸,提取出来后可以制成塑料。聚合多羟基丁酸在物理特性上与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石化塑料产品非常相似,但它易于生物降解,副产品只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会污染环境。生产这种塑料所需的原料是有机废物发酵产生的沼气,沼气中含有60%~80%甲烷。经过培养的甲烷单菌在反应器中经过24小时,就可生产出聚合多羟基丁酸,产生的废水、残余物和…  相似文献   

2.
藏羚羊     
藏羚羊(Pantholopshodgsoni)属牛科、藏羚属,别名:藏羚、长角羊、羚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藏羚羊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  相似文献   

3.
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是近些年来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二氧化碳(CO_2)、氯氟烃类(CFC_3)、甲烷(CH_4)和一氧化二氮(N_2O)等温室效应气体在大气层中的升高而导致全球变暖被认为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引起大气环境变化的诸多因素有: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发展,人口增长带来的化石燃料的更大消耗和火山活动等。因此,减少CFC_3和CO_2的排放量一直是保护空气质量的主要问题。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态系统也是大气变化因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在家畜饲养业方面,牛、绵羊、山羊以及其它反刍家畜的消化系统能够产生甲烷,即一种温室效应气体。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远少于二氧化碳的浓度,但每摩尔甲烷气体的温室效应却是二氧化碳的20倍,所以,甲烷在空气中增加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而,研究控制甲烷产生技术将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颜昌轩 《四川环境》1989,8(3):92-94
沼气发酵研究虽然很早,但研究甲烷菌尚属本世纪的事。研究甲烷菌最早要算奥梅果斯(1904年始,分离出一株奥氏甲烷杆菌)。1936年巴克(Barker)等人研究甲烷发酵时。偶然发现产己酸的细菌。后来北原觉雄研究已酸发酵,发现发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发挥微生物在放射性污染环境中的环境净化作用,选择川西北某铀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学方法研究其中两个代表性放射性遗留废石堆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在放射性污染环境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该研究区遗留废石堆中主要赋存着细菌、放线菌和霉菌3种菌,其中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对优势微生物——细菌分离鉴定获得3种优势菌株,鉴定结果为玫瑰色库克菌(Kocuria rosea strain)、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anguin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lis/atropheaus).研究认为,玫瑰色库克菌(Kocuria rosea strain)在当地的放射性核素耐受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和聚苯乙烯塑料生产过程中空气自由基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已发现在聚乙烯和聚苯乙烯塑料生产过程中有自由基向空气扩散。用N——氧化——(苯亚甲基)——特丁胺(PBN)作为自旋捕获剂来采集工作环境的空气样品,然后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法测定此自旋加合物。在塑料的注塑、挤压、缝焊和切割等工艺中均可测得空气中的自由基。  相似文献   

7.
肼类燃料(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排放于大气中时,可与大气组分;氧、二氧化碳、水、臭氧、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发生反应,降解主要产物是氮气、水、甲烷或偏除,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可发生光解。本文详细论述了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与大气中的氧气、臭氧和氮氧化物的反应历程及降解机理,其中某些降解产物毒性比肼类燃料本身更大。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调研、分析美国和中国近年来油气系统中甲烷排放状况,对比分析美国与中国应用的主要甲烷计算方法,表明:美国油气系统中对甲烷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可采用1996IPCC指南中提供的第一层次(Tier1)和第二层次(Tier2)法,计算结果相对比较准确,甲烷的排放呈逐年增加趋势;中国油气系统中甲烷排放量的计算方法目前只限于1996IPCC指南中提供的Tier1法,中国甲烷排放量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较少,但整体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整理及标本鉴定,对重庆华蓥山山山脉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华蓥山共有药用植物240科1017属2251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中地衣植物5科8属11种、苔藓植物23科30属36种、蕨类植物40科82属190种、裸子植物9科17属25种、被子植物163科880属1989种.对其种类组成、分布、药用部位、疗效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民间习用药物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甘草资源概述甘草(Glycyrrhizu uralensis)又名甜草、蜜草、美草等,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甘草适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候温凉(年平均气温2.2~2.8℃,有霜期200天)干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钙质土壤(pH8左右)等的生态环境,它广泛分布于北纬30°~55°,集中分布于北纬40°附近向阳干燥的草原钙质土以及河岸沙质土。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和欧洲地中海地区、苏联中亚西亚及西伯利亚等地区为其主要产区。在我国,以新疆产量为最多,近年  相似文献   

11.
湖南湘潭锰矿区蔬菜及菜园土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湘潭锰矿红旗分矿开采区和沙圹村恢复区的部分蔬菜(莴笋叶、小白菜、香葱、空心菜)及菜园土中Mn、Pb、Zn 3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和中国食物成分表,从单因子污染指数看,所有蔬菜Zn(Pi<1)没有超标,除了开采区的香葱受Pb(Pi=1.95)轻度污染和恢复区的小白菜受Mn(Pi=2.54)中度污染外,其他都受重污染;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所有蔬菜都处于5级污染以上属重污染。开采区菜园土中Mn、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40839.5 mg/kg、1993.5 mg/kg、556.5 mg/kg;恢复区菜园土Mn、Pb平均含量则是2893.75 mg/kg、2213.5 mg/kg。用国家土壤环境标准的二级标准(Pb、Zn)和湖南省背景值(Mn)作为参照值,从单因子污染指数看,除开采区菜园土受Zn(Pi=2.26)中度污染外,污染指数均大于3,属重污染,两区菜园土综合污染指数都大于3,所以都处于5级污染以上属重污染,相比之下开采区的要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2.
废水土地处理方法是利用土地的各种净化机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消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的自然处理方法。广义地说,它包含污水灌溉,污水养殖,地下渗滤和氧化塘等等方法,其中氧化塘日益成为二、三级污水处理的关键项目。氧化塘是利用细菌和藻类完成废水处理任务的低费用废水处理方法。它运用流入塘内的废水中可利用的有机物,由细菌进行生物氧化而降解,而藻类则利用较简单的细菌降解产生的物质和阳光,生产出供好气菌使用的氧气。如果氧化塘的有机负荷很高,以致其需氧量超过光合作用和表面曝气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13.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1):104-104
五小叶槭( Acer pentaphylhum Diels)是槭树科槭属植物,为中国四川特有种,生长在海拔2200-3000m的河谷地带,洛克于1929年在凉山木里发现并引种到国外。该植物因叶型独特、色彩绚丽、树形优美,在西方园艺界与著名观赏树种中极具盛名。五小叶槭野外天然分布极其稀少,目前仅发现野外植株千余株,分属4个种群,且种群之间相隔遥远。野生植株种子产量少、发芽率低,幼苗极为少见,属于典型的衰退型种群结构。按照IUCN濒危等级标准,五小叶槭属于极危物种,处于灭绝的边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保产业》2012,(10):67-67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简称"远达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注册资本金7500万元。主要股东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主要从事火电厂烟气脱硫EPC、脱硫特许经营、氮氧化物处理、水务产业、核电环保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压汞法(MIP)和扫描电镜(SEM)法,在自由和侧限状态下,试验研究了高压实新疆阿尔泰膨润土在不同吸力条件下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征。吸力的控制采用了气相法和渗析(液相)法。研究结果表明:(1)低吸力范围内,自由膨胀和侧限条件下的高压实膨润土土水特征存在明显差异;(2)膨润土在自由和侧限状态下的水化过程中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微结构变化特征。自由膨胀条件下,土的吸水膨胀量主要来自土中大孔隙的逐渐膨胀。侧限状态下,随着控制吸力的降低,膨润土的大孔隙逐渐被压缩,较小孔隙的数量不断增加,土中孔隙分布变得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传统喷漆废气的处理工艺,以某公司喷漆工段为例,分析了喷漆工艺原材料及产污环节,针对喷漆废气的主要成分,提出了"水帘+吸附+光催化氧化"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颗粒物排放浓度、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标准。  相似文献   

17.
经调查鉴定,重庆蛇葡萄属药用植物有8种8变种,其中乌头叶蛇葡萄、显齿蛇葡萄为重庆新分布种。重点介绍了它们的医疗用途、地理分布、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前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重庆市丰富的蛇葡萄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尾矿土中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对镉的耐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具有较好的有解磷效果的细菌,以尾矿土为材料进行筛选,分离纯化具有高效解磷作用和高耐受重金属的细菌菌株,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分离得到136株细菌,筛选出4株解磷效果较好的菌株。对这4株细菌进行分子鉴定,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4株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从4株细菌中进一步优化,筛选出解磷效果最好的菌株WDN-5,分析WDN-5菌株对重金属镉的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WDN-5在发酵第五天的解磷效果最好,溶磷量达到77.14μg/mL;WND-5对镉的致死浓度为300mg/L,对镉的耐受性较高;在50—300 mg/L的镉胁迫下,随着镉浓度增加,WDN-5的溶磷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中氮元素的脱除主要依靠多种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因此氮代谢微生物的和谐共存成为人工湿地高效脱氮的基础。本文分析回顾了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氧化菌、反硝化细菌及厌氧氨氧化菌等主要氮代谢微生物的共存策略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火棘属(pyracantha Roem.)为蔷薇科、苹果亚科的常绿灌木,产于亚洲东部至欧洲南部。我国从台湾到西藏均有,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南各省,北方较少。火棘属共有10种,我国已发现7种,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是火棘(Pyracantha fortunana)。此外,还有全缘火棘(P.atalantioides),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