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年代,中外采矿史上最悲惨的煤尘大爆炸在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大同矿务局发生了。事故死亡677人,连同被救出的228人中又死亡5人,共死亡682人。这起被列为绝密的惨案,在尘封了30年后首次向国内外公开。 1960年5月9日13时45分,大地骤然抖动,老白洞矿15号井口喷出强烈的火焰和浓烟,威力不亚于12级台风。随即,从  相似文献   

2.
1997年3月4日13点20分,随着几声沉闷的巨响,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梁洼镇南街村的红土坡煤矿、三关庙煤矿和南街联办矿三个矿的四个井口几乎同时冲出一股黑烟,并伴着火焰喷出大量煤尘、煤屑,一场特大事故发生了。最高职责是抢险事故发生时,三个矿井下共有98名矿工凶多吉少,情况十分危急!梁洼镇和香山县委、县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一面组织抢救,一面迅速把事故情况报告给了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正在参加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的市委书记宋守卿和市长田承忠闻讯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迅速成立了以田承忠市长为指挥长…  相似文献   

3.
吉林市液化石油气厂,在1979年12月18日下午2时许,发生了一起液化石油气贮罐的特大爆炸燃烧事故。 该厂共有容积为400立方米的球罐和50立方米的卧罐各6个,在事故中爆炸燃烧了各4个,3,000多只装液量为15公斤的民用液化气钢瓶也同时爆炸燃烧,共烧掉液化石油气600多吨,大火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被扑灭。 经初步调查分析,这起爆炸事故是由于2号球罐发生脆性破坏,即沿上温带环焊缝热影响区与熔合线发生断裂所引起的。2号球罐的破裂,使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气化,随风飘散,遇明火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发生后,消防队赶到现场奋勇扑救,但因火势猛烈。加以高压…  相似文献   

4.
1984年8月2日凌晨,我矿主井3.5m卷扬机发生一起过卷事故,过卷高度有10多米。罐笼内两辆0.6m~3矿车也已窜出,但被槽钢阻挡而未掉下来;另一罐笼发生了蹲罐事故,停产两天。当时在井口的摘挂钩工和打点工,发现罐笼在井口附近上升的速度异常,迅速躲开,未造成人身事故。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后,矿召开了大型事故分析  相似文献   

5.
1987年8月23日上午10时50分,西安保温瓶厂喷花工段管道突然发生爆炸,火焰从吸气罩口猛烈喷出,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12人轻伤,另有1人在灭火时被砸伤。排风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还停产50多天,损失惨重。 经各有关部门调查,确认是排风管道内漆雾爆炸。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风管内长期积存的漆渣、浸漆棉纱及纸屑等物质自燃,引爆漆雾。据悉,此类爆炸在我国属首次发生。我国喷漆作业相当普遍,绝大多数都配有排风系统。吸取这次爆炸事故的教训,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对我国喷漆行业的安全生产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事故概况 喷花工段排风系统是西安…  相似文献   

6.
水泥厂回转窑长时间熄火停窑后,窑内温度较低,在没有外加因素(如喷煤等)影响的情况下,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我厂1986年曾因篦冷机故障临时停窑,在操作人员转窑的过程中发生一起死2人伤1人的燃烧爆炸事故。这次事故是操作人员按规定程序转窑进行到第10次时发生的。当时,现场听到一声沉闷的爆炸声,黄色物料从窑口喷出,同时篦冷机出口在极短时间内喷出数十厘米长的火焰。事故现场调查结果:一次风机、煤粉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30日,山东枣庄矿务局柴里煤矿发生了一起重大煤尘爆炸事故,死亡数十人,直接经济损失40多万元。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一个回采工作面分多组在短时间内相继放炮,促成大量煤尘飞扬;加之明电放炮和炮眼封泥量不足,放炮时火焰从炮眼里喷出,引起煤尘爆炸。 党中央《关于认真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大量的伤亡事故并不是由于技术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引起的,而主要是由于工作上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的。”柴里煤矿这次事故又一次说明了这一点。该矿领导长期以来很少专门研究安全工作,明知矿井上煤尘爆炸危险,却迟迟不健全防…  相似文献   

8.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1 986年 1月 2 8日 )1986年 1月 2 8日上午 11时 38分零 1秒 ,在包括美国总统里根及夫人南希在内的亿万观众的瞩目中 ,“挑战者 ;”号航天飞机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准时点火升空。10秒 ,桔黄色的火焰从巨大助推火箭的尾部喷出 ,“挑战者”号直冲云霄。52秒 ,地面控制台的显示屏上显示的各项数据表明 ,一切正常。60秒 ,航天飞机右侧固体助推器突然喷出一团火焰射向外挂的燃料箱。70秒 ,一个橙色的小火球从燃料箱的底部喷出 ,接着又出现了稍大的橙色小球……73秒 ,一声巨响 ,“挑战者号”爆炸 ,航天飞机的碎片燃着熊…  相似文献   

9.
矿山发生事故时,常常由于遇险人员缺乏自救知识,使可能避免的伤亡发生了。为此,笔者根据参加事故抢救和事故分析时得到的一些自救小知识,介绍给矿山工人,供参考。 (1)若井下发生火灾,且火灾地点不明,而出口被浓烟封锁怎么办? 这时,遇险人员千万不能迎着浓烟乱跑,应到有风、水管的工作面,打开风、水管开关,将浓烟顶住,不让有毒气体侵入,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例如1986年11月16日,江西棠浦煤矿一井起火,大量一氧化碳进入回风巷。有5名工人在回风巷3201工作面  相似文献   

10.
2013年8月31日10时50分左右,上海市宝山区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8人重伤、17人轻伤。据调查,这起重大事故直接原因系公司生产厂房内液氨管路系统管帽脱落,引起液氨泄漏,导致企业操作人员伤亡。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伴随着熊熊火焰,现场有大量浓烟冒出。  相似文献   

11.
喷出火焰和旋转火焰是室内火灾火焰的两种常见存在形式。利用小规模室内火灾试验装置和FDS软件,对室内火灾喷出火焰和旋转火焰进行了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小规模室内火灾条件下喷出火焰根部温度估算公式,分析了室内火灾火焰旋转的机理及其引起热烟气层温度、地板辐射热通量等参数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黄俊 《安全》2018,39(7):27-30
井口盘管炉的保温对降低井口回压保持管线畅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有时突然停电或电机烧坏及电器电路故障造成抽油机停机,而盘管炉的火依然点着时,如果巡井不及时或发现较晚时就可能造成盘管炉内盘管芯半结焦或结焦事故的发生,造成井口回压升高或管线不通,影响抽油机井的正常生产。降低或防止盘管炉烧结焦事故的发生成为采油工的愿望。通过使用电磁阀控制天然气供气管线的开通或关闭,及时切断气源使盘管炉灭火就可以达到降低或防止盘管炉烧结焦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带压不置换动火的方法 前面已经阐明了不置换动火的可能性,下面着重说明带压不置换动火的要求、方法与应注意的问题。 一、带压不置换动火的要求 1.保持一定的稳定的压力。 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带压不置换动火焊接的成功与否。压力太大,气体流量流速也大,因之喷出的火焰很大很猛。这样,一是焊接不好控制,焊条一熔化就被大的气流吹走,无法焊住要焊的工件;二是穿孔部位的钢板,在大火焰高温作用下易于变形或裂成更大的孔,从而流出更多的气体、喷出更大的火焰,以致造成事故;三是造成容器周围的温升,使容器内的气体膨胀,也易发生事故。压力太小,只…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上午,我厂一辆汽车发生了故障,发动不起来。此时,一位驾驶员拿来一杯汽油,直接灌入汽化器,另一位驾驶员则在驾驶室上发动。在发动和灌入汽油的刹那间,突然产生了回火,一团火焰从汽化器空气入口处喷出,灌汽油的驾驶员受到惊吓,将盛油的杯子摔出,汽油溅在一旁的一名装卸工身上,造成他额部二度烧伤。 事故发生了,现在人们的任务是怎样分析清原因,避免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 汽车一般都用汽油作燃料,汽油通过油泵从油箱吸出,压入汽化器。汽缸活塞在进汽行程中,汽油因高速空气流的作用而雾化,与空气按1:15的比例配合成可燃混合气,进入汽缸…  相似文献   

15.
去年5月,天津市某单位在酸洗一台SZY10-13型燃油水管锅炉时,发生了由上锅筒入孔处喷出火焰、烧伤两人的事故。 这台锅炉蒸发量为10吨/时,工作压力为13公斤力/厘米2。两纵置的上下锅筒及管系呈D型布置。在上锅筒顶部布置有主汽阀、副汽阀、安全阀、给水阀、空气阀及压力表等阀座,下锅筒底部布置有两根排污管,于后部汇合引出。酸洗前,水垢厚度均在2毫米以下,为碳酸盐水垢,用浓度为6%的盐酸加若丁缓蚀剂进行酸洗。酸洗浸泡终了,当操作人员打开上锅筒人孔,一人用手灯照明检查,另一人用水管冲洗锅筒内壁时,一个火球从人孔冲出,使两人烧伤。 事…  相似文献   

16.
应用传热学的有关知识,从理论上分析了通过外墙窗口喷出的火焰对可燃性墙面的引燃及墙面上的火焰传播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喷出火焰比较容易引燃可燃性墙面,使墙面上出现垂直向上的火焰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7.
《安全与健康》2016,(1):4-6
正2015年12月20日中午,深圳,天气阴。在这样的天气里,一起突如其来的滑坡事故打破了这里的平静。中午11时40分许,在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集团后侧发生一起滑坡事故。现场直击地动山摇周围浓烟滚滚事故发生后,记者迅速赶到现场,从警戒线外可以看到,现场有大量倒塌的楼房和浓烟,靠近山脚下的部门已经被黄土夷为平地。据附近居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2月23日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在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富含硫化氧的有毒气体从钻井喷出达30m,并随空气迅速扩散,造成重庆开县高桥镇及周边镇村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6万多人被迫疏散转移,9.3万多人受灾。在“12·23”井喷事故5周年之际,我们重新解析这一惨重事故,以敲响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的警钟。  相似文献   

19.
安应建 《劳动保护》2008,(12):100-102
2003年12月23日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16H井在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富含硫化氧的有毒气体从钻井喷出达30m,并随空气迅速扩散,造成重庆开县高桥镇及周边镇村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6万多人被迫疏散转移,9.3万多人受灾。在“12·23”井喷事故5周年之际,我们重新解析这一惨重事故,以敲响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的警钟。  相似文献   

20.
1998年7月20日下午5时10分 ,美国海岸警备队所属船只在巡航途中发现一艘正在行驶的客轮尾部浓烟滚滚 ,便通过无线电告知险情让其停车抛锚。起火的轮船是利比亚籍客轮“爱克斯塔斯”号 ,它刚刚驶出迈阿密港口约半小时就在离海岸约2英里(3 2公里)处发生了火灾。“爱克斯塔斯”号接到险情通知后随即调整船身方向 ,避免浓烟顺风倒灌吹入船舱危及乘客安全。推进器停车后船体开始在海中漂流。当救援船队赶到时 ,大火已从船尾部的甲板天窗处向外喷出 ,形成猛烈燃烧 ,海上消防轮立即架设高压水枪开始对船体进行射水降温 ,随后消防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