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3月2日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国家减灾委要求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紧密结合当地防灾减灾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宣传教育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今年4月底至5月中旬,  相似文献   

2.
资讯快递     
要闻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5月11日,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个有关防灾减灾工作的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将加强巨灾综合应对能力建设列入减灾主要任务,通过实施大江大河治理  相似文献   

3.
1国内外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致灾因素在人类正迈向新的千年之际,为配合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进入关键期,1998年5月7日~9日由中国科协组织的第一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召开。作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建筑学会协办的“城市综合减灾专家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主要大城市及有关部委的多领域的专家,从交叉科学与文化界共同研讨了中国城市综合减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无数惨痛的城市灾害教训表明,国际型文明化大城市一定要增加城市应付意外事故及突发自然巨灾的安全保障能力,任何不可持续因素都将…  相似文献   

4.
数字     
7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发表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综合减灾体系建设及其系统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国城市减灾现状分析入手,重点剖析城市减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探讨了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如何确立防灾灾的地位,进而用系统科学思路研究城市综合减灾的体系建设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较为科学地解决了跨世纪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际减灾日二〇〇五年十月十二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减灾日”。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利用金融措施和保险网络增强减灾能力”。为深入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减灾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减灾工作,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于“国际减灾日”当天在北京正式启动“社区减灾平安行”活动。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在城市和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一系列减灾活动,创建“减灾示范社区”,增强基层减灾能力。一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增强公众的减灾意识。二是普…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发起召开的“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与减灾机制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月1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河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2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培军教授主持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传友研究…  相似文献   

8.
第42届联合国大会于1987年12月11日通过169号决议,其主要内容是把1900—2000年的十年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IDNDR,中文简称“国际减灾十年”)。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于1989年4月21日在北京成立。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08,(10):29
2008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恰逢《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9次会议在德国波恩召开,中国将派出由环境保护部牵头、外交部、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香港特别行政区等组成的代表团参会。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现状,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减灾工作状况,提出经济发展中防灾之对策,为下世纪中国抗灾策略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自然灾害、减灾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依据国家减灾委减灾办所收集到的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资料,以及国家基金委"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危险性程度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减灾建设。结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减轻自然灾害给予高度重视,把减灾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现状,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减灾工作状况,提出经济发展中防灾之对策,为下世纪中国抗灾策略提供提供基本思路 。  相似文献   

13.
环境灾害的特点、成因类型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灾害的特点、成因类型及减灾对策山东省环境保护科研所杨继东1987年12月11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169号决议,把1990──200年亦即本世纪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10年(10NOR)”,旨在对各种自然灾害进行广泛研究,以使人类受灾...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环境保护(?)门和环境学术团体广泛地开展了纪念活动。 6月5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节(?)里,报道了世界环境日的消息。中国环境报在6月5日的头版专栏里,发表了城(?)建设环境保护部环保局局长曲格平为纪念世界环境日而写的“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的专题文章。 6月5日下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世界环境日学  相似文献   

15.
山东是中国沿海对外开放的主要省份之一,预计在21世纪太平洋时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迈向21世纪中,面临着发展与减灾协调的抉择。山东地处西太平洋沿岸,不仅灾害种类多,分布广,范围大,灾害重,而且各类灾害具有频繁性、连发性、衍生性等特性,各类灾害目前正步入异常活跃的新时期,灾害对今后区域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实行减灾与发展协调,是山东迈向太平洋世纪的可行选择。本文在分析世界经济发展给山东减灾与发展的大框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200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为呼应这一主题,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国家环保总局将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世界环境》2009,(3):4-4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发布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正> 1985年11月,笔者赴日本参加第二届中日分析化学会议。这是中日分析化学界共同发起的一个双边讨论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由中日双方轮流做东。第一届中日双边分析化学会议于1983年在中国长春召开,第二届中日双边分析化学会议由日本做东,于1985年11月21日—23日在日本东京召开。日本分析化学学会不仅与中国有这种双边会议,还与南胡鲜、苏联等国家有这种双边会议关系,可见他们的国际学术交流之  相似文献   

19.
1972年6月5日,为了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大会将会议开幕的日期6月15日设立为了世界环境日(World Environmental Day),  相似文献   

20.
《中国ISO14000认证》2005,(4):F0002-F0002
9月27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成立大会在京隆重召开,吴仪副总理为协会成立专门发来了贺信,国务院副秘书长徐绍史,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出席大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