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变截面门式刚架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变截面薄腹构件是门式刚架结构轻型化的主要措施之一.如何利用变截面薄腹构件的腹板屈曲后强度并同时保证构件乃至结构的安全度始终是门式刚架结构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根据有效宽度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相关屈曲系数概念,在变截面H钢构件双重非线性数值分析基础上获得的局部屈曲荷载拟合公式,应用于变宽度楔形腹板的有效宽度简化计算公式当中.应用改进后的有效宽度法,进行了变截面门式刚架结构考虑构件局部屈曲影响的极限承载力分析,探讨了腹板平均宽厚比、腹板楔率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对变截面门式刚架结构优化设计的工程建议,并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总火源功率相同时,两个火源相对位置变化对轻型门式刚架竖向位移的影响规律,采用经实验验证过的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瞬态非线性热-结构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大功率火灾下单个火源、两个火源位置变化对门式刚架的温度分布以及竖向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火灾总功率30 MW不变时,在单一火源作用下火源位于跨中时刚架位移最大,在两...  相似文献   

3.
邓夕胜  陈益  吴仲青  唐煜 《火灾科学》2020,29(4):222-232
为探究总火源功率相同时,两个火源相对位置变化对轻型门式刚架竖向位移的影响规律,采用经实验验证过的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瞬态非线性热-结构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大功率火灾下单个火源、两个火源位置变化对门式刚架的温度分布以及竖向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火灾总功率30 MW不变时,在单一火源作用下火源位于跨中时刚架位移最大,在两...  相似文献   

4.
冀延君 《劳动保护》1996,(11):36-37
斜体变截面井架塔机的事故分析山东滕州市鲁南衡达集团公司冀延君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建筑业在六层楼房以下的建筑工地,普遍采用小型塔机进行施工。根据塔机型号、规格、功能、吊重量、起升高度、起重臂长,我们常把QTZ40型以下的塔机称为小型塔机(额定吊重量在4吨...  相似文献   

5.
针对变截梁桥建模困难、效率低下、精确度不足等问题,以鄂州市东沟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Revit+Dynamo模式提出一套搭建变截面梁桥参数化模型方案,成功搭建全桥三维模型,验证了该参数化模型方案具有可行性.并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Revit API程序接口进行二次开发创建0#节段箱梁钢筋参数化模型,实现了桥梁工程参数化、自动化建模效果,期望能为同类型和其他类型桥梁参数化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工业尾气回收网结构复杂,存在许多变径结构,回收气体大多燃易爆,因此有发生燃爆事故的风险.为探究变径结构对可燃气云燃爆过程的影响,在管长为0.5m变截面管道内,采用预混燃烧模型和Zimont湍流燃烧模型,对可燃预混气体燃爆特性开展了大涡模拟(LES)研究.结果 表明:在0.5m管长的通径管道内,管道截面越小,管壁对火焰的约束作用越大,壁面反射增强,管道壁面形成的湍流加速壁面附近的火焰传播速度,使得Tulip火焰出现越早,达到最大火焰传播速度的位置距点火端越近;管道截面越小,火焰厚度越大.不同管道结构下Tulip火焰结构不同,在突缩和连续突缩管道中Tulip火焰产生变形,火焰锋面不再光滑;变截面结构对火焰传播有激励作用,管道内截面变化后涡团的产生和演化加速了火焰传播,突缩管道结构对火焰传播有明显的加速作用,因此尾气回收管网设计需尽量减少突缩管道结构或在突缩管道结构位置增加阻火装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门式起重机潜在风险因素(腐蚀、裂纹、强度及变形)导致的金属结构破坏进行风险评估。从主梁和支腿两个角度出发,建立了不同金属结构风险影响因素为子系统的多层次评判系统。该方法方便了门式起重机的综合安全风险评估,为提高其安全性能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变截面管道内瓦斯爆炸火焰传播与压力波的耦合趋势,在内部尺寸(长×宽×高)为50 mm×50 mm×250 mm的管道中进行甲烷体积分数为7.5%、8.5%和9.5%的甲烷/空气爆炸试验,在该管道距点火位置80 mm处有长50 mm的变截面管道,其截面(长×宽)为50 mm×17 mm,分别利用高频压力传感器、高速摄像仪采集爆炸超压及火焰结构的瞬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火焰穿越变截面通道经历了火焰加速、火焰降速到火焰再加速的过程,且火焰降速时间小于整体时间的1/5;变截面通道会诱导湍流的生成,爆炸火焰通过变截面通道后传播加速的主要原因是湍流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增强作用;火焰结构演变与超压的上升、下降趋势及最大超压密切相关,而压力波被壁面反射后使火焰阵面进一步出现褶皱和变形,火焰-湍流-超压之间形成多场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9.
高速列车气动噪声主要由结构诱导涡旋及结构表面的流体压力梯度变化形成,针对这2种噪声产生机制,结合DES分离涡模拟方法及Lighthill声比拟理论,计算了受电弓变截面弓杆及仿生表面织构2种气动降噪方式的声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本体结构及表面优化均可有效降低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弓杆截面型式的改变会影响周边压力场的分布特性,进而改变结构自身表面声功率特性,实现降噪的效果;仿生表面织构通过在结构阵列面上形成二次涡群来降低结构表面气动噪声;倒角式横杆、椭圆形臂杆及菱形凹坑表面声学特性优于其他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10.
MG5036为桁架结构的门式起重机,具有自重轻、刚度好、省材料、成本低和迎风面积小等特点。该门式起重机构件多、结构分析及设计计算较复杂。  相似文献   

11.
以大型排架为研究对象,研究排架从设计开始、搭设过程、排架使用过程、排架拆除等环节,从安全组织、技术措施、监督检查、安全许可等方面严格把关,对工程建设参建各方应该履行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和细化,设置控制节点,强化中间环节的安全检查,实现排架全生命过程的安全控制,研究成果以程序文件表现。大型排架施工过程监控程序文件中有工作流程8个,对应安全检查表10个,工作流程环环相扣,安全检查表间相互关联。通过实施大型排架施工过程监控程序文件,严格过程监督管理,保证高排架在搭设与使用中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有效杜绝了类似于高排架垮塌伤人等群体性伤害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天地生相互作用原理 ,重点介绍了森林火灾重灾年景长期预测的一般方法和基本结构──多模式、多规则、开放性的树状结构体系 ,揭示这种结构的合理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当今反恐新形势下的危险品运输网络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现状,系统总结国内外关于一般场景和恐怖袭击威胁2种情况下危险品运输网络优化设计研究的主要模型和方法,梳理两者现有的研究内容,并讨论其共性及恐怖袭击威胁情景下的研究的新特点。结果发现:目前关于解决危险品运输网络优化设计问题模型的鲁棒性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模型在更为复杂和不确定性更强的恐怖袭击情景中适用性不强;危险品运输的鲁棒优化模型即使在突发事件条件下,也可以使决策者能够作出相对满意的决策;鲁棒性危险品运输网络能够规避风险扰动,可用来防止在恐怖袭击中因危险品车辆爆炸等造成更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加氢装置属甲类火灾、爆炸危险生产装置。为了在设计阶段尽可能消除或控制潜在风险,本文总结了多套加氢装置HAZOP分析报告中的设备类别及其分析内容,提出了基于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的加氢装置工程设计方法。在传统工程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参数敏感性工程设计方法,依据分析报告中的设计建议,利用ASPEN软件计算过程参数变化对目标参数的影响程度,确定参数稳定操作区域;建立了数据库管理界面实现了加氢装置工程安全设计经验知识的有序管理。应用基于HAZOP分析的加氢装置工程设计方法,有助于将安全隐患问题在设计阶段消除或加以控制,可为降低石化装置改造成本和提高装置的安全水平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安全工程专业对学生的要求.根据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文章对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大胆引入了新的设计模式,丰富了课程设计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民用飞机的发动机转子非包容性失效给飞机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的风险,为了将这种转子非包容性失效可能带来的危害降至最小,需要合理的评估碎片的危害水平,以及采取合理的安全预防措施。尽管在FAA(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用于评估碎片危害水平的UEDDAM(Uncontained Engine Debris Damage Analysis Model)软件工具中采用了加强防护设计以减少碎片危害,但是没有对具体的分析流程和碎片能量衰减的计算模型进行说明。为此,在现有的碎片危害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碎片在侵彻过程中会有能量衰减,分析了降低碎片危害的三种安全预防措施,通过对比确定了加强防护设计对于降低碎片危害的重要意义及其分析的流程。通过对飞机结构中关键区域定义的理解,明确了在飞机的不同部位需要采取不同的加强防护设计,并详细介绍了整体加强防护设计和局部加强防护设计的流程。  相似文献   

18.
从控制论的角度分析了安全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及安全控制失效问题,提出了安全系统设计的控制目的性、可控性、可观测性、稳定性和协调性等基本原则;归纳出系统安全控制失效的控制目标、控制动作、控制模型和状态观测等4方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安全控制论的事故分析方法,包括识别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找出各危险因素所需要的安全约束、构建施加安全约束的安全控制结构、识别事故中出现的安全控制失效和研究分析安全控制失效的原因等步骤.所提出的事故分析方法有利于发现系统结构上存在的安全缺陷,从而找出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层次评价法的黄河兰州段突发水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对流域突发水污染的分级管理,增加对水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根据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特点及风险形成机理,构建了以风险源危害性、控制机制有效性和风险受体易损性为准则层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流域突发水污染进行风险评价。以黄河兰州段为例对此模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兰州黄河流域内西固区、七里河区所处风险等级为Ⅱ级,属中度风险区;城关区风险等级为Ⅲ级,属低风险区;上游西固区工矿企业和城关区人口、水源地是研究段风险管理应着重关注的风险源和受体。  相似文献   

20.
矿井避难硐室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井下发生瓦斯、煤尘事故时,人员伤亡的75%是由于有害气体中毒而死亡,而井下自救器又无法提供长时间的氧气供应这一事实。本文提出了建立井下避难硐室的基本要求,从通风、供氧、防火、供电等12个方面做出了设计,因此建立井下避难硐室,对于爆炸事故的幸存者来说,就是一个通向求生道路的中转加油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