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克什克腾境内的大兴安岭山脉的北大山上,在海拔1600-1900米的花岗岩上有个石林,被称做“阿斯哈图石林”(汉译为险峻的岩石)。它的形成主要是由冰盖冰川的创蚀、掘蚀和冰川融化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冲蚀作用下产生的,所以叫“冰川石林”。石林通体为坚硬的花岗岩石,这是世界所罕见的。由于近水平裂隙特别发育,在石林侧面有保存较多的冰水冲刷形成的悬沟槽,远看恰似千层饼。石林顶部有冰臼分布,这是花  相似文献   

2.
探幽海螺沟     
武玉霞 《防灾博览》2009,(2):97-105
走过的地方不多,看过的地方不少,就自然风光而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是我见到过的最美的景致之一。然而,在全球升温和温室气体减排加剧的大背景下,海螺沟冰川雪线上升、冰川后退,形成了冰溜面、冰斗、冰川磨光面和冰川擦痕等特殊的冰蚀地貌,许多动植物资源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一幕幕现实的场景呼唤着人类在享受现代化文明的同时,也要爱护和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了解萨雷兹湖水域的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运用归一化水体指数法与全局-局部分割阈值法自动提取近50 a萨雷兹湖的湖岸廓线研究其面积时序变化;并分析萨雷兹堰塞湖水域体量变化特征。揭示了萨雷兹堰塞湖水量变化驱动气象、入湖补给和冰川消融因素等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72—2018年萨雷兹湖水量总体变化波动上升,变化速率为0.012 km3/a。2)萨雷兹湖所在区域降水量与蒸散量保持相对稳定,穆尔加布河径流补给量与萨雷兹湖水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3)萨雷兹湖流域每一年冰川消融量中有大于15.4%的比例贡献给穆尔加布河产流,影响萨雷兹湖水量变化。  相似文献   

4.
新疆叶尔羌河突发洪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叶尔羌河灾害性突发洪水系由冰川阻塞湖泄洪所致。通过三年野外考察(1985~1987年)和详尽分析洪水的特点、分布及成因,归结叶尔羌河灾害性洪水发生规律如下:①大部分是由叶尔羌河上源的克亚吉尔特索湖迅速排水所致。②洪水多出现在8月底至9月中旬,迟於年内最高气温出现日期;洪水多出现在≥5℃积温的峰值年份,和夏季(6~8月)600hPa高空气温的峰值时期。③实测克亚吉尔特索湖岸边有134条湖水侵蚀-堆积线,它们深刻地反映了该冰川湖的演变过程。冰川湖突发洪水则随着冰川退缩、冰湖缩小而减弱。  相似文献   

5.
琵琶湖是日本第一大淡水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湖水水质逐步变坏。1977年湖的北部出现赤潮,1983年湖的南部出现了湖泊富营养化的产物微囊藻。多年来,在深水区湖水温度分层情况下,叶绿素a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湖的表层(Tezuka,1984)。但在1994年夏季,降雨量极少的情况下,在深水区叶绿素a或浮游植物主要分布在温跃层附近,这种现象在琵琶湖是罕见的(Nakanishi,1995)。最近,琵琶湖北湖的藻类爆发显著增加了溶氧的消耗,导致了湖底层溶氧的减少。如果湖底层溶氧持续减少,底泥储存的磷就会释放到湖水中,从而加快湖泊富营养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琵琶湖南北10个点1994年4月至1995年3月每月1次的常规观测资料,深入剖析了全湖物理化学参数的时空分布,不仅发现叶绿素的峰值在湖水温度分层时出现在温跃层的上部,而且湖底边界层同时出现了低溶氧和高浊度的现象。分析认为绿素a和溶氧、浊度的对应关系表明温跃层是一光合成活跃的区间。  相似文献   

6.
《防灾博览》2009,(6):F0002-F0002,1
冰川融化、沙尘暴、飓风、干旱、火灾……当人类见证文明的空前繁荣之时,工业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过度砍伐等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  相似文献   

7.
程功弼 《灾害学》2005,20(1):45-49
我国新疆地区经常发生冰川阻塞湖引起的突发性洪水灾害.通过对叶尔羌河、昆马力克河和四棵树河三条典型河流的研究,发现可预报洪水序列与阻塞湖库容量有正相关关系.结合分析阿尔泰山、祁连山和西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认为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是冰湖洪水的突发区.  相似文献   

8.
藏东南典型冰湖溃决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川藏公路南线(西藏境内)修建通车以来,因受到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经常出现交通被迫中断的现象.其中,冰湖溃决泥石流由于其突发性强、洪峰高、流量大、破坏性强、持续时间短、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藏东南地区危害程度最为严重的特殊灾种.通过对错下湖区域水文气候、冰川活动以及地震等要素的分析,初步认为该冰湖存在可能溃...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青藏高原东北侧各河流、湖泊的观测记录表明,其水文情势正在向干暖化方向发展。本文利用近几十年来青海湖、达布逊湖及其周围的有关水文气象资料和东昆仑山区地震资料,从地-气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对它们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东昆仑山区地震与青藏高原东北侧青海湖、达布逊湖的水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2.东昆仑山区地震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ElNino的发生有很好的配合。3.对照水位变化与太阳黑子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发起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全国第五届冰工程会议”于 2 0 0 3年 1 0月1 5-1 8日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会议内容围绕湖河海冰与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具体涉及冰力学机理、冰的材料性能、防冰的工程措施、实验研究与原型观测等。与会代表共 60人 ,分别来自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设计、管理、出版行业以及企业的 1 7个单位 ,有 2 2位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有 3 5篇会议论文选登在《冰川冻土》2 0 0 3年 9月 (增刊 )上 ,作为这次会议论文集。所…  相似文献   

11.
《防灾博览》2009,(2):90-97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无论你是富裕还是贫穷。资料显示,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冰川融化速度创历史之最,罪魁祸首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只有改变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有效地减轻这一威胁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西藏冰湖溃决主要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西藏是我国冰湖分布最多的地区。冰湖常发生溃决,其中最典型是终碛冰湖的溃决。冰湖溃决所导致的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强、频率低、洪峰高、流量大、流量过程暴涨暴落和破坏力强及灾害波及范围广等特点。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今,已查明西藏15个冰川终碛湖至少发生过18次溃决。通过对这些溃决事件的分析,探讨了终碛湖溃决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该事件的发生与气候变化,特别是与气候异常年份有显著的对应关系。结合近年冰湖分布和变化资料,讨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分析了溃决洪水过程和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武汉东湖污染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6月,武汉市启动了第四届环保世纪行,当湖北省环保局宣布通向东湖的排污口被截流后,人们再次将治污焦点对准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泊——东湖。东湖10年治污历程,投入资金近10亿,江城何日才能洗尽脏污,东湖几时再现万顷碧波?人们期盼着! 东湖“病症”人为使然 作为一个典型的半封闭浅水湖泊,东湖水面面积为33平方公里,汇水面积119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40年前,东湖湖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水生生态环境良好。20世纪60年代后期,因渔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东湖逐渐被分割成9个湖区。此后,其周边生产和生活污水便开始侵入东湖的肌体,水质每况愈下,从“草型湖泊”步入“藻型湖泊”,能见度从过  相似文献   

14.
D-InSAR技术及其在活断层运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InSAR技术作为InSAR观测的重要方面,可以对地表形变进行比较精确的探测。随着目前国内外利用InSAR观测技术对地形测绘、活断裂(主要是活断层发育地区的地震同震形变)、地面沉降、滑坡、火山爆发、冰川运动等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该技术的研究也开始从萌芽向更加广泛和纵深发展。本文在介绍InSAR技术基本原理的同时,重点介绍目前该项技术在活断裂运动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原淮阴市境内,淮阴、盱眙、沭阳、宿迁4 个地震台1984~1996 年13 年来的地震观测报告和各台DD- 1 测震仪的放大倍率、仪器的频率特性等资料,运用理论和统计两种计算方法,对淮阴市境内的测震能力进行分析,并通过定位精度研究[1] ,得出淮阴市境内测震台网监测能力可控制ML≥2.0 地震,定位精度为2 km ,高于Ⅰ类精度5 km 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区水文气象灾害及其对渔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至 《灾害学》1993,8(4):46-50
本文通过大量而系统的资料,阐述了越来越严重的水文气象灾害,导致洞庭湖湖面萎缩、湖容减小、洪涝频仍、气温年差增大,湖泊效应衰退,使鱼类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并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的洪水效应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洞庭湖多年平均削减入湖洪峰流量约10000m3/s,这对于保护长江中下游,特别是中游地区的防洪安全十分重要.但由于泥沙的严重淤积,以及湖泊湿地被大规模垦殖,使洞庭湖的调蓄功能下降,江湖洪水威胁加剧.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中央及时提出了"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等长江流域洪水治理的32字指导原则,洞庭湖区是实施该原则的重点地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洞庭湖与长江耦合的水动力学数值模型,针对1998年洪水,模拟研究了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的洪水效应,并设计了8种方案分别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对降低洞庭湖区江湖洪水位,缓解江湖洪水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在肯尼亚内罗毕总部公布的报告,2002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达到560多亿美元。 报告说,在过去的一年全球共发生了526起自然灾害,其中195起发生在亚洲,149起在美洲,99起在欧洲,45起在大洋洲,38起在非洲。这些自然灾害造成总经济损失达到564亿美元,其中欧洲损失最为严重,达到330亿美元,其后是亚洲和北美洲,分别达到148亿美元和7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冰川融化、沙尘暴、飓风、干旱、火灾……当人类见证文明的空前繁荣之时,工业污染、温室气体排放、过度砍伐等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拉开帷幕,人们热切期盼哥本哈根大会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转折点。这是2006年拍摄的挪威北部斯瓦尔巴德群岛水域一块浮冰上的北极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这里的积冰正在加速溶化。供图/新华社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自然基金会2010年10月13日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大约比40年前翻了一番。要维持现有的消费生活,人类需要1.5个地球……2010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俄罗斯大火、亚洲水灾、欧洲暴雨、阿根廷寒流、格陵兰冰川崩裂……我们的地球多灾多难,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危机、土地和水资源危机、地球生物物种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