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泥窑共处置废农药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在水泥窑共处置废农药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开展试烧试验,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为研究手段, 对水泥窑共处置废农药技术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与危险废物的其他处置方法做比较,以处置1 kg危险废物为功能单位. 结果表明,常规危险废物焚烧的综合环境负荷指数为1.428 4×10-12 a-1, 而水泥窑中共处置废农药的综合环境负荷指数为0.183 9×10-12 a-1,远低于常规危险废物焚烧.   相似文献   

2.
含锌危险废物碱法再生锌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对含锌危险废物碱法再生锌的新工艺的环境负荷进行研究,并与传统的火法工艺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火法工艺相比,碱法再生锌粉工艺的环境协调性好,能源总需求、温室效应指数、酸化指数分别是火法的93.26%、8.88%,0.85%;且碱法处理渣经清洗后浸出毒性低于浸出毒性鉴别标准值(GB5085.3-1996).碱法再生锌工艺为含锌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及锌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的清洁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3.
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特点。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方法有多种,本文通过对危险废物的特点分析,比较常用的几种处理处置技术方法,最后提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兴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理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技术具有非常多的优点,改造的成本较低,而且在处理的过程中停留的时间较长,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危险废物因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多种危害特性,如果暴露于环境中将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及时而有效地处理处置危险废物意义极为重大.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危险废物的定义及其来源,并指出其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总结了我国目前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的现状,根据我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政策,分析了危险废物的处置措施,系统地论述了常规危险废物的常用处置方法,从而揭示了我国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面及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针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分析,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灰色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评价法——模糊-灰色集成评价法.这种评价法的特点是把灰色综合评判法中的关联度转化为权重来代替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权重,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利用公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原本定性化...  相似文献   

7.
危险废物的处置技术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危险废物处置采用的技术,如固化技术、回转窑焚烧技术以及物化法处理技术,概述了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方法,指出综合利用是实现危险废物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并针对几种典型危险废物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8.
家庭产生的危险废物因产生量少、分布广泛、难以管理等原因,尚未纳入危险废物管理体系。家庭危险废物混同生活垃圾进行管理、处置,对地下水、大气、地表水、土壤产生污染。文章对美国及欧洲的家庭危险废物管理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其管理措施为:在法律管理体系下,以分类收集为主,宣传教育为辅,采取无害化处置方式。我国目前对于家庭危险废物的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处理处置设施也不完善。文章基于对国外管理特点的分析,针对我国国情对家庭危险废物管理提出以下建议: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收集、运输和处置系统;通过教育宣传等方法提高全民对家庭危险废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主要包括资源化利用、物化处理、焚烧处理、安全填埋等,其中资源化利用可对有价值的危险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焚烧处理可通过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处理有害物质,安全填埋则是将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后在安全填埋场填埋,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废酸、废碱、重金属废液等危险废物的处置。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适用于物化方法处理的危险废物,以及相应的物化处理方法和此类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为安全有效地处理处置危险废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识别了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风险源,建立了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并将危险废物填埋的环境风险评价分为健康风险评价和系统安全性评价2个部分.对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事故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总结了安全填埋场造成渗滤液泄露的原因,提出了其安全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一组假定的填埋场的数据,进行了具体的风险评价和系统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事故情况下的健康风险分析方法和故障树安全性分析可以满足环境风险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由于其特有的危害特性,如不进行适当的管理,将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风险评价是通过对目标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进而确定发生潜在危险可能性及后果大小的预测技术。本文首次提出了以风险评价作为手段,对风险废物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进而对其分级管理的思想,并提出了建议性的危险废物风险分级管理步骤,为我国危险废物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由于其特有的危害特性,如不进行适当的管理,将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风险评价是通过对目标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进而确定发生潜在危险可能性及后果大小的预测技术.本文首次提出了以风险评价作为手段,对风险废物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进而对其分级管理的思想,并提出了建议性的危险废物风险分级管理步骤,为我国危险废物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有关指示精神,推进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全国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情况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政策文件系统梳理,识别出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目前仍存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和管理有待加强、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薄弱、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匹配不均衡、集中处置区域合作和跨省(区、市)协同有待探索、处置产业有待升级发展等问题.建议编制实施全国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升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调查评估和监管信息化能力,统筹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体系,推动利用处置技术优化升级,通过加强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医疗废物危险废物补短板工作.   相似文献   

14.
危险废物管理和治理技术现状与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国内外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污染治理技术水平的对比分析,探讨了目前国内存在的问题及适合我国实际的危险废物治理技术发展趋势,并提出我国危险废物控制战略。  相似文献   

15.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易 《环境保护科学》1998,24(3):19-21,39
结合美国的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与管理实际,介绍了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的主要技术环节及对环境的影响,在展望焚烧处置技术发展前景的同时,希望其在我国的危险废物的处置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东盟国家对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较为先进,国内对废物管理的法律制度相对完善。近年来,其大力发展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在危险废物的管理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开展东盟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研究,对完善我国危险废物出口管理体系和未来出口对象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危险废物的涵义出发,指出了危险废物的特性和分类,分析了中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置现状,工业危险废物对水体、大气、土壤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从工业企业、经营单位和环保部门三个层面,指出了工业企业危废业务薄弱和管理不规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处置能力不足和结构不合理以及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的三大问题,提出了解决好危险废物的出路问题、抓好重点种类危废管理和深化重点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三项对策建议,做出了必须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技术的危险废物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到危险废物管理中,主要通过对基于GIS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将危险废物管理、计算机和GIS技术结合在一起,为城市的危险废物提供一个快捷、方便、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支持的计算机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开发,能有效管理分布在城市各处的危险废物,减轻其对城市及周边环境的污染,对城市的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特性,随意倾倒、利用、处置不当会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通过数据统计、对比等方式,研究近年来黑龙江省危险废物实际情况,分析黑龙江省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现状.针对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管理策略和建议,从而进一步减少危险废物带来的环境风险隐患,使危险废物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处置.妥善处理处置危险废物,既是防范环境风险的客观要求,又是深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更是保护人体健康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0.
因固体废物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影响环境卫生、传染疾病的危害特点,尤其是危险废物危害更大,而被得到重点监管。准确把握界定固体废物与副产品两者的区别,防止混淆两者,有利于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环境管理、以及进行“三同时”验收工作,有利于将有限的环境行政管理资源准确地用于固废的管理,并对促进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