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全与健康》2015,(11):8-9
<正>液化气罐里的成分是什么首先,什么是瓦斯?在化学上,瓦斯特指由生物化石生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无色、无味的混合气体。在生活中,瓦斯并非特指一种气体,而是几类气体的总称,可分为液化石油气与天然气、煤气三大类。液化石油气和煤气均由人工制成,天然气俗称天然瓦斯,我们日常使用的瓦斯气体以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平时所称的"煤气罐",里面的  相似文献   

2.
液化天然气与石油气的泄漏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平 《安防科技》2004,(3):41-41,25
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非常容易起火燃烧,如果防火堤内的大型液化气储罐发生意外泄漏,就会导致一场十分危险的火灾.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平时储存在极低的温度下,例如液化天然气储存在-164?C左右,液态比气态的体积要小,很显然,这会使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更容易、更经济.  相似文献   

3.
加气站,是以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等形式向新能源汽车提供燃料的场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均属于易燃物质。甲烷比空气轻,扩散能力强;液化石油气挥发后的气体比空气重,容易集聚在地面的空隙、管道、下水道等低洼处;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后,当达到一定浓度,一旦遇到火源极易发生燃烧爆炸。  相似文献   

4.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危险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家伟  董影超  宋文华 《安全》2011,32(4):38-4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污染小、价格低、资源丰富的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地理位置远离天然气管网的城镇,天然气管网建设非常困难,而中小液化石油气站以其  相似文献   

5.
田宏 《劳动保护》1999,(4):32-33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是接收和储存液化石油气,并灌瓶和装卸槽车的危险场所,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极易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别是当液化石油气贮罐发生泄漏时,极易酿成恶性火灾爆炸事故,给国家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搞好液化石油气...  相似文献   

6.
岳忠 《安防科技》2006,(6):35-37
减轻车辆对环境污染,公共交通汽车大力发展清洁燃料汽车,燃料为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盛装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的容器为气瓶,为保证车用气瓶的安全使用,必须对车用气瓶进行检测.本论文根据检验工艺和物质的特性,对北京市新建车用气瓶检测站进行安全分析,并提出了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劳动安全卫生信息1997年劳动部报批国家标准目录1.永久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2.液化气体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3.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4.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5.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6.机动车液化石油气钢瓶;...  相似文献   

8.
李发荣 《安全》1996,17(1):9-11
液化石油气站(厂)火灾成因及预防对策李发荣(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都相继建起了液化石油气站(厂)。其任务是接收、贮存、灌装液化石油气、倒罐并处理残液、定期对钢瓶检修,并以不同的方式将液化石油气转售...  相似文献   

9.
<正>6月1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山东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6·5"爆炸着火事故现场会。根据会议现场播放的事故警示教育片,我们了解到事故直接原因是:万向装车臂连接管与罐车液相出口连接处喷出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急剧气化,迅速向周边大量扩散,在泄漏开始2分10秒后发生爆炸着火。和"6·5"爆炸事故原因类似的事故有很多,包括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液氨等各类易燃  相似文献   

10.
谈液化石油气罐区运行的安全技术问题关文久,王梦虎液化石油气的接收、储存、气槽装卸、钢板灌装。残液回收及倒废等运行作业统称为能应运行。罐区运行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日常生产的主要行为。当我们解决了生产作业区的平面布置、工艺布置、防爆、防雷、防静电及消防设施...  相似文献   

11.
现代家庭使用燃气热水器越来越普遍。燃气热水器是利用气体燃料(天然气、城市炼焦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燃烧时发出的热量,将水加热到所需的温度。由于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都是易燃易爆的可燃气体,一旦泄漏,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遇上明火,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如房间煤气和空气混合达到4.5%~35.8%,液化石油气达到1.5%~9.5%,天然气达到5%。10%,遇到火种时就会发生爆炸燃烧。因此,人们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注意防火安全。  相似文献   

12.
液化石油气钢瓶承载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考虑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结构特点,基于31组试验数据,推导得到确定短液化石油气钢瓶承载能力的新公式,以及区分长、短液化石油气钢瓶的临界长度计算公式;采用11组试验数据验证了用中径公式确定长液化石油气钢瓶承载能力的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内外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并以上海市为例,评估了液化石油气运输爆炸事故的危害,包括不同数量的液化石油气爆炸的影响范围和伤亡人数.最后,提出了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可为我国液化石油气运输安全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据统计,2009年我国LPG表观消费量达2240万t,在城市燃气领域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天然气和人工煤气。LPG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均为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如若操作不慎,就会酿成大祸。作者通过分析一起亲身经历的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希望给同行以启发,共同努力做好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自从液化石油气进入千家万户以来,它以方便、干净、热值高、污染轻等优点,很快在城市居民中普及使用,这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家庭和周围环境清净了许多,也使城市的天空多了一些蓝色.作为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容器,液化石油气钢瓶在我们身边使用已有20多年了,人们都知道液化石油气易燃易爆,因此平时对液化气的使用十分小心和注意.可是,人们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却很少关心和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对钢瓶本身不太了解,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安全性能和质量不够重视,只知道要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而忽视了作为载体的液化石油气钢瓶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液化石油气事故机理及模拟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储运过程中蒸气爆炸事故屡有发生,并导致其他类型的爆炸.结合液化石油气的典型案例,对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过程、机理和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市燃气消防安全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鸿义  吕良海 《安全》2003,24(6):12-14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北京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此造成了城市能源结构的重大转变。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等以易于携带、燃烧清洁的特点成为城市清洁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管理、使用不慎极易引发火灾爆炸危险。特别是近年来,北京市燃气事故常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安全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对城市燃气的消防安全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由于液化石油气是一种高热值燃料,已在工业生产和民用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液化石油气是易燃易爆气体,爆炸极限低.点燃能量小,加上液态石油气减压后易气化,单位重量气态石油气是液态时的250~300倍,因此,少量的液化石油气泄漏,也会造成大量泄漏时的同样结果,一旦与明火相遇,就会形成很大范围的火灾爆炸区域.国内外由于液化石油气引发的特大事故屡见不鲜,因此液化石油气站的危险源控制就显得极端重要.  相似文献   

19.
炼厂液化石油气成分复杂,主体成分包含大量的烯烃,且含有硫、水及其他杂质.将其直接作为汽车燃料,对车辆以及燃料供给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通过试验研究除杂等精制工艺过程,得到了高含烯烃精制液化石油气,消除了杂质对燃料供给系统和发动机的影响.并研究了高含烯烃液化石油气在车辆上的使用性能.试验表明,高含烯烃液化石油气可使车辆的动力性有所提高,排放性能与标准车用液化石油气接近.由于炼厂液化石油气价格相对较低,因此车辆燃料费用大大降低,得到了包括出租车辆在内的广大用户的认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液化石油气作为生活能源的一种已广泛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它的洁净卫生、引燃简单而受到普遍欢迎.为了保证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的安全,务必熟知以下常识,正确使用维护、确保安全. 一、液化石油气的安全使用 常识 1.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未经检验的不能充装使用.充装站严禁充装不合格钢瓶和超期未检钢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