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再生铅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国内外再生铅工业技术现状,产业政策,产量及区域分布分布情况,分析了发展我国再生铅工业的主要障碍,,指出了国内外再生铅工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废铅酸电池回收再生市场需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再生铅工业,是在重视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金属再生资源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汽车、通讯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铅的要求不断提高。但随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出台,我国的再生铅工业也面临严峻考验。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扩大回收规模、提高工艺水平、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是目前我国再生铅工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再生铅主要原料的废铅酸蓄电池,是固体废物中的危险物,对它的收集、转运、贮存、处理、再生等重要环节,必须进行严格规定和重点控制,并使用集中处置的原则进行管理。废铅酸电池管理不好会给环境带…  相似文献   

3.
关于改变中国再生铅现状和制定有关政策法规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再生铅工业的战略地位 再生铅工业是我国在重视环境保护和充分利用金属再生资源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通讯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铅的需求不断提高。 2000年我国铅的需求量将达到40多万吨,其中蓄电池行业需要错32.8万吨。这样一来既扩大了再生铅的消费市场(目前在蓄电池消耗的铅中有40—50%为再生铅),又因为蓄电池消费量的增大而导致废蓄电池的增多,使再生铅工业有了更多的原料来源,我国再生铅工业正处于非常有利的发展时期。 回收再生铅已成为我国实现铅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  相似文献   

4.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7,23(2):20-21
2006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3万t。比2005年增长21%。其中再生铜168万t、再生铝235万t、再生铅39万t、再生锌11万t,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18%、21%、39%和29%。[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再生铅生产已有一定的规模和产量,1982年的生产能力达3.12万吨,并以年平均增长率13.25%的速度发展。再生铅的原料的主要来源为废铅蓄电池,其比例占了总量的60%以上,目前,我国再生铅生产工艺还比较落后,技术经济指标也不够先进,火法熔炼仍然是提取铅的主要手段。特别是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严格,冶金过程中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三废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再生铅行业废气中铅排放标准及其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对中国再生铅行业废气中铅排放标准及其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再生铅行业污染源排放调查结果,结合现有特征污染物铅的排放标准和污染控制工艺所能达到的水平,建议尽快制订再生铅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黄超 《环境科技》2007,20(A01):56-58
通过再生铅项目的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评价,评述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及评价区域环境土壤现状:从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2方面预测污染物铅排放对土壤环境的潜在污染,并定量分析其危害程度:指出铅排放对人体健康及植被、农作物的危害,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8.
再生铝?铅生产企业PCDD/Fs排放浓度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国内3家再生金属企业排放烟气和飞灰中PCDD/Fs排放浓度和同系物分布特征,其中两家再生铝企业?一家再生铅企业.研究结果显示:两家再生铝企业排放烟气中PCDD/Fs毒性当量浓度( I-TEQ)分别为2.14和0.88ng TEQ/Nm3,飞灰中分别为33.90和0.77ng TEQ/g;再生铅企业排放烟气和飞灰中PCDD/Fs毒性当量浓度分别为0.037ng TEQ/Nm3和0.014ng TEQ/g;两家再生铝企业排放烟气中PCDD/Fs同族体分布存在较大差异,而飞灰中PCDD/Fs同族体分布却十分相似;再生铅?铝企业排放的PCDD/Fs同系物分布特征差异较明显;且根据PCDFs与PCDDs总浓度比值大于1可以判断,二者排放PCDD/Fs的形成机理都以从头合成为主.  相似文献   

9.
废铅蓄电池是再生铅主要原料,铅蓄电池产量、进出口量、社会消费保有量,以及铅蓄电池消费使用领域与废铅蓄电池产生量有关。预测2015年废铅蓄电池产生量,并讨论我国再生铅产能规模,供再生铅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调整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废铅酸蓄电池的再生利用及其污染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铅产业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同时也伴随铅污染和健康危害等问题。文章结合再生铅回收的生产方法,通过调查国内一家再生铅生产企业,分析了主要污染源及其控制措施,并根据铅的物理特性和袋式除尘器的特性,提出了对含铅废气的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汽车和电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孕育着废铅蓄电池回收和再生铅行业的发展和壮大,也使原生铅行业开始积极回收利用废铅蓄电池。废铅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隐患。由于再生铅行业的政策、标准和管理细则不完善,再生铅企业的工艺设备和管理落后,导致我国铅中毒事件时常发生。概述了我国再生铅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详细介绍了以铅膏等含铅废物为原料,通过还原熔炼、火法精炼(或电解精炼)等工序生产再生铅的过程;提出了我国再生铅行业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再生铅冶炼对土壤环境影响及其评价和环境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再生铅冶炼是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防治铅污染的重要手段,但冶炼中处置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再生铅冶炼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并根据冶炼中铅的排放强度和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来阐明其排放特点和进入土壤的途径,通过再生铅冶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例,探讨了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评价和预测等研究方法,并提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强化建设项目本身的环境管理和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土壤环境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再生铅冶炼是对铅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是防治铅污染的重要手段,但如果在冶炼过程中处置不当,会引起土壤污染。以年处理10万t废铅酸蓄电池为例,根据铅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在大气中沉降规律以及在土壤的累积规律,探讨了再生铅冶炼项目的土壤累积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企业纷纷落马,甚至资力雄厚的大企业也不能力挽狂澜的今天,江苏春兴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原徐州有色金属合金厂)自1990年9月1日投产以来,产品走进市场,势如破竹,月产月销,连续十多年来,企业效益显著增长,累计产值达6亿元,上交税金5000万元,曾获“邳州市第一厂”、“徐州市乡镇企业第一厂”、“徐州市科技兴市先进单位”、“徐州市规模企业先进单位”、“徐州市外向型企业先进单位”、江苏省明星企业“等荣誉称号,自1995年先后在泰国、广东顺德和吴川、江苏常熟和南京等地办起全资或控股公司。年产合金铅6万余吨,是国内最大的再生铅基地,被国家列为“八五”无污染再生铅攻关项目示范厂。原国家物资部副部长陆伤痛生视察江苏春兴集团后称赞道:“徐州有色金属合金厂在实现高技术研制与产业化同步发展、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方面,为我国再生铅高新技术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建立了典范,再生铅行业的希望就掌握在你们的手里”。  相似文献   

15.
作为对人体有害的金属铅,其生产、消费和再生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重视。从分析世界铅的生产和消费入手,指出含铅废料(主要是电池)回收及铅再生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美、德、日3国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铅再生产业的现状和特点;通过分析与研究我国铅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沸石及其改性材料硅炭素处理含铅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沸石及其改性材料硅炭素(ANJ.SiC)处理含铅废水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废水中ρ(Pb)为10 mg/L,pH>4.62,吸附剂投加量为5 g/L,25 ℃处理30 min时,沸石及硅炭素对铅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且硅炭素的处理效果优于沸石.分别采用5种再生剂对饱和的沸石和硅炭素进行再生,NaOH再生效果最佳;经过5次再生,2种吸附剂的饱和容量呈现不同的衰减,硅炭素的再生效果较好,饱和容量从33.9 mg/L衰减到20.5 mg/L.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沸石和硅炭素吸附前后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发现,二者的除铅机理不尽相同,沸石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使铅进入其结构内部;沸石经过改性,表面发生变化,硅炭素主要是通过材料表面与铅离子的反应达到除铅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朱磊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8):I0007-I0007
<正>日前,国家环保部、工信部联合公告了第一批符合《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等两家企业榜上有名。2013年,这两家企业再生铅产量合计为26.6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7%。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再生铅产业现有产能(含生产和在建)300万吨以上(不含非法小冶炼产能),产业先进产能利用率超过50%。2013年,全国再生铅  相似文献   

18.
铅酸蓄电池是世界上各类电池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它所消耗的铅占全球总耗铅量的82%。我国铅酸蓄电池工业本世纪80 年代进入蓬勃发展时期,90年代年产量达3000多万kWh,铅酸蓄电池也是对环境、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种,随意抛置的废铅酸蓄电池所分解出的重金属和有毒废液会对生态平衡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急性或慢性的铅摄入会造成代谢、生殖及神经等方面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我国每年约有5000万只30万t废铅酸蓄电池产生,从事回收的部门有:供销系统的物资回收公司,物资系统的物资再生利用公司、机电系统的蓄电池制造企业,有色系统的再生铅企业以及数以万计的个体收购者,回收工作总体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迄今,我国仍未制订完善合理的废铅酸蓄电池管理法规及其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11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再生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会议”,全国50多家重点再生企业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代表们认真论证了由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修订的关于GB/T13586((铝及铝合金废料》、GB/T13587((铜及铜合金废料》、GB/T13588(铅及铅合金废料》三个国家标准,并一致同意通过。  相似文献   

20.
再生铅冶炼是对铅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是防治铅污染的重要手段,但如果在冶炼过程中处置不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风险。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是定量描述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风险的重要方法。本文以年处理10万t废铅酸蓄电池为例,利用美国环保总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分析了铅冶炼周围居民经呼吸(大气颗粒物)、食入(粮食)和皮肤接触途径摄入铅而引起的健康风险。计算结果表明,再生铅冶炼企业排放的铅尘通过土壤和呼吸途径引起居民健康的风险较低,小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