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雅安·阿瑟斯一伯特兰(Yann Arthus-Bertrand),1946年出生于法国,法国纪实摄影大师,环境保护主义者。摄影作品曾被刊登在《LIFE》、《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出版《鸟瞰地球》摄影集,足迹遍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  相似文献   

2.
罗红     
<正>罗红,生于1967年,四川雅安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内最大烘焙食品集团——好利来集团的创始人及总裁,国际知名的摄影家、环保活动家,第一位在联合国举办个人摄影展的中国摄影师。罗红热爱自然风景和野生动物摄影,不仅深入到中国西部捕捉不同风光和气息,还经常到非洲采风。他拍摄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系列作品被誉为"非洲大地的诗人"。摄影是罗红多年的爱好。1995年春天,创办好利来三年之后,罗红重温了儿时的旧梦——开始了他的西部摄影之旅。这位企业家眼里的西部总是那么丰富、细腻和充满生命力。他的摄影作品强调光影罗红  相似文献   

3.
法典化是大陆法系的传统之一。上世纪80年代开始,法语非洲国家受法国环境法典的启发,开始了环境法法典化的道路。大多数非洲国家继受了法国法律传统。今天的非洲,大约40个国家准备通过针对环境问题的特别法,环境框架法的方法在法语非洲国家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越白 《环境导报》2003,(6):32-33
1990年,央视《动物世界》节目组忽然跑来个小伙子,要求节目组收留。理由:一、我太爱动物了,而且对动物摄影有一定基础;二、现在节目中很多翻译由于对野生动物不熟悉而犯了可笑的错误,我了解多一些,可以使节目更好些。就这样,他留在《动物世界》了。此人就是奚志农。奚志农第一次接触动物摄影时只有19岁,看到有人拿绳子把鸟拴住进行拍摄,他有一种本能的反感,“要拍就拍自由飞翔的鸟!”奚志农有了自己的目标。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寻找各种机会接近自然,而滇西北是他最爱的地方:高原雪域、茫茫原始森林、神奇出没的各种动物……“这才是我要呆的…  相似文献   

5.
徐娜 《环境》2011,(1):100-101
一只小小的蜗牛在赢得了人们的目光,尤其是获得了不少网民的称赞,因为它向往光明,奋力地爬向阳光灿烂的洞口。这幅名为《奔向光明的蜗牛》的摄影作品,获得了2010年欧洲摄影大赛“其他动物”类冠军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3,(15):72
近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办,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小康幸福工程办公室、北京绿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环保强国梦"系列环保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照片背后的故事》环保摄影作品展示在北京举办。本次环保系列宣传活动,特别邀请钱嗣杰、王新庆、简庆福、张雷、张敬宜为代表的老中青三代摄影人以摄影作品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著名书法家温彦国将签名的摄影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时期,中国新闻摄影事业随着国内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闻摄影界涌现出许多新的事物,如报纸摄影附刊,摄影团体与机构,摄影记者等,对推动新闻摄影业务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资源节约与环保》杂志社携手天津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以"节能、低碳、环保"为主题的"2012节能杯有奖摄影大赛"正式拉开帷幕。保护我们的地球和家园,需要全人类的警醒;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需要全社会的行动。欢迎广大摄影爱好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
荒漠化:问题与出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谦 《世界环境》2006,(4):20-21
问题由来 自1949年法国学者Aubreville首次提出“荒漠化(Desertification)”一词,到1994年通过的《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所最终确认的荒漠化定义,即“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arid)、半干旱(semi—arid)和半湿润干旱(dry subhumid)地区的土地退化”,  相似文献   

10.
冥冥之中决定着摄影的走向的,其实不是摄影家的个人意趣,而是时代文化的转变,是作为文化转变的摄影。真正伟大的摄影,一定是对摄影本身的文化研究,这样的摄影观,要求我们跳出摄影的技术命题,去面对我们的摄影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