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述了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与评价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新建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与评价、改扩建项目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与评价分别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核算与评价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滇池污染底泥环保疏浚一期工程实施后环境效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环保疏浚一期工程实施前后水质、底质及水生生物的监测和分析,评价工程实施后对改善草海水质,减轻内源负荷及对水生态恢复的环境效益。结果表明,疏浚工程直接去除了草海污染底泥层,随污染层分别去除TN、TP20 538 t和1 716 t。疏浚后草海水体透明度由0.37 m提高到0.80 m,水体中的TN和TP由疏挖前的8.91 mg/L和1.07 mg/L降低到疏挖后的8.15 mg/L和0.69 mg/L。疏浚后新生界面层促使形成新的水—沉积物的平衡,水质与底质条件改善以及水下光照条件超过沉水植物恢复的需求,是疏浚后水生态呈现恢复趋势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自动监测技术在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配合<"九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实施,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燕化公司环境保护监测站合作,在燕化公司某化工厂排放口设立了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自动监测技术示范工程.该示范工程采用在线流量计、pH计、COD仪、油监测仪、采样器等监测设备和技术,对水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为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在线自动监测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GB P T 18883- 2002 5室内空气质量标准6的特点, 对标准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项目 间的相关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关于设立水环境污染罪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现行环境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的发布后,新、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环境犯罪的处罚规定,对设立水环境污染犯罪的必要性、水环境污染罪在立法上的背景和现状、水环境污染罪的犯罪构成及刑事责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设立水环境污染罪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环境优先监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水环境优先监测的角度提出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项目不足以反映水环境的污染状况。从在我国开展水环境优先监测的必要性、可行性等几方面论述了应在水环境中大力开展优先监测。另外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开展水环境优先监测的实施程序。本文也作为即将陆续发表的第二期水环境优先监测研究课题成果的开篇。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对已发布和即将发布的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特点及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标准实施中加大监督执法、掌控标准实施效果、加强标准基础性研究和健全污染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特点,对标准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项目间的相关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小型建设项目是省级以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但由于项目投资建设的特点,建设单位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比较低,这就需要环保部门加强对项目审批、施工、试生产、环保三同时验收等环节的管理,环境监测作为实施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各个过程和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张世军 《干旱环境监测》2010,24(1):31-33,38
通过监测和田地区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生态效益的结果表明,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由于项目区风速降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减少,提高了植被盖度,降低了风蚀量,促进了成土作用的进行,从而逐渐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1.
新疆和田地区人工柽柳生态修复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和田地区生态修复项目设立样方,监测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后,能够降低项目区的风速,提高温度和相对湿度;提高植被盖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由于项目实施时间较短,作用不是非常显著;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生物膜主要组分水铁矿和腐殖酸作为掺杂吸附剂,分析了掺杂前后黄河乌海段表层沉积物对重金属Cd2+的吸附特性,探讨了吸附时间、Cd2+初始浓度和pH对沉积物吸附Cd2+的影响,对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进行了拟合并计算了分配系数。结果表明:腐殖酸和水铁矿掺杂比例的提高增强了沉积物对Cd2+的吸附能力;掺杂生物膜主要组分对黄河乌海段水体Cd2+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R2≥0.99,p≤0.02,n=7);掺杂腐殖酸和水铁矿后沉积物对Cd2+的分配系数分别为:6.2959和2.7110,二者均高于未掺杂沉积物对Cd2+的分配系数(0.8626),说明掺杂腐殖酸的吸附效果优于掺杂水铁矿的吸附效果;另外,溶液pH对沉积物吸附Cd2+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发展的历程,针对总量控制方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将非点源污染和不确定性分析纳入总量控制研究,构建了新的水污染总量控制方法系统,并对方法体系涉及的管理基础、管理目标、管理模型和管理实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开展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是水环境分级管理工作和实现水环境管理目标的基础性工作,是科学确定和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单元,又是正确实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进行水质评价的基础.在甘肃省14个市、州、地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以桌面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实现了全省水环境功能区划电子地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15.
以十堰市神定河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EFDC)模型构建了神定河水动力水质模型,分别采用2017年和2018年流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等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决定系数在适宜范围内,表明模型能够准确反映神定河的水动力和水质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建项目进行预测模拟,研究新建项目对下游水质的影响,为新建项目的水污染风险评估提供决策参考。神定河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构建,同时考虑了点源和面源的影响,实现了参数本地化,可为面向神定河的水质预报预警业务化运行、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模拟等提供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是为流域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协助管理者开展流域保护措施的重要技术支持。该文深入剖析了发达国家典型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归纳分析了其体系框架、构成特点、方法适用性和借鉴意义。结合前期研究基础,对评价体系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完善和补充,明确了参照点位的选择原则,补充了评价方法选择的技术路线,提出了增设和实施不同监测计划的方案,最终提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低样本量下的能力验证z比分数评价结果可能偏离参加者真实能力水平的问题,建立了"z值评价-风险评估-技术核验"统计评价模型,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水中铁和氟化物的检测"国际能力验证项目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样本量为14家(低样本量)、指定值与样本真值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大于4%时,铁检测项目获得"满意"评价结果的14家参加者中,5家存在数据"不准确"中/高风险;氟化物检测项目获得"满意"评价结果的11家参加者中,7家存在数据"不准确"中/高风险。技术核验反映出的突出问题是参加者未按照检测方法的要求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标准曲线绘制、试剂配制、关键仪器参数设置记录缺失,原始记录可追溯性较差。由此证实了数据风险点的存在,同时也印证了该统计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新疆水能、风能、光能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提高能效是新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发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有着巨大潜力,对降低一次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期间,中国流域治理将由行政区管理向流域水生态管理转变、由水质达标管理向生态健康管理转变.在实施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科学开展水生态监测和评价是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水生态监测技术路线选择与业务化运行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水生态表征及监测指标选择、水生态质量参照点的确定及评价分级标准的确定、水生态评价方法的确定以及水生态监测业务化运行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时氯和三氯异氰脲酸(简称TCCA)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并用Ames法对消毒前后水的致突变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TCCA的消毒效果较氯好;加氯消毒水,加TCGA消毒水,D水厂自来水中有机浓集物均显示出致突变活性,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加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活化系统后各水样的致突变活性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