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国国有大型煤矿周围存在严重的小窑盗采煤炭的现象,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小窑的非科学、不安全的生产不仅威胁着小窑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也给国有大型煤矿带来了各种难以治理的灾害,严重影响了其安全生产.本文重点分析了上部小窑采空区灾害对大型煤矿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及建议,对保证大型煤...  相似文献   

2.
采空区引发地表变形问题是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采空区上方不同性质岩层以及不同上覆岩层组合形式对采空区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揭示了上覆岩层性质对采空区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概率积分法预计高速公路采空区地表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是路基路面及桥梁工程的严重隐患。本文采用概率积分法通过实例对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地表移动与变形值进行预计,绘制出采空区主断面上的变形曲线,并根据预计的变形曲线,进而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实例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平变形、地表倾斜和曲率均超过变形控制指标,采空区欠稳定;同时在预计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经济、技术可行的采空区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矿产资源被开采,形成了采空区,破坏了地下水资源、造成地表塌陷,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合理使用资源,需对采空区进行胶结充填处理。本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采空区治理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桃花嘴金矿采选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地表塌陷三方面探讨了桃花嘴金矿采选工程生态影响预测的方法。提出了选择适宜的采矿方法、采用适当的充填方法妥善处理采空区、控制导水裂隙的发展等三方面措施防止采空区地表塌陷。  相似文献   

6.
基于水泥窑烟气氮氧化物治理的SCR脱硝技术和水泥生产配套问题,分析了水泥窑烟气特点和治理难点.综述了目前关于水泥窑烟气4种SCR脱硝技术工艺流程和布置,比较了不同SCR脱硝技术的适应性和优缺点,并对SCR脱硝技术在水泥窑的工程应用、中试及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对水泥窑SCR脱硝过程中出现的高粉尘、粒度小、催化剂中毒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最后从满足水泥窑氮氧化物治理工业应用的角度,对水泥窑烟气治理SCR脱硝技术和催化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武汉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地表变形进行连续监测和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该工程条件下隧道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监测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所得到的地表沉降变化规律的准确性.该研究可为类似工程及地表变形的监控量测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将电厂烟气注入采空区实现防火与气体封存的可行性,采用自制的煤大样量吸附装置测定了常温、常压条件下塔山烟煤对各种烟气成分的饱和吸附量,并对烟煤在空气和烟气氛围下对氧气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将电厂烟气注入井下采空区,每t煤可封存约1.20 m3的CO2,烟气中SO2和NO2可全部被烟煤封存;在物理吸附阶段,烟煤对CO2的吸附量分别为对N2吸附量的13倍,对O2吸附量的41倍;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烟煤对N2和CO2的吸附为物理吸附,12 h已基本达到饱和状态,但烟煤对O2的吸附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由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因此在较长时间内未能达到平衡状态. 通过不同气体氛围下烟煤吸附氧气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将电厂烟气注入到采空区,因烟煤对氧气的吸附量降低了29%,可有效抑制其自燃反应的进行. 研究显示,电厂烟气注入采空区可实现节能减排和灾害治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累积NDVI估算黄河流域年蒸散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地表蒸散的准确估算在流域水资源的评价、干旱监测及农作物产量模拟研究中很重要,论文通过建立年蒸散量与累积NDVI及相对湿润指数之间的关系,利用1982~2000年8km分辨率的AVHRRNDVI资料及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对黄河流域近20年来地表蒸散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水文站径流观测资料对估算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蒸散量是389mm,年际间变化很大,空间分布格局是东南部蒸散量最大,其次是兰州以上区间,宁蒙河段及鄂尔多斯高原蒸散量最小;全流域平均蒸散估算误差比较小,吻合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磷矿采空区灾害会带来严重的风险问题.采空区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有利于风险的控制.本文在论述了磷矿采空区的危害及后果的基础上,概述了磷矿采空区风险的构成并进行了计算,同时指出磷矿采空区风险管理系统的实施关键是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对当前存在的风险及时进行处理,减少灾害的发生,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12.
李靖  李斌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0):173-175
通过安徽吉阳核电厂址气象塔观测系统获取观测数据,研究了该地区的风频规律性,并按南沿江流、北沿江流对塔层风速分布进行幂函数近似拟合,估算了地表粗糙度。结果表明:本区主导风向多集中在偏东北风上,而且频率很高,次主导风向则略有差异;塔层风廓线分布基本符合幂函数关系,由廓线求出的n指数推荐值为:A类0.165,B类0.167,C类0.192,D类0.313,E类0.406,F类0.463;南沿江流方向的地表粗糙度为1.547 063 m,北沿江流方向的地表粗糙度为1.738 45 m。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原子结构的课堂教学中,容易产生一些缺乏严谨性的情况。针对能级交错与分裂、洪特规则等内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例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长江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忠梅  陈虹 《环境保护》2016,(18):32-38
尽管自2015年国家出台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以来,制定"长江法"的呼声不断高涨,但距离形成共识、理性发声尚有较大距离。文章围绕是否需要为长江立法、为长江立一部什么样的法、如何才能立好"长江法"三个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描绘出"长江法"这一图景的面貌,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区域尺度绿洲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论文在区域尺度上,探讨了绿洲稳定性的内涵,并以新疆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从绿洲所处的地理位置、绿洲与外围荒漠和山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评价了绿洲的区域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冲洪积扇型绿洲稳定性最高,其次是位于地下水溢出带下方的冲积平原型绿洲,稳定性最差的是湖滨三角洲或散流干三角洲上发育的绿洲;②绿洲的冷岛效应和植被指数可较好地表征绿洲与外围荒漠和山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评价绿洲的区域稳定性的时间变化。绿洲规模的扩大及绿洲水分和植被的增加将加强绿洲的冷岛效应,提高绿洲的稳定性;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增加,表明绿洲内植被覆盖密度增大和植物生物量提高,绿洲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包气带油污土层生物修复现场控制性因素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包气带油污土层的生物修复涉及到石油降解微生物、石油污染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和土壤环境三个方面.本文通过最或然计数法(MPN)、原油族组分柱层析分析方法和色质联机分析等实验手段,研究了淄河滩包气带油污土层的水力学特性、氮磷营养元素、微生物和石油污染物.结果表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土层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其中大部分具有降解石油烃的能力,且土层的渗透性极强,有利于开展油污土层的生物修复.同时,长期的挥发、淋失和转化造成土层中石油污染物主要由高分子、高沸点烃类组成,且油污土层的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太低,直接增加了生物修复的难度,成为不利于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模具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一般而言,模具在金属成形过程中的变形被忽略,将之视为刚性体。然而在金属精密成形中,模具的变形对成形件的尺寸精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SuperForm软件针对模具在工件挤压过程中的变形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分析与探讨,为工厂实际生产的工艺制定、模具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北极是一处遥远的冰封之地,更无法想象,它与中国、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密切的关联.然而,不经意间,伴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已实实在在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北极对于全球的气候变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开通的北极航道将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航道,北极所蕴含的巨大资源一朝得以开发,至少会延缓人类数十年甚或上百年能源枯竭的危机.正因为北极所蕴含巨大潜在权益,所以近年来各国对刊极事务所投入的精力和资本日益增加,争夺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