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烧结是将粉状或粒状矿物加热至一定温度而使之固结的过程。炼铁是将烧结矿或块铁矿与焦炭及石灰石等炉料投入高炉内,经预热、还原、渗炭,而后融成铁水的过程。 烧结、炼铁生产环境的有害因素主要有高温、热辐射。夏季烧结机工作地点气温多在40℃左右,高炉铁水口与渣水口气温为40℃—60℃;热辐射强度达J/cm2·in~J/cm2·m;辐射强度最高可达30J/cm2·m in。由于是连续生产,再伴有重体力劳动,所以,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则更加明显。烧结矿在配料、下料、机尾卸料、筛分、热返矿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  相似文献   

2.
一、住宅层高:古旧住宅,有不少房高达3~3.5米左右;而新工房的层高参数一般采用2.8米,因此,居室高度至少应在2.6米以上,否则室内呈低沉压闷感。 二、桌子:成人以身体直立、两手掌平放于桌面而不必弯腰或屈肘关节为佳,约  相似文献   

3.
施倚 《劳动保护》2007,(1):120-120
鳊辑同志:2006年10月14日上午9点30分,我单位有一名维修电焊工维修焊接单位铲车车库暖气供水管道(因水管漏水),作业点距地面高度约5米,维修电焊工坐在铝合金叉梯上部焊接作业,在焊接作业过程中随身携带的小灵通突然发生爆炸将其炸伤,这种情况能否认定为工伤。请答复为盼。[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了解常见的交通事故类型,对驾驶员朋友来说,可以起到知而防之的作用。 一、城市交通事故类: ──直行事故。市区非主要路口及边远郊区,由于没有安装红绿灯,直行车辆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约占事故总数 30%。 ──追尾事故。多发生在遇红灯急停车时由于前后车距过近而追尾,或雨雾天气则追尾更为常见,约占事故总数13%。 ──超车事故。快速车在超慢速车时与对面车相撞,或与突然横穿的行人、骑车人相撞而导致;夜间超车时遇对向车炫目灯光,亦常造成事故;约占事故15%。 ──左转弯事故。交叉路口左转弯时,交织点多,车与车、…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8.5 m超大采高综采面的安全生产,采用工程类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方法,综合确定液压支架关键参数。根据来压前支架受静载荷的特点建立力学模型,并通过现场实测验证其可靠性;运用FLAC2D二次开发,采用YY-YY结构作为等效支架来分析支架的支护强度,以提高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8.5 m采高综采面顶板厚度约20 m,初次来压步距约56 m,周期来压步距约21m;垮落带高度60 m,裂隙带高度120 m,发育至地表;液压支架支护强度为1.8 MPa,高度为4.0~8.8 m,工作阻力26 000 k N。  相似文献   

6.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射流技术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1名称与性质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射流技术专委会,其英文名称为SpecialCommitteeforWaterJetTechnology,其英文缩写为SCWJT,是水射流科学技术工作者依...  相似文献   

7.
涂力强 《安全》1996,17(4):26-26
怎样正确使用安全带涂力强(江西省新余钢铁公司)企业明确规定:凡在2m以上没有固定防护设施的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都必须使用安全带。这是因为高处坠落事故的死亡和重伤的频率达30%以上,后果严重。故称安全带为高处作业的3件宝(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之一。...  相似文献   

8.
1997年8月23日零点班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W矿已17—23111机巷转载机处发生了一起触电同时死亡2人的重大事故。事故现场简况W矿已17—23111采面倾角13° ,沿走向呈俯采(俯角为5°左右)状态。老塘涌水量为20m3/小时 ,机巷设三台5 5KW潜水泵排水 ,分别使用2台KBD—20W型手提开关及1台QC83—80N型磁力开关控制。潜水泵与手提开关之间加装了一个KBJ—45型三通接线盒(额定电压250V)。该采面温度为31℃ ,机巷当时为回风 ,最低段约1米高。供电分别由采区变电所及采面移动变电站…  相似文献   

9.
1999年北京、天津、广东的建筑工程中因在深槽涂刷防水涂料导致4起急性苯中毒30人 ,其中死亡8人后 ,2000年3月7日上海光复机电安装工程公司又发生一起相同的中毒事故 ,伤2人 ,死1人。上海光复机电安装工程公司系街道企业 ,承接了静安寺广场香港创兴管理公司的一项隔油池的施工工程 ,该池作油水分离用 ,为三隔串联式水泥池 ,每隔池高2 7m、宽1 5m、长4 7m ,池顶密封 ,仅有一个50cm2的出入孔口。该池已完成土建 ,因有渗水 ,该项目负责人安排长期雇用的4名民工对池内壁涂复防水涂料。3月7日上午先由1名民工…  相似文献   

10.
国家标准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并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特级等四类高处作业等级。据有关资料报道:死亡事故中有40%以上是属高处坠落。所以特别强调在2m以上悬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这也是施工...  相似文献   

11.
木里林业局发生特大恶性道路交通事故1996年7月17日5:40,四川省本里林业局服务公司客运队驾驶员冯某驾驶川W02940号峨眉牌大客车,由木里局开往西昌市,在合(江)木(里)公路949km+900m处,发生特大恶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43人(男1...  相似文献   

12.
<正>靠垫大多数人喜欢把靠垫放在床头,睡觉时堆在一旁,这样对颈椎及睡眠都有影响。其实,最适宜的枕头高度是10~12厘米,靠垫、枕头堆在一起不仅会增加其高度,靠垫还会藏匿一些病原微生物、螨虫、灰尘,一旦吸入口鼻易诱发支气管问题。杂物繁多的床还会给人心理造成压力,同时占用空间,让人睡得不自在。  相似文献   

13.
湿式除尘器分级效率的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仲安 《安全》1995,16(3):1-6
本文详细推导了湿式除尘器分级效率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液气比、气体速度和粉尘粒径对除尘器分级效率的影响。认为在湿式除尘器中,液气比取0.3 ̄0.81/m^3、气体速度取10 ̄30m/s范围内较合理,能达到高效低能的除尘目的,为研制新型湿式除尘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隧道施工中,通风布置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施工隧道中风管送风口距工作面的距离超过施工规范的要求。本文对这种情况下隧道内的悬浮物分布进行了观测,为隧道通风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施工隧道为双线电气化隧道,全断面开挖,开挖高度约10.5m,宽度约10.6m。钻眼、装药、运碴各工序约16小时循环一次。燧道出口段掘进长度为1250m,进口段掘进长度为1050m,均采用压入式通风,由隧道外引风入洞。进风管铺设长度为870m,距掘进工作面180m;送风管位于衬砌工作台之后,铺设长度为1000m,距掘进工作面250m,随着衬砌台向洞内深处移动。由于  相似文献   

15.
采用LDA及特殊粉尘测试系统测定了RMS紊流度、流速及粉尘浓度,在标准的1m3容器和12m3筒仓中进行的实验表明,12m3筒仓中的粉尘浓度与1m3的数值相同,而1m3容器的RMS紊流度竖直分量(经0.6s,RMS=5m/s)比12m3筒仓的值约高出2.5倍;若采用机械喷粉,则紊流度约高出10倍。  相似文献   

16.
1事故概况 某单位一台DZS4-1.25-M型蒸汽锅炉。工作压力为1.25MPa,已间断性运行6年,2008年度内部检验时发现锅筒底部已发生严重溃疡性腐蚀。腐蚀部位集中在锅筒底部、距两端管板150mm~200mm长约2m,环向长度约1.5m的弧面上,腐蚀面上蚀坑密布,  相似文献   

17.
黄鑫胜 《安全》2022,(11):55-60
为准确测量巷道断面风速,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的方法研究断面形状不规则的半圆拱巷道断面风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断面风速分布规律与入口风速大小无关,由巷道壁向巷道中心风速逐渐增大;平均风速线距巷道左右帮或顶底板距离约为巷道宽度或高度的0.1倍,采用定点测风能够有效测出巷道断面内平均风速。为解决不规则巷道断面风速分布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睡觉时枕高大的枕头,甚至用两个枕头,其实对身体是不利的。 医学专家曾对50名年龄在40~70岁之间的颈椎病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在35名颈椎病女患者中,长年枕高枕头的有6人,枕两个枕头的有29人;15个男患者则全部用高枕头。这50名患者都说自己常有“落枕”的感觉。从医学观点来分析,这显然是“高枕而卧”造成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张爱文 《劳动保护》2001,(10):33-33
某企业在维修一台发酵罐,发酵罐直径3200mm,高度为4000mm,工作介质为淀粉溶液。操作人员在罐内进行焊接和切割。上午 11:30,操作人员下班回家,将罐内的割炬从乙炔和氧气的胶管上卸下来带出罐外,并关闭了氧气和乙炔的瓶阀。下午2:30上班后,当操作人员站在工作平台上,向罐内输送工具和材料,并准备下罐内工作时,发生了爆炸,将发酵罐炸毁,二层楼房炸塌,附近的办公室玻璃震坏,有8人不同程度地受伤,经济损失达数万元。 发生事故原因分析: 1.根据现场调查,乙炔瓶现存余压0.5Mpa,整个乙炔管内有一…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东北地区林业劳动安全状况本刊讯日本东北地区包括青森、岩手、宫城、秋田、山形和福岛六个区。该地区是日本的主要木材产区之一,每年的原木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20~23%,1987~1993年期间原木年产量在549—645万m3之间。该地区每年因工伤亡的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