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间歇实验,研究不同初始pH、Fe2+投加量、COD/SO24-及NO3-/SO24-比值等因素对SRB还原硫酸盐效果与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性条件下(pH=7),硫酸盐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84.66%,还原速率为15.07 mg/(L.h),在初始pH为4~9的范围内,体系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当COD/SO24-比值为3时,反应209 h,硫酸盐去除率为85.33%,还原速率为8.16 mg/(L.h),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的pH趋于中性;当溶液中有亚铁离子存在,且浓度为0~200 mg/L时可促进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提高其对硫酸盐的去除率;NO3-对硫酸盐的还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莹  崔康平 《环境工程学报》2014,8(10):4159-4162
模拟被三氯乙烯(TCE)污染的地下水,分别按照硫酸根和TCE质量浓度比为0.1、0.5、1.0、2.0和4.0投加硫酸盐,研究硫酸盐还原作用对TCE降解的影响,确定最适宜TCE完全还原脱氯的硫酸盐投加配比。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作用能强化TCE的降解;实验条件下,TCE的降解性能随着两者质量浓度比的增大而增强,较好的投加配比为4.0;硫酸盐还原与TCE降解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反硝化细菌对硫酸盐还原菌的竞争抑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从大庆油田采出水中筛选到的硫酸盐还原菌SRB-2和反硝化细菌DNB-1为目的菌,考察两者之间的竞争抑制关系,以及添加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对SRB2数量及产H2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中硝酸盐浓度为0.5 g/L或亚硝酸盐浓度为0.1~0.5 g/L 时,DNB-1就能够有效降低SRB-2活性,抑制H2S的产生,抑制时间10 d以上,H2S产生可以减少85%以上;当体系中硝酸盐浓度为0.1~0.25 g/L时,在10 d内DNB-1对SRB-2活性和产H2S活性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H2S产生减少65%左右;亚硝酸盐对SRB-2生长的抑制作用好于硝酸盐。  相似文献   

4.
硫酸盐还原菌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类形态,营养多样化的,利用硫酸盐作为有的异化作用电子受体的严格厌氧菌,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分离到12个属近40多个种。但培养和分离到种菌的纯培养的实验室却不多。对硫酸盐还原菌的代谢机理(分解代谢,电子传递,氧化3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在牛粪干式厌氧消化过程中,通过添加不同挥发酸(乙酸、丙酸、丁酸),考察消化稳定阶段,挥发性脂肪酸的分布特征,挥发性脂肪酸酸组成变化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影响,微生物种群组成和种群间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性脂肪酸对SRB还原速率的贡献依次为:丙酸丁酸乙酸。相比乙酸和丁酸,添加一定量的丙酸,更有利于激活SRB的活性,从而加强SRB与产甲烷菌(MB)的种间协同,保证厌氧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硫酸盐还原菌的代谢和所需要的碳源以及硫酸盐还原的影响因素和生物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pH、盐度对微生物还原硫酸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研究了在不同盐度下pH连续降低对硫酸盐还原和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有很强的适应pH变化的能力,在pH值达到4以下仍有60%的硫酸盐去除率。NaCl浓度由4g/L增加到50g/L抑制了各厌氧菌的活性,导致硫酸盐和有机物去除率的下降,但硫酸盐还原菌耐受性高于产甲烷菌等其他厌氧菌,在NaCl浓度为50g/L下,硫酸盐去除率能达到50%,而有机物去除率则低于30%。qRT—PCR表明了系统菌落中SRB随着环境的变化情况与化学指标结果相一致,该反应器体系中SRB在整个厌氧菌群落中只占了很小部分。  相似文献   

8.
硫酸盐还原菌落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州某污水处理厂采取含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污泥,经富集培养、驯化,研究该硫酸盐还原菌(SRB)在pH值为7.5、30℃的完全厌氧环境中,使硫酸盐转化的效率。试验证明,经过富集、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在1~2h内生长最快,硫酸盐还原效率最高,经过3h左右,硫酸盐还原率可达到93.8%。  相似文献   

9.
以废旧铝箔为原料,采用化学镀铜的方式制备了铜铝双金属材料(Cu@Al0)并应用于硝基苯废水的还原降解。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镀铜率、初始pH、Cu@Al0投加量、硝基苯初始浓度对硝基苯降解效果的影响,最后借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气相色谱(GC)进一步揭示了Cu@Al0对硝基苯的还原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金属铜可成功负载在铝箔表面,当铜负载率为3.43%,初始pH=3,Cu@Al0投加量为0.50 g,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硝基苯的降解率可达88.4%,且Cu@Al0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Cu@Al0对硝基苯的降解是从亚硝基苯到羟基苯胺再到苯胺的逐步还原过程,初始pH过高会影响中间产物亚硝苯进一步还原成最终产物苯胺。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不同重金属污染物和浓度、反应时间、温度条件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去除土壤中Cu2+和Cd2+的影响.结果表明:(1)SRB代谢SO2-4的能力受重金属离子抑制,当Cu2+从5 mg/L提高至10 mg/L时,SO2-4去除率从90% 以上明显降低至59.2%,Cd2+的抑制作用更强.(2)SRB对中低强度污染土...  相似文献   

11.
以石墨电极为阴极、钌铱电极为阳极,建立了动态电化学应器用以处理硝基苯模拟废水。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和初始pH等因素对硝基苯去除率、苯胺生成率和库伦效率的影响规律,从能耗角度探讨了动态处理方式的优势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动态处理效果明显优于静态处理。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 min,电流密度为15 mA·cm-2,电解质浓度为0.05 mol·L-1时,反应20 min硝基苯转化为苯胺的库伦效率为4.15%,比相似条件下的静态处理效果增大2.58倍;反应60 min去除硝基苯和生成苯胺所需能耗分别为10.09 kWh·kg-1和19.53 kWh·kg-1,比静态分别减少45.22%和62.09%;反应120 min硝基苯去除率可达97.3%,苯胺生成率达53.1%,比静态分别提高22.8%和39.2%。  相似文献   

12.
通过FeSO4·7H2O与NaBH4反应,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级零价铁(NZVI),并用XRD,SEM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纳米零价铁还原硝基苯(NB)的动力学规律及柠檬酸、草酸、柠檬酸钠、草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盐)几种有机小分子对其还原效率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去除硝基苯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并且当硝基苯浓度一定时,增加NZVI投加量,去除率会显著增大;当NZVI浓度一定时,硝基苯浓度越低,去除率越高;柠檬酸和EDTA二钠盐在较低浓度时抑制还原反应进行,而在3 mmol/L左右时,具有促进还原反应进行的作用,而草酸、柠檬酸钠和草酸钠则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Despite a rapid expans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in the reliance on intrinsic bioremediation to remediate petroleum hydrocarbon plumes in groundwater, significant research gaps remain. Although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can be a key electron accepting process in many petroleum plume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ate of this reduction process in plumes derived from crude oil and gas condensates at cold-climate sites (mean temperature <10 degrees C), and in complex hydrogeological settings such as silt/clay aquitards. In this field study, sulfate was injected into groundwater contaminated by gas condensate plumes at two petroleum sites in Alberta, Canada to enhance in-situ bioremediation. In both cases the groundwater near the water table had low temperature (6-9 degrees C). Monitoring data had provided strong evidence that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was a key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ing process (TEAP) in the natural attenuation of dissolved hydrocarbons at these sites. At each site, water with approximately 2000 mg/L sulfate and a bromide tracer was injected into a low-sulfate zone within a condensate-contaminant plume. Monitoring data collected over several months yielded conservative estimates for sulfate reduction rates based on zero-order kinetics (4-6 mg/L per day) or first-order kinetics (0.003 and 0.01 day(-1)). These results favor the applicability of in-situ bioremediation techniques in this region,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or with enhancement via sulfate injection.  相似文献   

14.
零价铁与厌氧微生物协同还原地下水中的硝基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间歇式实验,考察了零价铁与厌氧微生物协同还原地下水中硝基苯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由零价铁腐蚀为厌氧微生物提供H2电子供体还原硝基苯的效果明显优于零价铁和微生物单独作用,硝基苯去除率分别提高21.8%和57.0%。弱酸性条件有利于协同反应进行,当初始pH为5.0和6.0时,4 d后硝基苯去除率比初始pH为7.0时的提高74.4%和35.2%。增加零价铁投加量可提高协同还原的效果,零价铁最佳投加量为250 mg/L。零价铁腐蚀产生的Fe2+无法作为电子供体被微生物利用,但可作为无机营养元素促进协同过程。由于零价铁产H2速率受表面覆盖物影响不明显,在地下水修复过程中可保证协同效果并延长零价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降解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进水浓度、pH值和反应温度强烈影响硝基苯的降解速率。在实验pH值范围内,反应速率常数依次为:强酸性>弱碱性>弱酸性>中性;循环伏安扫描图显示了硝基苯可以在铜电极上直接得电子还原,该反应在强酸和弱碱性条件下效果较好。反应速率常数随进水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提高反应温度可改善处理效果,在30~45℃范围内,提高温度对处理效果的改善并不显著;当温度升高到45℃以上时,升温可以显著改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机理与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降解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进水浓度、pH值和反应温度强烈影响硝基苯的降解速率。在实验pH值范围内,反应速率常数依次为:强酸性〉弱碱性〉弱酸性〉中性;循环伏安扫描图显示了硝基苯可以在铜电极上直接得电子还原,该反应在强酸和弱碱性条件下效果较好。反应速率常数随进水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提高反应温度可改善处理效果,在30-45℃范围内,提高温度对处理效果的改善并不显著;当温度升高到45℃以上时,升温可以显著改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铁板为阴极,石墨为阳极,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粒子为填充材料,研究了复极性三维电极法处理硝基苯废水时各因素对处理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复极性三维电极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电解电压20V,反应时间60min,活性炭填充量25g/L,电极板间距4cm,废水初始pH值6~7,电解质的投加量0.8g/L。此条件下废水的硝基苯去除率达到80%以上,COD去除率达到50%以上,显示出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机械化学还原法对六价铬污染土壤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采用《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HJ/T 299-2007)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以及使用激光粒度仪、SEM和XPS对处理前后土壤样品的粒径、形貌以及铬的价态变化等性质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机械化学还原法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六价铬的浸出浓度。当未添加七水合硫酸亚铁时,土壤中六价铬的浸出浓度由115 mg·L-1降低至2.0 mg·L-1;而添加七水合硫酸亚铁作为还原剂时,六价铬浸出浓度由115 mg·L-1降至0.16 mg·L-1。另外,经过机械化学还原处理后的土壤样品颗粒变细并形成致密的团聚体以及发生六价铬向三价铬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新型工艺——侧流式旁路微氧污泥减量工艺在不同微氧污泥停留时间下的污泥减量效果,监测了COD去除率、污泥产率和污泥性能的变化,并探索了微氧污泥回流后曝气池内兼性菌溶胞过程。结果表明,新工艺COD去除率高于传统工艺,但随停留时间延长而降低,微氧污泥停留3 d时高达93.59%,11 d时降至89.25%;新工艺表观污泥产率(MLSS/COD)低于传统工艺,其降幅随停留时间延长而增大,停留时间由3 d延长到11 d,降幅由50.14%升到58.59%;回流后第4小时,曝气池内COD骤然上升,MLSS和MLVSS都大幅度增加,推断此时为曝气池内兼性菌大量溶胞时间点;新工艺SVI值低于传统工艺,MLVSS/MLSS值高于传统工艺,改善了污泥沉降性能,提高了污泥活性。综合考虑COD去除率和污泥产率等方面后,确定新工艺微氧池的最佳污泥停留时间为3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