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秸秆焚烧污染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我国由秸秆焚烧引发的环境污染及各种社会问题,分析了秸秆焚烧的原因,提出了防治秸秆焚烧的措施.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焚烧农作物秸秆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焚烧农作物秸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损伤地力,污染环境,影响交通,为促进其资源化利用,除加强宣传外,还应制订经济政策,颁布法律法规,开发实用技术,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东台市秸秆焚烧污染现状,分析了秸秆焚烧影响人体健康、污染环境,并提出了秸秆焚烧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秸秆焚烧和秸秆次生污染危害及控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焚烧秸秆及次生污染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生态环境及其他方面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一些控制对策和秸秆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马涛 《环境保护》2012,(18):35-37
秸秆焚烧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同当前农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劳动力转移有很大关系。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全面推进存在诸多困难。对于政府来说,治理秸秆焚烧的污染问题要广拓思路,不能过于依靠命令控制式工具,更要重视经济激励型工具,探索性地尝试自愿型工具。  相似文献   

6.
7.
李豪 《环境保护》2013,(Z1):65-66
岁末年初,一场突袭的雾霾天让北京咳成为公众无奈戏谑的话题,饱受雾霾侵害的不只是北京,中东部各地也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的防治大气污染话题备受热议。农业秸秆焚烧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一大肇事者,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于未来的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岁末年初,一场突袭的雾霾天让北京咳成为公众无奈戏谑的话题,饱受雾霾侵害的不只是北京,中东部各地也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的防治大气污染话题备受热议.农业秸秆焚烧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一大肇事者,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于未来的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
以2016年10月份京津冀地区一次持续5d(10月12~16日)的严重污染过程为例,综合卫星数据、污染物地面监测站点数据、气溶胶地基观测数据以及气象数据,分析山东、河南、山西等周边地区的秸秆焚烧对京津冀霾天气的影响.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污染时期的CALIPSO(Cloud-Aerosols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测卫星)气溶胶组分含有大量煤烟型气溶胶,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Beijing站观测数据显示13日气溶胶体积数浓度谱呈现双峰分布,细粒子峰值半径为0.33μm,峰值体积浓度为0.145μm~3/μm~2.14日气溶胶谱基本呈现单峰分布,细粒子占主导地位,体积浓度达到0.34μm~3/μm2.污染物地面监测站点数据显示PM2.5、CO和SO_2浓度均显著增加,峰值浓度分别为339μg/m~3、2mg/m~3、20μg/m~3;CO、PM_(10)、PM_(2.5)与秸秆焚烧火点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79和0.68,说明本次污染与周边地区的秸秆焚烧的污染物传输有关.HYPLIST(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Model,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后向轨迹分析表明,14日到达京津冀地区的气团均经过秸秆焚烧地区,气团中会携带大量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气体和颗粒物,加重京津冀地区地区霾污染过程.此外,污染过程中地面风场较弱,以静小风为主,平均风速1m/s,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和稀释;底层大气湿度较大,平均相对湿度77.8%,高湿的大气环境促进了气溶胶吸湿增长和污染物聚集,导致污染加剧;大气稳定度高,对流运动较弱,稳定的大气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使得污染过程延长.因此,本次重污染天气归因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人为秸秆焚烧导致的本地污染源排放和传输、机动车尾气等本地污染物、京津冀地区的静稳大气和近地面丰富的大气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过剩秸秆焚烧对环境、交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重,如何提升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符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四种途径,并就实现这些途径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解决焚烧农作物秸秆问题应该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探索和扩大秸秆的利用途径和利用率,努力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真正做深、做细、具体化,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污染是目前上海市郊地区最为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上海市农作物秸秆污染控制对策研究》课题组在通过实地调研和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秸秆处置利用的不同方式,从技术原理、运行条件、适用类型、处理效果及存在问题等角度进行系统地分析论述,筛选  相似文献   

13.
秸秆焚烧缘何屡禁难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每当夏秋收获季节,济南市农村一些地方存在随意焚烧秸秆的现象,除由此导致诸多环境问题外,还造成严重火灾隐患,致使能见度下降,引发交通事故,耽误航班起降。去年六月,齐河县表白寺镇近十万公斤小麦因焚烧小麦秸秆而被焚烧殆尽;在济青高速路上,曾发生了数起车辆追尾相撞,而致车毁人伤、车毁人亡的惨剧,其罪魁祸首是两侧田地里正在燃烧的秸秆,产生大量烟雾挡住了司机的视线;济南遥墙飞机场也发生了多次班机无法降落的事件,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资源,所产生的大量烟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对工业生产和交通造成不利影响。为杜绝秸秆焚烧,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等6部委曾联合颁布实施《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济南市人民政府于1999年9月29日发布的《关于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的通告》(济南市人民政府令第153号)中规定:在本市行政区域(8227平方公里)内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其他烧荒活动。为了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禁烧任务的完成,在全市为禁烧区的基础上,又划定了秸秆禁烧重点督查区。从现实情况看,虽然各级政府对这项工作下了很大气力,但总体上来看效果并不明显。秸秆禁烧之所以成为难题,根本...  相似文献   

15.
选取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严重的东北地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结合卫星火点和气象数据,开展秸秆露天燃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成功验证了松嫩平原地区2015年10月25日~11月15日的秸秆露天燃烧情况,其准确度为67.1%,经过多次试验,在神经网络建模与验证数据配比为80:20时,预测准确度最高,可达69.7%,同时该模型的稳定性较好.而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预测研究表明,人工神经网络较适用于长时间序列的预测.就影响因素而言,相对湿度是影响秸秆露天燃烧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空气质量模式提供火点预测数据,提高其预报预警能力,为区域联防联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选取农作物秸秆露天燃烧严重的东北地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结合卫星火点和气象数据,开展秸秆露天燃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成功验证了松嫩平原地区2015年10月25日~11月15日的秸秆露天燃烧情况,其准确度为67.1%,经过多次试验,在神经网络建模与验证数据配比为80:20时,预测准确度最高,可达69.7%,同时该模型的稳定性较好.而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预测研究表明,人工神经网络较适用于长时间序列的预测.就影响因素而言,相对湿度是影响秸秆露天燃烧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可为空气质量模式提供火点预测数据,提高其预报预警能力,为区域联防联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从环保角度入手,着重调查沈阳市全市范围内殡葬行业现有状况,重点研究了火化机焚烧尸体后产生的废气污染问题,并提出几点对策和建议。监测结果表明,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超过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与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秸秆在过去被运作燃料的情况也减少,这就让秸秆的数量不断增加,而饭勺秸秆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对当前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世界环境》2004,(6):92-93
在生物研究安全性上有一个国际协议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转基因作物(GMOs)的应用与风险并存。过去的数年中,这些风险以不同的方式证实了自身的存在,它们是人类和环境健康的潜在威胁,也是当地社区社会结构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20.
为考察疏浚污染底泥与垃圾焚烧灰混合烧制陶粒的可行性,根据陶粒的桶压强度和吸水率等性能确定了原料配比,考察了焙烧温度对陶粒微观形貌、重金属残留率、浸出比例及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料中焚烧飞灰比例增加,陶粒的筒压强度降低、吸水率升高,污染底泥与焚烧飞灰的合适配比为4:1,焙烧温度在1 100~1 150℃时陶粒内部微孔聚集,在1 200℃时陶粒出现大量玻璃相,陶粒焙烧温度宜控制在1 150℃左右;在最佳条件下烧制陶粒的筒压强度为4.56 MPa、吸水率为15.3%,堆积密度为735 kg/m3;陶粒中重金属残留率除了Zn外均随焙烧温度升高而下降,重金属浸出比例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渗沥浓度都有一定程度降低,浸出浓度均达到相关标准。烧制的陶粒有作为铺路、堤坝建材骨料使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