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6月19日,韩国环境部长官尹成奎会见了正在韩国访问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意见领袖代表团。他与代表团成员畅谈中韩环境合作愿景,并讲述了韩国在环保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与教训。他说,中韩是环境命运共同体,双方在环境方面的合作可以实现双赢,双方多年来的良好合作是因为"中国国民视韩国国民为朋友和良好的合作对象"。近年来,中日韩三国每年都会定期召开三国环境部长会议。除此之外,每年中韩两国还会有两次环境部长会议。对此,  相似文献   

2.
宋吉钟 《陕西环境》1998,5(1):43-45
本文以1997年韩国环境白皮书为主线,较系统地了韩国环境状况和环境政策。本文旨在为研究中韩环境问题作引线,为加强中韩环境合作做些理论和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97年韩国环境白皮书为主线较系统地介绍了韩国环境状况和环境政策。本文旨在为研究中韩环境问题作引线,为加强中韩环境合作做些理论和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韩两国乃至整个东北亚都面临空气质量改善的紧迫需求和挑战,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交流合作成为国际社会环境合作的热点议题. 为共同应对雾霾挑战,2019年以来,中韩两国通过密切交流合作,探索形成了一套以合作机制创新、共同平台建设、旗舰项目打造、互助联合研究等为主体的务实高效的合作范式,打破了双方在组织、地域、学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五大壁垒”,实现了政策、技术、数据、信息、成果等共享,助力了两国空气质量改善,也推动了东北亚区域空气质量整体改善,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区域层面的实践提供了生态环境领域的宝贵经验. 本文在分析阐释2015—2019年中韩两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紧迫需求和挑战的基础上,全面总结2019—2021年中韩大气领域合作进展和成果,以及合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复制性的合作范式,阐明双方在提升两国大气污染治理能力、助力空气质量改善、切实回应社会关注问题实现增信释疑、支撑多边环境外交等方面的合作成效,并基于东北亚大气环境治理需求和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展望和建议,建议未来两国应持续打造和推广中韩大气领域双边合作范式,积极推动建立“中韩+”环境合作新格局,为东北亚乃至全球大气环境治理贡献中韩智慧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韩两国正共同面对日益凸显的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出于对韩国推卸大气污染责任的防范和积极推动中韩环境合作的双重考虑,亟待加强对韩国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的研究。本文分析了韩国媒体及公众对雾霾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探析了韩国政府应对雾霾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及其特点,并对促进我国跨界大气污染问题的妥善解决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997年韩国环境白皮书为主线,较系统地介绍了韩国环境状况和环境政策。文中资料来源具有准确性,权威性,新颖性。本文旨在为研究中韩环境问题作引线,为加强中韩环境合作做些理论和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环境政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成为关注焦点。中国、日本和韩国同处于东北亚地区,在环境保护领域开展了相互交流与合作。本文从日本和韩国在环境政策制定和施行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分析入手,借鉴日韩两国环境政策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完善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资讯     
《环境保护》2013,(14):6-9
要闻6月28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京会见了韩国环境部部长尹成奎。双方共同回顾了中韩环保合作的历程,并就大气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气候基金合作等议题交流了看法。双方认为,中韩环保合作是务实、积极、有效的,双方愿进一步加强交流,积极推动以上领域的合作,为中韩两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5,(4):87-88
中国与韩国于3月1日在京签署了环境标志互认合作协议,这是继1月与澳大利亚签订互作协议后,中国环境标志与国际环境标志机构签署的第二份互认合作协议。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和韩国环境标志协会共同签署了《中韩环境标志互认合作协议》。今后凡在中国境内申请“韩国环境标志”的产品,可直接向中国中环联合认证中心提出申请并接受认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和韩国的海洋环境行政管理的特征、海洋环境管理法律的特征以及海洋环境政策的特征的分析和比对,认为较之韩国的海洋综合管理而言中国的海洋环境管理过于分散,而与中国的海洋环境管理政策的协调性相比韩国的海洋环境政策过于独立.尽管中韩海洋环境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两国都意识到世界发展趋势和新的秩序变革,并为建立先进的海洋环境管理体制积极地进行相关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1.
2010年8月21日,47名来自韩国的青少年与60多位中国小伙伴聚汇中国首都北京青蓝大厦,中韩学生主持的第二届中韩青少年环境论坛揭幕。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主任邓亚军、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万学军、韩中青年交流协会会长李相烈、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史根东、北京市东城区国际教育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鲁天龙等领导参加了论坛。这是继今年2月在韩国釜山成功举办首届中韩青少年环境论坛后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ISO14000认证》2005,(1):F002-F002
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燕平先生和韩国环境标志协会会长李相垠先生分别在协议上签字。中韩环境标志互认合作协议的签定基于共同的目标为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地改善环境;增加环境友好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与供应,向消费传达产品与服务环境特性准确的可靠的信息。韩国驻华使馆环境参赞和国家环境总局有关官员出席了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3.
环保信息     
中意签署《环境合作联合声明》为未来合作奠定基础2000年10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局长解振华与来访的意大利环境部长威勒·伯登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中意环境合作联合声明》.解振华与伯登讨论了中意两国之间的环境合作,并就全球环境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认为,中意两国政治关系良好,并且都有开展和加强环境保护合作的强烈愿望.意大利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中国具有广阔的环境保护市场.中意两国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是互利的,双方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促进中意两国的环境保护合作,…  相似文献   

14.
陈燕平 《环境保护》2006,(14):27-31
建立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中日两国环境合作的重大成功决策 中日中心的建立是中日两国友好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翻开了中日环境合作的新篇章.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后,友好与合作成为发展两国关系的主旋律,环境合作很快进入了这个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国内信息     
据外刊报道,中国和韩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共同解决黄海污染问题。 合作的主要内容为,对中国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提供贷款;共同培养环境保护技术人材;1995年7月和9月两国分别召开会议研究协作问题。韩国已决定批准该计划。日本也有专家参加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前言 1992年6月,有各国首脑参加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下简称环发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至今闭幕已经两年多了。环发大会并不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而更应该将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合作解决地球未来的环境问题作为新的出发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专家动态     
<正>孟伟与韩国国立环境科学研究院代理院长在北京签署中韩大气联合研究工作组合作谅解备忘录,并共同为中韩大气联合研究工作组揭牌郝吉明当选为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马中参加生态金融系列讲座,就"十三五"期间中国绿色金融的有效需求发表讲话王金南参与以"绿色交通"节能环保为主题的交通大讲堂,作题为《中国环境挑战与生态文明战略》的报告王毅出席"第六届地坛论坛"并作题为《通过制度建设来促进碳市场的良性发展》的演讲  相似文献   

18.
由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率领的中国政府环境代表团一行8人5月30日离京赴日本访问。代表团是应日本政府的邀请前往访问的,这是自中日两国建交以来,我国第一次派高级环境代表团访日。代表团在日期间,中日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重大环境问题交换意见,如全球气候变暖、保护臭氧层、酸雨、大气和水体污染问题;介绍各自国家的环境现状及其采取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研究加强在环境领域的合作,如在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污染,大自然保护,环境管理等领域的合作。代表团访日期间还将与日本环境厅讨论两国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并拟签署中日环境保  相似文献   

19.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四次缔约大会于11月2~14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会议通过了《布宜诺斯艾利斯计划》。 2、11月26日,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面向21世纪的环境合作的联合公报》,为两国面向21世纪的环境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于11月发布《世界资源报告1998-1999》,论述了环境恶化与人类健康问题。报告指出,23%的全球疾病与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世界环境》2016,(4):2
正6月7日,合作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成立20年主题活动在京举行,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日本环境大臣丸川珠代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陈吉宁说,环境保护是中日两国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特别是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双边国际环境合作典范。陈吉宁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更是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