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4种典型PPCPs对蚕豆和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兰君  王金花  朱鲁生  王军  赵祥 《环境科学》2016,37(4):1568-1575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为评价典型PPCPs对植物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该试验以青皮蚕豆和大蒜为试验生物材料,分析强力霉素(DOX)、环丙沙星(CIP)、三氯卡班(TCC)和卡马西平(CBZ)在12.5~1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对蚕豆和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率及微核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 DOX、CIP、TCC和CBZ分别作用于蚕豆根尖细胞时,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K1)1.67‰,差异显著(P0.05);微核指数均大于3.5,属于重度损伤;随染毒浓度的增大微核率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 DOX、CIP、TCC和CBZ分别作用于大蒜根尖细胞时,产生微核数量较少,微核率均大于对照组(CK2)0.67‰,部分浓度组与CK2相比差异显著(P0.05),仅当CIP浓度为25、50、100 mg·L-1,TCC和CBZ浓度为25 mg·L-1时微核指数大于3.5;随染毒浓度的增大微核率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3供试化合物引起大蒜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均明显低于蚕豆,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4 4种化合物处理蚕豆和大蒜根尖细胞产生的微核指数整体对比大小均为CIPCBZTCCDOX.研究显示,4种化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均对蚕豆和大蒜根尖细胞造成了遗传损伤,对大蒜造成的损伤程度明显低于蚕豆,4种化合物性质不同对两种植物产生的损伤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和铜联合作用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抗生素与重金属单一及联合作用对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以青皮蚕豆根尖细胞为试验材料,研究四环素类抗生素OTC(土霉素)、CTC(金霉素)、TTC(四环素)和重金属Cu单一以及联合作用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微核指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抗生素与Cu单独作用,二者c在0~1.6 mmol/L之间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均高于3.33‰,微核指数均大于1.5,与CK(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著(P<0.01);随着c(抗生素)的增大,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呈先减后增的趋势. ②抗生素与Cu联合作用时,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和微核指数均小于单独作用时二者之和,交互作用表现为拮抗作用,其中c(抗生素)∶c(Cu)为1∶4时拮抗作用最明显,c(抗生素)∶c(Cu)为1∶1和1∶2时根尖细胞微核率呈减少的趋势,c(抗生素)∶c(Cu)为1∶8和1∶16时根尖细胞微核率呈增加的趋势. 研究显示,四环素类抗生素与Cu单一及联合作用于蚕豆根尖细胞时,均会对植物根尖细胞造成遗传损伤,但是联合作用时,抗生素在溶液中与Cu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根尖细胞的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C对除草剂诱发泥鳅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建城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6):17-18,25
应用泥鳅外周血红细胞微核试验,研究了维生素C对3种除草剂诱发泥鳅遗传物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C和除草剂共同作用时,均能显著降低除草剂诱发的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说明维生素C可以抑制除草剂对鱼类的遗传毒性作用。因此,在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对鱼类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亚硝基胍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发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诱变剂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的诱发作用,以寻求较为简便的检测水体中污染物对遗传物质的损害程度及毒理效应的方法。试验以亚硝基胍(MNNG)作为诱变剂,研究其不同浓度和染毒时间对泥鳅红细胞微核形成和核异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微核细胞率与亚硝基胍浓度呈正相关;但当浓度过高时,微核细胞率反而降低。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亚硝基胍浓度的升高,微核细胞率出现高峰的时间也相应提前。从试验结果来看,微核测定法确是遗传毒理学试验中一个较为理想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环境中的PAES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邻苯二甲酸酯对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酯对蟾蜍蝌蚪的致突变作用。方法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为污染物对蟾蜍蝌蚪染毒24小时,并观察其细胞核变化。所用蟾蜍蝌蚪处于变态期,对污染物较为敏感。结果邻苯二甲酸酯使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率以及核异常细胞率上升,微核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上升,在浓度为78 ug/ml,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浓度在18.5 ug/ml时试验组突变的细胞核的形态发生显著改变,核异常细胞率与对照组核异常细胞率有显著差异P〈0.05。此时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微核、双核、核内凹、核碎裂、无丝分裂时核分裂不均等核的形态变化。结论邻苯二甲酸酯对蟾蜍蝌蚪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青蛙蝌蚪红细胞微核试验,检测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各级处理工艺出水的诱变活性。在l6d生话污水处理的实验中,青蛙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及核异常率2d后就呈现统计上的显著增加,并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第8天达到最大值。在不同浓度混合污水暴露实验中,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城镇生活污水具有较强的诱变活性,一级和二级处理工艺出水也具有一定的诱变活性。现有污水处理工艺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孔雀石绿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研究孔雀石绿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孔雀石绿浓度在0.05~2.0 mg/L之间时,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达到1.0 mg/L时,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达到最高水平,随后,均开始下降。在同一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不断延长,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不断增大。微核率在36 h时,达到最高水平,而染色体畸变率在48 h时达到峰值,之后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平阳霉素诱发紫竹梅四分体的微核效应以及与紫露草四分体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效应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平阳霉素浓度与微核率间呈线性剂量效应关系,与紫竹梅、紫露草四分体微核率相关非常显著(P<0.01);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间相关显著(P<0.05)。同时,紫竹梅四分体微核率和紫露草四分体、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间相关非常显著(P<0.01),从而为紫竹梅四分体微核率测试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Hg,As,Pb)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分别探讨不同浓度的HgCl2、As2O3、Pb(NO3)2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以蒸馏水处理作为阴性对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HgCl2可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上升,说明HgCl2对蚕豆根尖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诱发突变(微核)。不同浓度As2O3可使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上升。说明三氧化二砷(As2O3)对蚕豆根尖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诱发突变(微核)。蚕豆根尖微核率在铅离子浓度0—25mg/L范围内,随着硝酸铅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说明硝酸铅是一种较强的诱变剂。  相似文献   

10.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MN)效应.结果表明,渗滤液可诱发微核的形成,且呈明确的浓度(渗滤液CODCr)-效应关系.在亚急性染毒条件下,渗滤液CODCr为10mg/L时,可诱发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n=16,P<0.001);在亚慢性染毒条件下,渗滤液CODCr为5mg/L时,即可诱发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n=16,P<0.001).这一结果从整体水平上证明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哺乳动物具有遗传损伤效应,同时提示可以以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作为渗滤液生物监测指标.渗滤液处理时间越长,引起细胞遗传损伤所需的最低浓度越低,意味着长期接触环境低浓度渗滤液污染有引起体内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大气环境氯离子沉降率和严酷度评价研究,为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设备防腐蚀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主要利用干片法和银测试片法对海南某地区远海a点和近海b点3—6月大气中的氯离子沉降率和腐蚀速率进行研究.结果 干片法数据分析发现,每月b点氯离子沉降率高于a点,其平均温度低于a点,平均相对湿度高于a点.银片数据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武器装备故障数据统计分析,建立故障率模型,重点考虑装备使用年限和年平均湿度两个指标,提出环境适应因子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提高装备的维修保障效率提供一定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利用加标回收率完成水环境的监测探讨问题,文中介绍了加标回收率理论知识,讨论了加标回收率的应用现状,主要对公式中"加标量"的探讨和公式中"加标量"的量纲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加标回收的实验方法介绍了比色法测定加标回收,包括比色法测定加标回收和比色法的预处理,容量法测定加标回收和其他方法测定加标回收,结合水环境监测中的比色法、容量法等常用方法对加标回收率计算,为完成水环境的监测探讨的准确测定,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木素胺的合成及改性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试验,采用Mannich反应合成阳离子木素胺。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改性样品的含氮量,以电泳试验测定其改性率,含氮量和改性率之间线性相关,并对其表面活性进行了研究,得到影响含氮量和改性率的主要因素和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推导一个描述私人利润率和社会利润率之间的新公式。该公式涉及的2个相关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投资占国民收入的百分比(λ);从环境投资角度出发定义的环境改善的弹性(η)。公式表明,从环境的观点出发,社会利润率或环境贴率应该随则系统地降低。此外,本文还引用了“环境阻力”的概念来论述模型的意义,同时还简要地讨论了环境阻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硫酸盐化速率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市近12年的硫酸盐化速率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与SO、NO等项目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依据历史数据和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建立了水泥粉尘排放的基本计算方法,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水泥使用分配模型和生产粉尘排放系数模型,测算了不同散装率水平下粉尘排放量的总体规模。当水泥产量增加到7×108t时,如果水泥散装率保持在20%的情况下,粉尘排放量为1988万t,如果散装率提高到40%,则粉尘排放量则降低到1598万t,降低幅度为390万t。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似乎遗漏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根据生态修复的定律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模型的函数公式展开了符合逻辑的算法和理论计算案例设计.结果表明优化修复主体利用率在环境污染的生态修复中的作用非同凡响.这类似海绵理论,如果把污染物比喻成水,不同的修复主体就是不同的海绵,我们要提高所有海绵的利用率,让他们吸收更多的“水”,而不是在海绵没有完全利用之前去制造海绵或者减少“水”的产生.这一方法推新了污染治理的思路,现在应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RAD7测氡仪对某8层教学楼第5层的房间进行24 h连续测定,测得室内氡浓度范围为5.65~48.7 Bq/m3,不超标。测定结果表明,清晨氡浓度较高,在5:00左右氡浓度达最高值;中午氡浓度较低,11:00左右氡浓度达最低值。经测定房间内墙面抛光瓷砖的表面氡析出率大于地板砖的表面氡析出率。房间室内的氡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表面氡的析出和室外空气,利用氡析出率和室外氡计算的室内氡浓度与测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0.
金仁村  郑平 《环境科学》2006,27(6):1088-1093
研究了气升式硝化反应器的剪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反应器的剪切率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当进气流量为430~2 700 L·h-1时,反应器总体剪切率为(0.702~3.13)×105s-1,升流区剪切率为(1.07~31.3)×105s-1,气液分离区剪切率为(1.12~25.0)×105s-1,最大剪切率出现在升流区.操作条件和反应器结构对该反应器的剪切率均有重大影响.当进气流量控制在1 300~2 700 L·h-1时,升流区和气液分离区的剪切率先降低后升高.剪切率与导流筒直径呈负相关,导流筒直径从4.0cm增大到5.5cm,升流区、气液分离区及总体剪切率分别降低85.5%、82.3%、80.6%.而与混合元件数成正相关,当导流筒直径为4.0cm时,较之普通反应器,改进型反应器升流区剪切率增大6.14(N=10)和7.97(N=39)倍,气液分离区剪切率增大7.18(N=10)和9.14(N=39)倍,总体剪切率增大6.35(N=10)和8.44(N=39)倍.该反应器的局部最大剪切率与总体剪切率之比(β)为3.68~7.66,采用较大的导流筒尺寸和适宜的静态混合元件数可促进剪切率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