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指出企业环境资源是“公共产品”,企业环境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面临的多种委托-代理链的存在造成环境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弱化。因此,企业环境管理优化的根本在于强化环境管理委托代理关系的激励约束机制,尤其是企业外部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人与环境所组成的世界系统中,人与环境、人与人是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在人类社会的生存阶段与发展阶段中,两种关系表现出明显不同的作用性质与作用内容。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发展危机(贫富分化与资源环境问题)均直接表现为两种关系的矛盾冲突。分析表明.只有同时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高科技发展角度论述了高科技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并对已有的环境承载力理论做了补充和改进,使之更能体现持续发展的新发现观。还对不同国家在处理高科技发展与持续发展关系的途径做了概要阐释。最后指出,高科技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是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环境问题和环境资源关系已成为重要的区际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极大的影响和抑制区域协调发展,首先探讨区际环境问题和环境关系的成因、类型、数量动态、时空演变格局;独创性的剖析区际环境关系、区际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的深刻根原。深入研究区际生态补偿作用和影响,指明缺乏补偿是江河上游与下游地区间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指出区际生态补偿体系应由政策法律制订机构、补偿计算机构、补偿征收管理机构等组成;同时着重研究计算策略思路、计算方法、计算过程、计算结果表达等生态补偿计算有关问题;分析建立区际生态补偿机制在环境资源管理体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转移支付制度)、环境影响数量技术、环境问题争端协调等面临的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5.
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环境技术创新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企业创新活动与政府环保目标的关系及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中的博弈环节等,提出了政府激励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外人口与环境关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和论争已经持续了200多年。近年来这个问题进一步引起重视。但是,由于这个领域研究的多方面复杂性。因此。在人口与环境关系研究中,不仅存在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巨大分歧,也存在研究内窖上和方法上的不同。本研究在大量阅读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外人口与环境研究的思想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的热点问题等方面进行圊顾和评述,从而为有关方面提供一个国际社会对人口与环境领域研究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7.
三种生产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44,自引:15,他引:29  
本文通过研究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提出了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模型,分析了三种生产之间的和谐关系,并对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开展环境建设、建立新伙伴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对于推进我国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缺乏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的系统性整合研究。借助元分析法,从756篇国内外文献中筛选出30篇标准文献作为研究数据,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TERB)影响因素进行整合研究。结果显示:(1)个人特征、感知价值、目的地体验、目的地涉入、地方特征、环境态度与地方依恋等7大因素均显著影响TERB,个人特征、感知价值与TERB之间呈中度正相关关系,其余因素与TERB之间均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其中,目的地体验与TERB的正相关关系最强(r=0.600),而个人特征最小(r=0.260);(2)样本量、文化背景和出版类型在各因素对TERB的影响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其中,样本量对个人特征、感知价值、目的地体验、目的地涉入、地方特征以及地方依恋与TERB间的关系均具调节作用;文化背景对个人特征、地方依恋与TERB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出版类型对目的地体验、地方特征与TERB间的关系起到明显调节作用;(3)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理具有复杂性,不仅受到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且受到调节变量的影响。最后提出若干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9.
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可以将环境问题纳入到规划中进行综合分析,使规划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协调各部门发展的关系。本文基于开发的评价程序,结合黄各庄镇总体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尝试在规划层次上对城镇总体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与中国环境立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当今社会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中,而克服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危机,是建立生态文明的主攻方向之一。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修改完善我们的环境立法,从而规范预防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和谐:可持续发展观的灵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说明进行环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辨析了不同的环境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提出人与环境相融和谐的意识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展、技术手段无目的地自我循环 ,并由此而导致人类社会的发展危机。本文主要论述消费者社会以及支撑消费者社会的现代经济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 ,若想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并维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人类必须重塑生存价值、重新为自然立法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基础和核心议题。本文着重从“生产剩余”和“消费剩余”新的认识视觉 ,通过构建物流循环结构和剖析人与自然的相依关系 ,探索两者之间物质、能量转化的协同机理与和谐准则 ,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人地关系的危机和性质及协调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地关系危机的本因是人类意识和社会经济行为与其生存环境的潜在利用方向、可承载量之间存在的巨大不整合和全面失衡,其核心是资源问题。人地关系的性质是多种人地关系因子共同作用的区间对应的函数关系。人类应当采取“多管齐下、本标兼治”的协调战略,树立资源中心论观念,着力于改善资源利用结构和效率,改进人地关系的关联方式和复合作用效应,建立多层次的人地协调工程,推动人与自然的根本和解和全面合作,最终实现两者的整体同一化和共生协调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思考和认识的永恒主题。目前,人地关系呈现出历史性和全球性的危机,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障碍。探讨危机产生的根源,研究人地关系的性质,并从中确定调控人地关系的基本思维和方式,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的对抗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人类征服、改造甚至掠夺自然;自然又加倍报复人类;人类与动物争夺生存环境;人类与动物相互伤害。要实现人与自然从对抗走向和谐。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观。以及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等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社会系统工程角度对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的动态依存关系作了全面探讨。认为科技是转变这个系统运动性质的关键因素,人口问题的实质是自身的消耗接近于自身的供给,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增加科技的投入。科技类似催化剂,可使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资源,因而人均资源占有量不会绝对呈下降曲线。科技这一要素的大量介入,将使封闭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系统(就经济学意义而言)转变为一个全方位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耗散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17.
太湖流域水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耦合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太湖流域水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从 2 0世纪 6 0年代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流域水环境不断恶化 ,具有表征意义的太湖水体的TP ,TN ,COD浓度不断上升。本文把环境演变的人文驱动因素归纳为人口发展、经济发展、城市化、土地利用等 ,将其与太湖流域水环境耦合 ,得出探讨性结论 :太湖流域人类活动与水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大致经历了干预、干预—弱制约、干预—制约、干预—强制约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人类活动特征。流域水环境恶化经历了几十年 ,而水环境修复则需要人类更长时期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就环境论环境,对于认识环境问题有启蒙意义,但也容易产生片面性。环境问题需要在它的同一级的层次,即“人-自然”系统的层次来思考。从“文化”的视角思考,我们认为要解决如下理论问题:关于拯救人类与拯救地球;关于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生存;关于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发展是多价值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典型支流春季特征及其水华优势种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库蓄水后,多年来众多支流水华频发引起广泛关注。为研究春季三峡库区不同区域典型支流特征及水华的差异性,选取小江、大宁河、香溪河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春季对三条支流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三条支流回水区长度与宽度有所区别,小江、大宁河、香溪河的蜿蜒度分别为2.151、1.384、1.126;长江干流水体以表层倒灌潜入小江,以中上层倒灌潜入大宁河,由中层倒灌潜入香溪河,越靠近库首,其倒灌影响距离相对越远,分别占研究回水范围的61.9%、69.2%和80.7%;温跃层梯度逐渐减小,水温呈现不同的层化结构,回水区上游水温较下游高;三条支流的光混比变化规律相似,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含量能够为藻类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条件;春季水华的优势藻种及各优势种的分布区域有所不同,回水区上游更易暴发高强度水华,小江水华优势种主要包括蓝藻、绿藻、甲藻、硅藻;大宁河多发生以绿藻为优势藻种的水华,偶尔伴有甲藻、硅藻和隐藻水华,香溪河春季优势共存的水华类型较多见,多发生硅藻、甲藻水华,有时出现绿藻水华。倒灌异重流是三条支流水华暴发呈现分区的主要原因,水温及水动力条件差异是造成三条典型支流水华优势藻种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