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秸秆产业 发展生态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粮食产量已居全球首位,粮食丰收后,秸秆产量相应增加,如果将其当作粮食生产废弃物弃之于环境,将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利用秸秆制浆造纸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过去由于不重视环境保护,草类原料制浆造成严重的污染。中国南京三位科学家经过长期努力,已经攻克了草浆造纸这个全球难题,为秸秆制浆开辟了光明前景,从原来造成污染的化学制浆蒸煮黑液中回收具有广泛用途的木质素磺酸盐(简称“木质素”),取得了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另外,制浆废弃物的秸秆根部和叶穗,可用物理法制得浆粉,兼有粗浆和木质素双重成份,是压…  相似文献   

2.
未来将继续巩固农业基础。筑牢支撑粮食生产的政策、科技和基础设施三大支柱。 “在粮食安全的问题上,中国不仅没有造成对世界的威胁,而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中国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5月21日回应“中国粮食威胁论”时表示。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一个粮食生产大国,秸秆资源丰富。近年来,秸秆焚烧现象一直较为严重,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危害,还导致了秸秆的资源利用率降低。研究表明,植物秸秆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提取后可制备纳米纤维素,纳米纤维素凭借其优良的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秸秆废料提取纤维素及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技术,并对由纤维素制备的纳米纤维素材料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徐强 《福建环境》2000,17(4):25-27
粗硫酸松节油是硫酸盐法制浆生产的副产品,因共含有许多硫化物故有恶臭味,不加地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多次平行,正交实验对粗硫酸盐松节油进行处理,可达到去除恶气味、净化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简讯     
废弃秸秆变板材废弃的秸秆、花生壳、杂草,经过加工就可以变成人们喜爱的环保型板材,这是河北省井陉县科技部门,经过两年研制开发出的一项科研新技术。到目前,该县已建成年产2.1万块环保型板材生产企业,年消化秸秆、花生壳、杂草等157万多吨。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小麦、玉米秸秆,花生壳等,除了少量直接还田和养牛过腹还田外,大量的秸秆被焚烧,不仅严重浪费资源,还严重污染了环境。为此,该县将《利用农作物秸秆制作环保型板材技术研究》课题,列入进陉县山区经济开发项目,这个项目主要以玉米、麦秸、棉花秸、花生壳、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过剩秸秆焚烧对环境、交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重,如何提升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符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四种途径,并就实现这些途径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事件回顾 2008年10月28日,南京遭遇烟霾袭击,环境部门监测污染指数超过300,达到重度污染。28日晚上,江苏省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提醒人们防范。由于此次烟霾有刺激性气味,人们纷纷躲到室内,关起门窗,事件的发生给市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后经相关部门查明,此次事件的污染源是秸秆燃烧,着火点主要集中在苏中、苏南等沿江部分县,这些秸秆燃烧的灰尘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乘风汇集南京,造成“雾锁南京”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也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我国自古就有利用秸秆的优良传统,农民用秸秆建房蔽日遮雨,用秸秆烧火做饭取暖,用秸秆养畜积肥还田,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物秸秆越来越多,农民用秸秆作肥料和燃料的越来越少,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相对滞后使得农民只好采取最简便的办法——将秸秆就地付之一炬。此举不但浪费了资源,还严重污染环境,致使机场停飞、高速公路关闭,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生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部、环保总局等…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十分突出。原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发布的《环境卫星秸秆焚烧火点监测月报》数据显示,2017年9-11月,卫星遥感数据共监测到全国秸秆焚烧火点3638个,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约73%。中国是农业大国,以安徽省为例,该省的农作物产量与秸秆量甚至可达到1∶1的比重。面对秸秆还田有限、发电不稳定的现状,秸秆焚烧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农作物秸秆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和秸秆的组成成分,阐述了将秸秆应用于沼气中的实际价值与研究进展,分析了秸秆沼气对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碱法制浆造纸黑液良性循环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碱法制浆黑液良性循环处理技术原理及技术路线了探讨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制浆黑液处理与回收、液体回用有机地相结合处理过程所用原料转化为制浆药液成分回用于制浆蒸煮,回收液制成木质素磺酸盐,技术路线可行,可为碱法制浆黑液处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库区移民会对当地森林植被、野生动物、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和城镇环境、农村聚落环境等造成影响。为此,必须从制订环保规划、保护森林资源、防止水土失流,解决移民粮食问题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化学纸浆传统的漂白工艺造成废液的排放,是纸浆和造纸工业对接受水体的最大环境问题。原因主要是废液含有TOCI(总有机束缚氯)或AOX(可吸附有机卤)的氯化合物。本文讨论了克服制浆和漂白工艺能产生环境问题的三种可行性方法。一是开发最终将关闭漂白工厂废水系统并把净化水循环回用的技术,这种技术将不产生任何废料或污泥。二是开发纸浆漂白新技术,将不再使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禽畜粪便的排放数量逐年增加。据统计,禽畜粪尿排放量每头牛为55kg/d~65 kg/d,每头猪为3.5 kg/d~11.0 kg/d,每只鸡为0.10 kg/d~0.15 kg/d,每只羊为2.66 kg/d。大量的禽畜粪便不经处理而排入环境,将会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危及禽畜本身及人体健康。因此,实现禽畜粪便的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防止和消除养殖场粪便的污染及其利用问题的研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利用日本JST赠送的生态厕所反应装置为试验设备,分别以木屑和木屑与秸秆混合物为微生物载体,对牛粪便进行减量化处理技术研究。旨在为研究中国农业的玉米作物秸秆是否可以替代木屑作为反应过程中的调理剂,达到对禽畜养殖业粪便良好的减量化处理效果,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为中国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寻找另一条资源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孙钰 《环境保护》2007,(6A):15-19
近期以来,世界各地气候异常现象接连频繁发生。中国各地气温也出现数十年、上百年未有的异常表现。科学家们警告,气温上升很可能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有关,而持续的气温上升将造成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水资源短缺、物种加速灭绝等严重后果。为了警醒世人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与世界环境日主题相呼应,结合中国环境保护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将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美国《未来学家》双月刊1998年1-2月号刊登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的一篇文章,题为《粮食短缺:环境向人们发出的警钟》,摘要如下:数十年来的环境恶化现象如果无限期地发展下去,最终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迄今为止,环境遭到破坏给经济造成的绝大部分影响是局...  相似文献   

17.
农药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日照市环保局张永康费融说及对环境的污染,人们往往会想到工矿企业排放的“三废”、噪声、放射性污染等,而忽视了由于大量施用农药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近年来,为控制农田病虫草害,提高粮食及其它农产品产量,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及除草剂的各类...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2007,(9A):73-73
2007年8月16日,万华生态板业股份有限公司展示推出的零境界健康板,获得了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颁发的“绿色之星”认证。同日,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新型秸秆应用技术推广会议”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此次大会旨在共同推广秸秆板材绿色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将环保理念、人造板及下游轻工产品以及上游原材料相结合,推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全新产业。  相似文献   

19.
<正>一、概述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一般产1斤粮食会产生1.1-1.2斤秸秆。秸秆处理一直是农民心中的一个大问题。过去农村做饭,秸秆是主要燃料。现在农村生活条件改善了,用上了液化气或煤,做饭不用秸秆了。村里的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收拉运秸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自给率研究——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于统计口径与计算方法的不同,粮食自给率的计算结果往往差异较大,得出的中国粮食安全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从而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争议。为了准确分析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情势,避免误判对相关决策造成误导,有必要对粮食的统计口径和自给率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用三种粮食自给率计算方法—定额统计法、流向统计法和消费统计法,测算中国2000-2016年的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定额统计法计算结果容易造成失真,流向统计法与消费统计法计算结果较为准确;(2)谷物和口粮自给率更能反映中国实际的粮食供需情况;(3)中国谷物自给率在98%以上,口粮自给率高于100%。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会造成耕地被侵占、粮食需求激增等严重问题,口粮生产仍然不能放松,建议未来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小麦、稻米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