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是公路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助力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应用可以有效辅助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基于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应用需求,提出了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结构,并详细分析了移动视频监控的关键技术、应用优势以及在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移动视频监控的应用需求、关键性技术的分析,综合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视频监控与移动网络的互连是安防监控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移动设备、移动网络实现无时间、无地域限制的监看模式,逐渐深入到各个不同的细分市场中,拓宽了视频监控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除传统的红外、高频调幅(315、433、915MHz)外,Zigbee、Z-Wave等新型短距离无线技术逐渐迈入商用,与此同时3G、4G传输技术不断推进,无线视频监控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无线监控由于具有组网灵活、部署方便、可扩展性好、维护方便、综合成本低等独特的优势,特别适合室外移动、距离较远及不方便敷设线缆的场景。目前无线视频监控在行业级市场,比如智能家居、环保监控、数字工地、森林、移动执法、公安警务通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增多,市场份额日渐扩大。本文就无线视频监控在工地的应用做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视频监控行业伴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进行一系列的产品更新和系统升级,基于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发展的移动视频监控成为安防行业新的增长点,其中车载移动监控受到了不少厂商的重视与投资,技术发展与产品市场应用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一、移动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移动监控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移动通信、图像处理、嵌入式技术、模式识别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高科技的结晶,在安防界一直都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移动视频监控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移动4G网络提供大码流的数据传输能力,为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协同移动终端融合创造了良好条件,对移动监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助力作用。移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视频监控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高校的平安校园建设也朝着"高清化、覆盖化、融合化、智能化、移动化"方向迈进。目前,"智慧校园"的理念被提上日程,关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受到多方关注。平安学校建设的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一种资源,可以为学校老师、学生甚至学校对外宣传方面提供很便利的服务。从目前的发展特点来看,今后学校安防建设将是以视频监控为核心,成为集校园安全、教学、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智慧校园系统。本文将就智慧校园中的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分析、校园车辆管理、系统融合、智能运维管理、3D呈现、移动监控等方面介绍一下技术产品的应用场景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浅谈人脸识别技术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总结了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现状,然后介绍了人脸识别技术的范畴,以及应用难点,并针对人脸识别技术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架构和流程做了探讨,最后分析了人脸识别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以及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中,摄像机/IPC、网络硬盘录像机NVR、交换机、管理服务器、存储服务器、转发服务器、解码器、显控设备、大数据服务器、视频结构化服务器、客户端等网元设备都是在一个专网里面,或者经过专网骨干网、互联网等网络进行互联。对移动视频监控系统来说,使用最多的是公安部门或者交管部门。随着监控技术发展,移动式执法取证方案应用而生,即在执法车辆上安装车载摄像机,在车辆移动过程中或者车辆抵达现  相似文献   

9.
视频监控技术简介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秋波 《安防科技》2007,(5):21-23,68
视频监控作为一种传统视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目前在国内外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视频监控业务作了简单的介绍与回顾,指出当前视频监控业务与传统视频监控业务在需求上的转变,以及与视频监控相关的一些技术的进展情况,然后指出当前视频监控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一、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4G时代的开启和移动终端的持续增长,移动互联网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也为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之各行业对移动监控的需求日益高涨,要求对大量视频数据进行实时、无地域、无阻碍的观看和共享,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在此趋势下,移动监控成为了安防市场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正一、系统架构成为视频监控当前发展最关键的制约因素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深入应用,视频监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视频监控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一大"焦点",首先是技术大汇聚,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均在不断地与视频监控技术相融合;其次是应用向纵横两个方向深度发展,纵向公安视频监控实战应用等行业应用深度发展,横向是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雪亮工程)  相似文献   

12.
人们生活中存在着大量需要移动管理的对象,如公交车、地铁、高铁、矿井运输设备、港口码头等,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们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等手段建立起移动监控系统,实现维护公共安全的目标。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成熟、视频监控的广泛应用以及网络监控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出巨大的移动监控市场。  相似文献   

13.
有线视频监控业务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移动视频监控也具有突出的优势,3G出现以后,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优势带来了全新的监控业务模式.本文仅简单介绍融合监控系统的设计,以及其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各类应用也随之日益广泛和深入,视频监控系统已经进入了联网监控和业务融合的时代。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业务的逐渐增长以及移动4G网络的大规模商用,越来越多的场合因为无法部署传输线路而采用运营商的4G网络传输。现如今4G通信技术成熟,覆盖率高,城市覆盖率可达100%,通过移动4G网络,可在不用布线的情况下将监控视频传输到后台指挥中心进行显示和处理,通过手机或电脑能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安防》2006,(6):42
在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建设中,信息传输、交换应用技术是系统运行的核心与关键.本课题旨在分析现有各类安全防范系统技术特点和公安业务各警种对视频图像应用的需求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的信息传输、交换应用的相关技术问题,编制相关技术标准,研制针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移动视频传输设备,使得集成平台在能够兼容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城区、市、省乃至全国的视频监控信息的实时互联互控,形成具有快速接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的综合警务平台.   ……  相似文献   

16.
浅析云计算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频监控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模拟化、数字化、网络化。云计算的诞生解决了传统监控远程传输、计算及存储难题,也改变了传统的视频监控应用模式。在云计算前提下,云存储已经成为未来存储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分析了云计算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当前云计算在视频监控的技术特点,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安防》2006,(2):42-42
在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建设中,信息传输、交换应用技术是系统运行的核心与关键。本课题旨在分析现有各类安全防范系统技术特点和公安业务各警种对视频图像应用的需求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社会治安动态防范系统中的信息传输、交换应用的相关技术问题,编制相关技术标准,研制针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移动视频传输设备,使得集成平台在能够兼容现有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城区、市、省乃至全国的视频监控信息的实时互联互控。形成具有快速接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的综合警务平台。  相似文献   

18.
王琨 《中国安防》2012,(5):99-103
近年来,世界电信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公共移动通信持续增长,在移动通信网络向3G演进的同时,WiFi、WiMAX、WBMA等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距离无线技术相继涌现,并不断走向成熟,无线通信产业发展呈现多样化、优势互补的新格局。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逐步演进,3G与各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距离无线技术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这为移动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加之这几年来反恐需求不断增长,无线视频监控业务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起色,其应用前景被看好。本文对国外移动视频监控的发展情况做些简单的介绍,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气净化厂安全视频监控运用为实例,充分阐述了视频监控的分类、特点以及运用实效,对各类风险场景视频监控的应用配置进行了探讨,并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措施建议,为视频监控在石化安全领域中的开发、运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一、智能分析技术在集成领域的发展现状智能分析技术属于人工智能中的模式识别,起源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综合应用图像处理、目标检测与跟踪、模式识别等技术,对视频场景中的目标进行检测分析,实现图像质量诊断、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视频检索等功能。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减少由于人员疏忽或离开错过的重要监控信息,使监控管理更加方便高效。安防智能化不仅仅指的是视频的智能分析技术,还包括系统和安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