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智慧城市建设市场发展现状与短板1.智慧城市建设情况我国城市建设先后经历了数字城市、无线城市、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道路。从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开始算起,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已历时近10年时间。最初的前5年(2010-2015年),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没  相似文献   

2.
正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城市发展实际,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红利和技术创新红利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蓬勃发展。据悉,目前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日益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典范,城市服务质量、治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3.
曾云虹 《中国安防》2015,(Z1):42-44
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经有超过222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已有逾29个城市提出了具体规划,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完全进入一个高速的成长期。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预测,智慧城市建设将会在2015年出现更大范围的爆炸式增长。智慧城市是否是产品升级的大好时机,如何辨别真正的智慧产品,分享建设红利,成为辞旧迎新之际大家重点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舒志忠 《中国安防》2015,(Z1):39-41
截至2014年底,全国已经有超过222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已有逾29个城市提出了具体规划,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完全进入一个高速的成长期。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预测,智慧城市建设将会在2015年出现更大范围的爆炸式增长。智慧城市是否是产品升级的大好时机,如何辨别真正的智慧产品,分享建设红利,成为辞旧迎新之际大家重点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正>一、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助力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础行业,安防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住建部近日透露,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已有104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将建设智慧城市。据了解,目前住建部已公布了两批193个智慧城市试点单位,这些试点单位分布较广,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对于一些小城市或欠发达地区来说,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信息化建设,都无法与发达地区采取同样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7.
正8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七部委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突出等问题,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因此亟待加强引导,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意见)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按照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发挥市场在资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阶段,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全国100%以上的副省级城市,超过75%的地级城市和超过30%以上的县级城市都已经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智能化、大数据战略的方向。在我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新兴技术的不断渗透下,越来越多不同阵营企业纷纷参与到智慧社区建设中来,智慧社区建设不断得到落地。本文将对智慧社区建设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日前,由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等单位主办的“2015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博览会以“互联网+智慧城市”为主题,旨在建立中国权威智慧城市展示平台,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成功经验,提升社会创新和政府治理能力,实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务实带动作用. 通过一天对展会的观摩,我感到在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政府试点如火如荼.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在蓬勃展开,已有300多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此次参加展会的就包括了北京市、南京市、福建省晋江市、吉林省延吉市等近百家地方政府.如北京市通过多年的建设,已基本形成了社会服务网格化体系,实现了城市管理网、社会服务管理网、社会治安“三网融合”,目前正在结合网格化建设基础全面提升智慧城市的构建水平;南京市大力促进“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生活、智慧教育”的建设,并建立了智慧南京城市运营中心,形成了智慧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延吉市通过“智慧民生”提升民众幸福指数,通过“智慧政务”构建服务性政府,通过“智慧产业”促进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安防行业与之紧密相关,机遇巨大。为适应行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中国安防》杂志特设智慧城市栏目,为广大安防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献计献策。智慧城市栏目主要定位于安防业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法规、智慧城市建设行业资讯、安防先进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在国家政策引领和支持下,我国各省市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纵观这几年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说相当程度上是由安防系统发展过来的,从城市公共安全防控延伸到交通、环保、医疗、教育、国土治理和监测。可以说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安防。  相似文献   

12.
康剑  王月雅 《中国安防》2011,(10):63-6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管理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提升城市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城市管理手段的升级带来了新的解决路径,利用感知技术、物联网等手段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推动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发展最大程度地惠及民众。此外,还有利于缓解资源压力,促进生态环境发展,不断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因此,在全球智慧风潮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南京、宁波等省市已经把智慧城市列入重点研究课题,纷纷加入"智慧城市"、"感知中国"建设的赛跑中,希望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布局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智慧城市有哪些具体建设内容?智慧城市建设将为安防企业带来哪些机遇?本文对此做些简单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启动2014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两部委联合发文共同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被看作是国家层面部委间协同推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质性举措,是在以往各部门分别实施试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策及资源整合效果的最新探索。申报期间,两部委将联合组织国家智慧城市专家组,对申报城市进行把关评审,共同决定试点城市名单;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和科技主管部门也  相似文献   

14.
<正>安防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出入口控制是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近年来,政府政策频出,助推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慧城市的建设,安防行业蓬勃发展,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契机。随着AI技术的发展,将AI赋能出入口控制系统,将传统控制技术与人脸识别、车辆识别、指纹识  相似文献   

15.
魏一 《中国安防》2013,(11):28-30
一、智慧城市积极推动视频监控产业发展2013年中国视频监控产业的关键词非"智慧城市"莫属。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的主力建设内容之一,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于今年正式启动了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显现出了中央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思考的深入和细化,预示着智慧城市建设将会朝着大投资、大建设的模式发展。与此同时,与智慧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中国视频监控产业也迎来了  相似文献   

16.
正一、智慧社区的兴起智慧城市试点的建设拉开了智慧社区大规模发展的帷幕,从传统城市走向智慧城市是大势所趋,而社区建设正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从2012年智慧城市试点提出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部门又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试点示范。2013年1月,工信部召开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公布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90个城市被列入;8月,工信部又公布第二批试点名单,共103个城市。在第一批试点中,智慧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互联网+"概念使得智慧城市产业的搭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在智慧城市上的投入早已超过5000亿元,预计未来投资会上升到1.1万亿元,智慧城市的建设将迈入高速发展期。从国家政策以及今年的中央经济会议可以看出,智慧城市依然会继续稳步向前发展推进。但在智慧城市建  相似文献   

18.
王曼 《中国安防》2020,(5):56-60
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落地,围绕"以人为本、惠民便民、绩效导向、客观量化"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体系也作为国家标准指导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中分为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强调市民体验,旨在注重公众满意度和社会参与度。客观指标重点围绕城市发展现状、发展空间、发展特色进行,包括7个一级标准,其中包括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三个成效类标准。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推进节奏加快,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人口快速增多,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建设好智慧城市、落实做好社区治理工作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社区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新的发展诉求。在智慧城市体系建设过程中,智慧社区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单元,近两年各地兴起了一股建设浪潮,这将会是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经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重庆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重庆市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2015~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将生态环境监控纳入全市智慧城市社会管理重点事项。《方案》提出,通过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同步发展,智慧化水平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