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话说"万一"     
中国人爱说俗话,"不怕一万, 只怕万一。"就是俗话中的经典语 言。不幸的是,这句经典语言在不少 驾驶员中反而成了"挡箭牌",引申 成为一句"反俗语"。 某天,我打的见驾驶员没系安 全带,便提醒他系上。谁知他笑着 说:"哪有那么巧!我就成了'万 一'?"某天,我见朋友骑摩托车没 戴头盔,提醒说:"不怕一万,只怕 万一。"他也笑了,说:"如果碰巧这 次没戴头盔就恰巧出事,我也认了  相似文献   

2.
记得前年很多朋友去学车时,我因为胆小,没和她们一起去。不久,一个朋友收到了生日礼物——"奇瑞瑞虎3"。这个惊人的礼物让我们这群死党朋友跟着受益,并从中体会到开车的好处。去年暑假,小○提议和我一起学车,我乐滋滋地与母亲商量此事,可是遭到反对。经过几天的唇枪舌战,母亲终于被我说服了。7月初我就和小○一起去驾校报名了。  相似文献   

3.
近日,笔者读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回家时,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盲人火冒三丈:"你明知道我看不见,让我点灯笼照路,这不是在嘲笑我嘛?"亲戚说:"你点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撞到你,这样你就安全了。"故事虽短,却耐人寻味,让笔者有了些许想法。文中的"盲人"让我想到了安全生产中那些对安  相似文献   

4.
问我不久前考取小车驾照,平时难得驾车上周末朋友请客我赴宴,遇熟人魏某在同一酒店的隔壁包间请客。魏某和酒店老板过来敬酒,魏某提到同桌的一个驾车来的朋友喝醉了酒,顺便问老板有没有人可以代驾,老板说没有;魏某见我没喝,问是否可以帮个忙。见我没吱声,老板爽快地说,就让我开车好了,两个包间各优惠餐费300元;散席后魏某把他朋友的车  相似文献   

5.
幽默小故事     
<正>百万富翁主持人采访一位18岁的百万富翁,问他是怎样做到的。"其实我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一直在家里呆着。"主持人:"那一定是你的父母把你培养成杰出人才了。""也没有,我父母也没教过我,18岁生日那天,父母给了我一个存折说:‘孩子,这是你不上学这些年攒下的钱……’"  相似文献   

6.
记得前年很多朋友去学车时,我因为胆小,没和她们一起去。不久,一个朋友收到了生日礼物——“奇瑞瑞虎3”。这个惊人的礼物让我们这群死党朋友跟着受益,并从中体会到开车的好处。去年暑假,小O提议和我一起学车,我乐滋滋地与母亲商量此事,可是遭到反对。经过几天的唇枪舌战,母亲终于被我说服了。7月初我就和小O一起去驾校报名了。  相似文献   

7.
几个朋友学开车,交了学费却嫌驾训班的教头不好伺候,拼老命给我戴高帽子:老哥你技术一流啦,老哥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我们一块到野外做有氧运动啦。死缠烂打要我陪他们练车。 正逢长假,闷在家里也是下雨天打孩子,况且我这人本来就有些好为人师,干脆就汤下面就坡下驴,给他们当教练去吧。于是两三部车,  相似文献   

8.
梦的方向     
2008年10月1日,我和老婆终于开上梦寐以求的丰田车。 今年国庆,是我和老婆结婚两周年纪念日,在庆祝会上,我和老婆紧紧地依偎在起,在向朋友们一致敬后,老公走到酒店大厅前台向朋友宣布说:“我们能有今天,老婆的功劳可不小啊,所以,我打算2009年1月1日开车带她去北京!”话还没说完,就听到朋友们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9.
微笑     
"来电话喽,请微笑!"每次听到这个手机铃音,无论我在做什么事,心头都会有一丝放松的感觉,不觉地想要去笑一下,也许这就是微笑的力量吧!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丹妮的女孩听到敲门声,打开门,发现一个持刀男子正恶狠狠地看着她。她克制住自己,灵机一动,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刀  相似文献   

10.
这天晚上,张小兰和丈夫赵大海去朋友家聚会,快走到巷口时,就看见一个七八岁光景的小男孩,正仰着脑袋聚精会神地看着天空,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半天了。小兰很好奇,走过去俯下身问道:"孩子,你在看什么啊?"小男孩收回目光,看了看小兰,一本正经地说:"阿姨,我在看星星呢。"小兰糊涂了,眼瞅着今天是阴天,黑沉沉的天空就像一口倒扣的黑锅,哪里有什么星星?小男孩仿佛看出了小兰的心思,咬了咬嘴唇,说:"你别看现在没有星星,但我知道很  相似文献   

11.
说谎     
有一个男孩去同学家玩,回家却骗妈妈说遇到坏人了。母亲发现儿子撒谎气极了,接了他一顿,还向自己的哥哥告状,请求火力支援。舅舅问外甥,外甥说:妈妈不让我玩,我怕说了她会生气。于是舅舅再找妹妹谈,妹妹气尤未消:“他撒谎啊!你说气入不气人!”想不到舅舅反问了一句:“你小的时候就没撒过谎吗?你五年级考试不及格还让我不要告诉爸爸、…·你应该想一想孩子为什么要骗你……孩子去玩也是正当的……”哥哥的话把妹妹的怒火浇灭了,外甥也从大难临头得到了特赦,母子关系缓和了。这个外甥真是值得庆幸——他有一位好舅舅,如果舅舅…  相似文献   

12.
朋友,在这人海如潮的现实社会中,您最需要什么?如果让我来回答,我会 说:我最需要的是安全!记得儿时,母亲总是用关切的目光对我说:“孩子,小心 前面的石头。”“孩子,当心路上的汽车啊”这是父母在为我安全担心的殷殷之 情。而今天,“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则成为我和同事们 每日上班时恪守的信条。  相似文献   

13.
新车上路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辆爱车。 我兴致勃勃在后窗贴上“新手上路,请多关照”字样。 第一次驾着自己的车上路就带着老婆和孩子直奔二环路黎明永辉超市。老婆和孩子坐在车后边心里美滋滋的,我两眼直直地盯着前方,姿势有点僵硬,老婆和儿子在后边又说又笑,使我精力无法集中。当我提出说她们干扰我开车,吓的她们不敢说话了……庆幸一路平安到了目的地。但马上发现另一个问题,超市在马路右侧,且已没多余车位。正不知如何是好,发现对面大酒店楼下是停车场,我就把车开了过去,看到我车后的“新手”标志,保安很礼貌地指挥我把车停好了。  相似文献   

14.
自驾的感慨     
和很多的朋友都有这样一个感慨:自驾游游这个东西真的是一剂另类的毒药,让人迷醉,让人上瘾,所以才有那么多车友为此痴迷。自去了趟世界最大的市内海洋生物馆——北京海洋馆,领略了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后,又自驾车游了华北明珠白洋淀,我蛰伏的心苏醒了,这不,一个星期天上午起来,手特别痒,是那种急于开车的痒。于是开始鼓动夫人:天气不错咱们开车出去玩吧。夫人说,连去哪儿都没想好,什么准备也没做,怎么去。  相似文献   

15.
一张木床     
春节前的腊月二十一,父亲开着刚刚学会的电动三轮车给我家送来了半车大白菜和一袋子豆馅馍。一到家,父亲就乐呵呵地对我说:"现在的人真能,车充上电就能带着你跑,一按电门想去哪去哪,比那大架子的自行车方便多了。"妻子边卸东西边说:"上次回去只不过随口说说,没想到你们还真蒸了豆馅馍送来,没少麻烦  相似文献   

16.
教训     
世上有一种很可怕的人,那就是见酒如命又见钱不要命的"英雄好汉".喝多了酒还要去开车、登高、下井,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记得许多年前的一天,农历大年初三,湖西矿掘进五队工人杨山,在家与几个朋友喝酒,正在兴头上,突然想起今天自己要加班,下井时间快到了,站起来要告别.朋友说:"老伙计,咱这一年好容易在一起聚聚喝两杯,我给你打个电话,你不要去了,你不知道喝酒下进违章吗?"  相似文献   

17.
杭文 《安全与健康》2005,(12):29-29
一位安全员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与责任的追究非常执着,使一些人对此耿耿于怀.朋友好言相劝:你年龄大了,应该学"乖"了,不要顽固不化再得罪人了.可是他说:"那样我就不配当一名安全员了!如果事故原因不查清楚,当事人不汲取教训,那么同类事故必然会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8.
《清稗类钞·敬信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两黄金,没有打借条。不多年,朋友去世后的一天,他把朋友的儿子请到家里,把一千两黄金还给他。朋友的儿子很惊愕,坚决不受,笑道:"没有这回事,父亲没有留给我借条,也没有口头告诉我有这事。"蔡嶙说:"借条就在我心里,不在纸上,心中的诚信才是根本。你父亲知道我是个讲诚信的人,才没有告诉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岂能失信呢?"最后还是把黄金还给了他。  相似文献   

19.
人生的拐杖     
有一次,一位朋友对我说,她读过一首朦胧诗,只记得半句:"人生的拐杖……她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说拐杖者是一种助人前行的工具,这里或许是用来喻人的某种素质,但具体指什么我却含糊其辞,因为自己也觉得有点"朦胧".  相似文献   

20.
渴望单纯     
<正>"单纯"实在是个好词儿。不过你若以"单纯"来赞许年轻人,却未必能讨得人家欢喜。我记得小时候妈妈常说我"傻孩子",那时我总是竭力声辩"我不傻",甚至会委屈得声泪俱下。待慢慢长大了,才体味到妈妈那句话里深切的爱意。长大后,我常想哪天妈妈还能把手放在我头上,再说一次"傻孩子",可这样的情形再没发生过。单纯时不识单纯的滋味,也不愿正视单纯,挣扎着想摆脱单纯。背着大人抽烟,似乎手里夹支烟便长大了;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