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轴温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和装备。依托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检测与风险管控技术”(2016YFC0802505)。研发内容中国安科院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了由红外光谱测温装置、在线温度定标与校准单元、环境状态监测单元、车辆/轮轴信号辨识单元等构成的轮轴温度综合测量系统,具有测量/定标/待机等功能,构建了轮轴温度测量系统无人值守工作模式,解决了地铁轨旁非接触轴温关键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2.
光声光谱火灾气体探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体是火灾中最早出现的燃烧产物,利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作为判据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火灾探测及预警的早期性。光声光谱技术由于其在气体检测领域的高灵敏度、宽检测范围等优点已成为火灾探测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光声光谱技术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光声原理的火灾气体探测系统。对该系统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棉绳阴燃和聚氨酯泡沫明火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浓度(CO)进行了测量,根据光声信号的变化并结合一定的算法反演得到了这两组实验中CO的浓度变化曲线。实验表明,该探测系统对火灾能够很好地响应,能够满足探测需求。  相似文献   

3.
<正>拖车式边坡雷达是基于地基合成孔径干涉原理,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集成边坡监测预警系统装备。市场推广以来,边坡雷达S-SAR系列装备已累计部署40余套。拖车式边坡雷达S-SAR-T为其系列的新型号,具备高机动性特点和自保障功能,目前在全国已累计部署5套。拖车式边坡雷达S-SAR-T主要优势:大范围(监测距离可达5km)、高精度(最小变形监测精度0.1mm)、全天候(不受雨雾、台风干扰,适应高温、高寒、高海拔环境)、实时性(监测周期10分钟)、专业化(提供24小时云分析和远程专家会诊)、高集成(多地  相似文献   

4.
煤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浓度监测对煤矿生产安全预警至关重要。介绍了一种基于非分散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同时定量探测煤矿井下一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气体的方法。入射红外光经过高速旋转的滤光轮,得到各种待测气体相应滤波通道的调制光信号,经怀特池中待测气体吸收后得到各种气体的吸光度。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吸收光与被测气体浓度,得到测量系统的浓度定标曲线,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三者定标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2、0.9996和0.9998。分析了系统的测量精度,通过比较样气标准浓度与实测浓度大小,发现所有被测气体的这两组数据的相关性均大于0.998,测量误差均小于5%。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非分散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煤矿井下多组分有害气体的同步精确探测,为扩展煤矿安全预警技术手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方丽丽  赵建华 《火灾科学》2015,24(2):114-118
提出了基于非色散红外吸收原理(NDIR)实时监测环境中CO2气体浓度变化进行火警探测的方法。根据高空大气环境的特殊性,探讨了基于NDIR的CO2气体探测技术应用于飞机上所面临的低温低压难题。进行了基于NDIR的红外CO2飞机火警探测器的两种结构设计,提出了基于CO2气体浓度监测的红外CO2飞机火警探测器的主要参数要求,研究了基于CO2浓度变化速率与变化值的火灾报警算法。  相似文献   

6.
SF_6气体是强温室效应气体,为了减少SF_6气体用量,提升环保效益,SF_6/N_2混合电气设备逐步在电网进入应用。由于两种气体密度具有较大差异,向设备充入气体时,混合气体是否能迅速扩散均匀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安全运行。搭建了快速试验平台,采用基于红外光谱的SF_6检测技术进行SF_6气体浓度监测,研究了不同比例、不同压强下混合气体的扩散效应,发现先充入N_2比先充入SF_6扩散均匀能减少大量时间;同一温度不同压强的设备发生缓慢泄漏缺陷时,可以用设备初始混合比例进行补气,从而保证混合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中集集团能源化工食品装备板块的重点企业,专业从事能源、化工食品装备行业的化学品物流装备、气体能源储运装备、化工过程装备和核能源装备等研发和制造业务。公司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红外热成像仪最早应用在军事领域,近年来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各种适用于民用的低成本红外成像设备不断推出,其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场景逐渐扩大。尤其是在今年春节前后,一场全国响应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在这场阻击战中,作为疫情检测的第一道关口,红外热成像体温筛查成为了打赢疫情防控战的重要环节。作为专业从事红外热成像产品研发生产的上市企业,大立科技快速响应,红外热成像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对红外热成像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大立科技红外热成像产品在此次抗击疫情中的应用做些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将TDLAS(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技术应用于极早期火灾气体产物的检测.对于火灾早期特征气体CO和CO2气体探测,选择中心波长为1582nm和1607nm的近红外吸收谱线,设计了一个基于TDLAS的火灾气体探测系统.对于CO和CO2气体,最低检测灵敏度分别达到2.3×10-6和22×10-6体积比浓度.该系统信号响应线性度高,长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0.
郑君 《劳动保护》2013,(11):91-93
随着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个体防护装备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等性能的追求,个体防护装备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而科技研发正是促使这些革新实现的重要动力. 2013年9月,记者参观了霍尼韦尔生命安全集团位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安全产品技术中心,不禁感叹:霍尼韦尔之所以敢说能为作业人员提供“从头到脚”的全面的安全防护,是由于有强大的科研力量和先进的开发理念作支撑.浸渍实验室、呼吸防护实验室、人因工程中心等8个综合性实验室结合了霍尼韦尔全球创新科技理念与资源,具备尖端的安全产品研发与检测能力,使产品研发及测试更加全面、专业、严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课题研发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最新研制出基于T2SL高性能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防爆气体热像仪,可应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化品气体泄漏检测。近年来,随着石油、石化行业的迅猛发展,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化品气体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输过程中所面对的安全问题日益突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奥伯嘉公司(OPGAL)生产的气视(EyeCGas)系列光学气体成像仪(OGI)是一种专门用于气体泄漏检测的手持式/固定式红外摄像仪,在石油化工行业泄漏管控体系中发挥较大作用。与接触式检测仪器相比,EyeCGas OGI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远距离快速检测更大面积的区域,也可成功探测难以进入的区域。本文介绍了光学气体成像技术的原理、操作要点及优缺点,并列举EyeCGas OGI检测实例,阐述了EyeCGas OGI在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中的便利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安科院"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监管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研究,提出的重大危险源区域定量风险评价技术和方法,可有效预防项目由于在化工园区选址和平面布局、工业区安全规划等方面存在问题引发的各类事故,为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和安全规划提供了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监管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课题形成了以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登记、评价、分级管理与监控,土地使用安全规划制定和应急救援系统建立等为核心要素的我国重大工业事故预防控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论述了基于3c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智能建筑安全监测控制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作设计的智能建筑(智能小区)的环境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是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DCS系统,实现智能建筑中的温湿度、各种可燃性、有毒性气体以及火灾的监测控制和报警输出。  相似文献   

16.
输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综合因素影响,会出现发热、放电等缺陷,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现有的红外测温、紫外电晕检测及可见光成像手段单一。研究放电电信号与紫外成像图像参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紫外成像电晕测试模型,实现放电强度的量化,设计光学系统和电子集成电路,联合红外成像技术,实现红外、紫外及可见光三波段共光路检测技术,集成度高,可获得设备检测的多维信息,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和有效性,及时发现设备的绝缘缺陷。  相似文献   

17.
针对火灾和材料燃烧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选取低浓度的CO、CO2、NO、NO2、SO2、HCl、HBr、HCN八种典型气体同时进行定量分析。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设计可靠实验系统和实验过程控制,准确得到气体的光谱数据。通过合理去除干扰光谱区间、筛选样本、选择模型参数等,建立BP-PLS回归模型,并对未知样本进行预测,各组分的校正误差均方根RMSEC达到4×10-6以下,预测可决系数R2均达到0.95以上。通过将PLS-BP模型与经典的线性模型经典最小二乘(CLS)和偏最小二乘(PLS)进行比较,PLS-BP模型在非线性拟合能力和预测性能两方面明显高于经典线性模型CLS和PLS。  相似文献   

18.
由北京朗泰华科技发展中心、北京泰尔安科技有限公司联手撰写的《应急救援人员个体防护装备研发及应川研究报告》从火灾扑救防护装备技术、呼吸道防护装备技术、化学防护服技术、生物防护装备技术、核辐射防护服技术、防爆防弹服技术、抢险救援个体防护装备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应急救援人员个体防护装备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该报告已在2020国际安全和应急博览会(ISEE 2020,9月9-11日,杭州)上发布。本文选摘该报告“未来发展趋势”方面的一些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申健 《中国安防》2014,(8):86-88
正周界入侵探测通常指对某一线状边界(如重要区域的围墙)进行监测,当发现有非法通过该边界的行为时产生报警,以实现对目标区域的监测保护。周界防护系统既包含固体物理防护体系(机械)也包含电子防护体系,单独的固体围墙或栅栏本身就是一个周界防护系统,但这样的周界系统只能延缓入侵,并不能给出预警或者阻止入侵。随着安防报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依附于固体防护结构上的电子周界探测系统不断推陈出新,从最开始的主动红外探测技术、电子脉冲放电  相似文献   

20.
正消防科技是推动消防安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推进消防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消防领域科技创新越来越多,如"防灾应急箱""头盔式红外热像仪""远程热红外生命探测系统""3G图传系统""新能源应急发电车""新型玻璃剪切破碎器"等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救援装备。目前,消防企业以自主创新产品为龙头,重点在火场救援、高空事故救援、交通事故救援等特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