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投入产出分析一般以简化的方法进行.以并以投入和产出表的形式用于经济学领域.或将经济要素换为环境要素而应用于环境分析中。但是.与流量和货物的分析更具相关性的这种方法。我们更愿意称它为一个流程和货物分析,将“投入产出分析”的名称保留给Leontief在1930年发展的方法.并且后来由他自己和后继者者的改进。在这层意义上.投入产出分析是基于经济学的普遍平衡理论.由Walras在1870年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正如已经在4.5节中提到的.投入产出分析已经被应用在生态经济学和工业生态学中.并且因此能被认为合并的两个领域。正如Koenig和Cantlon(2000:65)所写,以一种清楚的(并且可能有些夸张的)方式表达这些。“工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表达修改、普遍化、以及产品经济的kontief类型投入产出生产核算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结合环保产业统计调查,构建环保产业外部化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定量研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环保产业的促进作用,并对拉动效应的时滞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行动计划的实施将直接带动水污染防治专业设备制造、环境监测专用仪器设备、环境咨询服务等相关领域发展,对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的直接贡献为1.4万亿,间接贡献约5 000亿。拉动效应的时滞特性分析表明,行动计划投资对环保产业的刺激效应在2017年达到高峰,然后逐年递减。  相似文献   

4.
利用联合国SEEA中关于环保核算的基本理论及方法构建了环保产业外部化的投入产出表,并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4.6万亿投资对环保产业的拉动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行动计划投资需求将带动环保产业产出增长约1.9万亿,其中直接购买产业产品和服务约1.4万亿,间接带动产出增加约5000亿元,拉动作用将在2017年达到高峰,然后逐年递减.为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国家水体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足迹结构解析及投入产出分析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水足迹理论和应用发展的基础上,以2009年数据对中国"蓝水"足迹和"灰水"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灰水"足迹总量远高于"蓝水"足迹,工农业水耗占到中国"蓝水"足迹的85%,而"灰水"足迹的88%由农业部门产生,面源污染将是未来水污染防治的首要目标。基于传统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构造了水足迹投入产出的"价值-实物"混合型投入产出表,定义了部门表观水足迹和实质水足迹等核心概念,将农业"绿水"足迹和产业部门"灰水"足迹纳入水足迹投入产出分析,并给出了表观水足迹强度矩阵、完全水足迹强度矩阵、部门实质水足迹分组矩阵等指标集的基本核算流程,该方法可有效体现产业部门的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物排放关联,实现对全过程、结构性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编制了环境投入产出表,构建了相应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并对其进行结构分解(SDA),深入探究污染排放系数(减排技术)、生产技术以及最终需求的变动三种因素对我国七种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污染排放量整体增加,其中排放系数变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终需求变动增加污染物的排放,生产技术变动少量增加污染物排放,整体上看...  相似文献   

7.
LCA与环境决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生命周期评估对一个产品体系在其生命周期中的投入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可以帮助人们对全过程和全方位来认识事物,从而有利于避免环境决策的失误。  相似文献   

8.
关军  蒋立红  张智慧 《环境科学研究》2016,29(11):1718-1724
研究建筑业物化能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建筑业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较为准确地研究建筑业物化能的影响因素,在构建部门拆分的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完全分解方法构建了完全结构分解模型.该模型将建筑业物化能影响因素分为列昂惕夫效应、强度效应和终端需求规模效应.采用该模型对2005—2010年建筑业物化能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部门拆分的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产业部门划分粗略和统计数据不可靠等因素导致的误差,提高结果可靠性.②2005—2010年建筑业物化能(以标准煤计,下同)增长了6.755×108 t,终端需求规模效应显著拉动了建筑业物化能的增长,其贡献率高达188%;列昂惕夫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物化能增长,其贡献率为42%;强度效应则较为显著地发挥了削减物化能的作用,贡献率为-130%.③相比传统模型,完全结构分解模型消除了分解残差(-7.399×108 t),从而提高了分析可靠性.从提高工程建设规划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和建筑维护,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绿色建造和智慧建造,促进建材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和发展高性能建材等方面提出了控制建筑业物化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投入产出法在虚拟水消费与贸易研究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虚拟水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一种途径。投入产出法是研究虚拟水的主要方法之一,可分为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SRIO)和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鉴于SRIO 和MRIO单独应用时存在一定局限性,论文提出同时运用单区域投入产出表和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研究虚拟水,即:利用SRIO 计算完全用水系数,并直接利用单区域投入产出表区分本地水足迹与外来水足迹,再根据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广东省的案例研究显示:①2007 年广东省水足迹为333.9×108 m3,其中本地水足迹223.6×108 m3,外来水足迹110.3×108 m3;②广东省同年虚拟水输出量445.4×108 m3,输入量454.1×108 m3,其虚拟水的外部来源主要是湖南、广西和浙江。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可全面计算完全用水系数,有效区分本地水足迹与外来水足迹,揭示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关系,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0.
考察完生态经济学和工业生态学(包括涉及生命周期评价的特定问题、生态计、投入产出分析)的理念之后,在这一章给出政策建议。我们也提出两个案例研究来解释面向产品的环境政策对应于理论建议的实际程度。  相似文献   

11.
近来碳足迹非常流行,而且被媒体广泛地应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被提到政治以及公共层面,碳足迹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碳足迹的估算既有最简单、粗略的网络计算器方法,也有复杂的、较精确的生命周期分析法以及投入产出分析法。碳足迹估算的难点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间接碳效应的评估。我国碳足迹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12.
总结和结论     
生命周期评估(LCA)和生态设计是最广泛的工业生态学的应用工具.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拥有一个独立的生命.如它们不是总与这些领域有关。它们的主要应用是产品的评估和改善并且它们意在建立更多的可持续消费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们使用产品生命周期的比喻——支持产品可能有的一种生命.它必须被尽可能彻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木质林产品碳足迹的产业链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木质林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分析其产品碳足迹的分布特征对于林产行业的国际贸易和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投入产出生命周期模型计算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碳足迹,并对不同种类木质林产品产业链上的碳足迹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碳足迹总量最大的木质林产品是木家具(占总量的36%),而单位产品碳足迹强度最大的木质林产品是纸制品(占整体的16%);针对林产品行业内部的产业链角度,碳足迹的主要流量发生在从用材林的种植和养护业到最终产品的制造;林产品产业行业外部,碳足迹的贡献则主要来自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石燃料开采业等行业,这2个行业碳足迹贡献分别占21%和18%;整体上,中国木质林产品生产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以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为主,这与产业链外其他行业的碳贡献密不可分。研究表明,通过碳足迹在产业链上的分布可以有助于分析林产品碳排放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中国投入产出表,从需求端分析中国重化工业资源消耗的隐含流在不同行业和不同最终需求中的分配情况,以及五大社会经济驱动力对中国重化工业资源消耗增长的贡献度.结果表明,2012年中国重化工业生产过程所消耗的3种资源隐含在建筑业和其他制造业的最终产品中的比例均超过75%,隐含在形成资本最终产品中的比例均超过55%.2002~2012年期间,产业结构对中国重化工业化石能源和石灰石消耗量增加的贡献度分别为+39%和+237%;资源强度对中国重化工业化石能源和石灰石消耗量减少的贡献度分别为-108%和-265%,对中国重化工业铁矿石消耗量增加的贡献度为+152%;人均最终需求水平对中国重化工业化石能源、铁矿石和石灰石消耗量增加的贡献度分别为+247%,+460%和+291%.  相似文献   

15.
负投入法在循环经济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物质流核算框架和三维物质投入产出表(PIOT)的物质代谢调控模型编制循环经济规划时,在实际中存在着同一行业的产品计量单位不一致的问题,给物质代谢调控模型的构建带来了困难,尝试用负投入法对此加以解决.首先,在理论上对负投入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其次,给出了如何在三维PIOT框架下运用负投入法解决前述问题的具体方法.最后,以河南省义马市循环经济规划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PIOT中,负投入法仍能够准确地反映主产品和副产品之间的技术关系.而负投入法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2个缺点,在PIOT的应用中都可以克服.在具体应用中,需要处理好由投入产出分析行模型计算所得的“负投入”量与实际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副产品的需求量与供应量之间的关系.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是实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正> 上期刊登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考核指标及实施方法的研究》,主要论述了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工业企业环境管理考核指标的原理和方法。本文以武汉市汉阳钢铁厂为例,进一步阐述。一、汉阳钢铁厂1982年度报告型环境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一)表的模式结构汉阳钢铁厂1982年度报告型环境投入产出表。其结构为: 1)表1是指生产各种产品和治理污染所消耗的原材料、能源及自产产品,从水平方向看,是某一原材料分别消耗于各类产品  相似文献   

17.
<正> 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计划,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作者之一刘文祖在《试论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指标体系建立的原理和结构》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方案。但是,要实现这些设想,都必须从企业着手,解决运用投入产出法研究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问题。为此,我们试编了包括环境保护内容的武汉油脂化学厂一九八一年实物型投入产出表,获得了初步的成功。本文主要介绍这个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碳足迹分析方法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新兴研究热点之一。碳足迹分析是一种评价碳排放影响的全新测度方法,其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揭示不同对象的碳排放过程,具体衡量某种产品全生命周期或某种活动过程中直接和间接相关的碳排放量,为探索合理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对国内外现有的碳足迹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重点介绍了碳足迹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案例。其中碳足迹计算方法主要包括过程分析法和投入产出法。应用案例主要从不同尺度的碳足迹研究与特定产业/部门的碳足迹分析来阐述。最后,针对当前碳足迹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从碳足迹的概念内涵、计算方法、研究尺度及研究内容等四个方面对碳足迹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我国碳足迹模型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越 《环境保护》2000,(11):31-34
本文回顾和报投入产出模型在我国环境经济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并在简要介绍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分类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和学习实践,总结并提出了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在今后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将国内外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虚拟水研究进行系统概括,认为按研究层面可以归纳为区域之间的虚拟水贸易和产业间部门用水关联两方面,并指出:(1)目前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的虚拟水研究基本建立在价值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实际上将产业虚拟水替代了原本产品虚拟水的概念.(2)目前针对工业品、服务品的虚拟水量化研究不足,并未独立研究非农产品虚拟水量化时的差异性.最后文章提出产业生态学中近年来发展的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方法(Hybrid life-cycle assessment,HL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