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秀芬  王龙 《环境科学》1993,14(6):30-33
采集冬季太原市一采样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经分析,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为1.04mg/m^3,严重超标。其中粒径小于7.0μm的占49.6%,小于3.3μm的占33.5%。颗粒物无机提取液中5种金属元素的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Pb,Mn,Cr,Ni和Cd。每种元素均呈随颗粒物粒径减小浓度增高的趋势。以SOS显色法和小鼠体内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检测颗粒物的无机提取淮和模拟肺泡液溶出液的遗传毒性,表明小  相似文献   

2.
环状扩散采样管的研制及其在大气氨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采样过程中气体与颗粒物之间的相互干扰的问题。在国内首次研制出新型大气痕量气体采样装置-环状扩散管,并应用于采集大气中的氨。在大气条件下对氨的收集效率可达97%,检测限为0.15μg/m^3,与滤膜法和湿式环状扩散管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三者基本一致,从1985年到1992年,在4-5月份测定了北京中关村地区大氨浓度,其变化范围4.6-40μg/m^3,平均浓度17μg/m^3。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上海市大气中人工放射性本底水平,于1989年9月-1991年11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大气气溶胶采样后1天和采样后7天的总β放射性(包括人工的和天然的)浓度分别为9.3×10^-2Bq/m^3和2.6×10^-3Bq/m^3,其中^90Sr浓度<1.8×10^-6Bq/m^3,^137Cs浓度<1.3×10^-5Bq/m^3;雨水沉降物总β放射性(包括人工的和天然的)沉降率为0.78Bq/  相似文献   

4.
厦门海域大气中颗粒态硫酸盐的浓度存在着季节性的变化规律,其浓度大小为:冬季大于春季大于秋季大于夏季。颗粒态硫酸盐的平均浓度估算为9.37μg/m^3,其中海盐源和大海盐源硫酸盐分别为0.89和8.48μg/m^3,硫酸盐在不同粒径颗粒物听分布呈双型:粗颗粒硫酸盐来源于海盐,而细颗粒硫酸盐则非来自海盐。利用所采集的大气干,湿沉降的试样,测定了颗粒态硫酸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并估算了大气输入厦门海域的颗粒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河地表及地下水中氟离子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里木河上游源流阿克苏河及其干流共设6个监测站,进行了一个完整年度的水化学分析,得出氟离子的分布规律为:(1)上游源流含量低,年平均水小1.0mg/L,年平均大于1.0mg/L;(2)F^-含量高低与河水注 密切关系,夏季洪水期流量超过100m^3/s,含量低于1.0mg/L,不期和枯水期流量泪地50m^3/s,含量低于1.0mg/L,平永期和 水期流量小于50m^3/s,含量高于1.0mg/L,  相似文献   

6.
东亚地区硫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一个硫沉降模式分析了东亚地区SO2和SO42-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不同天气条件下,SO2和SO42-的浓度不同,高层SO2和SO42-的浓度分别为04—10μg/m3和02—05μg/m3;中层为40—100μg/m3和20—60μg/m3;近地层为40—300μg/m3和20—80μg/m3.分析表明,近地面浓度分布受源的影响比较明显,高层的浓度分布与湿清除过程密切相关,其浓度的低值区与降水区和云区有较好的对应.中层浓度分布体现了源、中层气流及湿清除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气气溶胶粒子质量浓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可吸入性颗粒物粒径范围内上海市区大气中气溶胶粒子质量浓度分布为双峰型,峰值出现在1.0μm左右和4.5μm左右,且呈现大粒径处峰值大于小粒径处峰值的趋势。与质量浓度分布曲线相似,质量概率密度分布也峰型,峰值出现在0.8μm左右和4.0μm左右。模拟结果表明,上海市区大气中气溶胶粒子质量概率密度分布规律符合双重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8.
装饰材料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商业、工业、住宅等不同功能区和不同室内燃料的厨房、卧室、教室等室内房间,作了空气中甲醛的本底值调查。调查表明,甲醛浓度范围为0.0007-0.0125mg/m^3。对15户普通家庭装潢户的调查表明,经装潢后1年以上测得的甲醛,总烃、苯、甲苯平均浓度分别为0.02、0.50、0.76、1.25mg/m^3。氯乙烯、苯乙烯未测出。其中甲醛平均浓度高出本底值20倍,为前苏联建议的日平均浓度的1.6倍。  相似文献   

9.
室内空气中总有机污染物浓度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机选择安徽南方城,乡82户家庭居室,以监测空气耗氧量做为一项综合指标反映室内总有机污染状况。研究结果,室内总有机污染浓度水平,农村居室4.87-5.05mg/m^3,城市居室3.69-4.17mg/m^3,浓度随着空气污染的程度不同而变化。结果揭示人群活动频繁,吸烟,居室人均容积<25m^3,室温>5.0℃,风速<0.07m/s,ACH<1.0等因素均可使室内总有机污染物浓度增高,加强居室通风及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市大气中酞酸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不同功能区和不同季度的大气中酞酸酯污染物的采样监测调查,证实了酞酯不仅存在于大气中,且浓度比较高,为531ng/m^3,是草原地区背景值(10-33ng/m^3)的16倍以上。根据调查表明,不同功能区中大气中酞酸酯(DNBP和DEHP)的浓度差异较大;相同功能区的不同季节,酞酸酯浓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但酞酸酯浓度与大气颗粒物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冬、夏季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和0.  相似文献   

11.
HPLC测定大气中的光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0.25%的苯胺溶液吸收大气中的光气,所形成的1,3-二苯基脲衍生物以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回收率为98.1% ̄100.8%,最低检出浓度为1.7×10^-4mg/m^3,线性范围为0.1 ̄340ng,相对标准偏差为1.23%。  相似文献   

12.
呼和浩特市大气酞酸酯污染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屯王旗草原为对照点,于冬夏两季采集呼和浩特市不同功能大气颗粒物样品,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样品提取物中的酞酸二正丁酯和酞酸二异辛酯。结果表明;1.呼市地区大气颗粒物中两种酞酸酯的日均值冬季为272ng/m^3,夏季为269ng/m^3,差别不大,但两种酞酸酯在气态和颗粒态中的浓度总和夏季远远高于冬季。2.各功能大气颗粒物中的酞酸酯冬季以居民区最高,清洁区最低,夏季以文化区,工业区较高、清  相似文献   

13.
脲醛胶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甲醛污染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粤华装饰板材厂为例,探讨了脲醛胶(UF-3-B)在生产及应用过程中甲醛污染的来源及控制措施。脲醛胶合成车间空气环境中的甲醛含量为0.094mg/m^3,涂胶现场为0.054mg/m^3,贴面生产线中央为0.156mg/m^3,热压工段高达0.754mg/m^3,大大高于对照点空气环境中的甲醛含量(0.016mg/m^3)。通过降低尿素/甲醛(U/F)摩尔比,加入甲醛吸收剂,可以降低脲醛胶中的  相似文献   

14.
载银活性炭法处理含汞废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工业生产作业车间中的含汞废气,采用气相导流-纤维体过滤-载银活性炭吸汞净化工艺,可使车间操作空间的含汞浓度0.10~0.70mg/m^3,降低到<0.07mg/m^3,治理效率>95%,经处理后的空气中含汞浓度低于国家标准允许排放的浓度值。  相似文献   

15.
对大同市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气相和颗粒物上的有机物污染和可吸入尘中的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分别在2个年度对硕市不同功能区的可吸入尘(I.P〈10μm)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都是采暖期的浓度高于非采暖期,全部测定值均高于国家二类地区日均值标准(0.15mg/m^3)测定了IP与总悬浮颗粒(TSP)的相关头非常显著的相关(r=0.08710,n=15)IP占TSP的50%左右测定TSP上二氯甲烷萃取物 量  相似文献   

16.
电子加速器对辐射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亦林 《云南环境科学》1999,18(2):56-57,36
以昆明电缆厂电子辐照交联产生线为例,分析了电子加速器对辐射环境的影响。工程律成后,屏蔽墙外表剂量当量低于1uSv/h,主体大厅地板上剂量当量小于10uSv/h,排出的O3在70m处浓度为0.028mg/m^3,且不会使冷却水和空气产生感生放射性核束。其电离辐射可以为周围环境接受。  相似文献   

17.
用KB-120型大气颗粒采样器采样,离子色谱法分析其中水溶性无机阴离子组分。结果表明,北京市燕山石油化工区大气颗粒物中和浓度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和平均浓度分别为9.40μg/m3和28.22μg/m3;秋季分别为4.12μg/m3和3.80μg/m3。  相似文献   

18.
分子扩散法捕集环境中SO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收膜容量研究表明,用10%(V/V)三乙醇胺十丙酮或10%(W/V)NO2CO3作吸收剂,在15℃,绝对干燥空气条件下测得两种采样器的感受(α),1^采样器α1(TEA)0.3043PPm.h.μg^-1(SO^2-4),α2(Na2CO3)0.2963ppm.h.μg^-1(SO^2-4),2#采样器α2(TEA)0.7893PPm.h.μg^-1(SO^2-4)α2(Na2CO3)0.866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提高方法灵敏度的角度出发,对酚的吸收液,分析方法和步骤及采样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灵敏度,降低了检出限,在进行瞬间采样时,其最低检出浓度达到了0.010mg/m^3,若采用采样,其最低检出浓度可达到0.002mg/m^3。  相似文献   

20.
微电解杀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表明,用杀藻器进行微电解杀灭湖泊中藻类的效果显著,当进水流量1m^3/h,电流密度为8.9-11.8mA/cm62以及当进水流量0.5m^3/h,电流密度在5.9-8.9mA=cm^2时,杀藻效果均极好,明显破坏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的结构,使藻类的光合使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