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月22日,长沙突降暴雨,21岁女孩杨丽君不慎落入一个井盖被冲掉的下水道,随即被湍急的水流卷走。随着长沙全城大搜救的展开,众多热心市民和网友纷纷为女孩祈祷,虽经努力,搜救仍然失败。近年来关于井盖伤人的事故层出不穷,花季女孩杨丽君的悲剧再次让人们将视线聚焦在问题井盖上。一个小小井盖伤人的背后暗含诸多疑问。为何井盖时常被偷?为何井盖受损后不能得到及时修补?为何井盖没有明确的管理单位?更让人气愤的是,竟然还有人私自销售不合格井盖,甚至在施工时用稻草井盖来替代!偌大一个城市为何管不好一个井盖?城市各项基础设施构建的初衷本是为了让人类生活更美好,如今人们却连自己的行走安全都无法保障。悲剧的重复上演,换回的不应是冷漠,而应该是即刻的行动。悲剧发生之后,全国范围内都开展了查找问题井盖、加强井盖管理的行动,但是要真正解决这小小的井盖问题,仍考验着政府和公众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一个井盖引发的"血案"事件频发,漠视等同"放任"。杨丽君事件引发的强烈回应,其实是民众对有关部门漠视、"放任"类似事故发生的一次情绪集中释放。杨丽君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再度唤起人们对城市基础设施精细维护的严肃审视。小小井盖,竟夺走一个花季女孩的生命,此事一经报道,舆论哗然。更骇人的是,媒体梳理发现,窨井害人的血案,其实在不断上演。网上一搜,无盖井肇事伤人事故更是比比皆是,车辆受损的、身体受伤的,甚至  相似文献   

3.
美国纽约市环境保护局近日宣布,将在市内数十个下水道井盖下方安装电子监视器,监控水流情况,提高纽约市下水道的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冯蕾  谢琳 《安全与健康》2012,(17):16-17
7月21日,暴雨让北京变成了一个泽国,多人因为暴雨而丧生……面对突发暴雨,我们的城市依然被动。一时间,城市下水道和排水系统的失灵、暴雨之后城市如何"内外兼修"等话题,成为市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灾难后的进步补偿不会自动实现,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和选择……  相似文献   

5.
声音     
《安防科技》2013,(4):10-10
3月22日晚,湖南长沙一名21岁女孩不慎落入下水道,随即被急流卷走,下落不明。其实,全国各地因为井盖缺失而造成的悲剧屡见报端,此次事故发生后,长沙也试装了防坠网,以避免"吞人"悲剧再次发生,这显然是"亡羊"之后的"补牢"行动。但事后引发的诸多问题,仍然引起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探讨和深思。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下水道环境潮湿、相对封闭,废水、排污物分解出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一旦浓度超标,就有可能造成爆炸或人员中毒等事故。安全科技第二批"四个一批"项目之一——"城市地下管网危险源智能监管系统研究",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盗窃、破坏窨井盖行为可依法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及典型案例,旨在加强对涉窨井盖相关犯罪的打击,维护群众"脚底下安全"。窨井盖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近年来,因井盖缺失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3月22日晚9点,长沙暴突降雨,21岁女孩杨丽君在长沙市天心区涂家冲赤黄路不慎落入被冲走了井盖的下水道,随即被急流卷走,下落不明。5月19日晚,岳阳警方在湘江湘阴段发现一女尸,高度疑似杨丽君。5月21日上午,湘阴警方证实,19日提供的女尸DNA样本与杨丽君DNA样本一致……这注定是一个让人揪心的消息。21岁,这本应是人生  相似文献   

9.
新闻背景3月22日晚长沙突降暴雨,21岁女子杨丽君不慎坠入下水道,随即被急流卷走,至今下落不明。肇事井盖归属哪个部门负责、事故发生至今该如何善后等问题都还没有消息。据新华社报道,日前,长沙市芙蓉区市政公司开始着手安装留泥井、泄水井盖防坠网。据芙蓉区市政公司姜舟介绍,正在安装的防坠设施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有一定防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5月11日,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深圳。这座年轻的现代都市在30多年中,陆续修建了13 700多公里下水道,却依然在暴雨面前不堪一击。初步统计显示,暴雨中当地有150处道路积水,5 000多辆公交车无法正常运营,约2 000辆汽车被淹。近些年,我国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严重。每逢夏季都常见有关"城市看海"的新闻报道,如果说北京、兰州这样的城市能"看海"源于意外的暴雨,那武汉、杭州甚至深圳这些雨水里泡大的城市都能"看海",就真的有点说不过去了。是什么造成这  相似文献   

11.
正一、传统的集成指挥体系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局限性城市交通拥堵、机动车的停放一直是困扰城市居民出行的焦点问题。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城市级复杂的交通问题迫在眉睫。从"十三五"期间建设情况来看,各地纷纷选择将现有的交通系统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以完善系统平台和设施基础,深化交通信息应用,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职业安全》2010,(1):72-72
其实,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已经过去半年了,虽然曾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随着事件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其社会影响正在消减中。但2009年11月,四川威远又出现了王成章要求"开胸验肺"的事件。一根敏感的神经被再次拨动,且似乎比第一次更具"杀伤力"。张海超毕竟只是个例,但再次出现劳动者要求"开胸验肺"的事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度思考。为什么劳动者要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是法制、体制、机制哪方面出了问题?"开胸验肺"的方式到底可不可取?如何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这些是本期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下水道环境潮湿、相对封闭,废水、排污物分解出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一旦浓度超标,就有可能造成爆炸或人员中毒等事故。安全科技第二批“四个一批”项目之一——“城市地下管网危险源智能监管系统研究”,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间,地陷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对此,网友的感慨显示出公众对安全的担忧:"地下有漏洞,出行须自求多福".不过,对于深圳路面塌陷导致5人死亡事件,代表深圳市官方发言的横岗街道办副主任于致昀认为"肯定是天灾".(5月23日《新华网》) "走路死"成为网络流行语,已不是一时半会儿.去年,我国多地就曾出现类似事故,哈尔滨更是8天时间连续发生7起坍塌事故,造成2死2伤、2车坠坑.地陷夺命的一再上演,让网友无奈调侃道:走的是"阴阳路",踩的是"奈何桥".然而,接连不断的"步步惊心",却一直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有效的预防机制迟迟没有建立起来,导致我们一次次掉入同一个"大坑".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我们让这份良心更安心,日升月落,见证我们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广州水投集团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排水公司)的企业宣传片娓娓道出了公司在排水应急一线,牢记国企使命担当的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16.
近段时间接连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成为人们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寻找"校园安全"的解决之道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不仅要做,而且要迅速做出反应,否则,"校园安全"事件的多发态势难以遏制,类似事件还会频繁发生,而这并非社会所乐见。  相似文献   

17.
一、窨井盖屡遭丢失,路人无辜伤亡成社会问题 近年来,国内城市因窖井盖丢失而导致路人无辜伤亡的事故频频发生。据报道,2003年12月2日,上海闸北区刘场路23号工地内的一个开口窖井吞噬了一个4岁男孩的生命;2007年9月11日,太原胜利西街与新建路十字路口处,由于一个井道无井盖,一骑车男  相似文献   

18.
《安全与健康》2017,(12):6-8
<正>城市"最后一公里"的出行,一直以来是市民较为头疼的问题。几公里的路程,开车太近,停车麻烦,也会增加交通拥堵。走路又太远,占用太多时间。单车出行,无疑是此类场景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如今,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红的、黄的、蓝的、绿的单车……不到一年时间,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迅速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为系统研究越野马拉松产业快速发展背后的安全问题,以甘肃白银“5·22”越野马拉松事件为例,采用系统基模工具,构建“5·22”越野马拉松事件系统中企业方、政府方和个体方3方主体行为模式的因果循环回路,并进行系统致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22”越野马拉松事件是运营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参赛者和志愿者行为逻辑偏差造成共同回应机制失衡的结果,基于此提出同类事件中主体因素的长期杠杆解,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制定相匹配的安全保障制度和完善的个体组织参与机制,指出要解决安全问题必须降低杠杆解的时滞效应,实现杠杆解之间的正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期,国内媒体报道了河南汝州报废汽车翻新再卖的情况,还特别提出其中的部分车辆流入农村,成为校车。孩子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校车安全问题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不过"废车成校车"的核心问题,不是废车的用途何在,而在于报废机制过于粗放。显然,在这个事件中,管理与利益问题是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