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眼下.安全生产不再单纯是生产领域内的事。它早已被赋予更宽广的社会维度和沉重的社会话题。  相似文献   

2.
善待劳动者     
人们希望一蹴而就的工作效率,但实质上的安全工作,并非能如庖丁解牛一般,一者庖丁没有那么多,二者并非杀的总是牛。社会需要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需要培育更多不求神奇,默默耕耘的现实工作者。社会要求他们循序渐进的进步,至少不要求长期保持很高的改进效率。承认这样的状态才是正常的,我们的社会工作才能摒弃虚假,显得真实。因为,安全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本来面目。我们有理由为因持续的努力而逐渐改进的安全环境而欣喜,然而作为社会公众的引导者应注意,任何夸大的突出成绩和显赫效果,会培育出更多的低效  相似文献   

3.
刊首语     
第1期《现代职业安全》与读者见面后,我们很快便收到了读者的反馈信息,有表扬,有批评,有建议。表扬是对我们的鞭策,批评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建议是我们前进动力的不尽源泉。我们衷心感谢读者的厚爱,衷心希望读者继续关心、扶植这本新刊物,因为她是属于我们大家的。杂志社全体同仁会不懈努力,不断地给读者奉献更高质量的文章。本期开篇是问淳昌同志的一篇力作。文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务院第302号令的现实和深远意义,既有清晰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将有更多人受到尘肺病的伤害,受此影响社会生产力的下降会成为必然,尘肺病发病率的上升将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给患病者的家庭生活带来影响,所以这里所谈及的问题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可能是一个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中国劳动科学》2006,(10):15-19
江苏省太仓市劳动保障局局长 陆俊 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辨证思维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这一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结合的特定社会生态形式不断嬗变,促使我们缜密分析保障水平的社会参照数,准确判断政策推进的历史维系度,反复检视业务发展的逻辑思考点。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但同时,人们在使用现代科技过程中所产生的负效应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人为因素是影响我们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从下面内容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些人的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是如何为我们揭开一个个沉重话题的。  相似文献   

7.
积极理解《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取向 主持人:《劳动合同法》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现在配套规定也在制定中。从目前的情况看,仍然有一个如何看待这部法的问题。因为在实施准备阶段发生的很多现象说明,对《劳动合同法》存在着误解、误读,乃至于故意误读的问题。因此,今天,杂志请几位专家来,就想聊一下这个问题。从专家角度看,你们觉得有哪些重要的问题是需要把握的,把握好了这些问题才可能将这部法实施贯彻好。我们今天可以不谈具体的、操作性的问题,仅从理念和立法的精神去谈一谈这部法,我觉得这对贯彻实施好《劳动合同法》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在《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五周年的时候,结合回顾这部法律实施五年来的历程,学习领会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强法制建设的论述,使我们对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  相似文献   

9.
1月25日,姜堰市娄庄镇古色古香的会议室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一台超大屏幕的电视机里。正放映着《安全发展看娄庄》的专题片。这部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倡导兼总导,党委孔副书记撰写脚本的安全专题片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望着栩栩如生的画面,现场观众别提多亲切,多高兴了。这是经济发展规模在全国列入500强镇的娄庄镇。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上的又一创新力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从单位到个人对业已开始施行的《劳动法》表示了热情的关注,也以此作为维护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尚方宝剑”.然而,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心态各一,谈论的焦点也不尽相同,一些单位侧重于本单位的经济效益;而有些劳动者则过多地集中于劳动时间、工资收入、劳动争议等方面.而他们共同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这部劳动法典中另一个重要内容:劳动安全.以至一起起责任事故就像幽灵一样不时徘徊在工矿企业、脚手架下,当人们不经意时骤然降临.给社会与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1.
中安协关于我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详实,规划全面,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我们国家在安防行业的未来蓝图和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迈向21世纪,迎接公元第三个千年的前夕,由《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编辑部组织全国百余名安全减灾专家编撰,并由近20名两院院士担任学术顾问的《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战略》一书即将问世,在我读过的不少世纪总结性典籍中,这是一部很有特色,对本世纪乃至21世纪都很有指导意义并具备同一学科前沿水平的力作。我首先祝贺这部安全减灾专著的问世,并借此机会向本书的高级学术顾问、策划者。主编和全体编者致敬,更对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北京减灾协会等专家组成的安全减灾科技群体近年来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以及为…  相似文献   

13.
社会要进步,企业要发展,对我们职工来说都离不开班组管理。班组管理如何才能更深入地引导职工创造自己的价值?笔者认为,可以从员工学习精神、创新精神、竞技精神、团队精神作为切人点,改变部分职工怨天尤人、不团结、工作不积极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典,大册也。"法典,规模宏大,位阶庄严。《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是保护私权利的法律总汇,被誉为"半部宪法""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每个公民"从摇篮到死亡",均得接受这部法典的约束。大到国家土地制度,小到百姓家庭婚姻,这部法典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典》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紧跟时代步伐,修改完善了与当前社会不适应之处,也提出了新的规定,"亮点"频出,回应"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它的颁布在我国法治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对我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带来更积极、更全面、更规范的影响,也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本文中编辑梳理了《民法典》中部分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文明施工以及其他有关的修改内容,与民事法律规定进行对照和解读。  相似文献   

15.
<正>在现代社会中,高校学生越来越多地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沉重的现实压力,如果这些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化解,就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引发校园安全事件,对其生命财产造成损害。因此,从安全心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对校园安全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消除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协同育人机制互动,建立安全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6.
在这样晴朗的日子一群生命转瞬化作飘逝的流云有谁能不眷念它们那些花朵般的芳馨那突然中断的旅痕醒目地写下不忍卒读的祭文蓦地坍塌的朝气与梦想留下怎样刺穿冷漠的回声我们在惊悸中看清自己竟然是那样的残忍倘若灵魂和良心还活着就不该让它们逃遁假如我们能够正视它们的罪责就该让自己从麻痹中苏醒安全这部分量很重的典籍有一张吉祥的封面却有许多不幸的故事写在里边安全这幅色彩迷人的画儿那霞光般鲜艳的昭示竟是一滴滴鲜血涂染使我们投向它的目光总是被痛楚紧紧纠缠安全这句简简单单的箴言有多少生命为它增加着沉重与庄严让黑色的阴影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伤保险制度改革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伤保险是针对工业化社会客观存在的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所强制采取的保障工伤职工基本权益的社会保险项目。工伤是造成贫困人群的主要因素之一,发生工伤事故直接损伤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且对工伤人员家庭甚至连带数个家庭造成沉重的生活负担及其经济和心理伤害。因此,工伤保险一直是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所特别关注的劳动领域里重大社会和经济问题。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工伤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获得了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8.
康卫国 《安防科技》2006,(1):99-100
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精神生活却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和危机之中.现代人对生命失去了意义,自杀已成为现代社会病之一.因此,教育学生敬畏和珍惜生命,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 劳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人类在进行生产劳动时,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向大自然索取和创造物质财富,一另一方面又要想方设法保护自已,以免遭受伤亡和危害。因此,哪里有劳动,哪里就有安全问题。劳动保护是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科学。它是人在向自然界作斗争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并且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人。因此,劳动保护事业对我们来说具有更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安全为天     
<正>安全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然而安全又是什么呢?安全是生命。我们每个人都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我们的一切,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全部。如果国家没有了安全,那么人民的生命便没有了保障;如果社会没有了安全,那么公民的生命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我们没有安全的意识,那我们的生命就随时面临着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