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区域性特征.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由陆域、水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成.开展水库特别是水库所在流域的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估,对于有效开展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珊溪水库所在流域生态系统特点及生态系统服务特征,构建水生态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指标体系,借助静态的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开展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研究,是衡量一个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该研究基于深圳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价值核算体系,利用2007、2011和2016年遥感影像解译出的土地利用数据核算深圳市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并运用绿色经济协调度指数(GEI)定量分析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研究表明:(1)2007—2016年深圳市各类自然资源面积总和下降144. 53 km2,年均降幅1. 00%。(2)近10 a深圳市自然资源总价值减少561. 95亿元,林地和水体的价值总量约占深圳市自然资源价值总和的71. 43%。(3)深圳市自然资源的无形资产价值远大于实物资产价值,无形资产价值占比约94. 68%。在实物资产价值中,土地价值占比最高;无形资产价值中,固碳释氧和气候调节价值是主要贡献者。(4)2007—2016年深圳市绿色经济协调发展等级为低度冲突状态,但呈逐步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合理利用促进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别以银杏(Ginkgo biloba)、杜仲(Eucommia ulmoide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等珍稀濒危物种为例,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采用合理利用手段能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起直接作用.提出应该改变人们竭泽而渔的消费观念;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的育种与栽培研究,提高产业化程度;加强"致死性"利用物种的替代性研究,减少对野生资源的毁灭性利用;加强立法执法,规范市场;注重产业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国家资源流失问题等多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最终达到实现利用与保护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资产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实行永久保护是为维护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在国家、省、市等不同尺度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与红线划定和管理相匹配的配套政策也在积极探索中。针对尚未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定量研究现状以及生态红线区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较为困难等难题,以山东省东营市为研究区域,构建生态资产及其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生态资产评估模型对不同类型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资产及其价值进行评估,获取生态资产现状及生态资产价值量,为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等相关配套措施的开展提供参考。根据评估结果,2010年东营市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资产总价值为365.79×10~7元,占全市自然资源生态资产总价值的20.77%,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对于维持东营市自然资源生态资产价值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资产价值占比没有预期值高。建议在后期东营市生态保护红线的调整和完善工作中将生态资产价值量较大的地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以真正发挥生态保护红线的自然资源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调查了山东省高等动植物濒危物种的种类、濒危等级及其县域分布状况,建立了各县域濒危物种名录,计算了各县域濒危物种丰度指数,分析了濒危物种空间分布格局,提出了濒危物种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山东省濒危野生高等动物物种有80种,其极危、濒危、易危和近危物种种类分别为3、11、34和32种。濒危野生维管束植物物种有24种,其极危、易危和近危物种种类分别为1、6和17种。濒危野生高等动物在全省120个县域均有分布,物种种类在21.50之间变化;濒危野生维管柬植物仅分布在74个县域,物种种类变化范围在1-18之间。山东省濒危物种丰度指数较小,各县域濒危物种丰度指数变化范围在3.75%-6.76%之间。濒危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反映了山东省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区工作者陶思明撰写的《自然保护区展望:以历史使命、生存战略为视觉》一书,已于2013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长期以来在人类经济利益诱导下,不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极大地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分布地域大幅收缩,濒危物种越来越多,人类社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土地退化、资源紧缺、极端灾害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人类自身生存  相似文献   

7.
珍稀濒危植物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研究特定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对于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质量评估及区域生态恢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查阅资料、走访和路线踏勘结合植物群落样方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组成和分布状况,并参照《中国种子植物区系》中划分的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了珍稀濒危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及其在同类分布区中的占比,并探讨了该公园珍稀濒危植物的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有珍稀濒危维管植物67种,隶属36科56属。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48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Ⅱ级43种;被《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批)收录的种类共45种,包括渐危种15种、濒危种7种及稀有物种14种,另有《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二批)8种。在这67种植物中,崖柏(Thuja sutchuensis)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红色植物名录的极危物种,另有濒危种6种,易危种7种,还有11种为近危或无危种。珍稀濒危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多样,共有10种分布区类型,属的分布区以温带成分为主,共41属,是热带成分的3倍之多。起源古老的孑遗物种丰富,且中国特有成分占了非常大的比例,以单型属和寡型属为主,单型属11属,寡种属7属,二者占总属数的32.1%。这与该公园古老的地质构造和奇特的地形地貌密切相关,古老的地质构造为珍稀植物提供了避难所,复杂奇特的地形地貌也为特有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环境与自然资源发展核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自然资源耗减价值的核算范围、核算原理、核算方法及环境污染损失价值时间长度的确定进行了论述。为准确的核算绿色GDP,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准确的数量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然圣境在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特殊地位。采用关键人物访谈、重要值、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方法,对浙西南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片区及其周边8个代表性村寨的4种自然圣境[风水林、水口林(水尾林)、古坟林和古道林]及其植物群落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裸子植物在浙西南圣境乔木层中占有明显优势,但不同的自然圣境乔木层优势科和物种多样性存在差异。由于文化信仰和当地管理的作用,圣境中保存一些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并且圣境中许多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景观、科研、生态和经济等价值。然而,随着人口外流,文化信仰逐步消失,已难以保护这些自然圣境,急需创新管护机制,将重要但遭受威胁的自然圣境纳入现代保护体系中。  相似文献   

10.
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建设模式研究——以广东大鹏半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保护红线是中国一项创新性的环境保护制度,但目前其划分和实施管理机制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以大鹏半岛为研究区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分区模式研究。通过生态调查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大鹏半岛的功能定位、地形地貌特征、典型生态系统类型、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和自然遗迹的分布状况、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续性特征,构建了全面反映生态特征的生态保护红线分区建设模式,提出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差别化管理的思路,探讨了分区、分类、分级的生态保护管理体系,创新了流域生态管理模式。以基本生态控制线为基础划分7个重点区域进行分类分级保护模式,重点保护面积为171.59 km2,占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的77.3%。重点保护区域包括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红花岭海岸森林公园、大鹏半岛中部生态廊道、坝光古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国家湿地公园、东涌红树林湿地公园、西涌香蒲桃Syzygium odoratum林自然保护小区。该模式的实施既能较好地保护大鹏半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资源,也能够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是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分区管理制度的有益尝试,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也为中国城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分体系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生物学特性及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沙冬青是我国西北荒漠地区唯一的超旱生常绿灌木树种,生境严酷,抗逆性极强,是一种优良的种质资源,现已被列为珍稀濒危植物、本文综述了沙冬青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生理特征、珍稀濒危的原因及扩大快繁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从形态解剖特点、超微组织生理代谢调控角度,从抗旱、抗寒、抗盐碱3个方面分析了沙冬青能在逆境中得以生存的原因及其适应残酷生境的机理,阐述了沙冬青的多种价值及开发应用前景、参43  相似文献   

12.
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武夷山市为案例区,选取54个珍稀濒危物种为指示物种,在物种栖息地评价基础上采用系统保护规划工具MARXAN模型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结果表明,武夷山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总面积为734.7 km~2,占武夷山市国土面积的26.1%,并集中分布于东北部、西北部及东南部地区;在保护优先区内,8个一级保护物种栖息地的保护比例均超过各自栖息地总面积的50%。空缺分析发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与现有自然保护地存在空间不匹配的现象,建议优先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一级优先区范围内补充扩建和新建自然保护地,包括向东补充扩建武夷山国家公园、向南补充扩建武夷山黄龙岩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吴屯乡吴屯溪、东溪水库及其周边新建森林、湿地及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在上梅乡和五夫镇建设森林保护类自然公园。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珍稀濒危保护物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和丹霞地貌申遗委员会提供的各丹霞地貌区的资料,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共有各类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78种,隶属于39科93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7科,34属,41种,Ⅰ级5种,Ⅱ级36种;被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收录128种,隶属33科、77属,极危2种,濒危7种,易危65种;被(2006)收录的植物共14科15属17种,濒危种(EN)3种、易危种(VU)6种,极危种(CR)1种;CITES(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贸易公约)收录的有5科,46属,107种.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99),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1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10种,Ⅱ级重点保护61种;被IUCN收录85种,其中,濒危种8种,易危种20种,极危种2种,其他为低危种;CITES收录100种,隶属于14目29科,其中单目单科单种的有5种;中国动物红皮书的动物有72种,其中,濒危种(EN)7种、易危种(VU)26种,极危种(CR)1种,其他为低危种.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丹霞地貌区的野生重点保护植物数目高于黄山、神农架、武夷山,与三清山的相近.但从被子植物的野生重点保护植物来看,要比黄山、武夷山丰富,说明了丹霞地貌植物区系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丹霞山可能是历史变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14.
借助文献数据库和相关数据共享网络,从完整的遗传资源经济价值评估体系角度,对遗传资源价值分类和评估方法等进行综述,并进一步对遗传资源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遗传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突出贡献。当前国内外物种层次的遗传资源价值评估研究较少,与国外相比,我国遗传资源社会经济价值评估不够全面,评估对象大多是森林及森林公园,较少涉及其他层面。因而,如何形成一套更加科学完整的计量和评价体系、更好地开展遗传资源保护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生物物种资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研发生物物种资源信息系统对于合理保护和持续利用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以及提高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需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信息网络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基于县级行政单元的全国物种资源空间分布数据库,设计和开发了基于GIS的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从整体架构上包括4个子系统,分别是平台管理子系统、数据采集和管理子系统、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子系统以及综合分析子系统。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有效地采集、管理和查询全国野生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数据和信息,利用统计分析和预测模型功能分析全国或区域生物物种资源的大尺度分布格局特征,综合评价全国生物物种资源状况、变化趋势和威胁因素,为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预测预警决策信息。在今后的系统升级中,应加强对我国重要生物物种资源野外调查和长期动态监测数据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进一步构建跨部门的生物物种资源信息共享机制,研发和集成物种资源预测预警模型,构建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6.
岷江柏各地理居群生长状况及气候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学勇  包维楷 《生态环境》2005,14(4):466-472
岷江柏是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现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的少数几个地区,由于全面调查的缺乏,对其了解和保护很少。样方调查及对岷江柏生长状况的研究表明,马尔康居群岷江柏生长好,群落结构稳定,物种多样性指数高,茂县、小金居群岷江柏生长状况较差,乔木层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指数低。结合气候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岷江柏适于生长在温度适中、雨量充沛、蒸发量小、干燥系数小、太阳辐射较优的环境中。岷江柏分布区的生长状况和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总蒸发量、生长季蒸发量和干燥系数是影响岷江柏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年均温、年降雨量对岷江柏地径和高无明显影响,年均温、年降雨量对岷江柏种群乔木层多样性和重要值有重要影响。这说明岷江柏主要生长指标不单单取决于降水的多少,而着重要考虑有多少能够存留在土壤中,也就是说岷江柏分布区的干燥系数大小,能综合反应降水与蒸发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7.
蒋洪强  潘文  赵越  於方  曹东  刘吾刚  王俊峰 《生态环境》2007,16(5):1533-1538
提出了绿色财富核算的概念,对绿色财富核算的内容和范围进行了界定;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绿色财富各组成内容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为例,首次在国家区域层面对绿色财富进行了核算。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神农架林区绿色财富总值为236.13亿元,自然资产总价值为46.91亿元,占整个绿色财富的比例为19.86%;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89.23亿元,占整个绿色财富的比例为80.14%,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于自然资产价值约60个百分点;同时,神农架林区的绿色财富要远远高于物质财富,绿色财富大约是物质财富的4.6倍,高出物质财富约185亿元,绿色财富在总国民财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自然资源管理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定量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准线,是一项地位十分重要的国家生态保护战略。开展定期评估、建立考核机制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部分之一。目前,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已完成,如何精细化评估区、县(市)生态保护红线的保护成效和工作落实情况,服务于各区、县(市)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和绩效考核,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大需求之一。该研究依据国家对生态保护红线的管控要求,充分考虑管理决策和地方适应性等因素,从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用地性质、生态功能、监管能力、地方化特征等角度,综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核算、指标打分、综合指数等方法,构建了涵盖5大类、15小项的生态保护红线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论证。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案例应用显示,5年间,区域内生态保护成效处于轻度好转趋势,综合成效指数由100分增至105.2分;各大类指标指数除人类活动面积指标有所下降外,其他指标均处于不变或者趋于向好的状态,增长最为明显的为地方化特征指数,由10分增至14.5分。研究表明建立的生态保护红线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地方适应性,评估方法实现了结果的精细化、定量化,结果可为重庆市政府生态保护红线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提供有力科学支撑,为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补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奖惩任免、责任追究等监管制度的建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已开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多针对大尺度区域,而针对小尺度区域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研究在小尺度水平,以大鹏半岛为例,分别从区级和街道级两个层次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2014年大鹏半岛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局部的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鹏半岛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上处于轻警状态,3个街道的综合资源环境承载状况较为一致。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生态资源承载力、海洋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承载水平均较高,表现为无警或轻警水平;但地表水环境承载力和固废、交通等基础设施承载力是其短板,特别是地表水环境承载力,大鹏半岛的承载指数为0.36,处于重警水平。3个街道在单要素承载力方面存在空间差异。其中,葵涌街道的土地资源和水环境承载状况最好,大鹏街道的土地资源、水环境、基础设施承载状况最差,南澳街道的水资源承载状况最佳。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技术支撑,也可为其他地区的小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体系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研究海拔高度对黄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珍稀濒危植物黄杉的保育和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法调查不同海拔梯度黄杉群落的物种组成,分析其区系特征,研究黄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和维持机制。样地内共记录种子植物50科95属124种,群落内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随着海拔的增加,黄杉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呈单峰格局变化趋势,且在不同海拔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灌木层物种的Pielou均匀度指数不显著(P≥0.05);相邻海拔间的β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不同,灌木层物种的S?renson指数呈双峰曲线,草本层物种的S?renson指数呈单峰曲线,灌木层和草本层的Cody指数均呈单峰曲线;随着海拔高差的增加,黄杉群落草本层物种的S?renson指数逐渐减小,其它均无明显变化规律。整体来看,相对海拔导致的水热条件差异是影响喀斯特山地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其中,中海拔地带黄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这对黄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的管理和生态系统稳定的维持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