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环境污染是否影响了大闸蟹(Eriocheir sinensis)品质的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环太湖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大闸蟹养殖基地。通过对环太湖流域池塘养殖的中华绒螯蟹蟹黄中汞残留的调查,评估食用此地大闸蟹的膳食风险。于2015年9月在常州、宜兴、苏州和湖州的养殖池塘中采集35份中华绒螯蟹样品,用冷原子吸收测汞仪对蟹黄中汞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集样品中总汞含量的范围为ND(未检出)~96.35μg·kg~(-1),均值为26.39μg·kg~(-1),检出率为88.6%,检测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从采集区域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常州地区中华绒螯蟹蟹黄总汞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雌雄中华绒螯蟹的汞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显示,采样地未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处于清洁水平。人群食用风险评估表明,暴露的重金属汞对食用人群暂无健康风险。该研究可对该地大闸蟹的合理食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养殖中华绒螯蟹中镉的残留现状及膳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国养殖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镉的污染现状及膳食风险,于2017年中华绒螯蟹养殖收获期(9-10月),在中国中华绒螯主要养殖区(辽宁、山东和江苏,产量占比为60%)采集了86份(每份30只,公母各半,合计2 580个个体)样本,利用ICP-MS测定其全部可食部分中镉的含量,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和膳食风险评估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显示:所有样本中均检出镉,其质量分数范围为0.029-5.105 mg?kg~(-1)(湿重,下同),均值为0.154 mg?kg~(-1);81份样品处于未污染和轻微污染水平,4份样品处于中度污染水平,1份样品为重度污染并超出国家限量标准。从养殖地区来看,中华绒螯蟹可食部分镉的残留量表现为江苏山东辽宁,但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江苏地区中,太湖和阳澄湖中华绒螯蟹镉残留差异显著。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86份样品的风险值均小于1。综合表明,中国养殖中华绒鳌蟹中虽存在一定的镉残留,但其膳食风险相对较低。该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系统采集典型汞污染地区(铅锌冶炼、金矿冶炼和燃煤电厂)食物样品(大米、蔬菜和鱼肉) 409个,测定其总汞含量以评估当地居民食物摄入汞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铅锌冶炼地区大米总汞含量的几何均值为5.99μg·kg~(-1)(3.02~30.7μg·kg~(-1)),仅有1个样品总汞含量超过我国大米汞限量标准(20μg·kg~(-1)),蔬菜和鱼肉总汞含量分别为0.646~5.44μg·kg~(-1)和1.80~26.4μg·kg~(-1),均未超过我国食品汞限量标准;金矿冶炼地区大米总汞含量的几何均值为4.46μg·kg~(-1)(3.13~8.67μg·kg~(-1)),蔬菜和鱼肉总汞含量分别为0.760~7.83μg·kg~(-1)和1.59~21.9μg·kg~(-1),所有食物均未超过我国食品汞限量标准;燃煤电厂地区大米总汞含量的几何均值为3.63μg·kg~(-1)(1.05~11.4μg·kg~(-1)),蔬菜和鱼肉总汞含量分别为1.12~3.78μg·kg~(-1)和2.24~12.3μg·kg~(-1),所有食物均未超过我国食品汞限量标准。铅锌冶炼、金矿冶炼和燃煤电厂3个地区居民通过食用食物(大米、鱼肉和蔬菜途径)总汞摄入量的均值分别为0.068、0.038和0.031μg·d~(-1)·kg~(-1),均未超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推荐的人体安全总汞摄入量0.71μg·d~(-1)·kg~(-1);表明3个研究地区居民汞暴露的风险较低。大米汞摄入量占3个地区居民食物总汞摄入量的比例分别为77.2%、70.8%和71.4%,食用大米是当地居民汞暴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居民通过水产品中汞(Hg)、硒(Se)和锌(Zn)的暴露风险,测定了乌兰巴托水产市场4种鱼(高白鲑、江鳕、拟鲤和河鲈)肌肉中Hg、Se和Zn的含量,并利用目标危险系数(THQ)初步评估居民通过食用鱼类摄入Hg、Se和Zn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Hg、Se和Zn在4种鱼体肌肉中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34—0.681 mg·kg-1、0.140—0.308 mg·kg~(-1)和4.396—8.333 mg·kg-1.Hg、Se和Zn在江鳕肌肉中含量最高,江鳕汞的含量超过了中国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的标准值.乌兰巴托市民通过食用此4种鱼类摄入的Hg、Se和Zn的目标危险系数和总危险系数均小于1,表现为较低的健康风险,其中汞的风险相对较大.Hg和Zn的每周摄入量(0.640μg·kg-1和22.4μg·kg-1)也低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暂定每周允许摄入量(7000μg·kg~(-1)).考虑到汞的高生物累积和放大效应,乌兰巴托居民需持续关注汞的摄入量及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中国养殖池塘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重金属铬的残留情况以及膳食风险程度,以江苏地区的7个湖泊(高邮邵伯湖、固城湖、洪泽湖、太湖、阳澄湖、长荡湖、滆湖),以及黄河、辽河2条河流作为主要的采样点,采集86份养殖池塘中成熟的螃蟹样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所有螃蟹样品可食部分进行重金属铬的含量测定,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及靶标危害系数(THQ)对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86个中华绒螯蟹样本中铬的检出率是75.580%,铬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125mg·kg~(-1)(湿重,下同),其变化范围为ND(未检出)-1.048mg·kg~(-1),高邮邵伯湖、固城湖、洪泽湖、太湖、阳澄湖、长荡湖、黄河、辽河中螃蟹重金属铬的残留量分别为0.104、0.076、0.102、0.137、0.124、0.193、0.027、0.119 mg·kg~(-1),且没有显著性差别。其中太湖有5.26%样品处于轻度污染,阳澄湖有7.69%样品处于轻度污染,长荡湖有20%样品处于轻度污染,其余湖泊及河流所采集的中华绒螯蟹样本中重金属铬浓度处于未污染水平。不同地区采集样本的靶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均小于0.25,均未超过1,表明中华绒螯蟹中重金属铬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不明显,对于一般人群食用中华绒螯蟹造成的重金属铬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不大,健康风险低。该研究可为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居民食品砷摄入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暴露途径来看,食物是人体砷暴露的主要途径之一。从饮食结构来看,广州市居民膳食主要来源于谷类食品,同时鱼虾类总体平均摄入量约为全国总体平均摄入量的2倍。因此,在分析广州市市场大米和海鲜这2种典型食品中砷含量的基础上对广州市居民食品砷摄入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广州市场上的26种不同品牌的大米中的总砷含量,其含量范围为0.082~0.171μg·g~(-1),平均浓度为(0.127±0.027)μg·g~(-1),满足绿色食品大米标准(≤0.40μg·g~(-1))。在14种鱼虾蟹贝类海鲜中的砷含量分析基础上,计算得出广州市场上鱼类中总砷的平均含量为0.488μg·g~(-1),虾蟹贝类中总砷的平均含量为3.44μg·g~(-1),相比较国内外,广州市场鱼虾蟹中砷的含量整体处于中间水平。最后综合文献调研中其他主要食品中砷的含量,计算得出广州市成人通过食品每日摄入总砷的量为5.08μg·kg~(-1)BW·d~(-1)。建议日常饮食需要特别控制每日海鲜的摄入量,尤其是砷含量较高的濑尿虾、红虾及红蟹、花蟹。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ICP-MS测定,研究了赣南典型稀土矿区周边土壤、动植物产品中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并评价了稀土元素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赣南稀土矿区周边土壤稀土平均含量为402.74±200.03 mg·kg~(-1),分别是全国土壤稀土含量均值及世界土壤稀土中值的2.28倍和2.08倍;植物产品稀土平均含量为343.48μg·kg~(-1);动物产品稀土平均含量为460.00μg·kg~(-1);土壤、植物产品和动物产品中Ce含量最高,占总稀土比重分别为34.22%、35.31%和62.95%;其中轻稀土元素所占比重分别为75.29%、75.17%和75.82%.当地居民每日通过动植物产品摄入稀土元素日量为3.95—30.49μg·kg~(-1)·d~(-1),均值为10.36μg·kg~(-1)·d~(-1),均远低于稀土元素对人体亚临床损害剂量的临界值(110μg·kg~(-1)·d~(-1)),表明赣南矿区周边动植物产品中稀土元素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砷的季节变化对暴露评估及健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选择内蒙古某饮水型砷中毒病区为研究区,评估不同季节砷的直接摄入量、间接摄入量和皮肤接触吸收量,并评价砷的致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研究区男性和女性居民砷的摄入量分别为1.80和1.89μg·kg~(-1)·d~(-1),明显高于对照区的0.08和0.08μg·kg~(-1)·d~(-1);研究区男性和女性居民砷的皮肤接触吸收量分别为8.89×10~(-4)和1.10×10~(-3)μg·kg~(-1)·d~(-1),明显高于对照区的4.18×10~(-5)和4.93×10~(-5)μg·kg~(-1)·d~(-1)。(2)研究区居民的砷摄入量占摄入及皮肤接触途径暴露量之和的99.93%以上,夏季及冬季砷暴露量占全年砷暴露量的89.04%以上。(3)研究区男性和女性居民砷的致癌健康风险分别为3.75×10~(-5)和3.67×10~(-5)a~(-1)。由研究结果可知,摄入是饮水型砷暴露的主要途径;夏季砷的暴露量最高,冬季次之;研究区居民摄入及皮肤接触途径的砷致癌健康风险均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10~(-6)a~(-1))。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江苏典型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区抗生素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分别检测了江苏高淳和金坛4个中华绒螯蟹养殖塘水体和沉积物中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5类抗生素水平。结果表明:研究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水体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抗生素污染。高淳养殖水体中污染物主要为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而金坛养殖水体中5类抗生素分布均匀。4个养殖塘中,养殖塘GC2水体中抗生素检出浓度最高,主要包括盐酸金霉素(241.99 ng·L~(-1))、螺旋霉素(198.53 ng·L~(-1))、环丙沙星(168.81 ng·L~(-1))、沙拉沙星(165.40 ng·L~(-1))、诺氟沙星(126.17 ng·L~(-1))、恩诺沙星(117.42 ng·L~(-1))和依诺沙星(103.08 ng·L~(-1));而沉积物中抗生素含量均较低。水体抗生素浓度与对应的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体克林霉素、强力霉素和青霉素G钠盐浓度与COD_(Mn)呈显著相关。采用风险商值法对水体残留抗生素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江苏高淳和金坛中华绒螯蟹养殖环境中残留抗生素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尤其是养殖塘GC2水体中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对相应敏感物种的风险较高,直接影响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建议控制该类抗生素在养殖过程中的使用,以降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骆马湖邻苯二甲酸酯(PAEs)分布特征,2016年4月,在骆马湖设置水质采样点22个,沉积物采样点6个,鱼样6个。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骆马湖水体、沉积物、鱼体内11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结果显示,水体、沉积物、鱼体中检出2种邻苯二甲酸酯,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 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湖水ρ(PAEs)为0.05~186.8μg·L~(-1)(平均值为52.94μg·L~(-1));沉积物w(PAEs)为786.5~1 138μg·kg~(-1)(平均值为952.4μg·kg~(-1)),是水体浓度的18.0倍;鱼体中w(PAEs)为1 078~1 996μg·kg~(-1)(平均值为1 533μg·kg~(-1)),是水体浓度的29.0倍,即PAEs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均值为29.0。这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在沉积物和鱼体内富集性较强。与国内其他水源地相比,骆马湖PAEs污染水平较低。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骆马湖周边居民PAEs暴露量不会构成急性毒性。但是因PAEs具有蓄积性,长期的慢性毒性值得关注,儿童的暴露风险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对非吸烟人群,饮食是镉暴露的首要途径.近年来农产品镉含量超标问题在我国的不同类型重金属污染区被广泛报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但以往研究多关注大米中镉的人体健康风险,目前对我国市场上销售的面粉及面制品镉含量及健康风险的系统报道还较缺乏.本研究从我国不同省份采集了16份白面粉、16份全麦面粉、16份小麦麸皮及10份全麦面包样品,测定样品中镉的含量;采用体外生理原理提取法(Physiologically Based Extraction Test,PBET)的胃液提取阶段测定样品中镉的人体生物可给性,并基于镉生物可给性评价了面粉及面制品中镉的人体健康风险.白面粉、全麦面粉、小麦麸皮、全麦面包样品中镉的含量分别为6.8—24.9、8.4—50.2、21.8—199.6、13.8—28.0μg·kg~(-1),平均值分别为15.6±5.1、25.7±11.8、64.7±43.5、17.5±4.0μg·kg~(-1),所有白面粉、全麦面粉和面包样品中镉含量均远低于国家安全限定值100μg·kg~(-1).镉含量的整体趋势为白面粉全麦面粉和全面面包小麦麸皮,表明了镉在小麦麸皮中富集浓度要显著高于胚乳部分.基于PBET胃液提取,全麦面粉中镉的生物可给性为60.9%—69.8%(平均值63.6%±3.1%),显著高于麸皮中镉的生物可给性18.5%—61.1%(平均值50.2%±13.5%).基于镉的人体生物可给性,成人摄入面粉及面制品导致的镉摄入量(0.02—0.13μg·kg~(-1) bw·d~(-1))远低于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JECFA)规定的每日允许的最大镉暴露剂量0.5μg·kg~(-1) bw·d~(-1),表明了我国市面上销售的面粉及面制品可以安全食用.本研究通过对市场销售面粉及面制品中镉的含量、人体生物可给性的测定及健康风险的评价,为人们对面粉及面制品品牌及种类的选择提供建议,为规避食品镉危害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沿海地区居民的汞暴露情况及其膳食汞的主要来源,对大连市区普通居民的膳食消费情况及其发汞浓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普通居民的膳食消费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水产品消费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填写调查问卷的志愿者们同时自愿提供头发样品。膳食样品,如水产品、谷物、蔬菜等常见品种在大连市区的市场采用随机采购的方式获得。头发和膳食样品中的汞含量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测定结果为:水产品中总汞含量为15.32(1.89~86.40)μg·kg-1,其中甲基汞含量为8.05(1.79~40.33)μg·kg-1;谷物和蔬菜总汞含量分别为2.04(0.05~11.95)μg·kg-1和0.96(0.05~2.74)μg·kg-1;头发样品中总汞浓度为(0.46±0.55)μg·g-1,其中甲基汞浓度为(0.28±0.19)μg·g-1。通过估算得知,大连市普通居民日平均的汞摄入量为0.043μg·(kg·d)-1,其中来自水产品的摄入量占膳食摄入的63.6%。居民发汞浓度与年龄、水产品食用量呈正相关,与身高、体重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的人体发汞风险参考剂量1μg·g-1相对照,此次调查人群中约有4.6%的居民发汞浓度超出该标准限值,这表明大连市区普通居民可能面临汞暴露的潜在风险。该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普通居民的汞暴露评估和风险控制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杨冬梅  李俊年  何岚  薛立群 《生态环境》2010,26(6):1300-1305
研究采用食管瘘、体外消化实验,于2006年4月、8月和11月分别测定湘西地区土壤、牧草和养殖于湖南省湘西地区湖南群博公司的200只波尔山羊(boergoat)血液钙镁含量,以期揭示湘西地区不同季节钙镁在土壤-牧草-山羊体内含量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土壤全镁、全钙在11月份最低,分别为197.21±3.14μg·g-1和3607.8±39.41μg·g-1;(2)牧草中钙含量在8月份最高,为8927.5±127.21μg·g-1;牧草三季节镁含量差异不显著;(3)山羊体内钙在4月份和11月份出现负沉积,分别为-6.03±3.17g·d-1,-7.08±3.35g·d-1;4月份,8月份山羊血浆镁含量分别为8.83±0.45μg·g-1和8.56±1.07μg·g-1,低于动物低镁血症最低限27.1μg·g-1。  相似文献   

14.
吕磊  彭婕  甘金华  喻亚丽  何力 《环境化学》2019,38(11):2443-2448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测定稻渔综合种养环境中苄嘧磺隆、双草醚、吡蚜酮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分析方法.水样过滤后直接进样,土壤和水产品经乙腈匀浆提取,C18吸附剂净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4种农药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5);水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限为0.10μg·kg~(-1),其它3种为0.05μg·kg~(-1);土壤和水产品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限(LOD)为0.20μg·kg~(-1),其它3种为0.10μg·kg~(-1);在不同添加水平下,4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7.52%—93.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3%—11.09%.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与评价同一地区2个燃煤电厂(A和B)周边农田土壤多环芳烃的污染状况,按照点源扇形布点原则,在电厂周边常年主导上下风向1500 m范围内布点,在远离电厂10 km以上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设置对照点,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共采集33个农田土壤样品.取经过处理的样品5.00 g,用乙腈超声提取、浓缩后,HPLC法测定15种PAHs的含量.描述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特征污染物分析、环数分析法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污染来源,运用荷兰分级标准评价法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结果显示运行57年的A电厂周边农田土壤中BaP为30.3μg·kg~(-1)(0.668—81.5μg·kg~(-1)),15种PAHs总量为482μg·kg~(-1)(107—1000μg·kg~(-1)),TEQ(BaP)为43.5μg·kg~(-1)(2.27—124μg·kg~(-1)),明显高于运行8年B电厂的7.32μg·kg~(-1)(2.56—15.0μg·kg~(-1))、227μg·kg~(-1)(158—415μg·kg~(-1))和10.3μg·kg~(-1)(3.90—20.1μg·kg~(-1))以及对照区的9.62μg·kg~(-1)(0.347—23.9μg·kg~(-1))、193μg·kg~(-1)(76.1—329μg·kg~(-1))和12.7μg·kg~(-1)(0.499—31.9μg·kg~(-1)).A电厂周边的常年主导上风向农田土壤样本的BaP和TEQ(BaP)_(15)含量基本维持在对照区水平,下风向的超出对照区水平,最大值均位于1500 m处,超出荷兰土壤质量标准.B电厂周边的常年主导上、下风向农田土壤样本的BaP和TEQ(BaP)_(15)含量与对照区相当,且均不超标.A电厂周边农田土壤中具有致癌风险的7种PAHs占总∑PAHs的41.3%,远高于B电厂的20.7%和对照区的25.8%.A电厂周边农田土壤中33.3%的PAHs点位处于中度污染水平,TEQ(BaP)_(15)高于国内相似污染源,存在亟需关注的生态风险.B电厂周边农田土壤中PAHs整体处于轻微污染水平,TEQ(BaP)_(15)低于生物质电厂.  相似文献   

16.
通过2009—2014年对福建闽南沿海的湄洲湾、大港湾、泉州湾、围头湾、厦门湾、佛昙湾、旧镇湾、东山湾、和诏安湾养殖的僧帽牡蛎中总汞和总砷含量的调查监测,对养殖僧帽牡蛎体中总汞和总砷含量的分布和食用风险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近6年9个湾海区养殖僧帽牡蛎体中总汞平均质量浓度(0.007—0.018 mg·kg~(-1)):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诏安湾围头湾=旧镇湾=大港湾=东山湾佛昙湾;总砷平均质量浓度(1.40—2.02 mg·kg~(-1)):泉州湾厦门湾大港湾湄洲湾诏安湾东山湾围头湾旧镇湾佛昙湾.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大部分海水养殖僧帽牡蛎体中总汞和总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海区养殖僧帽牡蛎.福建闽南沿海养殖僧帽牡蛎体未受到汞的污染,98.1%的样品受砷的污染.根据FAO/WHO/JECFA(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的PTWI(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汞为5μg·kg~(-1)bw、无机砷为15μg·kg~(-1)bw.食用闽南沿海僧帽牡蛎中汞的EWI(每周评估摄入量)值均远小于PTWI,仅占PTWI的1.1%—1.4%;无机砷的EWI值均小于PTMI,占PTWI的7.0%—11.3%,总体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珠江入海口不同种类海产品中汞和甲基汞的分布特征,并评估此区域内海产品的食用人群的暴露风险,于2015年春季在珠江入海口海域捕捞11种不同种类的海产品,利用直接燃烧-原子吸收法和KOH/H2O消解-气相色谱(GC)-冷原子荧光(CVAFS)法分别分析其肌肉中总汞(THg)和甲基汞(Me Hg)含量。结果表明,THg质量分数范围为27.1~231.4μg·kg-1(干质量,下同),Me Hg质量分数范围为21.7~197.0μg·kg-1(干质量,下同),不同种类的海产品THg和Me Hg质量分数均值排序为:鱼类(152±75.1μg·kg-1,127±58.0μg·kg-1)甲壳类(87.7±44.2μg·kg-1,63.4±34.1μg·kg-1)贝类(29.7±7.2μg·kg-1,24.3±3.2μg·kg-1),处于食物链不同营养层级解释了这种含量差异。与国内其它地区海产品相比,珠江入海口鱼类THg和Me Hg明显高于其它地区野生捕捞或市售鱼,贝类THg和Me Hg含量与其它地区相差较大,而甲壳类相差甚微。海产品中汞绝大多数以Me Hg形式存在,Me Hg占THg的比例范围为70.2%~92.9%。同种类不同生物体内Me Hg和THg的含量与其捕食水层有关,以中下层或底层生物为食的鱼类体内Me Hg和THg含量明显高于以中上层生物为食的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所有海产品中Me Hg含量均低于国内外相关标准限值。通过对人群食用暴露风险评估表明,人群食用该区域内海产品Me Hg最大摄入量为0.20μg·g-1·d-1远低于美国EPA颁布的Me Hg摄入量参考限值(1.1μg·g-1·d-1)和WHO/FAO制定的临时性周可承受摄入量(0.23μg·g-1·d-1),食用人群的暴露风险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环鄱阳湖区水稻-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环鄱阳湖区水稻和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从环鄱阳湖区11个县市采集水稻及土壤样品,利用GC-ECD对有机氯残留进行测定,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地区水稻中有机氯残留所致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环鄱阳湖区水稻及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七氯、六氯苯、氯丹均有检出,其中DDTs和HCHs含量较高,土壤中二者平均含量分别为6.25μg·kg~(-1)和10.64μg·kg~(-1),水稻中二者平均含量分别为4.65μg·kg~(-1)和9.16μg·kg~(-1),DDTs和HCHs是主要的有机氯污染物;土壤有机氯的来源主要是由于历史上农药防治害虫的大量使用残留和工业生产带来的新的有机污染源的输入,工农业发达地区有机氯农药残留高于工农业欠发达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对水稻中p,p'-DDD、p,p'-DDE、o,p'-DDT、β-HCH、γ-HCH、环氧七氯、氯丹等有机氯含量的贡献很大,是水稻中有机氯残留的主要污染来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各类有机氯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较低,总风险为38.23×10~-(13)a~(-1),属于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不同功能区林业土壤多环芳烃含量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林业土壤是城市绿色景观的重要载体,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对城市林业土壤生态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为了解城市林业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和来源特征,以南京市城市林业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分布特点对8类典型功能区进行采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子标记物比值法,测定了土样中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的含量,分析了城市林业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富集情况、分布情况及来源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林业不同功能区72个土壤样品的多环芳烃平均含量为(487.7±264.3)μg·kg~(-1),变化范围为156.7~1523.3μg·kg~(-1),各土样均受到污染,其中83.3%的样品呈轻度污染水平,不同功能区土壤PAHs污染程度存在差异;不同功能区城市林业表层土壤多环芳烃含量水平表现为:城市立交桥(949.3μg·kg~(-1))道路绿化带(550.1μg·kg~(-1))学校(525.4μg·kg~(-1))居民区(513.0μg·kg~(-1))发电厂(501.4μg·kg~(-1))垃圾填埋厂(328.7μg·kg~(-1))近郊森林(293.8μg·kg~(-1))远郊森林(271.7μg·kg~(-1)),中层和下层土壤PAHs含量表现出类似规律;土样中PAHs含量与SOC和BC含量均表现显著相关性,相同的显著性检验水平下BC含量与PAHs含量具有较强相关关系。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城市立交桥、居民区等功能区表层土壤表现出富集现象,其他功能区土壤表现出一定的逆向富集趋势。南京市城市林业土壤中PAHs来源以生物质和煤炭燃烧源及机动车排放源为主,少数土样存在石油源。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水稻品种对土壤锑(Sb)的富集能力,本文采用福建部分区域13个籼稻品种的稻米和对应的表层土壤样品(138对),研究了不同品种水稻对土壤Sb的富集能力和累积特征,并评估了稻米Sb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土壤Sb全量介于0.12—1.02 mg·kg~(-1),其中39.5%的土壤Sb全量高于福建土壤Sb的背景值;水稻不同部位Sb含量依次为:根叶茎糙米;不同水稻品种糙米中Sb含量介于2.2μg·kg~(-1)(宜优673)和14.6μg·kg~(-1)(Ⅱ优673)之间;水稻对土壤有效Sb的平均富集系数表现出明显的品种差异,常规稻(东联5号)和两系杂交稻(培杂泰丰、扬两优6号)的富集系数均处于中-低水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未遭受Sb污染的农田上生产的籼稻稻米中的Sb不至于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