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采用次灵敏线测定电镀污泥中高含量的镍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在镍含量0.00~100.Omg/L时,镍含量与溶液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436x+0.006,相关系数y=0.9997。方法精密度RSD〈2.86%,加标回收率为93.7%~106%。同时校准曲线常温下放置,至少可稳定1a。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五金工业废水中铜、镍、铅、锌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五金工业废水中的铜、镍、铅、锌,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相时标准偏差低于7.3%,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固体废物浸出液中铜、锌、铍、镍、总铬、铅、镉7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等质量控制参数。在优化了仪器条件下,7种重金属的方法检出限为0.0008~0.007mg/L,加标回收率在85.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90%~6.66%。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地表水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对该方法的试样酸度、不同基体改进剂添加效果、狭缝宽度及主要升温程序等因素的探讨和摸索,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在以0.2%硝酸为定容介质、狭缝宽度为0.2 nm、灰化温度1200℃保持5 s、原子化温度2300℃保持5 s的条件下测定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及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95μg/L,精密度为1.87%~3.01%,加标回收率介于87.4%~102.9%,优化后的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与准确度良好,适于清洁地表水中镍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镍在植物体中的含量一般低于1ppm,在土壤中的含量为40 ppm 左右。对于浓度在1ppm 以下微量镍的分析,除了用无火焰原子吸收、中子活化、X 萤光等方法外,催化极谱分析有较高的灵敏度,其检出限与原子吸收法相当。本文介绍单独催化极谱测定镍的条件,并可在铜还原电位处同时测定铜。在0.5 M  相似文献   

6.
基于镍(Ⅱ)对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_2O_2—ClO~-化学发光新体系的催化作用,通过条件优化实验,建立了测定镍的化学发光新方法。本法测定镍的检出限为1.0ng/ml,线性响应范围为4.0×10~(-9)g/ml—4.0×10~(-6)g/ml,且选择性较好,操作简便。此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镍含量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镍的回收率为91.5%—104%。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总氮自动分析仪在地表水监测中的优势与局限。通过对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等一系列实验室质量要求进行测定发现,该法的空白较低,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达到国标要求,分析效率高,但检出限偏高,适合总氮含量较高的地表水监测,对于含量较低的地表水,还应使用传统的国标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8.
丙烯腈催化剂生产车间一级含镍污水中镍含量原采用的处理工艺为化学沉淀法,但时常会超标,超标的原因可能是板框过滤时部分含镍颗粒穿透滤布或通过其他方式逃逸到二级污水池中。现采用超滤膜处理设备进行试验,通过在二级污水输送泵的吸入口增加一套膜过滤设备,过滤掉含镍的团聚颗粒悬浮物,确保二级污水的镍含量小于0.5mg/L,实现达标排放。为此设计了二级污水处理流程:加药、混凝、膜处理、离子交换,该试验在80L/h的污水处理能力下取得良好效果。经过管式超滤膜处理和离子交换处理,镍含量小于0.05mg/L,符合上海市污水排放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9.
镍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从亮光闪闪的手术器械到精致的炊具、装饰品,以及手表、台灯、自行车等形形色色的日用品,无一不与镍有关。一般都以为它无毒,但实际上毒性却异乎寻常的强烈。并有报告说,它是有致癌性的金属。一、环境中的镍了解镍在环境中的一般浓度,即本底值,是很有必要的。 1964年美国大气镍平均含量是0.032微克/立方米,河流的平均值为10微克/升。地壳约含0.016%的镍,分布广泛。在土壤中含镍10~130 ppm。  相似文献   

10.
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对活性污泥中蛋白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从污泥洗涤、蛋白质提取到蛋白质检测,对该方法用于活性污泥蛋白质含量检测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Tris-HCl缓冲液洗涤、碱提取法法提取、5~10 min水浴、中性或弱酸、弱碱条件下检测,蛋白质浓度在10~180μg/m L内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 7);该方法的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3.80%)较高,重复性较好(RSD=2.09%),加样回收率(n=6)范围为96.99%~109.14%。该方法通过优化后具有快速、精确、可靠的优点,可用于活性污泥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全自动石墨消解仪对比了两种不同的酸体系对土壤标准样品和实际土壤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消解溶液中镉、钴、铜、铬、锰、镍、铅、锌、钒、砷、钼、锑共12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采用王水-氢氟酸-高氯酸处理土壤样品消解更完全,方法测试精密度、准确度更好,测定结果更稳定可靠,消解效果优于王水处理效果。但王水处理土壤样品引入干扰少,方法检出限低,分析土壤表层粘附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效果优于王水-氢氟酸-高氯酸消解法。  相似文献   

12.
按《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与德国国家标准方法 DIN38406-16的原理,对海水中镍的实际样品与加标样品分别使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进行测定。GF-AAS法和ASV法测定海水中镍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83%~101.2%、112.8%~114.1%,实验室内标准偏差分别为5.36%~6.36%、10.89%~15.41%。依据实验结果,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海水中镍测定的准确度、精密度优于阳极溶出伏安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用石墨炉原子化器无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水系中微量铍锑钼钒钴镍镉等七个金属元素的直接测定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将20或100微升样品溶液注入石墨管中,经干燥、灰化和原子化后,在吸收线记录吸收信号,用校正曲线法求出其浓度。本文还讨论了某些共存元素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并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简单快速,为水中微量金属元素的直接测定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农业土壤、作物背景调查分析的质量,农业部环境监测研究所分别组织了土壤参考样品的比较测试。本工作是1980—1981年间对23个背景值调查参加单位的铜、锌、铅、镉和镍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作了观察,估计了参考土壤的含量。结果表明准确度问题更应引起注意。建议在土壤背景值调查中试用分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植物样品(大米、茶叶、白菜、龙眼等)进行消解后,直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中的铜、铅、锌、镉、镍、铬、砷、汞等8个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对大米标准物质GBW10010(GSB-1)和圆白菜标准物质GBW10014(GSB-5)进行了方法准确度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均小于5%,回收率在89.8%-107.9%之间,可满足日常分析中植物样品的微、痕量重金属元素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土壤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土壤中铬镍元素。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17.
自由离子浓度(或活度)是决定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化学行为的关键因素,然而土壤系统中自由金属离子的活度测定与模型预测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该研究以重金属元素镍为研究对象,从它的固液分配系数、自由离子活度影响因素出发,通过经验的多元回归模型以及腐殖质平衡模型(WHAM VI)分析了影响其指标变化的关键因子。结果发现,土壤孔隙水的pH是影响镍在土壤固/液相分配的最关键因子,可以解释91%固液分配系数(K_d)的变化;同时,它也是影响自由镍离子活度占总镍百分比的最关键因子(r~2=0.74),土壤孔隙水中溶解性有机碳含量(DOC)可以提高回归模型的预测,但贡献率仅占10%。使用WHAM VI预测土壤孔隙水中自由镍离子活度的结果显示,采用惯用的65%活性富里酸(AFA)代替孔隙水中的活性DOM会导致预测值低于道南膜技术(DMT)测定值20%左右(碱性土壤除外),两者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15.7。分别降低碱性、中性、酸性土壤中的%AFA至50%、10%、5%,模型预测能力显著提高,预测值与实测值百分比的RMSE达到8.65。其研究结果说明土壤中的活性DOM比例较低(5%~50%),尤其对于中性与酸性土壤来说,活性DOM≤10%。该研究结果对于土壤系统的模型构建与重金属镍的环境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石墨电热消解法和电热板消解法处理土壤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镍、铬的含量。铜、锌、铅、镍、铬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7%,标准样品测定结果在标准值±10%以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一个镍的固相目视比色分析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6μg/ml;精密度、准确度均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水质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为农业土壤、作物中有毒物质背景值协作研究的一部分。作者测定了北京地区129个采样点及32个剖面的农业土壤样品中的镍含量。在对分析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土类土样中镍含量的分布类型,检验了剖面表层土(耕作层)同底层土的镍含量之间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北京地区农业土壤中镍的背景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