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交通事故认定书”纳为证据,交通事故认定的救济渠道因此被阻隔,导致交通事故实践中,当事人合法权益主张的困难,与和谐社会构建原旨冲突颇多,因此,有必要设立时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2.
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查明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以及违法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依法对当事人各方的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认定,以交通事故认定书为结论。鉴于交通事故认定书在民事诉讼中起着证据的作用,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并不是行政行为,因而具有不可诉性。笔者就此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的一个亲戚驾驶小货车与小轿车相撞.造成车辆损坏、人员受伤的交通事故,交警认定他负事故的主要责任,他心中不服气。我记得以前,当事人不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申请重新认定的,也有提起行政诉讼的,可在《交通安全法》实施后都不可以了,麻烦介绍一下原委。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有何切实可行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安全法》确定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交通事故处理行政裁决之定性,由此导致对原有交通事故处理责任认定、申请复议之旧有程序模式的重构。但是对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履行事故处理职责均无明确规定,法律规定之不确定性给交通事故处理实践带来许多新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颁布实施为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处理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主要法律依据。但由于道路事故造成损害的情形比较复杂,很难对赔偿责任主体作出一致的认定。笔者对这一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安全法》取消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公安交管部门给当事人送达的不再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而是"交通事故认定书",虽是二个字之差,但这却是交通事故处理的重大改革。 所谓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交管部门根据事故的基本事实和形成原因而对当事人之间的责任承担问题作出的判断性结论。在  相似文献   

8.
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查明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以及违法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依法对当事人各方的交通事故责任进行认定的行为。因交通事故认定提起的行政诉讼时有发生,但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应否接受司法审查,理论  相似文献   

9.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颁布实施为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处理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为公安机关确定了交通事故处理的重要职责。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处理模式和责任认定属性的认识应当十分明确,然而在实践中并非如此。由于历史条件等原因的影响,《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制定之时就存在许多先天不足的缺陷,随着我国各项改革工作步伐的加快和人民法制意识迅速提高而日益凸显。其中交通事故的定义、交通警察处理交通事故的职责、管辖、处理程序、责任认定属性及认定法则、公布方式、处罚、损害调解等均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 某厂职工韩某下班骑摩托车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由于无法查清交通事故成因,交警部门仅出具了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没有认定事故责任。韩某亲属向当地县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厂方提出无法认定韩某在交通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不同意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12.
前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车来不及采取措施导致二次碰撞或二次辗压的事故,称为二次事故。由于此类交通事故形态多样、原因各异、痕迹复杂以及事故处理民警对法律法规不同的理解,加上至今全国对此类事故还没一个规范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的事故认定原则,对于同一起交通事故的认定,同一办案单位的民警就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引发相关争议。近期龙岩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处理的一起交通事故,就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下面将这起事故的认定争议提供给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3.
前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车来不及采取措施导致二次碰撞或二次辗压的事故,称为“二次事故”。由于此类交通事故形态多样、原因各异、痕迹复杂以及事故处理民警对法律法规不同的理解,加上至今全国对此类事故还没一个规范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的事故认定原则,对于同一起交通事故的认定,同一办案单位的民警就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引发相关争议。近期龙岩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处理的一起交通事故,就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下面将这起事故的认定争议提供给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4.
渐雨 《安全与健康》2008,(10):53-54
前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车来不及采取措施导致二次碰撞或二次辗压的事故,称为“二次事故”。由于此类交通事故形态多样、原因各异、痕迹复杂以及事故处理民警对法律法规不同的理解,加上至今全国对此类事故还没一个规范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的事故认定原则,对于同一起交通事故的认定,同一办案单位的民警就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引发相关争议。近期龙岩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处理的一起交通事故,就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下面将这起事故的认定争议提供给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7日,某钢球公司职工荣某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当场死亡。2012年1月31日,钢球公司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审查,钢球公司提出的申请材料中有两份有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材料:一份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另一份是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  相似文献   

16.
通勤事故工伤认定规定的“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责任”、“交通事故或事故伤害”的正确法律解释是准确适用法律的前提。根据现实生活和具体情形,从有利于保障工伤事故受害者的利益出发,“上下班途中”应界定为在合理时间内经过合理路线。通勤事故类型或范围是车辆交通事故、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客运轮渡交通事故、火车交通事故。“非本人主要贡任,判断应以公安等法定交通管理部门或者司法部门的事故认定书、调查报告等对事故责任定性的证明材料为形式标准,以证明文书所载明的责任类型为实质标准。通勤行为违法是否影响工伤认定,应以《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与排除之规定为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职工交通事故工伤认定工作顺利进行,湖南省常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联合建立了职工交通事故工伤认定联系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18.
5月3日上午11时,一起轻微交通事故的双方当事人马某和黄某心平气和地在“赔偿协议书”上签字,这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清流县交警大队根据该法有关规定推行快速处置办法处理的第一起微交通事故。当事人江西车主马某深有感触地说道:“以前到交警队处理交通事故真是繁琐,先是录口供,接着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会,最后才调解。一起  相似文献   

19.
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认定,以交通事故认定书为结论。鉴于交通事故认定书在民事诉讼中起着证据的作用,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并不是行政行为,因而具有不可诉性。笔者就此阐述如下:其一,主体不适格。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虽然是国家行政主体,并依职权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从形式上看很符合行政行为的基本要件。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交通事故认定行为是查明交通事故基本情况,通过科学分析与计算,判定高速运动的物体间发生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车与宠物狗相撞是否属于交通事故,以及撞了之后如何赔偿成为纠纷争论的焦点。对此,某些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认定为交通事故,应该按简易程序处理。他们依据的理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交通事故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因为城市饲养宠物狗须办理《养犬许可证》《犬类免疫证》及号牌,是所有人的合法财产,当视为交通事故。而对未办理“证件”的无证狗不应认定为合法财产,因而车撞无证狗司机可免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