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为扰动是短时空尺度内森林景观变化或用途转换的主要动力,而乡村路网则成为人为扰动拓展的主要通道。基于1992、2002、2014年三峡库区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3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研数据,在ArcGIS平台支持下,研究社区水平乡村路网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2—2014年研究区乡村路网影响域内次生林、退化林地和耕地的动态变化较显著,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平坦区。1992—2002年乡村路网缓冲区内森林景观整体呈退化趋势,退化类型以次生林→退化林地、次生林→耕地、退化林地→耕地为主,演化量达1 705.91 hm2;2002—2014年乡村路网缓冲区内森林景观主要呈恢复趋势,恢复类型以耕地→退化林地、耕地→次生林、退化林地→次生林和原始林→退化原始林为主,演化量达1 674.52 hm2。2)相比发现,前一时期研究区乡村路网长度的增加和路网材质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驱动森林景观的退化,而后一时期低等级路段的消失、废弃或利用率的降低则有助于森林景观的恢复,消失路段恢复率近100%。3)研究有助于丰富人们对社区水平乡村路网影响森林景观变化的理解与认识,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合理规划乡村路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Landsat5、Landsat7、Landsat8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使用支持向量机与专家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红树林信息,统计分析了2010-2020年红树林的面积和形态变化情况,并使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对马登红树林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010-2020年,马登红树林的面积呈有增有减的曲折变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eCognition软件在生态遥感监测工作中的应用。以高分辨率QuickBird,Worldview-1,IKONOS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辅以SPOT,TM,ETM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等卫星数据,利用不同波段的组合图像,通过目视解译、人机交互解译、计算机自动识别与信息提取等方法,解译本溪典型区域不同时期矿山开采、林地、农田、城镇、道路等生态环境要素变化。  相似文献   

4.
波多黎各的城市扩张和基本农业用地的丧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许多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的国家,废弃的农业用地由于城市化而消失.约4个多世纪的时间,波多黎各的经济几乎完全依靠农业,但20世纪初的社会政治变化导致了它的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经济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使得城市面积扩大.本文分析了1977~1994年波多黎各城市增长率和城市扩大的分布,以及它们对潜在的农地产生的影响.城市的范围和扩大部分是通过解译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得到的.  相似文献   

5.
山地相对于低地,植被脆弱,尤其是在副极地地区,仅具有很低的生产力,恢复力较弱.山地植被对于机械损伤很脆弱,因此需要快而准确的方法监测山地植被,这对于规划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①调查山区南部属于海洋性气候的圆丘形冰碛和用于夏季放牧的开阔区域,干燥矮小的石南灌木,是否很容易发生改变;②检验高分辨率IKONOS-2卫星影像是否可以用来对山区植被中的侵蚀斑块进行高精度的检测、定量化和制图;在什么情况下,这些数据可以替代彩色红外航片在变化早期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对比2000年的IKONOS-2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打印图像和1975年彩色红外航片的目视解译结果,进行了植被变化的检测,并对解译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实地验证.结果表明1975~2000年间,侵蚀发生在受风石南(Windheams)附近,这说明圆丘形冰碛地貌条件下,受风石南和矮小的干燥石南(Dry heaths)灌木很容易受到践踏和放牧的机械损伤,因此很容易发生改变.大部分的受风石南和其变化面积都较小(50~1000m2).结果显示对IKONOS-2卫星影像的目视解译,可以检测到侵蚀斑块和受风石南的面积和分布的细微变化,并且有较高的精度.这表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4×4m像素分辨率)可以替代彩色红外航片来监测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6.
现迫切需要确定那些对森林覆盖率变化有显著影响的森林经营制度.这个研究提出了初步的"概念依据"方法论,它把毁林理论与卫星图像变化分析结合起来鉴定理论上也许不存在的林区.通过对尼泊尔Chitwan地区陆地卫星TM图像时间分析,结合道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对地形的目视估计,鉴定出10个这样的森林异相.再通过快速野外调查,确定哪一个异相出现有用的创新性森林经营.根据这个信息,选择了一个实地作详细的野外调查.通过这一项分析,我们发现这是一个重要的社区林和生态旅游的项目.此前我们并不知其存在.文章对这种方法在监测森林覆盖变化的应用的价值和局限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世界环境》2012,(2):40-45
森林: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未来? 世界富有健康、充满生机的森林,与生命共脉动 很多森林是古老的、见证地球悠久历史的活纪念碑.其他的幼林在曾经退化的土地上迅速生长,阻止土地沙漠化.纯净的河流在森林中流淌.大量森林被可持续、精心地管理,为人类提供术材、食品和药品,成为当地居民的生计和休闲之地,并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而得到重视.在全世界,权属明晰、健康的森林为稳定全球气候做出了贡献.负责任经营管理的人工林,在提供纤维材料、能源和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与天然林、村镇、肥沃的农场和自然保护区共同形成景观.保护森林成为国内和国际政策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Arc/Info和ERDAS等软件的支持下,以1995,2000和2005年三期呼伦贝尔地区的遥感影像和地形图为基础数据,解译提取了森林-草原交错区景观格局空间分布信息,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选取景观斑块分维数、分离度和景观优势度等指标,分析了该区1995—2005年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同时,利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该区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在以人类活动为主的一系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预计到2020年,草地和林地面积减少最多,其中草地面积所占比例将由1995年的41.200%下降到32.529%,主要转变成为耕地和未利用土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占交错区总面积比例将分别达到7.573%和6.132%.   相似文献   

9.
中国土地资源退化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1991~2003年),在辨析土地资源退化定义和分类基础上,将土地资源退化分为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非农建设用地占用、森林砍伐、天然草地退化和湿地萎缩7大过程.通过全面分析这些退化过程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揭示出中国土地资源退化的整体态势和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我国土地资源退化总体态势较为严重,尽管部分改善,但总体恶化;土地资源总体退化指数呈增加趋势,其中非农建设用地占用和湿地萎缩过程指数变化最为明显,造成土地资源退化程度最为严重.②土地资源退化集中于天然草地退化和非农建设占用过程,占66.27%,土地资源改善主要是沙漠化治理和森林恢复过程,占57.5%.③土地沙漠化和石漠化过程发生了逆转,面积总计减少了约15 578km2,但我国沙漠化治理过程主要分布在生态脆弱的西北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河流域沿线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正在不断扩大.④约60%的非农建设用地增加来源于耕地占用,其中70%以上分布在东北、华北和沿海地区等高产粮区,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⑤耕地的损失必然造成土地开发复垦压力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大量生态用地被开垦为农田,如湿地资源退化面积的50%以上转化为耕地.这些分析和评价结果将为我国制定土地资源退化治理和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RS的支持下,以Landsat TM和CBERS卫星影像为主要的数据来源,采用栅格数据、遥感数据与统计数据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目视解译、人机交互解译、计算机自动识别等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和遥感影像处理方法,得出近20a三北防护林地区林地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北防护林地区的林地面积1986—1995年有所减小,1995年以后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