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环评的不断发展,环境风险这一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细化石化行业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和内容也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结合长庆石化500万吨常压蒸馏装置项目对石化企业进行环境风险的工作程序和方法进行论述,介绍了常压蒸馏的工艺流程,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事故后果预测及分析,风险计算和评价,最后得出了最大风险值,该项目事故风险最大值小于化工行业风险统计值,并且提出事故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对策及应急预案,以期为石化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2.
石化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价与分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降低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频率,急需建立科学高效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而环境风险评估与分级技术是进行环境风险分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在对石化企业环境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危险物质、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企业管理、企业布局的石化企业突发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价模型.同时,提出了4级风险分级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长江下游某化工园区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园区30家石化企业中,存在特大环境风险的企业有1家,重大环境风险的企业2家,占企业总数的10%.本研究提出的石化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分级方法科学可行,能够为石化企业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风险源评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事故应急能力和水体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等因素,建立了基于水体环境风险的石化企业环境风险源评估方法,将风险源等级划分为4个级别,并提出了环境风险防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与“优先管理”的理念,提出了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与管理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涵盖了风险源识别、受体易损性评估、环境风险表征、风险应急控制决策以及风险事故损失后评估等关键步骤.并以某化工园区企业为例,以硝基苯储罐塌陷为初始事件,采用蝴蝶结方法进行风险源识别,得到硝基苯储罐泄漏事件蝴蝶结,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居民对地表水水源污染易损性的空间分异,分析结果不仅为事故安全防范与应急控制提供关键节点,而且有助于在日常风险管理中增强受体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某石化企业炼油区域水体环境风险防控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汇水区划分、事故状况下最大可能物料泄漏量、消防能力以及区域降雨情况等对企业突发水体环境风险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某年产150万t煤化工甲醇项目为案例,详细分析甲醇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包括项目工程分析、物质环境风险识别、重大危险源辨识、事故环境风险预测分析与评价、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其中事故源强(储罐泄漏量及泄露蒸发量)核算和风险预测分析为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与难点。对甲醇储罐泄露环境风险进行识别、预测与评价,并分析项目存在的潜在事故隐患与环境风险,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甲醇储罐泄露事故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7.
油气田开采过程中各物料在采收、处理、运输过程中具有高温、高压、操作条件苛刻等特点,在外界因素的破坏下,生产和输送设施具有发生物料泄漏、火灾爆炸等突发性风险事故的可能性.本文对油气田开发进行环境风险识别,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分析其环境影响,针对性提出环境风险应急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防止风险事故对周围环境造成次生污染.  相似文献   

8.
环境风险评价是对项目的建设以及运行对周围环境和人带来的危害及其程度进行研究和防范.由于甲醇特殊的化学特性,在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所以更要做好环境风险的评价,最大限度地减少甲醇生产过程的环境风险.本文介绍了甲醇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的风险识别、分析以及评价,并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和针对环境风险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9.
根据石化企业的特点,结合现代环境风险管理理论,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石油石化行业装置(设施)的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将环境风险源划分为8个类型,可对企业内的环境风险源进行分类分级评估和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环境风险源的识别和监管,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实用型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对炼油厂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识别,分析了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得出炼油厂油品火灾和气体泄漏的环境风险最大,并从技术设备、职工教育、企业管理和应急预案4个方面提出了降低环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辽宁沿海地区陆域水环境风险调查为基础,借鉴了国际海事组织《73/78防污公约》和《IBC规则》等相关管理要求及技术规定,构建了风险识别及评估体系,并对辽宁近岸海域的水环境风险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估.共识别出近岸海域水环境风险源128个,其中以大连地区近岸海域水环境风险源分布最为集中,风险行业主要集中在石化加工、化学原料制造,以及原油码头、储油罐区等行业企业.  相似文献   

12.
杨珍珍  李红娜  李娜 《环境科学》2024,45(6):3468-3479
抗生素在畜牧、种植及水产养殖等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且大量抗生素未经代谢就进入环境,因此明确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系统综述抗生素风险评估方法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风险主要通过风险商法(RQ)评估,预测无影响浓度(PNECs)是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但其取值尚存在争议;健康风险的评估方法为危害商法(HQ),抗生素暴露途径和毒理学阈值的选取是评估的关键.目前两类评估方法均缺乏对复合污染的研究,且未考虑抗生素代谢产物潜在的风险.进一步地分析表明,水环境和粪/肥/土壤环境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普遍存在,粪/肥还田均会影响水土环境,土地利用类型与高风险抗生素种类有关;PNECs的取值受所选受试物种、实验条件、计算方法和土壤类型等影响;通过饮食摄入抗生素引起的健康风险极微,但沿海地区通过食用海鲜引起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农业环境中的喹诺酮类抗生素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均相对较高.基于抗生素在农业中的使用量及相关环境中的残留浓度和毒性,研究提出了农业环境中需要优先控制的抗生素清单,总结了抗生素风险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为农业环境中抗生素的风险评估优化和污染防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重大水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建立一种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从概念上对工业企业的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指出它是一种具体化的水环境管理模式,然后重点分析了建立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体系的步骤,最后采用此种管理体系对某焦化厂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进行了实例分析,提出了水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的预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以风险辨识、脆弱性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相结合的HVC应急管理风险评估法,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应急管理进行评估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以某拟建的渣油催化裂解制丙烯等化工原料项目为例,对石化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对项目的重大风险源进行了识别,并给出了最大可信事故及源强的确定方法,分别采用世界银行推荐的TNO气团爆炸公式及非正常状态下的面源模式对确定的最大可信事故后果进行预测,给出了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定量风险评价的风险可接受准则和石油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基本程序主要包括准备、资料数据收集、危险辨识、失效频率分析、失效后果分析、风险计算、风险评价及建议和风险评价报告和结论。此外,提出了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张晓春  陈卫平  马春  詹水芬  焦文涛 《环境科学》2012,33(12):4167-4172
区域大气环境风险源的有效识别与危险性评估对区域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和区域大气环境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为构建区域大气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快速评估的方法,本研究将系统安全工程学中的经典半定量方法可能性-暴露-后果评估法(LEC法)与管理咨询工程中的经典定量方法德尔菲(Delphi)法相结合,应用于区域大气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评估,给出了大气环境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风险源暴露于大气环境的频繁程度E、发生大气环境事故后风险源的不可控程度C和风险源的危险程度D的量化评估的分值标准.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北方某大型煤炭港口的案例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大规模煤炭露天储存场所中存在的风险源和堆料机、装船机、取料机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源是该港口区域的主要大气环境风险源.评估结果有效性检验表明,区域大气环境风险源的特征和危害程度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风险源的快速有效识别与评估可为区域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和区域大气环境污染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典型岩溶区PFASs(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全氟化合物)分布特征及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采用超高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都安县地下水、地表水及污染源中PFASs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①PFPeA(Perfluoropentanoic acid,全氟戊酸)是该地区检出率最高的PFASs污染物,检出率为100%,ρ(PFPeA)检出范围为0.067~1.021 ng/L.ρ(PFASs)平均检出情况满足污染源(2.592 ng/L)>地表水(0.737 ng/L)>地下水(0.340 ng/L),污染物检出种类的平均值满足污染源(7.1个)>地表水(4.4个)>地下水(2.9个).②研究区内仅有G2、S9、S13、P3采样点ρ(PFASs)可能受点源类污染源的影响较大,整个研究区PFASs分布特征及质量浓度受大气沉降影响较小.地表水及地下水ρ(PFASs)较高的采样点基本集中在人类活动聚集区;由于岩溶作用影响,东南部地下水中ρ(PFASs)相对较低.③地下水、地表水及污染源中PFASs的来源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PFOS(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全氟辛烷磺酸)为主产物的五金电镀、消防、采矿、电子等行业,另一类可能主要与农业活动相关,来源于农用塑料品及其降解产物.④在利用当前已有参数进行评价时,都安县水环境中ρ(PFOA)(perfluorooctane acid,全氟辛酸)和ρ(PFOS)尚未达到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风险的水平.研究显示,西南岩溶区水环境中ρ(PFOA)和ρ(PFOS)尚未达到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具有风险的水平,但鉴于岩溶区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仍需加强产氟工矿企业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流域水环境累积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环境累积风险属于多层次、多准则的复合系统问题,具有一定的模糊和突变特性,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对流域进行水环境风险综合评估与防控十分必要.建立基于16项底层指标的流域水环境累积风险评估综合指标体系,将突变理论应用于表达和计算累积环境风险,可以形成系统完整的流域水环境累积风险评估研究方法.以流溪河流域为例,通过分区计算分析流域水环境累积风险形势,得出流溪河流域上游水环境累积风险水平较低,流域中游和下游均有较高的水环境累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