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锋 《安全与健康》2006,(1S):54-54
累了休息,渴了水,有病求医这是人们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其实,速井不是报科学的。因为,人们固守“累了才休息,渴了才喝水,病了才求医”的生活模式.其结果往往是“亡羊补牢”,虽说不晚,但毕竟已给身体带来了危害。近来,我国医学界有人倡导一种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反的逆行养生法.即不累也休息,不渴也饮水、  相似文献   

2.
我弟嘉白,人如玉树临风,性情狂傲不羁。今年不过才三十而立之年的弟弟,一直要买辆家用小车。买车人的心理可以说与找媳妇是一回事,可谓先是“众里寻她千百度”然后才“蓦然回首”。嘉白挑来选去,最后力排众议.把聚光灯投向有“大家闺秀”风范的“北京现代”,这车还有一个动人心魂的名字:索娜塔。  相似文献   

3.
健康充电意味着不能等到电能消耗殆尽才去充电,那就为时太晚了。同样人体不能等到劳累过度才去休息。饥饿尤甚时才去进餐,病情加重时才去医院治疗,而是在此以前就要采取“充电”措施。如定时进食、补充营养,生活要有劳有选,避免过度疲劳,应早防早治疾病,而不能拖到严重时才去冶疗等。一般讲可以通过6种形式进行“健康克电”,即饮食和营养、休息和睡眠、体育和锻炼、精神和情绪、娱乐和环境、调整和护养等。人体“健康充电”的电源之一是营养,但营养过剩导致肥胖,易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症。缺乏营养又使人衰老推淬…  相似文献   

4.
赛跑     
“刘文冰!”李老师指着他,刘文冰这才发现左脚越线了,他连忙退回起跑线后。片刻,“叭”的一声,赛跑开始了。  相似文献   

5.
商家有句话,叫做“只有死的人,没有死的货”。而司机也有一句话,叫做“死的是地图,活的是脑筋”。话虽明了但只有司机或开车的人,才知道个中的“三味”。  相似文献   

6.
人际之间,要善于忘却那些恩恩怨怨的“旧帐”,才有利于身心健康:而安全管理却要善于“翻”那些事故或事件的“旧帐”,警钟长鸣,才有利于生产安全、人身安全。 怎样才谈得上“善于”呢? 一是要勤。经常“翻旧帐”,才能记心上,那些个“旧帐”,都是“前  相似文献   

7.
国粹中医治病主张:“治病”还须“养病”,即病者在接受药疗的同时,平时还得多到户外进行一些适当的锻炼。只有自己体质增强了,才可以真正脱离病苦。问理,抓安全生产也是如此,我们在“治安全病”的同时,不要忘记更重要的一环:“养病”。  相似文献   

8.
程玮 《中国安防》2014,(8):68-71
随着视频监控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高清的普及,市场上充斥着各种“高清”系统、“高清”产品等。在这纷繁复杂的“高清”市场中,到底谁才是高清的”正牌军“?各厂家极力推崇的”高清“,是否只是分辨率的增加?那么除了分辨率之外,真正的”高清“还要具备哪些要素,才能成为真正实用、便捷的高清?  相似文献   

9.
行在巴黎     
我去巴黎前,得知那里每年观光的游客,都是以“亿”为单位来计算的。我原本打算施展在北京冬天上班时挤公共汽车的“功夫”,可亲身体验了四通八达立体交通网后,才知道这真是杞人忧天。  相似文献   

10.
《安全与健康》2007,(2):53-53
每年元旦过后都是车市最火爆的时候,面对新年热热闹闹的车市,“准车主们”又开始头痛了:买还是继续等?让“准车主们”无所适从。怎样买车才不后悔呢?  相似文献   

11.
安全,是各行各业生产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和管理部门往往忽视了平时的安全工作,待事故发生后才制定落实和整改防范措施。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把“亡羊补牢”当成有效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头发之谜     
这是一起令政和交警颇费周折才告破的交通肇事逃逸案。现场目击的几位女学生异口同声提到肇事者“头发染得五颜六色”,但民警将嫌疑人吴菜抓获时,却发现吴某头发与大伙一样黑亮,后民警拨云去雾才使真相彻底显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一位同事从某地出差回来,最大的感受是那里的交通太乱,走在街上提心吊胆,没有“安全感”。于是,笔者才有了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对部分煤矿的安全生产进行了专题调查,重点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从中找到了安全管理存在的“十紧十松”现象。正是这“十紧十松”,才导致了工伤事故的不断重演。 “十紧十松”的具体内容是:一曰正职紧,副职松。局长、矿长、队长  相似文献   

15.
能省一块钱,等于赚了一块钱。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把那些可以不花的养车费用清除出去,真正做到“好刚用在刀刃上”,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16.
人际之间恩恩怨怨的“旧账”,只有忘却才有利于身心健康,而安全管理却要善于翻事故或事件的“旧账”,才有利于生产安全、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盲人提灯笼是古代一则故事。说有一天晚上,一位盲人提着灯笼在街上走,有人问他:“你自己都看不见,为什么要提着灯笼走路”?盲人回答说:“我提灯笼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到我,才不会被别人撞倒”。可见,这位盲人自我防护意识很强。  相似文献   

18.
生死瞬间     
安心 《安全与健康》2009,(10):50-50
厂未了一位姓马的新门卫,大伙叫他马师傅,他忙摆手,“我这样的人还能为人师表?别人向我学就惨了!”叫他老马,他也忙摆手,“老马能识途,我没经验只有教训,不敢当!”叫他马伯,他纠正说,“才五十来岁什么伯呀爷的?叫‘马跛’还差不多!”“马跛”?对,反正他脚有点跛,“伯”和“跛”又同音韵,“马伯”音重点不就“马跛”了!新门卫的脚为何跛?为何他乐意大伙叫他马跛?不知道。  相似文献   

19.
从罚款为主到教育为主,吉林省昆明市交警部门结合“移动警务系统”的推广应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了“首违不罚”,即驾驶员在前两次发生105种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的任意一种时,交警只对其进行警告,到第三次才给予罚款处罚。  相似文献   

20.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万物勃发的季节,在这个象征着新开始的季节里,应该吃什么食物才养生呢?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俗称“咬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