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89年3月24日,美国埃克森航运公司的瓦尔迪兹号超级油轮,在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海湾满载126万桶原油,驶往加利福尼亚州的长滩。当航行至离瓦尔迪兹港口以南40公里的勃莱时,油轮偏离航道2.4公里,触礁搁浅,致使油轮的15个密封舱有10个破裂,原油从船底汨汨流出。瓦尔迪兹号油轮长300米,载重量214861吨,有船员20名。油轮有26万桶原油漏入海中,在海面上造成长13公里、宽5.6公里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国际上推行油轮双层壳要求的趋势及国际上普遍推行油轮双层壳要求过程中对油轮船队的经营影响,讨论了我国应采取的立场。文章建议:如果在1992年春季IMO32届海上环境会议上油轮双层壳要求被写入MARPOL(73/78)公约,我国也应该执行这一要求,并在要时调整我国的有关法规,以确保我国水域不发生大溢油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3.
1989年“埃索 瓦尔迪兹”油轮在阿拉斯加沿海触礁,船壳破裂,溢油造成严重的海城污染。美国参众两院经反复讨论,通过了防止油污的新法令,经布什总统签署生效,这就是1990年油污法。除了规定油轮船东对溢油污染负有无限责任和进入美国水域的新  相似文献   

4.
3月24日,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一艘巨型油轮“瓦尔迪斯”号满载4300万加仑阿拉斯加北坡原油,从瓦尔迪斯港驶往长滩,行至瓦尔迪斯港以南40公里处水域时,发现有大量水山漂浮在前方航线上,为躲避水山而改变航线,以致触礁搁浅。所载原油至少有1100万加仑流入维廉太子湾洋面,很快便顺流扩散成一条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的浮油带。据初步调查,大约有400公里的岩石海岸受到石油污染,不少野生动物和植物以及富  相似文献   

5.
国外点滴     
国外点滴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公司因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洋污染事件,于1994年9月被阿拉斯加州的一家联邦法院判处50亿美元的罚款。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公司“瓦尔德斯”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州威谦王子湾搁浅,并向附近海域泄漏了将近4165万升...  相似文献   

6.
近十多年来,英、美、日等国家,相继对原油洗舱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实际使用于油轮。实践表明,原油洗舱方法不但能防止海洋的油污染,还能提高油轮营运经济效益。因此,世界油运各国既对新建油轮按规定安装了原油洗舱设备,对许多营运中的油轮也正在逐步改建和增设。  相似文献   

7.
一、Khark5号事故概况 1989年12月19日,载有284,000t原油的伊朗油轮Khark5号正从伊朗驶向鹿特丹港,当途经摩洛哥沿海时,油轮发生爆炸并发生大火,爆炸使船壳裂开了一个大口子,致使原油源源溢入大海。荷兰Smit-Tak救捞公司在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到事故现场,经过1天的紧张奋战,扑灭了大火并控制了原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油类污染海洋,73年防污公约78年议定书对原油和成品油油轮作了一系列的要求和规定,现将部分要求扼要解释如下: 隋性气体系统 在油轮装卸油作业过程中,舱内货油上部空间充满了可燃性气体,一旦点燃将会引起爆炸。使用隋性气体系统就是说:用隋性气体代替这种可燃性气体,由于隋性气体里含氧量非常低,因而不会燃烧。船舶锅炉烟管理的气体  相似文献   

9.
根据一九七三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及一九七八年议定书的要求,油轮及同类船舶上的含油废水,只有经过专用舱处理并且船上具备自动排放监控系统时,才可排放入海。同时,石油排放率不得超过60升/海里。排入海洋中的石油总量,对于一九七六年六月一日以前建造的油轮而言,不得超过这项残油所属的该种货油总量1/15,000,对于晚于该时间建造的油轮而言,不得超过这项残油所属该种货油总量的1/30,000。  相似文献   

10.
在防止船舶对海洋污染中,防止油类污染,始终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国际海事组织。1973年制定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对公约附则Ⅰ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正,已于1980年10月2日生效。此后,1984年、1987年、1990年、1991年和1992年修正案都对附则Ⅰ进行了修正,每次修正都增加一些新的内容,或是更严格的要求。如1992年修正案,增加第13F条、第13G条(油轮设双层壳)。又如修改船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1989年3月24日零时4分,埃克森石油公司的瓦尔迪兹号超级油轮(载油总量为21.1×10~4t),装载原油192,000m~3行驶到威廉王子湾水域时礁搁浅,致使8个油舱破裂。原油以6,360m~3/h的流速溢出。  相似文献   

12.
国外点滴     
长约210米的超级油轮“阿尔维纳斯”号,从委内瑞那装载1470万加仑原油驶往美国途中于7月底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查尔斯港口附近触礁。船头吃水线以上部位被撞裂,原油源源不断地向海中溢漏。 美国海上警卫队闻讯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在漏油海域敷设围油栏,以防原油向四周扩散,但无法制止油轮漏油。据有关方面估计,出事后24小时内流入海中的原油至少有4万桶,致使附近海域遭受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3.
刘昭青 《交通环保》2001,22(3):40-40
20 0 1年 10月IMO将召开一次大会以通过控制有害船底防污系统的公约 (ConventionontheControlofHarmfulanti foulingSystems)。该公约的要点是在 2 0 0 3年 1月 1日后将不再允许船舶使用含有机锡化合物的防污漆 ,而到 2 0 0 8年 1月 1日则加以彻底禁止。为预防海洋生物吸附船壳而使航速减缓、燃油增耗 ,船舶使用许多种防污漆涂刷船底以达此目的。 2 0世纪 60年代研制的最有效的船底防污漆之一中含有有机三丁基锡 (TBT) ,其被证明会致使牡蛎变形和海螺变性。 1990年IMO认识到有机…  相似文献   

14.
1983年11月25日,巴拿马油轮“FEOSOAMBASSADOR”在青岛装了4万多吨原油,出港时在中砂礁搁浅,溢出原油3343吨。受污染海岸线长达230公里,其中重污染区4.7公里,面积14.7万平方米:另外,该市风景旅游区,沿岸滩涂及礁石有90.5万平方米,海水浴场6.6万平方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油污染。 1984年9月28日,巴西油轮“JACUI”也装了原油12万多吨,在同一地点搁线,溢出原油758吨,受污染海岸线达103公里,其中重污染区11.5公里,出事地点邻近风景区、旅游开  相似文献   

15.
随着1973年防止污染公约的通过,“海协”的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除了陆续制定有关防止海洋污染器械的性能说明书作为建议,以促进公约早期生效外,又在78年2月的“油轮安全和有关防污染国际会议”上对防止海洋污染的有关规定的生效日期等作了进一步强调。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一项建立案的最终版本规定,到2015年离美国海岸200海里以内活动的所有油轮都应具有双层舱(double hulls)。该建议案很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由布什总统批准;这将在国际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近在华盛顿召开的美国众议院和上议院的联席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关于油轮双层舱  相似文献   

17.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规定:凡总载重量为7万吨及7万吨以上的新油轮,均应没有专用压载舱。1978年2月联合国海事组织在伦敦举行国际油轮安全和防污染会议并通过决定,决定将这一规定的范围扩大到载重量为2万吨及2万吨以上的新原油油轮及载重量为3万吨及3万吨以上的新成品油轮。 会议曾认为,制定了新的原油洗舱工艺的1973年公约生效后,必将对防止环境污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里俊宝 《交通环保》1998,19(2):29-31
IMO在其1997年9月召开的缔约国大会上,已批准了《73/78防污公约》新增加的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在船舶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大气污染方面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美国沿岸各州政府已经陆续开始要求挂靠其境内码头装货的油轮使用货油舱油汽回收(VapourRecovery)系统。美国海岸警备队、港口油轮码头对此系统提出了要求。我国各油轮公司及其所属进出美国港口的油轮应知晓这些要求。  相似文献   

19.
前言 根据美国国家研究院1985年的一份报告,近10年来,每年有100到800多万吨的油进入海洋,其中由于油轮失事而引起的约为100到200多万吨。 到60年代为止,最大的船舶溢油事件,是油轮TORRY CANYON,于1967年3月18日,在英吉利海峡西端,英国的Scilly岛附近搁浅,溢出原油达10万吨左右。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只好将该油轮炸沉,把溢油在海上烧掉,事后,国际海事组织成立了法律委员会,研究处理有关溢油的法律问题,随后又商议有关法律事宜。1969年制订了国际干  相似文献   

20.
《交通环保》2005,26(3):30
2005年4月4日,载有119574吨原油的葡萄牙籍油轮“阿提哥”号在大连海域触礁搁浅,并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大连有关部门派出油轮转运“阿提哥”号上的原油,并使用“围油栏”全力阻止泄漏的原油在海水中扩散。4月5日下午,借涨潮机会,总吨位达20万吨的“阿提哥”号在搁浅了近30个小时后,依靠“自然起浮”的方法成功驶离搁浅海域,驶入大连新港码头。在全部卸完船上的原油后,4月16日15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