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新疆东南部阿尔金山地区,该区域属极旱荒漠带,保护区保护了世界上极濒危物种野骆驼总数的一半以上以及区内多种珍稀动植物种,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地位十分重要.在分析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的重要地位及保护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新疆的沙漠深处,有一个叫戛顺戈壁的地方。这里除了有一丁点苦咸的盐水,就是招摇在狂风沙暴中的几棵稀疏的盐生草、梭梭和骆驼刺了。然而,在这个夏季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冬季低至零下40多摄氏度的戈壁上,却生活着全世界仅存不到七八百只的珍稀动物野骆驼。它们以咸水和盐生植物为食,与极其恶化的气候环境同日月,艰难而倔强地生存着。野骆驼,是"比大熊猫还要珍奇的野生动物"。作为古老的物种,野骆驼尽管已经躲进全球环境最荒蛮的地方,却仍没有摆脱面临的致命威胁。据报告,它们还经常受到猎民的恐怖猎杀,受到非法采矿者的炸药捕杀,触目惊心。"如再不采取有效措施,野骆驼可能很快会像野马一样全部灭绝。"这并非危言耸听!可喜的是,新划定的新疆阿尔金山一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面积多达15万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保护区之一。目前,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联合国环境署还启动了"全球环境基金项目"--《阿尔金-罗布泊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个项目的首要措施,就是在进入戛顺沙漠的道路上设立一批检查站,加大查处猎捕野骆驼的不法行为,并在乌鲁木齐和其他三个地、州,建立野骆驼保护中心等。野骆驼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我们不妨进入新疆戛顺戈壁的沙漠腹地,一起感受了解一下这"戈壁之王"--  相似文献   

3.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部极旱荒漠带 ,以保护世界濒危物种———野双峰驼为主要对象 ,同时也保护当地特有的地貌、盐泉、丝绸之路遗迹及其他珍稀动植物物种 ,面积 7 8× 10 4km2 。该保护区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重大作用。由于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对该保护区的影响逐渐扩大 ,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安全 ,急需加强宣传、建卡、检查、巡护等保护管理措施 ,同时需要提高周边贫困社区人民生活水平 ,强化管制非法采矿业  相似文献   

4.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新疆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12×106hm~2。其地处极端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区域裸地景观的频率高达71.37%,自然条件极为恶劣,采矿等人为干扰也较为严重,野生动物栖息地面积日渐萎缩。保护区的现行管理体制实行三级管理,存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研究条件落后、开发建设干扰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等诸多问题。基于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坚持"保护优先、依法治区、科研强基、合理利用、合作提升"的发展思路开展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性建设,明确保护区定位与顶层设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科研能力,强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执法管护。  相似文献   

5.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当今世界残存纯血统野骆驼种群主要分布区域,也是野骆驼模式标本产地。随着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特别是受人类活动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域及数量、生境质量都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野骆驼变化因素影响,提出较合理的野骆驼保护对策,对进一步掌握罗布泊野骆驼活动区域、生活规律,以及改善野骆驼生存环境,实现野骆驼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由濒危物种降至易危物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野骆驼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骆驼科真驼属野生种,属世界极度濒危物种,历史上广泛分布在中亚干旱荒漠区,数量曾达到10,000峰以上,但到上世纪末,由于人类活动加剧,野骆驼数量和分布面积都急剧减少。1997年前后,分布在罗布泊地区的野骆驼数量仅为340~420峰。2010-2013年,在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定了14条样线,每年的04-06月沿样线对野骆驼数量进行野外调查,记录样线两侧3 000 m以内观察到的野骆驼个体数量、群体大小、成年与幼年驼。根据四月的观测结果,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野骆驼数量为638±251峰,平均种群密度为0.068±0.025峰/km~2。大于10峰野骆驼群的种群结构2010-2013年的野骆驼成幼驼比3.0:1,略低于2003~2005年的3.6:1,由此可见,近些年野骆驼种群结构趋合理,保护区野骆驼数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随着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道路建设、交通运输、旅游探险及各类矿业开发活动日益增多,给珍稀野生动物尤其是主要保护对象野骆驼的生存环境带来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好保护区荒漠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部极旱荒漠带 ,以世界级濒危物种———野双峰驼为主要保护对象 ,也保护当地特有的地貌、盐泉、丝绸之路遗迹及其他珍稀动植物物种 ,面积 7 86× 10 4km2 ,实际控制面积 15× 10 4km2 。该保护区分布有野双峰驼约4 0 0~ 4 80头 ,分布于戈壁、低山残蚀丘陵、谷地和沙漠地带 ,在不同生态环境中野骆驼的种群数量及生态习性各异。  相似文献   

9.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哈密、巴州、吐鲁番三地州.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最低的断陷洼地,也是第四纪以来盆地地表水的集水中心和积盐中心.1970年干涸后4000 km2的湖盆成为平坦的岩盐地,其外围分布着各种类型的盐壳、棕漠土、风沙土等极旱荒漠土壤,局部地段分布有草甸土、盐土等,山地分布有棕钙土、高寒荒漠土,各种土壤有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高峰 《绿色视野》2013,(6):43-45
在中国为数不多的珍稀野生动物家族中,生命力最强的一族显然是被国人遗忘了,那就是在新疆大漠戈壁深处独来独往、靠喝盐水生存的野骆驼。野驼的敌人是人野骆驼的数量比大熊猫还要少,而且它是世界上唯一能靠喝咸水生存的动物。作为一个古老的物种,野骆驼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11.
罗布泊地处中亚极旱荒漠区,是塔里木盆地最低的断陷洼地,也是第四纪以来盆地地表水的集水中心和积盐中心。古代罗布泊面积曾有2×104km2,到1958年还有近3 000km2的面积。1970年干涸4 000km2的湖盆成为平坦的岩盐地,自此罗布泊及周围已无湖泊存在,也无常年流水的河流流入罗布泊。该地区平原区只分布有暴雨和融雪形成的间歇性径流河,以及间距远达20km~60km的零散盐泉,各自有着不同的水文特征。地理学界把该地区视为"亚洲的干旱中心"。  相似文献   

12.
野骆驼是世界上骆驼科真驼属唯存的野生种,目前全世界只分布在我国新疆和蒙古国的中蒙边境地区,在世界上仅存730~880头左右,是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的野生动物,濒临灭绝。野骆驼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气候十分干旱,荒漠化十分严重,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空气非常干燥,日夜温差极大。分布区的植物也非常稀少,没有淡水,只有零星散布的又苦又咸的盐泉,大部分地区寸草不生,只有在盐泉附近长着稀稀拉拉的盐生草、沙拐枣、骆驼刺等。野骆驼能在严酷的荒漠半荒漠地区生活,对恶劣气候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耐饥渴抗风暴等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是动物界中任何一种动物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开发利用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对该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兰科植物12属16种,列出了该区每种野生兰科植物的属名、学名、生活型、主要用途、生境及其分布海拔,对其种类组成、属的分布区类型、生活型、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价值、资源分布与贮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4.
唐巍 《四川环境》2010,29(4):100-105
对川东北-川西输气联络线工程对四川驷马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其主要结论是:在施工期,四川驷马自然保护区的森林面积将减少,水体质量将降低,部分野生动物将受到损伤或远离现有的栖息地,部分植物个体将被采伐,生态系统结构将发生变化,主要保护对象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运营期,四川驷马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受联络线工程的影响较轻。为了减轻影响,从控制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初步分析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野生植物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生态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海南尖峰岭的自然条件与植被现状。通过全面深入的野外调查与标本采集,根据不同的园林应用,对调查区域内野生植物资源的观赏特性进行分类,提出开发利用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97年建成的"新疆环境保护"网站是全国第一家环保门户网站,也是新疆第一家政府类网站,新疆环保网站建设与发展已经历风雨兼程的10a,现在正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回顾、总结和展望新疆各级环保网站的发展,吸取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探索新疆各级环保网站建设中的规律,对新疆环保电子政务的"理性建设、快速推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