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水资源短缺正成为带有全球性的问题,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水的供给和使用正成为比能源更为紧迫的问题。新加坡自身淡水资源匮乏,供水的不确定性威胁着这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新加坡通过自身努力,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供水用水之路。新加坡不仅解决了水源自给问题,而且正成为全球水务的枢纽。  相似文献   

2.
《电力环境保护》2013,(6):28-28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11月18日在华沙气候大会上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战略规划。《战略》要求,将适应气候变化的要求纳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到2020年,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目标是:适应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任务全面落实,适应区域格局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以来,低碳经济在欧美兴起。随着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低碳经济已日趋风靡世界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最近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中国因处于工业化中期及城镇化高速发展期,气温上升的幅度更加显著。诚然,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既有自然原因,也  相似文献   

4.
<正>大家都知道,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全球各国的普遍重视。从全球来看,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节能降耗已成为一个全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进一步节能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将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带来重大不利影响,80年代中期以来,这个全球性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国际关系的热点,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由于控制引起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尤其是CO_2)的排放,将直接制约各国经济的发展,涉及到各国的切身经济利益,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目前我国众多城市出现的垃圾围城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新加坡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揭示了我国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在垃圾回收、资源化利用及最终处置等方面应采取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介绍发达国家美、日、德、瑞士、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管理与政策方面的最新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和瑞士科学家于日前发表评论认为,将填埋的垃圾转化成生物燃料,可在很大程度上化解日益增长的能源危机和应对碳排放问题。评论指出,用处理过的废弃物生产生物燃料来替代汽油,可望使全球碳排放减少80%。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7—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此前,舆论将这次大会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大会。来自全球192个国家的代表以及110名国家元首出席会议。尽管这次会议未能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气候变化问题都将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21世纪初,我国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决策。此后,我国领导人又多次强调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那么,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是什么关系?本刊就此问题对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兴利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我国逐步构建包装物减量化及循环利用制度体系,但是包装物报告制度覆盖面较窄,数据收集不充分,商品包装相关标准体系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新加坡自2007年起推行新加坡包装协议、包装合作伙伴计划等自愿性协议,依据《资源可持续性法案2019》,建立了包装物报告制度框架,建立包装物重量基准数据库,实施生态标识、专项资金等激励措施推动包装物减量化与循环利用。借鉴相关经验,从健全我国包装物报告制度、加强包装物数据分析及标准制定、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在经济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作为国内最大的能源生产企业和消耗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既承担着国家使命,又具有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为此,本刊编辑部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言人黄文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电力环境保护》2009,(5):37-37
联合国发表题为《2009年世界经济和社会概览:促进发展,拯救地球》的报告。报告指出,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问题,发达国家需要加大力度减少其排放量;发展中国家也要积极参与,但这种参与的方式必须允许以快速、可持续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化工环保》2004,24(5):335-33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近日表示,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于2004年5月17日正式生效之后,全球将投人超过5亿美元用于清除这些有毒化学品。该公约将削减和淘汰9种危险杀虫剂以及二噁英、呋喃、多氯联苯等共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产和使用。这是继《保护臭氧层公约》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后,人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深入落实《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发挥科技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支撑引领作用,全面推进2014-2015年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加快推进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抓手。1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主要进展1.1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展情况2010年、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批共42个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  相似文献   

16.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热点问题。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的重要环节,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城市碳排放量较大比例。在研究归纳整理国内外计算碳排放方法的基础上,对2000—2016年天津市交通业的碳排放进行核算,运用迪氏分解法引起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分解,提出低碳交通发展的相关对策,以期为天津市低碳示范试点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电力环境保护》2014,(3):33-33
联合国规划署确定201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旨在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行动,帮助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不断增长的风险,尤其是气候变化。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相似文献   

19.
王倩 《化工环保》2021,40(6):650-656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的《基加利修正案》(简称《修正案》)是继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后又一里程碑式的重要文件。本文总结了《修正案》的核心要素,介绍了欧盟利用新修订的《含氟温室气体法规》对氢氟碳化物(HFCs)类物质开展管理的主要措施和制度,分析了该法规执行以来的效果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欧盟HFCs管控政策对我国进出口管理的政策法规、进出口禁令和配额管理等的管控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突出抓好节能降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工业“三废”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力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任务,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努力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