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粉末活性炭强化常规处理工艺时混凝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水源水质突然变差时,为了保证饮用水水质和水厂的经济低耗运行。以松花江水为原水,采用不同投量的粉末活性炭(PAC)来强化常规处理工艺,通过实验考察了硫酸铝(AS)、聚合氯化铝(PACl)、复合铝铁(PAF)及后2种混凝剂分别与助凝剂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活化硅酸配合使用时对浊度和CODMn的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在进水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以浊度和CODMn为控制指标,达到同样的处理效果时,制水成本比较的结果为PAF相似文献   

2.
用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聚合氯化铝(PAC)按照质量比1%制备了复配混凝剂,研究了其理化特性及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利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复配混凝剂的铝(Ⅲ)形态分布,结果表明,Ala、Alb和Alc分别占12.62%、16.02%和71.36%。复配混凝剂Zeta电位平均值为41.6 mV。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复配混凝剂的羟基缔合程度比PAC要高。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固体复配混凝剂表面较为粗糙、结构疏松。相同投加量时,复配混凝剂对江河水、水库水的浊度、CODMn、UV254的去除效率均优于PAC。实验利用针杆藻人工模拟高藻原水,当投加PDM:PAC质量比10%的复配混凝剂10 mg/L时,复配混凝剂对藻类的去除率为80.5%。  相似文献   

3.
以东江、西江和北江3种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预处理-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系列处理,研究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及臭氧化副产物的产生和转化。结果表明,东江、西江和北江水中CODMn、UV254、甲醛和溴酸盐沿各处理单元过程变化规律基本一致;CODMn总去除率分别为60%、51%和39%,UV254总去除率分别为74%、96%和97%,最终出水甲醛浓度分别为0.004 mg/L、0 mg/L和0 mg/L,BrO3-分别为3.1 μg/L、8.7 μg/L和35.5 μg/L;CODMn的去除主要在预臭氧和活性炭过滤2个处理单元,预臭氧对UV254总去除率贡献最大,甲醛和溴酸盐浓度在主臭氧处理单元达到其峰值(西江甲醛除外);氨氮和有机物浓度较低、pH值较高的北江原水,出水溴酸盐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混凝-超滤膜短流程工艺对大伙房水库原水进行处理,考察其除污染性能和膜污染情况,并对该短流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利用超滤膜直接过滤原水时,膜污染较重,并且对污染物质的去除率较低;而采用混凝-超滤短流程工艺时,膜污染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当絮凝剂投加量为7 mg/L、膜清洗周期为30 min时,对浊度、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5.61%、40.42%和37.12%,出水水质能够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臭氧-曝气生物滤池二级处理出水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采用臭氧-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组合工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造成水中色度的主要物质腐植酸和富里酸类有机物和嗅味物质中的二甲基三硫和二甲基异莰醇(MIB)能够进行有效去除。臭氧氧化能够显著提高后续BAF单元对CODMn的去除。在进水CODMn6~8 mg/L、色度为25~30度、浊度约为8 NTU的条件下,当臭氧投加量为5~6 mg/L、BAF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1.5 h时,出水CODMn< 5 mg/L、色度<5度、浊度<1 NTU,出水水质可满足生产工艺对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北村镇集雨窖水低温、低浊、微污染,且常规混凝—超滤技术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KMnO_4强化混凝—超滤技术处理集雨窖水,考察了KMnO_4投加量对去除污染物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KMnO_4的最佳投加量为1.0mg/L,预氧化5min后,高锰酸盐指数、出水在254nm处吸光度(UV_(254))、氨氮、TP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26.7%、25.8%、51.4%、75.0%、96.8%,与常规混凝—超滤技术相比,KMnO_4预氧化可使高锰酸盐指数及UV_(254)的去除率分别提高约6、5百分点。KMnO_4预氧化可以有效提高常规混凝—超滤技术的出水水质,强化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但对氨氮、TP、浊度去除的强化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7.
生物预处理/常规与常规工艺处理西江原水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物预处理/常规与常规工艺处理西江微污染原水,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生物预处理/常规工艺对CODMn、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达48.9%、62.3%,比常规工艺提高了18.9%、28.4%。2种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相当,皆为95%左右。生物预处理采用高速给水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方式,48 h过滤水头损失<2 kPa,冲洗前后过滤水头损失变化量均值<0.4 kPa。  相似文献   

8.
采用臭氧辅助光芬顿法处理电镀添加剂生产废水,考察双氧水、FeSO4·7H2O、pH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和UV254去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4,臭氧通入量为0.25 g,双氧水的投加量93.3 mL/L,FeSO4·7H2O投加量为5.3 g/L,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COD和UV254去除率分别达到92.64%和87.95%。这表明,臭氧辅助光芬顿法对电镀添加剂生产废水处理效果显著,处理时间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9.
臭氧/高锰酸盐预氧化对生物过滤净水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臭氧(O3)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对水源水预氧化的助凝效果及其对后续陶粒生物过滤净水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预氧化剂投加量均为2 mg/L时,PPC的助凝效果较为明显,浊度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去除率分别由未投加氧化剂时的85.7%和24.2%提高到88.3Z和35.2%;O3能够增加沉淀后水的可生化性,使特征紫外吸光度(SUVA)由0.97L/(m·mg)降至0.89 L/(m·mg).PPC预氧化有助于生物过滤对浊度的稳定去除,而O3预氧化则有助于生物过滤对DOC的去除.与O3预氧化相比,PPC预氧化有利于后续生物过滤运行初期对NH4 -N的去除,二者后续生物过滤在前3个月对NH4 -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6%和73.1%,运行后期二者NH4 -N去除率接近.当进水NH4 -N大于2.0 mg/L时,DO是其去除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土壤柱试验研究了土壤渗滤对再生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土壤柱对再生水中的DOC、UV254、总氮和总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并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土壤表层10 cm厚度对DOC的去除起主要作用;UV254和AOX在土壤表层10 cm厚度降解效果不明显,随着深度增加去除率逐渐升高;液相色谱有机碳探测(LC-OCD)检测结果表明,土壤柱对溶解性有机物质的去除主要体现在对多糖物质的降解上,其次是有机酸类,对腐殖质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在生长有成熟生物膜的填料上强化LAS生物降解作用,提高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的LAS降解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经强化LAS降解作用的二段生物接触氧化系统LAS去除率可由65%提高到80%以上。其中第二段接触氧化的LAS去除率高于第一段接触氧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截留分子量(MWCO)为5000 Dalton、1000 Dalton的聚砜超滤膜,MWCO为1 kDa的再生纤维素超滤膜;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曲拉通100(TritonX-100)、吐温80(Tween-80)、烷基多苷(APG)为表面活性剂,用胶团强化超滤工艺去除水中双酚A。研究了不同材质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表面活性剂浓度、膜操作压力、溶液pH和溶液中电解质等因素对该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对双酚A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在80%以上。在H+和Na+存在的条件下,双酚A的截留率增加,透过液中SDBS浓度降低。SDB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可以提高双酚A截留率,降低透过液中SDBS的浓度,复配效果优劣顺序为Tween-80TritonX-100APG。  相似文献   

13.
大分子络合超滤技术去除溶液中镍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聚丙烯酸(PA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去除Ni2 ,首先将Ni2 离子络合在大分子上形成大分子络合物,进而通过超滤膜,将其截留在膜的一侧,从而达到分离镍离子的目的.研究表明,采用这两种聚合物进行络合超滤可以使镍离子去除率达到95%以上;当Ni2 与聚合物的反应时间为30 min时,镍离子(170 mg/L)与PAA(0.5 wt%)、CMC(0.5wt%)的适宜配比分别为1:2.5和1:1.在分离体系中加入Na 、Mg2 后,对镍离子的去除具有不利影响.此外,考察了用大分子络合超滤法处理含有镍离子的实际废水,结果在透过液中未检测出Ni2 .  相似文献   

14.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强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降解是去除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的重要途径,通过采取一些强化措施,如使用表面活性剂,添加营养物质和提供共代谢底物等,可显著提高PAHs降解速度和程度,为生物修复技术的成功应用提供前提。在分析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在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强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电-生物耦合技术对偶氮染料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酸性大红GR是一种较难生物降解的偶氮染料,采用一种电场和生物耦合的新型技术处理酸性大红GR模拟废水,并与单纯电化学法和好氧生物法进行试验对照。结果表明:反应6 h后,电化学法、好氧生物法、电-生物耦合技术对酸性大红G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5.7%、25.8%和71.2%,电-生物耦合技术能明显提高酸性大红GR的去除效果,起到强化生物处理的作用。在15 mA微电流条件下电-生物技术能克服50 mg/L酸性大红GR对好氧生物处理的抑制作用,为高浓度难降解染料废水的生物强化处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氧化絮凝技术(COF)对东莞市某河流的受污染河水进行处理,通过烧杯搅拌试验,考察了COF技术除污效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COD、BOD5、TP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1.2%、77.4%、91.1%和68.7%,出水指标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要求,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处理石油污染土壤的诸多方法中 ,生物通风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理方法。本文通过对生物通风法的技术、经济分析 ,得出该方法的可行性。另外 ,还介绍了生物通风的强化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以含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电促吸附除氟反应器,开展电增强载铝活性炭纤维吸附除氟的动态实验,研究了不同电压、极板间距、地下水碱度和流速对吸附除氟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负载炭纤维毡的电极一端加正电,可以提高除氟效果。当电压为1.6 V时除氟效果较好,单位面积炭毡处理达标水量为56.7 L/m2;极板间距设置为4mm时电吸附反应器除氟效果最佳;通过调节pH改变地下水碱度,当地下水pH调节为5.5时,电吸附反应器除氟效果较未调节前提高50%;当采用3对电极板,流速为1.88 m/h时,达到最高表面处理负荷2 073.6 L/(m2.d);探究了反应器的反洗再生方式,并连续进行了吸附再生的动态实验;穿透的反应器以Al2(SO4)3溶液为再生液并采用反向加电1.6 V的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再生效果,实现连续动态运行。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厌氧+氧化沟"运行模式对低碳源污水除磷能力不佳的问题,采用耦合回流污泥预浓缩系统的新型氧化沟工艺对其强化除磷进行了中试实验研究。通过采用回流污泥预浓缩系统,调试回流污泥浓缩比,提高系统的除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最佳回流污泥浓缩比为55%的情况下,出水TP浓度和去除率分别为0.92 mg/L和67.5%,相比于浓缩比为100%、70%、50%和30%的工况,其去除率分别增加了24.3%、27.3%、8.2%和28.6%,强化了系统的除磷效果。另外,ORP可以预示预缺氧池内无效释磷和反硝化程度,以此作为自动调整最佳回流污泥浓缩比的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一系列试验对混凝去除水中的腐殖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pH值是影响水中腐殖质去除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水中腐殖质浓度为 10 .0mg L ,铝盐作混凝剂时 ,去除腐殖质的最佳pH值在 6.2— 6.6范围内 ;腐殖质浓度升高时 ,最佳pH值向酸性方向偏移。强化混凝调节pH值虽然增加了酸碱费用 ,但是它可以减少混凝剂投量 ,减轻污泥处理负担 ,其总体进行费用并没有增加 ,可认为是一种可行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