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现代化的城市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共安全性。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将“公共秩序与安全”作为衡量城市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我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把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列入总体目标之一,并确定了科学的测评指标。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城市化战略的进程中,如何提高城市的公共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王恒 《中国安防》2006,(4):83-84
概述 为了增强民众的安全感,一个现代化城市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共安全性,而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和有序的工作生活氛围则是这种安全性的重要体现.为此,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平安城市"创建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相似文献   

3.
概述 为了增强民众的安全感,一个现代化城市必须具备良好的公共安全性,而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和有序的工作生活氛围则是这种安全性的重要体现。为此,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平安城市”创建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公共建筑物火灾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针对公共建筑物火灾的特点,给出城市公共建筑物防范能力综合评价的各个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及评分原则,使用两阶段综合评价模型确定评分,有针对性的选取部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简化评价过程,凸显主要问题,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此外还给出了城市公共建筑物火灾防范能力的等级,为城市公共建筑物火灾防范能力提供等级标准,为城市公共建筑物火灾防范能力提供合理的建议与管理,有利于提高城市公共建筑物的火灾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公共消防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完善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调整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投资规模和结构,实现财政资金和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城市公共消防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安全性评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鉴于目前我国高等级道路事故多点(段)通常是车辆实际行驶车速远高于"设计车速"的道路路段这一共同特征,从道路使用者的角度,提出评估道路路段的交通安全性时应引入"道路认知安全性"这一新评价指标,并从人-车-路-环境系统安全考量,对道路的"设计安全性"和"认知安全性"进行了初步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道路认知安全性指标与道路实际安全水平的定性关系,阐述了道路的认知安全性评价模式在贯彻"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新理念以及在科学分析道路事故多发点成因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实施道路认知安全性评价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病"成为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难题,安全隐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破解"城市病"困局,智慧城市应运而生。平安城市作为智慧城市公共管理的一部分,相比其他城市信息化系统来说,起步早、发展快,成为目前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也是最成熟的智慧应用之一。从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变化,但对于安防行业却有着深远的  相似文献   

8.
谭政 《中国安防》2006,(5):69-70
安防行业的发展应时刻把握国家政策.目前城市监控报警系统的建设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务院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公安部正在全国积极开展城市监控报警系统建设"3111工程",努力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国各地包括北京、上海、广东、重庆、西安等地也纷纷出台地方图像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行业标准,以提高城市公共事业和社会治安动态管理水平,并把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一方平安"的高度.这些政策的执行使城市监控报警系统的建设规模空前,给安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的辨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基于生态城市内涵建立的城市特征性指标对城市特征性要素的量化和评价,是将生态城市个性这一主观观念变为可操作性目标的主要途径.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生态城市"健康、安全和发展"内涵,探讨了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的辨析方法.以厦门为例构建了厦门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揭示了厦门城市特有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总体状态为亚健康状态(0.69)、比较脆弱的中警状态(0.39)和一般持续的发展状态(0.63).与现实的分析调研结果相符.这表明生态城市特征性指标有助于研究者辨识和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定复合特征,更有针对性地明确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的重点行动领域,从而为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科学的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能够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鉴于城市环境质量的复杂性,基于变异系数的CRITIC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得到指标权重向量;利用"时间度"对时间维度进行赋权,得到时间权重向量;将指标权重向量和时间权重向量融入TOPSIS模型中。运用相关系数对初级评价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30个省会城市201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基于改进的TOPSIS模型,采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对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得出不同城市环境质量发展现状和发展速度的评价结果排名,体现了各城市环境质量的发展水平和动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