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固相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Ⅱ)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盐酸混合溶液洗脱吸附在Sep-pak C18柱上的Fe(Ⅱ)-邻二氮菲(以下称Fe(Ⅱ)-phen)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Fe(Ⅱ),该洗脱液的洗脱效果优于乙醇等洗脱液,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同时用人工海水观察了盐的质量浓度变化对分析测定的影响;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2.9 μg/L(n=10,p=0.05),相对标准偏差0.9%(n=8), 回收率92.5%~101%,可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Fe(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3,5—Br_2—PADAP作显色剂,OP表面活性剂增溶,直接测定水和废水中的微量锑。体系在含15%OP、2.5%KI,0.12~0.25NHCl介质中,络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630nm,摩尔吸光系数:5.2×10~4 l·mol~(-1)·cm~(-1),在10ml显色液中,锑量在0~25μg范围时,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二安替比林基—(2—漠)本基甲烷(DAOBM)与铬(Ⅵ)的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在Mn(Ⅱ)的诱导作用下,其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82×105L·mol-1·cm-1。显色反应在吐温—80存在下的磷酸介质中进行,铬量在1.0~6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可用于电镀废水及处理废水中微量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4.7—二苯基—1.10—菲咯啉(简称B.P.)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此络合物颜色与亚铁离子存在的量成正比,在0~40μg(25mI)范围内遵守朗伯—比尔定律,最大吸收波长为535nm。显色最佳pH值范围为3~6,此法的摩尔吸光系数ε=2.24×10~4l/mol.cm,较邻二氮菲的摩尔吸光系数高一倍,最低检测限0.020μg/ml,当采样体积为8.6m~3时,最低检出浓度为2.3×10~(-5)mg/m~3  相似文献   

5.
催化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超痕量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氨三乙酸为活化剂,Mn(Ⅱ)对KIO_4氧化次甲基氯的催化效应,建立了一个测定超痕量Mn(Ⅱ)的新方法.本法的检出限为1×10~(-10)g/ml,测定范围为0~40ng/25ml,用于地下水中痕量Mn(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在pH=5.2~7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铜与显色剂5—Cl—PADAB形成有色络合物,用全差示分光光度计测定废水中微量铜,最大吸收波长530nm,摩尔吸光系数5.2×10~4l/mol·cm,其组成比1:1,铜含量在0~3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放置12h以上。  相似文献   

7.
反向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微量甲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在甲醛存在下 ,高锰酸钾与Fe(Ⅱ )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化学发光反应 ,建立了反向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微量的甲醛分析方法 ,该法测定甲醛的线性范围为 5 0× 10 - 7~ 1 5× 10 - 2 g ml,检出限为 3 0× 10 - 7g ml,相对标准偏差为2 5 % (1 5× 10 - 5g ml甲醛 ,n =11)。该法应用于测定空气中微量的甲醛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用2—溴—4.5二羟基偶氮苯—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Cr(Ⅵ)的条件,Cr(Ⅵ)在0—10μg/25ml内遵守比尔定律。利用Sn~(2+)的还原作用和H_3PO_4的络合作用可解决一些金属离子的干扰,Sn~(2+)的存在还可以缩短显色时间,且络合物十分稳定。  相似文献   

9.
在弱碱性介质中 ,5— (4—磺酸基苯偶氮 ) 8— (2 ,4—二硝基苯氨基 )喹啉 (SPDNPAQ)与铜反应生成 2∶ 1紫红色络合物 ,体系 λmax=56 0 nm,ε=1.2 3× 10 5L· mol-1· cm-1。铜含量在 0~ 0 .4 mg/ L内符合比耳定律 ,方法用于一些生物样品和水样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利用镉(Ⅱ)-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PVA高灵敏显色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水样及发样中的痕量镉,含量在0~1.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4×10~6L·mol~(-1)·Cm~(-1)。  相似文献   

11.
电镀废水的测定一般是采用传统的化学方法或原子吸收光谱。但是由于ICP—AES于冶金地质、稀土和环境科学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和突破,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ICP—AES法分析测定电镀废水中多种痕量元素(Cu、Zn、Au、Ni、Al、Cr、Fe、Mg、Ca、K、Cd、Hg、Co、Pb、Mn、Ag)。  相似文献   

12.
利用长三角地区123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4次能见度和日平均相对湿度数据,对霾与气象条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周边地区多年平均年霾日数大部分在0 d~25 d之间,中部地区在25 d~75 d之间,浙江北方中部的极个别城市在100 d~125 d之间;长三角地区霾日呈现为冬季多、夏季少、春秋季居中的特点;长三角地区年均霾日及四季霾日均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其中浙江省中北部地区的年霾日及四季霾日增加速率最大,长三角地区平均年霾日以每十年9.23 d极显著增加;年代际上,年及春秋冬季霾日逐年代递增,而夏季则在20世纪70年代后递增。  相似文献   

13.
采用ICP—MS法对饮用水中的铅进行了分析测定。并进行了载气流量的选择、定量离子质荷比的选择和内标的选择等实验.本实验铅的质荷比选用206,207和208三个加在一起计算。方法的检测限为0.5×10-3mg/L,精密度实验的变异系数为3.25%~7.63%。  相似文献   

14.
根据Cr(Ⅵ)与Fe~(2-)反应使Fe(Ⅱ)phen红色螫合物褪色,其吸光度降低与Cr(Ⅵ)浓度成正比,建立了间接测定Cr(Ⅵ)的反相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是0—2.5ppn和0.01ppm,相对标准偏差0.6%。藉TBP萃取和平行试样用KMnO_4氧化,可同时测定工业废水中的Cr(Ⅵ)和总铬  相似文献   

15.
在H_3PO_4介质中,M_n(Ⅱ)存在下二安替比林苯基甲烷与铬(Ⅵ)生成桔黄色产物,而其λ_(max)为480nm,ε为6.2×10~5L·mol~(-1)cm~(-1),在此处试剂基本上无吸收。Cr(Ⅵ)量在0.5~2.0(μg/25ml)符合比耳定律。稳定时间长,灵敏度高。用于测定水中总铬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新技术和ABEI——H_2O_2——CO(Ⅱ)化学发光体系,测定了天然水中痕量钴.该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10~(-11)g/ml——1×10~(-7)g/ml,检出限为1×10~(-11)g/ml.对5×10~(-10)g/mlCO(Ⅲ)的13次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2%.分析速度为90样/小时.  相似文献   

17.
在PH9.4的硼砂缓冲液介质中,CU(Ⅱ)与NPTSQ-吐温-80形成红紫色络合物,λmax=605nm,ε=4.8×10~4,0-25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Cu(Ⅱ):NPTSQ=1:1 .灵敏度和选择性较好,用于环境样品中微量铜(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反相流动注射新技术和ABEI-H_2O_2-C_(o(Ⅱ))化学发光体系,测定了天然水中痕量钴.该方法线性范围为5×10~(-11)-1×10~(-7)g/ml,检出限为1×10~(-11)g/ml,对5×10~(-10)g/ml C_(o(Ⅱ))13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2%.分析速度为90样/小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测定铜(Ⅱ)的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催化光度分析法.基于在氨水介质中,曙红Y与H_O_2的氧化还原反应受铜(Ⅱ)催化使曙红Y褪色,据此建立的测定铜(Ⅱ)的新方法的检出限为3×10~(-10)g/ml,该法用于人发、指甲样品中铜(Ⅱ)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5%~6%,加标回收率为88%~114%.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新试剂3—(H—酸偶氮)—4—(羟基)—苯磺酸(HAHBS)与铁的显色反应,在NH4Ac(pH= 7.0)缓冲介质中,HAHBS和Fe(Ⅲ)可生成3∶1 稳定络合物,λmax = 550 nm ,ε= 4.89×104L·m ol- 1·cm - 1,铁含量在0~0.6 m 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