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郑惠典  张育灿  林日强  蔡婵凤 《生态环境》2004,13(1):127-128,131
总结了广东省20多年来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的成绩,阐述了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广东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农业环境标准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我国农业环境标准的范畴和分类,介绍了我国现行的农业环境标准,并对加强农业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为农村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新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给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分析了90年代我国农村的环境形势,指出了加强我国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应该适应这种要求,加强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破坏并受到工、农业生产污染的情况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必须从现在起就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解决农村的环境问题,文中也提出了基本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上提出将持续农业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综述了国际上发展持续农业的形式及特点,论述广东省持续农业的现状和发展持续农业面临的挑战,最后针对广东省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分析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建华 《农村生态环境》1999,15(2):13-15,27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否,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农业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及目标,提出了河南省农业生态建设的4大对策。  相似文献   

6.
广西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包括生态资源、人类驱动和系统响应3方面17个指标在内的农业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广西柳城县的实际情况,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水平,当地自然生态条件较好,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但生态系统运行依然正常。该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柳城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省1 086个农户调研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t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和调节效应检验模型,围绕政策激励、价值认同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受到政策宣传、政府补贴、法规约束、环境危机意识和生态环境改善等多个因素影响;(2)环境危机意识、生态环境改善和农耕文明传承在政策宣传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生态环境改善在法规约束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政府补贴增强了环境危机意识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基于此,创新发展以农业绿色生产为导向的绿色补贴,积极开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教育,转变只注重技术如何使用的传统技术推广方式,以便调动农户有机肥施用积极性,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氮肥利用率的思考   总被引:91,自引:1,他引:91  
巨晓棠  张福锁 《生态环境》2003,12(2):192-197
应用作者近10年在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中氮肥转化与去向的研究资料,对施氮量、产量、氮肥利用、残留、损失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简单的氮肥利用率很难反映不同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的氮肥利用状况;要准确反映氮肥利用状况,应综合考虑产量水平、氮肥利用、残留及损失的情况。论证了我国氮肥利用率具有很大的变幅,平常所说的30%-35%只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以此来说明我国氮肥损失量大,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必须研究解决既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量,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环境压力的氮肥施用技术及其理论基础,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多么高的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要在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其工作重点和难点是在农村和农业现代化。人多地少,12亿人口中有10亿农民,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只有农业现代化,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1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农业现代化包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产业链应对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的策略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不断受到“绿色壁垒”的困扰,农产品出口和农业综合开发均受到较大影响。文章从牛态农业建设的角度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提出我国农产品冲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几点建议,认为只有构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在良性循环为基础的生态农业模式基础上,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商品化的发展趋势,才能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拓展世界农产品绿色市场。可以在大型或多样化的企业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产业链,也可以由不同企业间或公司+农户联合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并结合运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规避绿色壁垒,确保农业良好综合效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路线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背负着重大包袱,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成为迫切需要.世界农业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集中体现在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结合我围发展现代农业的国情,构建一个以产业理念创新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组织保障制度创新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框架,描绘一个30年跨度的我国农业发展路线图,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经加入WTO后,由于在谈判过程中我国在农业方面的让步比较大,如果不利用“绿箱政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必然大大下降.“绿箱”政策是一种问接式的保护政策,不在《农业协议》限制之列,而且“绿箱”政策中许多条款都涉及到保护本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各国的一致赞同.因此,我国有必要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历程进行一次系统清理,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重新构筑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WTO框架下重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由于在谈判过程中我国在农业方面的让步比较大,如果不利用“绿箱政策”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必然大大下降.“绿箱”政策是一种间接式的保护政策,不在《农业协议》限制之列,而且“绿箱”政策中许多条款都涉及到保护本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各国的一致赞同.因此,我国有必要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历程进行一次系统清理,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重新构筑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前景预测或推广后的效益评估,建议采用生物学的合理性、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有利性、生态学的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作为综合评价的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定量比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病虫害综合防治(1PM)技术旨在结合生物、农学及物理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劳动者健康和生态环境.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启动实施的“中国含滴滴涕三氯杀螨醇生产控制及IPM技术替代全额示范项目”为例,系统分析影响农户参与IPM培训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种植规模对农户参与IPM培训的积极性影响显著,学员性别和年龄不是影响其参加培训积极性的显著因素;学员参加培训的次数越多,其对IPM技术的采纳率越高.农民田间学校应更多地吸收老人和妇女参加三氯杀螨醇替代技术及IPM培训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地方政府偏重于高利润农业项目,导致“三高”农业重点旁移的现象,阐述政府抓农业重点的必要住,指出其重点在于:(1)抓调查研究,抓政策;(2)抓农业教育与农业科研;(3)抓既带战略性而农民又力所不及和缺乏积极性的项目;(4)抓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而高利润的农业项目可由市场来调节.并从发展“三高’农业的需要以及当前出现的农民单施化肥的短期行为、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地力下降、丢荒弃耕的情况等方面阐述政府重点抓培肥地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会计业务、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坏账计提的规定及对人力资源会计业务的影响,充分探讨了这些影响对我国会计改革所带来的不利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会计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完善会计准则、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提高坏账准备率和应尽快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系统;最后从进一步转换政府职能,加强会计监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抓住机遇,积极稳妥地开放会计服务市场,提升我国会计行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水平及加强会计法规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对会计改革提出了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The biggest challenge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in urban communities is how to reach the appropriate target group, because the majority of people are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s well as homestead development in a part-time or restricted-time basis, and have different interests. Therefore, an agricultural extension research package, initiated in late 1990, is being test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horticultural interests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 Western Province. It has three modules: first, dealing with rehabilitation of already existing fruit trees (rambutan, mango) for long-term economic benefits; second, strengthening the income-generating activities at the homestead level, namely leafy vegetable cultivation, value-added products from fruits and vegetables,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in pots and hanging baskets, in situ budding, and post-harvest management techniques in fruits, vegetables and flowers; third, the improvement of soil fertility and waste management—particularly soil conservation, compost making, and landscaping techniques. The package integrates traditional and modern extension methods, and at present is still undergo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currently 15% complete). Moreover, it includes a mechanism enabling the mixing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exogenous knowledge by viewing the target group as the subject of the extens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G I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概念和研究进展,以及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应用的一些探讨,提出了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将G IS技术逐步应用于我国的公众参与工作,具体可在确定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优选两个阶段应用.  相似文献   

20.
催化燃烧法治理有机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催化燃烧法的特点和经济性.着重讨论了工业有机废气催化燃烧用催化剂和工艺流程,以及维持自身热平衡的条件.指出了当前我国催化燃烧技术应发展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