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中央、国务院对秸秆问题十分重视。1998年朱镕基总理在四川视察工作时指示要把科技人员动员起来,到农村去调查研究,下决心把这个问题解决一下。为贯彻中央领导讲话精神,国家科技部在成都召开了全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交流了全国69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1999年启动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工程”并作为星火计划重点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2.
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促进落实循环经济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坦  汲奕君 《环境保护》2006,(23):23-26
循环经济以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对此高度重视.江泽民、胡锦涛和朱镕基、温家宝这两任总书记、两任总理均有相关论述和指示.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十分突出。原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发布的《环境卫星秸秆焚烧火点监测月报》数据显示,2017年9-11月,卫星遥感数据共监测到全国秸秆焚烧火点3638个,比2016年同期增加了约73%。中国是农业大国,以安徽省为例,该省的农作物产量与秸秆量甚至可达到1∶1的比重。面对秸秆还田有限、发电不稳定的现状,秸秆焚烧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能  相似文献   

4.
大量、集中露天焚烧秸秆,不仅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且影响机场、公路、铁路等公共安全。每到夏秋两季抢收抢种时期,全国由此引发的火灾、交通事故、航班延误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省虽未出现因焚烧秸秆而导致发生严重事故,但全省各地在“抢收抢种”季节露天集中焚烧秸秆问题仍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5.
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解决焚烧农作物秸秆问题应该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探索和扩大秸秆的利用途径和利用率,努力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真正做深、做细、具体化,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秸秆焚烧污染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我国由秸秆焚烧引发的环境污染及各种社会问题,分析了秸秆焚烧的原因,提出了防治秸秆焚烧的措施.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基于本地化的秸秆露天焚烧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采用空气质量模式WRF-CMAQ,定量评估秸秆禁烧管控对东北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2013~2020年东北地区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总量整体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每年的秸秆焚烧集中期为春耕前(3月和4月)和秋收后(10月和11月).2017年秸秆焚烧集中期内,秸秆露天焚烧对东北三省的CO和PM2.5浓度的贡献率分别为24.01%和39.98%,农作秸秆露天焚烧是造成东北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相同气象条件下,2019年秸秆焚烧集中期,秸秆焚烧对东北三省大气中CO和PM2.5浓度的贡献率较2017年同期分别下降了9.58%和13.95%,表明2019年的秸秆禁烧政策有效改善了东北地区的空气质量.同时,若东北三省均实施吉林省2019年的秸秆禁烧管控政策,则东北地区的空气质量将会进一步改善.本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8.
《环境》2003,(11):50-50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1990年6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广东核电集团视察时,为其题词“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自投产以来实现了安全稳定运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1998年和1999年,一、二号机组相继实现两次大修之间无非计划停机的优良纪录。截止到2001年1月22日,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实现持续安全运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快速地了解山东省秸秆焚烧现象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提高秸秆焚烧预警能力和监督核查能力,该文借助卫星遥感大面积同步监测的技术特点,利用2015-2020年9-11月长时间序列VIIRS传感器火点产品VNP14IMG为主要数据源,辅以MODIS传感器地表覆盖产品MCD12Q1,提取了山东省区域秸秆焚烧火点,并分析了全省秸秆焚烧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时间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尺度上,滨州市、临沂市、聊城市、潍坊市、东营市、菏泽市等地区火点最为集中,6年累计火点数量占山东省的62.5%,威海市、日照市火点数量最少;时间上,2015-2020年,山东省秸秆焚烧火点数量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2016-2017年平均年降幅达50.0%,2018-2020年降幅较小,滨州市、聊城市、德州市、菏泽市、东营市等地区火点数量减少最为显著,降幅均在80%以上,大部分地区秸秆焚烧现象主要集中在9-10月。近年来,山东省秸秆焚烧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根据长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该地区两省一市的秸秆焚烧PM2.5排放量状况进行估算.通过长三角地区2002年-2012年主要农作物产量、草谷比、焚烧比例和PM2.5排放因子,估算了该地区内秸秆焚烧量,同时对由秸秆焚烧引起的PM2.5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2002年-2012年秸秆焚烧量最高的为农业发达的江苏省,高峰都集中在每年的10月份前后,由秸秆焚烧引起的PM2.5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55 218.96 t,其中江苏省每年的PM2.5排放量占到该地区的75%以上,2012年占到80%.研究结果将为制定该地区污染控制政策,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秸秆禁烧前后的NO2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证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2008年5~9月在华北平原地区采取了秸秆禁烧措施.采取遥感监测手段,利用MODIS数据的中红外和热红外通道数据监测禁烧前后的2年(2007、2008)同一时期禁烧区域的秸秆焚烧点分布情况,并利用OMI数据计算出该区域相应时期的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总量变化情况.通过禁烧前后的数据统计分析, 6、7月秸秆焚烧点由2007年的每天近250个减少到2008年的每天约40个,秸秆禁烧对对流层NO2柱浓度的降低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明显.分析了利用遥感监测秸秆焚烧点和NO2浓度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东台市秸秆焚烧污染现状,分析了秸秆焚烧影响人体健康、污染环境,并提出了秸秆焚烧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8年长三角地区江苏、安徽、浙江3省各地级市及上海市水稻、小麦、玉米、油菜4种农作物的年产量,结合谷草比、秸秆焚烧比例及排放因子建立了长三角地区秸秆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秸秆焚烧产生的PM10、PM2.5、SO2、NOx、CO、EC、OC分别为36.8×104、14.4×104、1.5×104、9.2×104、20.8×104、2.6×104、12.2×104t.秸秆焚烧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苏中北部和安徽北部.在区域大气环境模拟系统RegAEMS中考虑秸秆焚烧源的影响,针对2008年10月底江苏一次重霾污染天气事件进行模拟,发现考虑秸秆焚烧源后模拟结果有较大的改善.秸秆焚烧可以导致区域PM10、CO浓度上升30%以上,黑碳和有机物的消光贡献明显增强.区域输送研究表明,苏中地区、外省秸秆焚烧排放源对此次重霾污染的贡献分别达到32.4%、33.3%.  相似文献   

14.
秸秆焚烧的现象在我国的夏冬两季出现的频率最高,现象也最为明显。因为夏冬主要为作物收割收获的季节,在这一阶段,焚烧秸秆所带来的环境上的污染问题以及安全等问题也尤为明显。本文主要针对焚烧秸秆对于空气自动检测系统的数据倒挂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从3月26日开始,重庆市环保局分主城、渝西、渝东南、三峡库区四个片区,向重庆市环保系统传达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要求各地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朱镕基总理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及重庆市市长王鸿举的发言,结合全市2003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秸杆焚烧问题再次受到广泛关注。由于麦收季节一些地区特别是北京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建违规焚烧秸秆现象,造成北京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批示要求加强管理和引导。随后,农业部办公厅在6月14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禁止秸秆禁烧的紧急通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何敏  王幸锐  韩丽  冯小琼  毛雪 《环境科学》2015,36(4):1208-1216
根据收集的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四川省2012年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清单,并分析了污染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2年四川省秸秆露天焚烧共排放SO2、NOx、NH3、CH4、NMVOC、CO、PM2.5、EC以及OC分别为1 210、12 185、2 827、20 659、40 463、292 671、39 277、1 984以及10 215 t;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是四大主要的焚烧作物秸秆,对污染物的总贡献率约为88%~94%;秸秆露天焚烧受农作收获的影响,全年的排放主要集中在7~8月,而5月是上半年的一个排放小高峰;秸秆焚烧排放的高值地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川北地区以及川南地区,川西地区排放分布相对较少;本清单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排放因子及秸秆焚烧量.  相似文献   

18.
以黄石市2019年秸秆露天焚烧火点数据、对应时段该市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为研究对象,文章综合运用相关分析和气团后向轨迹模式等方法,探讨秸秆焚烧对黄石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及空气污染成因。研究发现,稻收期的火点数显著高于麦收期。各城区空气质量指数、秸秆焚烧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如PM_(10)、PM_(2.5)和CO)浓度、O_3浓度、特征指标(如PM_(2.5)/PM_(10)和PM_(10)/SO_2值)等均在秸秆露天焚烧后的2~7 d内迅速增加,并导致空气污染。秸秆焚烧后,各城区空气中PM_(2.5)与PM_(10)相关系数较焚烧前增加;CO质量浓度总体上与PM_(10)和PM_(2.5)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能见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果表明黄石市空气污染与本地秸秆露天焚烧有关。基于后向轨迹模式的空气污染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秸秆露天焚烧、不利气象条件和污染物跨区域输送是导致黄石市2019年空气污染加重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为黄石市打赢蓝天保卫战、有针对性地协同治理大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个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典型──小营村王中祥焦作市资源综合利用办公室96年6月2日,对于焦作修武县小营村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日子。这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河南省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小营村。总书记对小营村十多年来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围绕"农"...  相似文献   

20.
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分析了黑龙江省秸秆产生量变化及分布情况,并梳理总结了当前在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以火点数、综合利用率等指标为考核重点,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以秸秆禁烧作为环保督察重要内容强化网格化监管,推动实行农村绿色发展补贴,构建秸秆综合利用市场化体系,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宣传教育等,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