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武广客运专线由北向南跨越武汉东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隧道和桥梁的形式跨越景区一级保护区的水域和陆域地带。本文主要从铁路选线、施工到运营过程中,重点结合景区规划和工程方案,对景区景观与植被、鸟类、水体等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针对铁路穿越景区的环保措施进行了研究,以评价铁路对景区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列车运行功能转化方程,对铁路选线设计中设置小半径曲线引起限速时的列车运行能耗特点及列车减速距离对列车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限速对列车运行能耗影响的量化结果,以及减速、加速距离是影响限速条件下列车运行能耗的主要参数等结论,以期为铁路线路选线提供能耗影响参考,或应用于铁路建设项目线路方案选择的节能评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规模巨大,铁路线路长、工点多,可能会穿越或占压沿线不同保护级别、不同类型的文物。本文以新建安庆至九江铁路选线设计过程中采取的文物保护措施为例,分析了铁路建设对沿线文物的不良影响,提出不同阶段的文物保护措施,以便处理好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环保选线是铁路勘察设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环保选线的方法和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以我国北方地区某新建铁路穿越城区段工程为例,识别并筛选了影响线路方案的环境因素,探讨建立涉及环境敏感区、城市规划区、既有车站的环保选线方法和评价体系;并将该方法体系运用于线路方案环境比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可以较清晰地反映不同方案在环境敏感性、规划相容性、工程可实施性、施工期环境影响、运营期噪声影响等方面的优劣,可以为铁路环保选线、环境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铁路建设项目作为大型非污染型工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对其评价体系研究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以大化铁路专用线为例,介绍了铁路建设周围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潜在影响,从设计、施工、管理方面提出了减缓不利影响的措施,其结果可供铁路选线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铁路沙害防护体系建设是多种防护措施的有机结合。铁路沙害的防治工作贯穿到选线、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特别是运营期间,为了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铁路沙害一般发生在干草原、半荒漠、荒漠地带,铁路沙害防治应综合运用工程治沙、生物治沙技术,建立生物措施、工程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不具备采用生物措施的情况下,工程治沙措施是防沙治沙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贵南铁路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和环境影响评价中,通过对项目涉及自然遗产地路段的线路方案和布设形式、工程内容、施工方式和施工组织以及生态保护措施等方面开展环境比选研究,在工程可行和保证运营安全的前提下,推荐出环境较优方案,最大限度地减缓项目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不利影响,为铁路行业中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环保选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列车运行功能转化方程,分析铁路线路坡度对列车运行能耗的影响,阐述线路坡度起伏、拔起高度、节能坡等选线设计要素对列车运行能耗的影响机理,得出坡度对列车运行能耗影响显著、线路起伏在相应的"临界坡度"值以下对列车运行能耗无影响、拔起高度与下坡坡段长度比值可近似判别线路方案的节能状态等结论,以期为铁路线路选线提供能耗影响方...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 3条进藏铁路的主要雪害 ,指出雪崩危险度评价对铁路选线和配置防护雪害设施有重要意义。青藏铁路的雪害主要是风吹雪 ,滇藏、川藏铁路的雪害主要是雪崩。雪崩的形成和发生的必要条件是一定深度的积雪和一定范围的坡度。笔者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积雪的临界厚度和山坡的临界安全角度。在分析影响雪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利用模糊归一化方法来评价雪崩的发生危险度 ,并引用国外方法来计算雪崩达到某点的概率。最后 ,指出雪崩评价方法需要改进之处和铁路选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若干城市群,建设现代化交通体系是加快城市群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城际铁路作为一种高效、快捷、节能、环保的交通方式,将为区域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支撑。以粤东城际铁路汕头至潮汕机场段为例,从环境敏感区段、城市建成区等方面进行环保选线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研究,总结城际铁路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要点,以期为类似铁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环保选线成为铁路勘察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研究了合湛铁路涉及雷州青年运河饮用水源保护区线路方案,从工程、环保及社会稳定风险综合分析,考虑技术方案、工程投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尤其从保护好雷州青年运河饮用水源保护区这一重要的环境敏感区角度出发,研究得出北侧方案合理,选址具有惟一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敏感性及影响因素分析,结合该区域既有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经验总结及铁路客运专线特点,确定了西成客运专线秦岭山地环保选线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对西成客专西安北至汉中段不同通道方案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涝峪经佛坪(AK)方案避开了秦岭山区集中连片的保护区域,引线及越岭隧道工程涉及的生态敏感区少且线路短顺,对秦岭生态环境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现行道路选线设计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对整体选线设计的影响,分析了在道路选线经济评价中引入风险评估思想,并以风险估计结果作为选线设计可行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结合概率统计和概率传递的理论,采用数学解析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因子概率传递模型的高速公路选线经济风险评估方法;通过专家的主观经验、研究和分析历史数据,对各个风险因子进行概率估计和相关分析,引入公路经济风险评估风险因子的概念,建立了选线经济风险评估模型(PHIO)计算公路选线的经济风险,并实现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长白山管委会安监局分别对长白山旅游股份公司西景区加油站、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西景区、长白山开发集团运营三部进行了深入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当即组织整改,确保万无一失。针对长白山旅游股份公司西景区加油站刚刚建成,将要试运营的情况,该局组织专家对加油站设施和运营条件进行了细致检查。在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西景区、长白山开发集团运营三部,检查组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  相似文献   

15.
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管理体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危险品道路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风险管理涉及危险品运输规划和事故应急响应。本文介绍了现有的危险品运输风险管理模式和基本管理原则,基于运输风险评估、运输路径优化、应急单位优化选址和选线、人员疏散管理以及事件决策管理等构建了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管理体系,阐述了系统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结构化过程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减少危险品运输事故概率和降低运输沿线影响人员风险,为政府监管部门和危险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运输安全管理、优化选线以及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合理规划危险品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交通工具条件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自然和人文景区,享受大自然的乐趣,赏识民族文化的底蕴,但是由于神农山的地理、气候及人为活动的原因,景区设施存在雷击风险,特别是神农山观光索道由于防雷设计的缺失,隐藏重大雷击隐患.本文由景区防雷的必要性开始,从景区内观光索道雷电防护来探讨防雷设计中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风险分析的危险品道路运输多目标Pareto最优选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分析辨识最优的运输路径,以道路运输事故率、影响人数、影响人员风险、环境风险、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6个指标,确定具体起点-终点之间危险品运输的有效路径。采用带目标权重系数的Pareto-最优路线算法寻找多个满足要求的有效解,近似评估Pareto前沿,以比例法标准化选线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目标评价函数值,合理优化多个选线标准选择可行的最小运输风险路线。带权重系数Pareto-优化选线可有效降低运输路线的影响人员风险,平衡选线目标之间冲突的,为政府监管部门和危险品运输企业提供优化选线决策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新建和顺至邢台铁路对太行大峡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观敏感性的影响,通过景观阀值计算显示拟建线路所经过风景名胜区域的景观敏感性得分10分、景观阈值得分21分,景观环境质量等级为Ⅱ级,即中度脆弱区,能够容忍轻度人类扰动。工程实施后,项目区景观敏感性增加、景观阈值减低,原有景观将被以铁路运输为主体的交通景观所取代,需在工程选线、软质景观建设等优化设计以减轻工程建设对重要生态敏感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柴里煤矿在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条件下,开展地表移动、铁路变形的研究与防治,设置地表及铁路观测站,预计铁路下沉重及变形值,制定了对铁路路基保持原貌的保护措施。因措施得当,在保证铁路路基及时恢复原貌的前提下,多回收煤炭资源36.7万t。  相似文献   

20.
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与优化选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危险品道路运输的风险评价与优化选线是对其进行安全管理与科学化决策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也是减少危险品运输事故概率与降低运输沿线影响人员风险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国内外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与优化选线研究以及相关技术与软件的发展状况进行详细评述,总结了常用的风险评价模型、选线标准以及优化选线方法,并给出了一些国家的个人风险和单位运输距离(通常为1 km)社会风险的可接受标准.最后,对我国的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