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局在普通旅客列车餐车上经营销售冷链盒饭,在全路尚属首家。为确保列车食品安全,应对冷链盒饭的索证索票-运输-进货查验-食品贮存-食品再加热-食品销售-剩余食品处理等七项关键环节进行卡控。即采购的冷链盒饭必须是通过取得相应的许可资质,运输环节必须达到冷链运输,储存环节严格按照食品冷藏、热藏及常温储存的温度和时间要求进行储存,加热环节必须做到复热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销售环节必须达到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销售,剩余食品按规定处理等,并明确操作程序,制定冷链盒饭操作管理手册。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动车配餐基地快餐盒饭、食饮具、生产环境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食品安全日常管理状况,及时发现隐患,改进、提高快餐盒饭卫生质量。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2011—2013连续3年快餐盒饭、生产食饮具、生产环境跟踪检测,将HACCP管理手段应用于日常管理,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采取纠偏措施。结果 2012年春季快餐盒饭出现检测不合格峰值,随后呈逐步下降的趋势;食饮具年度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1年合格率最低;不同地点检测合格率有显著差异,碗、米饭传送带、热包传送带合格率低;样品分类检测合格率有显著差异,温度与湿度合格率最低,其中米饭包装车间最低。盒饭保质期限、食品加热中心温度、食品速冷温度、包装车间温度是关键控制点。结论实施HACCP管理后食品检测合格率逐年增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宋银芳  谢素璞  高飞 《安全》2015,36(9):16-18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时,将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与模糊数学相结合,利用HACCP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将其主要影响因素作为模糊数学评价的评价因素,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评价因素划分权重、计算评价矩阵,从而对其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确定危害等级,在此基础上确定关键控制部位及关键控制点,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可以避免只用HACCP进行定性分析的不足,又可以通过选择关键控制点对模糊数学评价不能反映的超标点进行整治,制定综合的安全防护制度,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动车快餐盒饭的食品卫生状况,预防铁路动车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北京铁路局动车配餐基地所生产的动车快餐盒饭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监测,监测方法均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结果 2011年到2014年共监测动车快餐盒饭507份,合格的397份,合格率为78.3%。其中2011年的监测合格率为50.0%,低于其他年度的监测合格率(P0.05);第一季度监测的90份样品中,有61份合格,合格率67.8%,低于其他季度(P0.05);不合格快餐盒饭中,大肠菌群超标率高于菌落总数超标率。结论动车快餐盒饭食品卫生状况基本逐年好转,但仍出现较多不合格食品,需要生产企业和监督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与配合,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以年产量为30万台环境变速箱为研究对象,采用HACCP体系危害分析方法,选择产能相同的类比企业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实践证明HACCP体系可用于确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危害关键控制点,为预防、控制和监督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食品是与人类的安全、健康密切相关的特殊产品,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公众健康最优先考虑的问题。1997年6月,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FAO/CAC)发布“HACCP 体系及其应用指南”,使HACCP 成为国际性的食品生产安全的管理体系和标准,被认为是控制由食品引起疾患的最有效方法。目前,HACCP管理体系已成为国际上检验和控制食品安全卫生和质量的共同准则。HACCP 管理体系HACCP 的基本概念 HACCP(Hazard Anaoysrs Critical ControPoint)“危宮分析和关键点控制”,是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快餐配送(盒饭)已成为动车旅客用餐的主要方式,对其规范管理也更加迫切。2013年,铁道部办公厅出台了《铁路动车快餐盒饭食品安全控制要求》规范性文件,但其在内容及效力上仍有不足,盒饭制作和配送的安全管理还须加强。建议应制定铁路餐车经营和快餐配送食品安全标准、规范,并将推行以即食盒饭等配送作为列车旅客用餐的远期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欧美国家,每年都有不少患者因为食物中的致病菌而致死.环境中的致病菌不可能赶尽杀绝,预防微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最简单易行的措施还是注意卫生和加热杀菌. 1.超市选购时,冷冻食品和冷藏食品要在逛超市快出门时再放到购物篮中,然后尽快回家放入冰箱.避免让它们长时间处于室温,造成食品温度大幅度升高,微生物增殖,或者冷冻食品化冻.  相似文献   

9.
针对军用危险品储运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将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HACCP)方法的预防性管理思想应用在军用危险品的储运管理中。在对某军用危险品仓库储运作业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各个环节的潜在危害,依据危害对储运安全的影响程度,确定作业中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限值。最后针对各个作业环节的潜在危害和关键点,提出预防危害的措施。基于HACCP方法的军用危险品储运管理体系,实现对储运作业各个环节关键点的有效控制,为部队在该领域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西安铁路局管内旅客列车库停6 h以上有餐料储存的餐车冰箱温度。方法 2014年8月对西安客运段所属西安、宝鸡两地的旅客列车库停餐车餐料储存温度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餐车冰箱温度100次,总合格率为92.0%。结论部分库停列车餐车餐料储存温度超过10℃。要求库停列车餐车且冰箱有餐料储存的立式冰箱上层需加冰块;鉴于冰箱内食品堆积过多的情况,改一大冰块放在冰箱底部的情形为多个小冰块放在冰箱内多处。  相似文献   

11.
针对烃类污染土壤的修复,本文采用热强化土壤气相抽提(soil vapor extraction,SVE)技术,分别研究了通气、土壤物性和温度等参数对污染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延长通气时间,出口浓度(LEL%)逐步降低,最后进入拖尾期,连续通气比间断通气更利于土壤中烃类污染物的去除,适当加大通气流速可提高去除效率。适当增大土壤粒径有利于有机物组分的迁移,且沸点低的碳氢(hydrogen and carbureted,HC)组分更易去除。床层加热方式较气体加热方式去除效率高。综合分析,通气速率和温度是影响去除效率的最主要因素,80 m L/min的通气流速、连续通气、80℃的床层温度为最优参数,吹脱时间为250 min时出口浓度(LEL%)达到6%。  相似文献   

12.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5):16-16
常引起急性腹泻的细菌多数要经100℃高温作用1~3min或80屯加热10min才能死亡,加热温度如果是56℃,加热30min后,这些细菌仍可存活。所以,吃饭前用开水烫碗.只能杀死极少数微生物,并不能保证杀死大多数致病性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研究吸附时间、pH值、温度、Cr(Ⅵ)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活性啤酒酵母吸附Cr(Ⅵ)的影响及最佳条件.采用制备的啤酒酵母菌体吸附剂在摇床(145 r/min)中对Cr(Ⅵ)进行吸附试验,当吸附时间分别为5 min、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180 min、240 min和300 min时,Cr(Ⅵ)去除率随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趋于稳定;当吸附4 h时,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4.33%,而当吸附1 h时,去除率可达到最大去除率的94.67%.当溶液pH值分别为0.5、1、2、3、4、5、6、7、8、9和10时,33 ℃下去除率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pH=2时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99.31%.吸附温度为25 ℃、33 ℃和40 ℃时,去除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温度过高会使啤酒酵母失活且能耗较大,而常温吸附即可达到较高的去除率(78.19%).当Cr(Ⅵ)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5 mg/L、20 mg/L、25 mg/L、30 mg/L、35 mg/L和40 mg/L时,去除率总体上随着Cr(Ⅵ)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本研究可为含Cr(Ⅵ)废水的生物吸附处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硫酸羟胺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硫酸羟胺(HAS)的热稳定性能及其在不同温升速率(4℃/min、7℃/min、10℃/min)下的热分解动力学;由同步热分析仪(STA)测试得到的DSC热流数据,运用AKTS高级热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得到硫酸羟胺的活化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焓等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硫酸羟胺在空气气氛中发生自分解放热反应,反应热为118.8±2.1kJ/mol;根据Ozawa法得到的活化能为82.45kJ/mol,并由Friedman法得到了不同转化率下的活化能E及指前因子A的关系,计算得到的反应热为116.2±1.lkJ/mol.最后,结合硫酸羟胺的生产工艺条件,对硫酸羟胺的安全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讨论.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因温度变化而引发硫酸羟胺的自分解放热爆炸事故,实验研究结果对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下对聚氨酯硬泡(Rigid Polyurethane Foam,RPUF)进行了热重分析.在空气气氛下将样品分别以10℃/min、20℃/min、40℃/min和50℃/mi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加热至800℃.用Flynn-Wall-Ozawa (FWO)等转化率方法和非线性多参数回归方法(Multivariate Non-linear Regression Method)计算热动力学参数.RPUF在空气和氮气气氛中的热解可认为是2步连续反应.RPUF在空气气氛中的热解过程可由Fn→Fn机理准确描述,在氮气气氛中则可由Fn→D3机理描述.基于可靠的动力学参数和反应机理函数,对RPUF在不同温度下的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RPUF的寿命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同时受分解气氛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废胶粉的热重实验及与神华煤粉热解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热重(TG)和微商热重(DTG)对废轮胎胶粉(74~250 μm)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并与神华煤粉的热解做了对比.实验的加热速率分别为10 ℃/min、20 ℃/min和40 ℃/min,加热的初始温度为室温,终止温度为600 ℃或800 ℃,气氛为N2,流量为20 mL/min.结果表明,废轮胎胶粉的热解主要失重区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1个阶段主要是少量水分和焦油的析出,以及增塑剂和其他一些有机助剂的热分解; 第2个阶段主要是天然橡胶的热分解; 第3个阶段则主要是合成橡胶的热分解.废轮胎胶粉的热解过程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向高温方向移动.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热解特性指数越来越大,表明其挥发分析出特性越来越好,即升温速率的提高有利于废轮胎的热解反应进行.粒径在小于1 mm时,热解特性受粒径影响很小.比较发现,废轮胎胶粉热解的初始温度比煤粉低,热解温度范围比煤粉小,热解开始阶段的波动比煤粉轻微,热解的最大失重率比煤粉的大,热解挥发分析出特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储存水稻火灾危险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霉变对储存水稻燃烧行为的影响,确定其火灾危险性。锥形量热燃烧实验(Cone Test)结果显示,霉变样品可以在更小的外加辐射下被点燃;在四种热辐射(25 kW/m2,35 kW/m2,45 kW/m2,55 kW/m2)下,霉变样品的着火时间(TTI)与火灾性能指数(FPI)均小于未霉变样品;而火灾蔓延指数(FGI)高于未霉变样品。Cone Test结果表明霉变显著提高了储存水稻的火灾危险性。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发现在低温时霉变样品比未霉变时吸热焓值提高了3.6倍,表明其析出了更多的小分子挥发物。结合气相质谱联用(GC-MS)测试确定了霉变样品析出的挥发物中含有醇类, 酯类和醛类等易燃物。采用稳态管式炉(SSTF)进一步研究储存水稻的充分燃烧行为,结果显示热释放量及烟气毒性与样品质量(20 g,40 g)以及一次进气量(10 L/min,20 L/min,30 L/min)有关,霉变对于两者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冷环境下帐篷内部温度变化规律和人员服装需求热阻(IREQ)及身体区域失温风险,以国标救灾帐篷和非标防疫棉帐篷为对象,利用暖体假人开展-10~10℃环境下试验,探究不同类型帐篷的保温性能,并利用经验公式评价人员在帐篷内热舒适性,根据服装热阻对人与环境换热过程的影响,分析暖体假人各部位温度变化情况及加热服对身体区域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国标救灾帐篷比非标防疫棉帐篷保温性能好,且温度越低两者相差越大;人在帐篷内部的热舒适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其中,地板温度对人体局部不满意率影响较大;当服装热阻低于需求热阻时,暖体假人左前臂和右小腿温度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4.7和5.3℃,当打开加热服加热,服装覆盖区域温度明显上升;当环境温度降到-10℃,即使打开45℃加热档位暖体假人各区域温度仍出现明显下降,其中暖体假人左前臂下降5.3℃,右前臂下降6.5℃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汽车安全气囊用药的危险性,根据其成分组成选取75℃热稳定性实验、时间/压力实验、克南实验、撞击敏感度实验、摩擦敏感度实验以及固体氧化性实验对汽车安全气囊用药进行测试并分析实验结果判断其危险性.实验结果表明:汽车安全气囊用药是热稳定的;时间/压力实验中发生猛烈爆燃,在商业包装正常条件下能够显示爆燃的能力;克南实验极限直径为3.0mm,在封闭条件下加热显示效应;撞击敏感度实验以及摩擦敏感度实验均未出现特殊现象,气囊用药可以以其实验的形式运输;气囊用药具有氧化性.结合相关标准及法规进行综合判断,可以确定汽车安全气囊用药的危险性并且划分危险类别,对保证汽车安全气囊用药的生产、运输、储存等过程的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夏季医护人员长时间穿着医用防护服带来的健康风险,选取标准中国男性人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预测热应变(PHS)模型、热应变决策辅助(HSDA)系统和Fiala体温调节模型3种经典人体热应变模型,模拟人体穿着医用防护服时在夏季不同环境工况下的核心温度和出汗率,进而确定不同环境工况下的推荐补水量和安全工作时间。结果表明:环境参数对生理应激影响显著,不同环境下核心温度最大差值为11.17℃,出汗率最大差值为6 592 g/h;环境温度每增大1℃,相对湿度每升高1%,安全时间平均缩短5.9和0.89 min;环境温度36和40℃时,安全时间仅为88~124和75~100 min; 3种模型在低温低湿时预测结果相对接近,在高温高湿时预测结果存在明显差距,核心温度预测差值最大为7.55℃,平均出汗率预测差值最大为5 654.35 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